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0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292
本书的内容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水化学,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以及金属元素化学,非金属元素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在联系工程实际方面主要包括能源、大气污染、水污染、金属腐蚀及防止、金属材料及表面处理、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改性等。在内容安排上,全书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主要贯穿两条主线。前一条是从宏观的热化学开始,引入一些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并在水化学和电化学中予以应用。后一条是从微观的物质结构基础开始,联系周期系,重点阐述一些与工科有关的典型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这两条主线,既各有其侧重面,又互有关联。同时各章均有侧重联系工程实际的专题,主要是有关能源、环境化学和材料化学方面的内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MB 文档页数:80
3.1 轨道角动量 3.2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3.3 电子自旋与自旋轨道耦合 3.4 微观粒子的不可分辨性 泡利不相容原理 3.5 各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6 X射线 3.7激光简介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48
3.1 微粒捕集器 3.2 NOX机外净化技术 3.3 氧化催化转化器 针对柴油机排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粒,研制开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成为柴油机后处理的热点。 随着排放法规的进一步严格,仅仅靠机内净化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同时采取机外净化技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微粒机外净化主要有等离子净化、静电分离、溶液清洗、离心分离及微粒捕集器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11
首先结合H13钢的成分特点肯定了H13钢优异的材料性能,随后总结了一次碳化物与H13钢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系统地论述和研究了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的特征,包括二维和三维形貌、热稳定性、析出机理等。最后对比了4种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的控制手段,包括成分优化、冷速控制、Mg处理和稀土处理。相关论述和研究工作能够对钢中一次碳化物的合理优化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KB 文档页数:9
罐头加热杀菌的方法很多,根据其原料品种的不同,包装容器的不同等采用 不同的杀菌方法。罐头的杀菌可以在装罐前进行,也可以在装罐密封后进行。装 罐前进行杀菌,即所谓的无菌装罐,需先将待装罐的食品和容器均进行杀菌处理, 然后在无菌的环境下装罐,密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9
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 并结合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结果对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电渣重熔二联工艺生产的GH5605合金电渣锭的枝晶形貌、元素偏析和析出相进行分析.探索了合金的高温扩散退火制度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热压缩模拟实验分析高温扩散退火前后的合金特征.结果表明: GH5605合金中的枝晶和元素偏析情况较轻, 主要偏析元素是Cr和W并在枝晶间处偏聚, 电渣锭中的主要析出相包括奥氏体、晶界M23C6以及晶内和晶界处的奥氏体与M23C6板条状共晶相.经1210℃/8 h扩散退火处理后枝晶和元素偏析基本消除, 共晶相基本回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7MB 文档页数:54
第一节 可燃固体废物的热值 第二节 固体废物焚烧过程 第三节 燃烧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防治 第四节 固体废物焚烧系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6.5KB 文档页数:17
1总则 1.1火力发电厂的水汽化学监督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之一。为适应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迅速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导则 1.2为了防止水汽质量劣化引起设备发生事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 的方针,认真做好水汽化学监督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新建火电厂从水源选择,水 处理系统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安装和调试,直至设备运行、检修和停用的 各个阶段都应坚持质量标准,以保证各项水汽质量100%符合本导则规定的标准 值,保证热力设备不因腐蚀、结垢、积盐而发生事故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27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热原的概念、性质、检查和除去方法 2.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方法 3.掌握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 4.掌握输液的容器处理、制备方法、存在问题及质量检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61MB 文档页数:15
采用\热旋锻-拉拔\方法制备了直径为φ65 μm、包覆铜层厚度较均匀、表面质量高和界面结合质量良好的铜包铝复合微丝,研究了合理热旋制度、热旋复合成形铜包铝线材的组织和界面结合状态以及中间退火和拉拔对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旋锻制度为旋锻温度350℃,单道次变形量40%,旋锻后形成了动态再结晶组织和厚度为0.7 μm的界面扩散层.复合线材的合理退火工艺参数为350℃/30 min (退火温度350℃、退火时间30 min),该条件下退火后线材延伸率达到最高值35.7%,界面扩散层厚度约为2.1 μm,退火后铜层和铝芯发生再结晶,组织内部形成等轴晶组织.当退火温度超过350℃时,铜层和铝芯晶粒长大,界面扩散层厚度增加,从而导致线材的延伸率下降.将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5%~20%,经过粗拉,制备了φ0.96 mm的丝材;粗拉后不进行退火处理,将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8%~15%,经过细拉,制备了表面光洁、直径为φ65 μm的复合微丝.在拉拔过程中,铜层和铝芯均出现〈111〉丝织构
首页上页515253545556575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0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