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3.5KB 文档页数:3
一、填空题 1.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2.单相区的纯物质和定组成混合物的自由度数目分别是2和2 3.封闭体系中,温度是7的1mol理想气体从(,V)等温可逆地膨胀到(P,则所做的 功为W=TIn(/,)(以表示)或W=TIn(P,P)(以P表示) 4.封闭体系中的1mol理想气体(已知C),按下列途径由T1、P1和V可逆地变化至P2,则 YP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2.31KB 文档页数:6
本文研究了Co和Al的添加对NdFeCoAlB永磁合金磁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影响。获得一种磁能积为278.6~318.4kJ/m3(35~40MGOe),磁感可逆温度系数α293~373K=-0.06~-0.08%/K的NdFeCoAlB系5元合金。Co主要进入四方相,提高合金的居里点,降低磁感可逆温度系数。当含Co量较高时,在合金中形成了具有MgCu2型结构的Nd(FeCo)2相,使合金永磁性能恶化。Al主要进入四方相,使四方相晶粒和富B相块度细化,提高了合金的矫顽力。进一步提高Al含量时,在合金中形成了新相,使合金永磁性能恶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1.19KB 文档页数:8
6种工业用合金工具钢及7种WC-Co烧结合金维氏硬度(H)与温度(T)关系的研究表明,经淬火-回火二次硬化处理的工具钢,在回火温度以下,可逆软化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且各高速钢可逆软化系数很接近;提出了计算高速钢500℃以下硬度的简易公式。高于回火温度时,工具钢H-T关系复杂化,但直到700℃,影响高温硬度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热处理(二次硬化)达到的室温硬度。WC-Co烧结合金的硬度在800℃以下和温度呈线性关系,当Co ≤ 20%时,与钴含量也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提出了由室温硬度或钴含量(3%~20%)计算800℃以下硬度的简易公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0KB 文档页数:3
第五章5-3实与复二次型的分类 1.复、实二次型的规范形 定理复数域上的任一二次型f在可逆变数替换下都可化为规范形 zi+…+z, 其中r是f的秩.复二次型的规范形是唯一的. 证明复数域C上给定二次型) f=, x,x, ( =ai 设它在可逆线性变数替换X=TZ下变为标准型 d1z2+d2z2+…an 这相当于在C上n维线性空间V内做一个基变换 (n2n)=(1,2EnT 使对称双线性函数f(a,B)在新基下的矩阵成对角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6.5KB 文档页数:8
4.1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4.2. 位置随动系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3.5KB 文档页数:15
气体液化的热力学理想循环是指由可逆过程组成的循 环,在循环的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如图3-4所 示,设欲液化的气体从与环境介质相同的初始状态p1、T1(点 1)转变成相同压力下的液体状态p1、To(点0),气体液化 的理想循环按下述方式进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74KB 文档页数:14
3.9列满秩矩阵 可逆矩阵要比一般矩阵更容易处理这是因为有逆的帮助比如当方程组 Ax=b的系数矩阵A可逆是立即得出方程组的解为x=A-1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1KB 文档页数:53
◼ 第一节 酶的分类、组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 第二节 酶作为催化剂的显著特点 ◼ 第三节 酶抑制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 第四节 可逆抑制作用 ◼ 第五节 不可逆抑制作用 ◼ 第六节 酶抑制剂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9KB 文档页数:6
以过渡金属硫酸盐、氢氧化钠、氨水为原料,通过连续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17Ni0.33Mn0.5O2。对其进行了包括微观形貌、宏观形貌、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研究了前驱体烘干温度对于粒度较小前驱体的宏观形貌及锂化后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温度较高的前驱体在烘干后出现了明显了宏观烧结现象,锂化并涂布后出现了明显的颗粒;烘干温度较低的前驱体在烘干后并未出现宏观烧结现象,锂化并涂布后未出现明显的颗粒。在电化学性能方面,前驱体烘干温度较高的正极材料在经历50个循环后,可逆比容量只剩下85%,下降比较明显;前驱体烘干温度较低的正极材料在经历了50个循环后,可逆比容量未出现明显下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5MB 文档页数:11
以我国资源丰富的低成本优质无烟煤为原料,经过2800 ℃高温纯化、石墨化处理,制备出锂电池用负极材料,用相同手段处理商业化石墨的前体石油焦与石墨化无烟煤作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oman)和氮吸附?解吸等手段对无烟煤基负极材料进行微观结构的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GCD),循环伏安(CV)表征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无烟煤基石墨化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度可达95.44%,比表面积为1.1319 m2·g?1,石墨片层结构平整光滑。该石墨化无烟煤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为87%,在0.1C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45.3 mA·h·g?1的可逆容量,且在高倍率下该材料比石墨化石油焦材料显现出更好储锂性能,这归功于石墨化无烟煤较为规则高度有序的表面结构。在不同倍率循环后电流密度恢复到0.1C时容量基本无衰减,100圈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率高达93.8%,基本与石墨化石油焦负极相当,拥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无烟煤基石墨在容量、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上基本接近甚至超过石墨化石油焦。本研究表明,采用优质无烟煤作为原料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前景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