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17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MB 文档页数:152
第一节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四节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五节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六节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七节 R、L、C串联电路及复阻抗 第八节 R、L、C并联电路及复导纳 第九节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阻抗和复导纳 第十一节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十二节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功率 第十三节 二端网络的功率 第十四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及有功功率的测量 第十五节 串联电路的谐振 第十六节 并联电路的谐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32MB 文档页数:337
本书由浅人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对等网络的各个方面内容,重点在于对三代P2P网络、P2P网络结构和设计机制的讲解。首先介绍对等网络的概念、历史、特点,重点介绍三代P2P网络,同时讲述各种P2P应用系统和软件;然后深人讨论P2P网络设计所要考虑的核心机制、优化网络性能的增强机制和P2P模拟器的设计;最后分析了P2P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1章 P2P网络简介 第2章 第一代P2P网络:混合式P2P体系 第3章 第二代P2P网络:无结构P2P体系 第4章 第三代P2P网络:结构化P2P体系 第5章 P2P应用体系和应用软件 第6章 P2P核心机制 第7章 P2P增强机制 第8章 P2P模拟与仿 第9章P2P的现状和未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7MB 文档页数:111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BJT的电流分配、放大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掌握共射、共集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 3.能熟练地利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掌握工作点的设置与非线性失真的关系; 章节内容: 4.1 半导体三极管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6 组合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5.32MB 文档页数:131
1、掌握序列的概念及其几种典型序列的定义,掌握序列的基本运算,并会判断序列的周期性。 2、了解对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抽样,掌握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了解抽样的恢复过程。 3、会利用卷积和、差分方程的迭代法计算系统的输出。 4、理解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及其用迭代法求解单位抽样响应。 5、掌握线性/移不变/因果/稳定的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并会判断,掌握线性移不变系统及其因果性/稳定性判断的充要条件。 引言 1.1 离散时间信号 1.2 采样 1.3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 1.4 离散时间系统 1.5 系统的频率响应与系统函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2MB 文档页数:771
第 1 章 简介 1-1 第 2 章 CPU 2-1 第 3 章 数据存储器 3-1 第 4 章 程序存储器 4-1 第 5 章 闪存和 EEPROM 编程 5-1 第 6 章 复位中断 6-1 第 7 章 振荡器 7-1 第 8 章 复位 8-1 第 9 章 低压检测 (LVD) 9-1 第 10 章 看门狗定时器和低功耗模式 10-1 第 11 章 I/O 端口 11-1 第 12 章 定时器 12-1 第 13 章 输入捕捉 13-1 第 14 章 输出比较 14-1 第 15 章 电机控制 PWM 15-1 第 16 章 正交编码器接口 (QEI) 16-1 第 17 章 10 位 A/D 转换器 17-1 第 18 章 12 位 A/D 转换器 18-1 第 19 章 UART 19-1 第 20 章 串行外设接口 (SPITM) 20-1 第 21 章 I2CTM 模块 21-1 第 22 章 数据转换器接口 (DCI) 22-1 第 23 章 CAN 模块 23-1 第 24 章 器件配置 24-1 第 25 章 开发工具支持 25-1 第 26 章 附录 26-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6KB 文档页数:73
7.1 投票情况统计 7.2 找出矩阵中最大值所在的位置 7.3 判断回文 本章总结: ◼ 一维数组:  定义、初始化、引用  使用一维数组:选择排序 ◼ 二维数组  定义、初始化、引用  使用二维数组:矩阵 ◼ 字符串  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 字符串的存储  字符串的操作 ◼ 使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正确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及在内 存中的存放方式; •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编写程序; •掌握使用二维数组编写程序; •正确理解字符串的概念,掌握使 用字符串编写程序; •能合理运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熟练掌握几个常用的算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84
14.1 干扰的来源 14.2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14.2.1 电源噪声来源、种类及危害 14.2.2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14.3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隔离 14.3.1 光电隔离的基本配置 14.3.2 光电隔离的实现 14.4空间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14.4.1 接地技术 14.4.2 屏蔽技术 14.5 反电势干扰的抑制 14.6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14.6.1 地线及电源线设计 14.6.2 去耦电容的配置 14.6.3 印制板的布线的抗干扰设计 14.7软件抗干扰措施 14.7.1 软件抗干扰的一般方法 14.7.2 指令冗余和软件陷阱 14.7.3 软件滤波 14.7.4 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 14.8 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8.8MB 文档页数:181
§7.1 离子的迁移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2.法拉第定律 3.离子的迁移数 §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2. 电导的测定 3.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 4.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 §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 1. 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 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3. 电导滴定 §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1.离子的平均活度a± 和平均活度系数± 2.影响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因素 §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1. 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极限公式 2.不对称离子氛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 §7.6 可逆电池 1.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 2.可逆电极的种类 3.电动势的测定 4.电池表示法 5.电池表达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7.7 可逆电池热力学 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能斯特方程 2. 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 3. 离子的热力学函数 §7.8 电极电势 1. 电池电动势产生机理 2. 电极电势 (1) 标准氢电极 (SHE) (2) 任意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 (3)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公式 (4) 参比电极 §7.9 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7.10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1. 判断反应趋势 2. 求化学反应的K 3. 求微溶盐的活度积Kap 4. 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 5. 测定pH 6. 电势滴定 §7.11 电极的极化 1. 过电势 2. 电极极化的原因 3. 过电势的测定 §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1.阴极反应(还原反应) 2.阳极反应(氧化反应) §7.13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7.14 化学电源简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4.17KB 文档页数:12
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专家系统基本概念、特征、组成以及基本类型。。然后讲授专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绍了建立专家系统的步骤和专家控制器。 教学重点 1.专家系统的概念,即它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将专家系统同控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对系统进行控制形成专家控制系统。把专家系统作为控制器称为专家控制器。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即由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接口等组成。 2.专家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专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认识和阶段化概念,实现阶段,获取知识、构造外部知识库,调试和检验阶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06.5KB 文档页数:55
1. 了解软件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活动与质量检验的概念。 2. 了解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保证的实施的概要。 3. 了解正式技术评审概要。包括评审会议、设计质量和程序质量的评审。 4. 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包括配置项和基线概念、配置管理的主要工作。 5. 了解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概念。包括软件工程标准化意义、软件工程标准的制定与推行、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软件工程的国家标准。 6. 了解软件文档的概念。包括文档编制的要求、文档的作用、分类、文档的工作。 7. 了解软件过程与过程改进的概念。包括过程分类与过程模型、剪裁过程、过程模型建造技术、软件过程改进。 8. 了解软件过程能力评估的 CMM 模型,包括过程成熟度的概念、软件机构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的概念。 9. 了解 ISO 9000 国际标准。包括质量管理、质量认证和质量审核的概念,ISO 9000 系列标准的特点、科学依据、主要内容,以及 ISO 9000-3 标准
首页上页5045055065075085095105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17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