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1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3.87KB 文档页数:2
本章结束之际,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 1.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定律的基础上作演绎的推论。 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拿第二定律来说 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是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 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1MB 文档页数:6
采用常规铸造和喷射成形工艺分别制备了M3型高速钢铸坯和沉积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冷却速度对合金的显微组织的影响,加热温度对M3高速钢中M2C共晶碳化物分解行为的影响,以及热加工变形后铸态和沉积态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含有粗大的一次枝晶和M2C共晶碳化物,而喷射成形沉积坯主要为等轴晶且碳化物细小均匀;冷却速度的提高极大地抑制了碳化物的析出和晶粒长大;加热温度的提高有利于M2C共晶碳化物分解,过高的温度使得分解后的M6C长大,不利于合金性能的提高;沉积坯经恰当的预热处理和热变形可以获得理想的变形组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7KB 文档页数:23
例3:无相变的冷、热流体在套管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今 若热流体的质量流量增大,而其它操作参数不变,试定性分 析K、Q、t2、T2、Δtm的变化趋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5MB 文档页数:25
5.1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 5.1.1换热器简介 5.1.2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 5.2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计算 5.2.1总传热速率方程 5.2.2Q的计算 5.2.3K的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8.06KB 文档页数:5
以纳米W,Cu粉末为原料,通过测定H2中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收缩动力学曲线, 研究了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的致密化过程.对比了纳米W粉与常规Cu粉(-44μm) 的机械混合粉和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的热压烧结致密化过程.测定了烧结合金在300℃和500℃下高温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米W-40%Cu化学混合粉末在H2中无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80℃;1200℃烧结平均晶粒小于2μm,相对密度为97%.纳米W-Cu化学混合粉在H2热压烧结时最大收缩速率对应温度为930℃;1200℃烧结合金的平均晶粒为0.5μm,相对密度为98%.纳米W-Cu化学混合粉热压合金高温抗压强度比纳米W 与常规Cu粉的热压合金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9MB 文档页数:442
§2.1 引言 §2.2 自发过程的特点 §2.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2.4 卡诺循环 §2.5 可逆循环的热温商—“熵”的引出 §2.6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2.7 过程方向性的判断 §2.8 熵变的计算 §2.9 熵的物理意义 §2.10 功函和自由能 §2.11用F和G判断过程的方向性 §2.12 平衡的条件 §2.13 热力学函数间的重要关系式 §2.14 △G的计算 §2.15 单组分体系两相平衡——Clausius-Clapayron方程 §2.16 多组分单相体系的热力学——偏摩尔量 §2.17 化学位(势) §2.18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的计算 §2.19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51
3.1 功、热、内能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3 准静态过程 3.4 热容 3.5 绝热过程 3.6 循环过程 3.7 卡诺循环 3.8 致冷循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8.12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碳含量对板坯结晶器平均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宽边平均热流和窄边平均热流与钢的碳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关系.但分别对应宽边和窄边平均热流,其出现最高和最低点的碳含量不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1.66KB 文档页数:6
针对炼钢厂炼钢至连铸全流程,建立了钢包热循环过程钢包热状态跟踪模型,并将包衬温度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利用传热反问题修正模型,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利用钢包热状态跟踪模型分析了新砌钢包烘烤预热时间、空包时间、离线烘烤时间和包衬侵蚀等因素对钢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砌钢包烘烤预热时间从480min增加到780min,可使新包第一次热循环中钢水总温降减少15.6℃;空包时间为540min时,钢水温降比正常周转包增加14.6℃;空包时间越长,离线烘烤减少钢水温降的效果越明显;当空包时间为540min时,进行240min离线烘烤,可使钢水总温降减少11.0℃;包衬侵蚀可使钢水总温降最大增加9.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4.5KB 文档页数:56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 映物体内部各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 温度可以利用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电阻、 电势、等)随着温度变化的特征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按作用原理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接触式传感器接触温度场,二者进行热交换。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首页上页505152535455565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1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