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KB 文档页数:3
1.试说明为什么 Be2+、Mg2+、Ca2+、Sr2+、Ba2+的水合热依次减弱? 2.某酸性BaCl2 溶液中含少量FeCl3 杂质。用Ba(OH)2 或BaCO3 调节溶液的pH值,均可把Fe3+沉淀为 Fe(OH)3 而除去。为什么?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讨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4MB 文档页数:185
§1 一般概念:周期律和化学反应 §2 氢 §3 稀有气体 §4 卤素 §5 氧族元素 §6 氮族元素 §7 碳§8 硼族元素 §9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1MB 文档页数:7
为研究除尘灰配入烧结对烟气颗粒物组成和二噁英的影响,利用水洗方式对烧结除尘灰进行除杂改性,然后采用烧结杯测定改性前后配入对烧结矿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和二噁英采样器对烟气污染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改性前后配入烧结对颗粒物组成碱金属和重金属含量以及烟气二噁英和前驱体物质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除尘灰中的K和Cl在水洗除杂改性过程中被有效去除,除杂后的除尘灰配加烧结有助于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减少烟气颗粒物和二噁英排放浓度;K组成在烧结颗粒物排放中占有较高比例,远高于金属Na、Pb和Zn的含量,且在粒度较细的细颗粒物中占比更高,水洗除杂后配入烧结可显著降低烧结配料中的K组成,使得烟气排放的K组成显著降低,进一步降低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其中又以1.10~2.10 μm粒度范围的颗粒物和K组成的减排比例最高;烧结原料Cl组成和烧结过程中的有机前驱体氯苯、多氯联苯是烟气二噁英生成的重要诱因,除尘灰水洗在降低Cl组成的同时也显著降低烟气前驱体多氯联苯排放量达40%,有利于降低烟气中二噁英的排放浓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2MB 文档页数:7
以氧化铝溶胶为黏结剂、金属Fe为烧结助剂, 采用冷压-烧结制备出铝电解用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 利用20A电解试验研究其电解性能; 利用能谱仪(EDS) 对电解试验前后的复合阴极材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分析, 研究电解过程中各种元素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金属Fe作为烧结助剂在烧结过程中能有效的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 使该复合阴极材料的烧结致密度显著提高; 20 A电解试验过程电压稳定, 电流效率93. 2%, 原铝中铝元素质量分数为99. 47%, 杂质元素质量分数为0. 53%.在电解试验后, 铝液能有效润湿阴极表面, 表明Fe-TiB2/Al2O3复合阴极材料具有较理想的可润湿性; 从复合阴极电解后的能谱分析可知, 在电解过程中, 碱金属主要是通过液态电解质渗透进入阴极材料中, 随后又逐渐渗透进入黏结剂相中, 并在骨料之间氧化铝溶胶和金属烧结助剂均未能充分填充的空隙进行富集. K元素较Na元素对黏结相的渗透力更强; 与此同时, 阴极表面生成的Al通过复合材料的空隙进入阴极内部, 而Fe金属会利用材料内部的空隙反向扩散至铝液层中.在试验中, 阴极表面的铝液层的稳定存在是该阴极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10
《工程科学学报》:碱金属改性对ZSM-5结构和吸附甲苯特性的影响及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MB 文档页数:10
《工程科学学报》:生物质替代焦粉铁矿石烧结过程中的碱金属迁移行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3MB 文档页数:187
§7.1 电子自旋存在的实验事实 §7.2 自旋-微观客体特有的内禀角动量 §7.3 碱金属的双线结构 §7.5 爱因斯坦 帕多尔斯基 罗森佯谬和 Bell 不等式 §7.5 全同粒子交换不变性-波函数具有确定的交换对称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15
1.1概述 1.2 单质的性质 1.3 对角线规则 1.4 氢氧化物酸碱性判断标准 1.5 盐类 1.6 专题讨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89KB 文档页数:34
一.电子“轨道”角动量与轨道磁矩的关系 二.斯特恩一盖拉赫实验 三.电子自旋 四.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双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5KB 文档页数:20
S区元素通性 S区元素单质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S区元素的离子特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 本章重点要求掌握S区元素的金属活性、氧化物和氢 氧化物的碱性
上页123456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