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23KB 文档页数:38
18.1 应变电测法 18.2 电阻应变片 18.3 测量电桥电路与应变仪 18.4 数字式应变仪的调整 18.5 应变仪的“全桥接法”与“半桥接法” 18.6 应变测量电路的组接 18.7 电测实验内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2.73KB 文档页数:5
为了研究大同矿区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和瓦斯突出形成的冲击地压、采矿工程围岩破坏等动力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采用改进型CSIRO空心包体应变计,对大同矿区进行了四个测点的应力解除测量实验以及室内温度标定和围压率定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利用地应力计算机程序优化求解出每个测点地应力张量,再结合矿区地质构造分析地应力与矿区地质构造的关系.通过研究,获得了大同矿区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9MB 文档页数:17
一. 测定Zn-Cu电池的电动势和Cu、Zn电极的电极电势 二. 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三. 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 分析测量结果和理论值的差异,并给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16
对机器的零、部件的测绘,使学生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从而掌握各类零件草图和工作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掌握尺寸的分类及尺寸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理解零、部件中的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它技术条件的基本鉴别原则;了解零件常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地将制图课、金工、工厂实习等环节接触到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设计绘图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7.5KB 文档页数:11
一.测试线插孔 (1) 此万用表有四个测试线插孔,其中COM为黑表笔插孔。在左边有两个测试电流的红表笔插孔,“10A”和“mA–A”分别用来测量大电流(0~10A)和小电流(0~400mA)。最右边的红表笔插孔用来测量电流以外的其他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7.69KB 文档页数:5
根据准二元合金随其中某种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其合金电阻率发生单值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项硅锰合金电阻法定硅的检测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硅锰合金中硅含量与电阻率变化的关系可表示为[Si%]=-12.51+2×107ρ-4×1012ρ2,当合金中硅的质量分数小于6%时,合金中锰铁比对其电阻率变化的影响不大,定硅误差为0.005%~0.178%.用于电阻率测量的合金样品适合的尺寸为φ6.00~6.50mm、长1cm左右,可以避免试样中夹渣、裂隙等缺陷对电阻测量精度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53
本实验指导书共提出七个实验,包括: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切削变形实验、切削力实验、典型专用机床夹具结构分析及定位误差分析实验、机床主轴回转精度实验、机床静刚度实验以及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8.5KB 文档页数:19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 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 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1KB 文档页数:15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 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 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50
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 腊叶标本的制作 二 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 三 中药显微标本的制作技术 四、绘图技术 五、细胞壁及后含物的显微化学鉴别法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构造 实验二 质体、淀粉粒及显微测量法 实验三 菊糖和草酸钙晶体 实验四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实验五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及维管束类型 实验六 根 实验七 茎 实验八 叶 实验九 花 实验十 果实和种子 实验十一 蓼科、毛茛科、十字花科 实验十二 蔷薇科、豆科、伞形科 实验十三 唇形科、茄科、菊科 实验十四 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