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4MB 文档页数:64
第一部分 实验一 金相制备 第一章 金相显微镜的介绍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第二章 金属热处理 1、热处理原理 2、热处理方法指导 第三章 金相样品的制备 1 取样 2 镶嵌 3 磨制 4 抛光 5 浸蚀 第四章 热处理后组织 第五章 热处理后硬度 1、布氏硬度试验 2、洛氏硬度试验 第六章 实验概述 第二部分 实验二:金相观察 第一章 铁碳合金的介绍 1工业纯铁 2碳钢 3白口铸铁 4灰口铸铁 第二章 实验概述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第三部分 实验报告 1 实验一 一、预习报告内容 二、实验报告内容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 2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结果 4论述题
文档格式:PPSX 文档大小:2.34MB 文档页数:23
2.4 钢的热处理 1、过冷A的等温转变 2、过冷A的连续冷却转变 2.4.3 钢的普通热处理 1、退火 2、正火 3、淬火 4、回火 2.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2.4.4 钢的表面热处理 1、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 2、火焰加热表面热处理
文档格式:PPSX 文档大小:750.56KB 文档页数:20
2.4.5 钢的化学热处理 1、渗碳;2、氮化;3、碳氮共渗 2.4.6 其他热处理技术(自学) 2.4.7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自学) 2.4.8 热处理的工程应用 2.5 钢的合金化 2.5.1 合金元素与铁、碳的作用 2.5.2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2.5.3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2.5.4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 2.5.5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2.5.6 合金化的工程应用 2.6 表面技术(自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25
9.1 铝及铝合金 铝合金是仅次于钢铁用量的金属材料。据调查,在铝合金市场中,有23%用量消耗于 建筑业和结构业,2%用于运输业,21%用于容器和包装,而电气工业占10%。在航空工 业中,铝合金的用量占着绝对优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2.5KB 文档页数:4
晶核形成的原因:由分析知液态与固态的结构,配位数, 原子间距相似;进一步分析知,液态从长程而言,原子排列 是不规则的,但在近程有可能出现瞬间排列的规则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89MB 文档页数:37
点缺陷的特点是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约为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 ⑴空位 ⑵间隙原子 ⑶置换 原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4MB 文档页数:16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是指完全依靠液态金属中的晶胚形核的过程,液相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是相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页数:29
1.晶体( crystal)与非晶体( noncrystal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内部粒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集团)排列情况可分为两大 类:晶体与非晶体。所谓晶体就是指其内部粒子呈規则排列的物质,如水晶、食盐、金属 等。由于晶体内的粒子呈规则排列,所以晶体具有下列特点: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4KB 文档页数:8
概述:热处理工艺一般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结构,使材料满足使用性能要求。除回火、少数去应力退火,热处理一般均需要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使钢部分或全部形成奥氏体,经过适当的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所需要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奥氏体晶粒大小、形状、空间取向以及亚结构,奥氏体化学成分以及均匀性将直接影响转变、转变产物以及材料性能。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综上所述,研究奥氏体相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重点:奥氏体的结构、奥氏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奥氏体等温形成的动力学因素。本章难点:奥氏体形成机制,特别是奥氏体形成瞬间内部成分不均匀的几个C%点,即C1、C2、C3和C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2KB 文档页数:1
3—1合金的相结构 3—2合金的结晶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