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3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2MB 文档页数:59
第一节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二节真菌类的四分子分析与作图 第三节真核生物重组的分子机制 第四节基因转变及其分子机制 第五节真核生物基因的删除与扩增及重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8MB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 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二节 真菌类的四分子分析与作图 第三节 真核生物重组的分子机制 第四节 基因转变及其分子机制 第五节 真核生物基因的删除与扩增及重排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11
前列腺核磁超声图像配准融合有助于实现前列腺肿瘤的靶向穿刺。传统的配准方法主要是针对手动分割的前列腺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MR)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图像上对应的生理特征点作为参考点,进行刚体或非刚体配准。针对超声图像因成像质量低导致手动分割配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前列腺MR/TRUS图像自动分割方法,与术前核磁图像进行非刚体配准。首先,针对图像分割任务训练前列腺超声图像的活动表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并基于随机森林建立边界驱动的数学模型,实现超声图像自动分割。接着,提取术前分割的核磁图像与自动分割的超声图像建立轮廓的形状特征矢量,进行特征匹配与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实现前列腺超声图像自动分割与配准融合,9组配准结果的戴斯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DSC)均大于0.98,同时尿道口处特征点的平均定位精度达1.64 mm,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5MB 文档页数:96
掌握真核生物的基本特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的细胞个体形态特点、菌落特征、繁殖特征; 掌握霉菌细胞以菌丝及菌丝体形式存在的特点,以及霉菌的菌落特征,并着重掌握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红曲霉等工业常见霉菌的菌丝特征、繁殖方式(含无性和有性孢子)等; 掌握蕈菌菌丝发育过程的特点(如通过形成“锁状联合”实现双核菌丝的延伸等)及繁殖特点。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第二节 酵母菌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第四节 大型真菌——蕈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60
第四节 真核生物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一、真核基因转录 二、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KB 文档页数:7
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以及在对外环境的反应中各种相关基因有条不紊 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原核生物中,一些与代谢有关的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表现 为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更为复杂,真 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mRNA的形成与使用的调节与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04MB 文档页数:1136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结构和性质 第二章 甲烷 活化能过渡态 第三章 烷烃 游离基取代反应 第四章 立体化学 第五章 脂环化合物 环烧烃 第六章 卤代烷 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 第七章 烯烃I.结构与制法 消除反应 第八章 烯烃I.碳-碳双键的反应 亲电加成和游离基加成 第九章 共轭和共振 二烯烃 第十章 醇I制法和物理性质 第十一章 醇II.反应 第十二章 醚和环氧化物 醚 第十三章 炔烃 第十四章 芳香性苯 第十五章 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 第十六章 芳香-脂肪族化合物 芳烃及其衍生物 第十七章 波谱学和结构 第十八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第十九章 羧酸 第二十章 羧酸的官能团衍生物 酰基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二十一章 负碳离子 醇缩合和Claisen缩合 第二十二章 胺 制法和物理性质 第二十三章 胺II 反应 第二十四章 酚 第二十五章 芳香族卤代物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第二十六章 负碳离子I 丙二酸酯合成法和乙酰乙酸酯合成法 第二部分 生物分子 第二十七章脂肪 第二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I 单糖类 第二十九章碳水化合物 双糖和多糖 第三十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三十一章生物化学过程 分子生物学 第三部分 专题 第三十二章 a,A-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共轭加成 第三十三章 分子轨道。轨道对称性 第三十四章 多核芳香族化合物… 第三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问题答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5.5KB 文档页数:47
12.1 放射性衰变过程-自发核反应 12.2 放射性衰变动力学 12.3 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类型的预测 12.4 质量亏损和核结合能 12.5 核裂变与核聚变 12.6 超重元素的合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38
第三章 核 酸 . 64 第一节 概 述 . 64 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 66 一、分 类 . 66 二、分 布 . 67 第三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 68 一、碱 基 . 68 二、戊 糖 . 70 三、磷 酸 . 70 四、核 苷 . 71 五、核苷酸 . 72 六、细胞中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73 第四节 脱氧核糖核酸 . 74 一、DNA 的碱基组成. 74 二、DNA 的一级结构. 74 三、DNA 的空间结构. 75 四、DNA 的三级结构. 79 第五节 核糖核酸 . 82 一、RNA 的结构. 82 第六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87 一、一般物理性质 . 87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 87 三、核酸的沉降特性 . 88 四、核酸的两性解离及凝胶电泳 . 89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 . 90 六、核酸的酸解、碱解与酶解 . 94 第七节 染色体结构 . 97 一、染色体 . 97 二、组蛋白 . 98 三、核小体 . 99 四、核小体包装的高级形式 . 99 五、细菌染色体 DNA 的高级形式. 1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1MB 文档页数:188
第一节 RNA的结构 一、mRNA的结构 二、rRNA的结构 三、tRNA的结构 四、snRNA的结构 第二节 RNA生物合成及其调控 一、 原核操纵子转录 二、真核基因转录及其调控 三、真核RNA前体的加工 第三节 RNA的功能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 二、RNA作为遗传物质 第四节 核酶(ribozyme) 第五节 反意RNA(micRNA) 第六节 肽核酸( peptide nucleic acid ,PNA)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3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