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29MB 文档页数:975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一书自1992年出版以来,由于该书内容精练、综合 性强、适用面广而深受广大环保工作者的欢迎,同时许多读者也给我们提出了 若于宝贵的建议,在此深表谢意。 近几年来很多读者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我们联系欲购此书,均未能满 足要求。这是因为初版时受多方条件的展制,印刷数量有限,早已于五年前销 售一空。为此,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几年前就要求我们修订再版,但由于时间 关系等诸多原因能实施。在此深表歉意。 今天,世界已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人类对环境保护愈渐重视。为促进新 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经多方努力,筹集资金,本着增添高新的技术内容 最新的典型实例及国家新的环境标准的宗旨,对1992年版《环境工程设计手 册》进行了修订,将原收编的环境保护标准修订成了新标准,增加了硫氧化物 脱除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84MB 文档页数:50
鞍钢股份第三炼钢连轧厂成立于2006年5月19日,由原第二炼钢厂西 区分厂和原热轧带钢厂西区分厂合并成立,承担着鞍钢西部500万吨精品板 材基地建设任务。该厂主体设备包括3座260吨转炉,2座LF钢包精炼炉,2 座RH真空处理装置,2台中薄半坯连铸机,一套2150mm热连轧机组。该项目 集鞍钢自主技术创新之大成,其中2150ASP生产线是鞍钢继1700ASP工程之 后,又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所有大型主体 设备均实现国产化,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8.17KB 文档页数:9
结合影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病灶进行无创性定量分析是目前智慧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分化程度的无创性定量估测方法研究,结合放射科医师的临床读片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指导的多序列融合肝细胞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创判别计算模型。以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的多个序列为输入,学习各时序序列及各序列的多层扫描切片在分化程度判别任务的权重,加权序列中具有的良好判别性能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提升分化程度判别性能。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在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判别模型取得相比几种基准和主流模型最高的分类计算性能,在WHO组织学分级任务中,判别准确度、灵敏度、精确度分别达到80%,82%和8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4MB 文档页数:11
全球钢铁产品很大比例上是通过连铸工艺生产的,而中间包保护浇注是连铸生产高品质洁净钢的关键环节之一。长水口是连接于钢包和中间包之间的耐材质通道,长水口的发明和使用在连铸技术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与中间包的保护浇注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包括防止稳态和非稳态浇注过程中的二次氧化和来源于空气/渣/耐材/引流砂等的污染。本文基于中间包钢液污染的来源和形式,引申出了长水口在这些方面可以起到的潜在作用,并回顾了长水口在连铸发展早期的发明、工业实验效果和不断优化的历程。工业实践证实了长水口优良的保护浇注功能,但其实际效果与长水口的结构和操作工艺紧密相关。因此,分析了不同的长水口结构(包括工业化的长水口和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对保护浇注的影响,重点评述了喇叭型长水口在改善钢液洁净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讨论了长水口的浸入深度和偏斜等操作工艺参数与保护浇注之间的关系。结合新时期炼钢?连铸的发展形势,指出了未来长水口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在长寿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和绿色化等方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0.31KB 文档页数:6
通过15N-14N同位素气体交换技术消除液相传质的影响,利用在线质谱分析仪测定了在1873 K下,铁液中氮溶解的界面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总流量为600~800 mL?min?1时可以忽略气相传质的影响,保护气中增加H2的比例有利于降低钢液中杂质元素的浓度。铁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铝、硅,分析得到这三种元素对氮溶解速率是抑制的。依据本实验的数据利用空位解离模型建立反应速率常数ka与氧、硫、碳、铝、硅的活度关系,吸附系数分别是KO=0.96,KS=9.32,KC=0.02,KAl=0.51,KSi=1.16。纯铁液中氮的溶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ka=4.8×10?6 mol?m?2?s?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14
首先介绍了氧气高炉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着眼于解决由于氧气代替空气鼓风而引起的“上冷下热”问题,并总结了各国研究者提出的氧气高炉流程及其主要特点。随后系统阐述了北京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氧气高炉工艺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这些研究包括氧气高炉流程设计,含铁炉料还原与软熔,氧气鼓风及循环煤气喷吹条件下的煤粉燃烧,循环煤气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等炉内反应与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回旋区及全炉数值模拟研究,为氧气高炉的工程化实施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对氧气高炉的碳素流及节碳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富氢碳氢循环氧气高炉将成为炼铁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1MB 文档页数:10
金属管材是工业领域中结构承重、输送气体和液体的重要部件。自由弯管成形技术有助于实现管件生产的高精度、高性能、高效率和数字化,其精度控制理论和成形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选择直径 30 mm 壁厚 2.0 mm 的铝合金管材6061为仿真优化对象,通过相关基础实验获得材料的基本力学数据,用于仿真模型参数的表征。同时,结合管材压弯实验验证本构模型成形预测的有效性。在完成仿真模型表征和验证的基础上,对铝合金管材的自由弯曲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了影响自由弯曲成形的各工艺参数,确定了该工况下最优的移动模与管材间隙大小、摩擦系数和进给速度等。该研究有助于优化管材空间自由弯曲成形工艺,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6MB 文档页数:16
相变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变材料由于具有高储能密度和小体积变化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相变材料在固–液相转变过程中易发生液体泄漏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人们选择用多孔支撑材料来解决相变材料的泄露问题。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阻燃性能、低毒性、耐腐蚀性、尺寸可控、表面形貌可调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其作为载体材料能综合提高相变复合物的各方面性能并拓宽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空间。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孔尺寸、孔结构和孔表面性质对相变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今后提高介孔二氧化硅相变材料储能效率的研究方法的前景做了展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6MB 文档页数:9
从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HDD)装备技术、地下生命线工程的探测与信息化、双向对穿HDD技术、大口径HDD技术、HDD回拖力计算模型、地表变形与冒浆6个方面开展了文献调研工作,分析了HDD装备与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世界上最大回拖力(20000 kN)的电驱动钻机被设计并研发;电磁感应法被广泛用于既有生命线的空间探测,复杂干扰下的数据解析与精度提高仍是研究重点;基于三维数据,融合建筑信息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借鉴美国“811”体系,局部完成了地下生命线的信息化;采用对穿技术完成了长距离的地下生命线敷设;基于过程化的HDD工艺参数、设备参数和控制监测技术被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应用中的风险识别能力;针对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回拖力计算为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并为HDD多学科融合研究提供了途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冒浆、卡钻等热点和难点也得到初步探索研究,构建了理论、实验和数值分析模式,为提高HDD的应用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依据。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了HDD的发展趋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5MB 文档页数:8
以硅锰脱氧的SWRH82B热轧盘条为实验钢种,研究增氮析氮法对硅锰脱氧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并设置0.02、0.035、0.05、0.065和0.08 MPa五组增氮压力进行热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1873 K的温度下,钢液经过增氮20 min、真空处理30 min后,不同炉次钢中T[O]均下降至1×10-5以下,最低为4×10-6,T[N]均下降至5×10-6以下,最低为2×10-6,夹杂物去除率均为40%以上,T[O]去除率均大于78%,表明该技术对硅锰脱氧钢中的夹杂物及T[O]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此外,随着增氮压力的升高,钢中T[O]与夹杂物去除率均有所升高,当充氮压力为0.08 MPa时,T[O]与夹杂物去除率分别达到89.2%和87.4%.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增氮压力的升高,气泡形核率增大、钢中生成气泡数量增多、钢中气泡的密度增加,从而提升气泡去除夹杂物的效率
首页上页646566676869707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