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199)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1
一、制订本大纲的依据 依据草业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订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本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 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打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教学生产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能;巩固和深化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管理和经营中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8.5KB 文档页数:9
1、课程简介: 植物病理学分两大部分一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章至第五章)和农作物的主要病 害。这两部分互相关联,前一部分是阐述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一部分主要 讲述农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 2、地位和任务: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 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该课程教学应以学习植物病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主,贯彻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体要求: 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田间标本采集、鉴定 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讲授、实验和 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 规律,掌握植物病害诊断要点,熟练掌握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34KB 文档页数:1
本课程是为数学系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本课程讲述一般空间上的测度论的基础 知识和欧氏空间R上的 Lebesgue测度与积分理论. 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如概率论,泛函分析,群上调和分析等越来越多的用到一般空 间上的测度理论.对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一般空间上的测度论的基础知识,已经 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课程将一般空间上的测度论和R上的Lebesgue积分结合起来 讲述,交叉进行一般是每章先介绍一般空间上的概念与定理,然后将R上的Lebesgue 测度与积分作为特例,加以重点介绍.这样,既学习了 Lebesgue测度与积分理论,也学 习了抽象空间上的测度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KB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尤其花器官的结构解剖观察,使学生巩 固与掌握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从事相关专业课程或知识的学习 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预习所学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并根据教学 要求事先采集和观察植物材料;实验时,认真、细心听取教师的指导,勤 于思考、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主动学习;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完成实验 报告。通过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会植物花器官的 解剖观察技术及相应植物的花程式表示;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检索表, 并能识别常见植物种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MB 文档页数:253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语言描述)》和“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数据结构》的配套教材,提供了学习“数据结构”的一些指导性建议和考试的样例。它给出主教材中绝大多数习题的参考答案和分析,还针对基本概念补充了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对于复习和准备考试的学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于正在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学生,应以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不应过多地依赖现成的习题解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97MB 文档页数:187
第一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 第一节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 第二章分光光度技术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二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四考马斯(Comessie)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五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六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及血糖的测定 第三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沉淀和离心分离技术 第一节生物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技术 第三节生物大分子离心分离技术 实验七鸡血SOD的提取、分离及活力测定 实验八碱性磷酸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实验九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十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十一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可溶性ATP合酶的提 第四章电泳技术 实验十二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三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实验十五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SDS-聚丙烯凝胶电泳 实验十六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 第五章层析技术 第一节 层析技术概述 吸附层析 第三节 分配层析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 第五节 凝胶层析 第六节亲和层析 第七节 高效液相层析 实验十七氨基酸的纸上层析与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十八血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实验十九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实验二十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第三节分子克隆 实验二十二Southern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三 Northern 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四 PCR 基因扩增 验二十五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 实验二十六 DNA重组实验 实验二十七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附录一常用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二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三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附录四 English words in the lab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65MB 文档页数:347
第一篇 切削加工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第三章 光整加工和特种加工 第四章 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分析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第二篇 工程材料基础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章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 第三篇 铸造 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 第二章 常用铸造合金 第三章 特种铸造 第四章 铸造工艺设计 第四篇 压力加工与粉末冶金 第一章 金属锻造工艺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压力加工方法 第三章 锻造工艺设计 第四章 板料冲压 第五篇 焊接与粘接 第一章 焊接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常用焊接方法 第三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第四章 焊接结构设计 焊接概述 第六篇 材料与毛坯的选择及毛坯质量 第二章 材料的选择 第三章 毛坯的选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KB 文档页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 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和《植物遗 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方法和目的。 2、教学内容: (1)生物界的划分 (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9MB 文档页数:80
•本章内容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知识。数据可视化在大数据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从用户角度而言,它是提升用户数据分析效率的有效手段。•可视化工具包括入门级工具、信息图表工具、地图工具、时间线工具和高级分析工具,每种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来选择适合的工具。•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数据可视化案例,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数据可视化的魅力和重要作用。 10.1 可视化概述 10.1.1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10.1.2 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10.1.3 可视化的重要作用 10.2 可视化工具 10.2.1 入门级工具 10.2.2 信息图表工具 10.2.3 地图工具 10.2.4 时间线工具 10.2.5 高级分析工具 10.3 可视化典型案例 • 10.3.1 全球黑客活动 • 10.3.2 互联网地图 • 10.3.3 编程语言之间的影响力关系图 • 10.3.4 百度迁徙 • 10.3.5 世界国家健康与财富之间的关系 • 10.3.6 3D可视化互联网地图APP 10.4 可视化工具实践 • 10.4.1 D3可视化库使用指南 • 10.4.2 Easel.ly信息图制作实践 • 10.4.3 数据可视化之魔镜 • 10.4.4 数据可视化之EChart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8MB 文档页数:361
讲述信源编码、加密编码、信道编码、时分复用、数字复接、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通信中的同步技术,以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本章知识要点: •数字通信的一般原理 •信源编码(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据压缩) •信道编码(检错纠错编码) •数字加密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 •数字交换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 •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1 数字通信系统 4.2 信源编码 Source Encoding 4.3 数字通信中的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4.4 通信网与交换技术 4.5 数字加密技术 4.7 信道编码 Channel Coding 4.8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9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Digital Modulated Bandpass Transmission
首页上页616263646566676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19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