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5.99KB 文档页数:5
采用一种简便、快速、低温的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颗粒.从柠檬酸络合反应的机理阐释了纳米TiO2粒子的形成过程.通过热综合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探讨了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和溶液杂质离子的存在对TiO2粉体颗粒物相组成及粉末晶粒尺寸大小的影响.本实验制备了粒径为40~90 nm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状TiO2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摩尔比为0.5时,自燃合成产物中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达到9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164
燃烧焓的测定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双液系汽-液平衡相图 界面移动法测离子迁移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 复相催化-甲醇分解 流动吸附法测定多孔性物质的比表面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摩尔质量 偶极矩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5.05KB 文档页数:5
以CSP流程生产的含B和无B的SPHD冷轧基板为实验材料,运用拉伸实验、金相观察、SEM、TEM和EBSD手段,对比分析了两种钢的力学性能、组织、析出物、位错密度和晶体学取向的变化.研究表明:微合金元素B的加入明显使SPHD冷轧基板的铁素体晶粒粗大化,钢中有粗大的析出相粒子产生,且位错密度下降,从而引起屈服强度的降低.采用背电子散射EBSD技术分析了无B和含B钢的晶体学取向,其取向主要为大角度晶界,且无B钢中存在着大量的亚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5MB 文档页数:404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讲述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基本燃烧理论和实用燃烧技术。全书共分15章,分别讲述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气缸内的湍流特性、火花点火、火焰传播与火焰结构、燃烧的循环变动和燃烧模型等。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低压汽油喷射和电子控制系统、新型点火系统以及各类燃烧室的设计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对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生成与控制以及燃烧研究的现代实验技术也作了专门的介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7.01KB 文档页数:5
为解决某钢厂生产高品质IF钢中间包死区较大,夹杂物不能充分上浮,浇注结束时残钢量过多等问题,通过中间包水模拟实验对挡坝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增加挡坝高度,并开向上角度通钢孔,可有效提高钢液向钢液面的运动趋势,延长钢液运动路径,钢液滞止时间提高12.5%,死区减少36%;浇注结束时部分钢水从通钢孔流出,避免了挡坝间残留大量钢液而渣全部进入浇注区现象的发生,理论残钢量从9 t降到4.5 t,金属收得率提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5
在普通热轧机上利用累积叠轧焊工艺对普碳钢Q235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压下量(最大压下量98%)、循环轧制次数等工艺参数对Q235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普通热轧机上应用累积叠轧焊工艺对同种材料进行焊合,不仅可以获得连续、均匀的结合组织,而且使Q235钢的组织得到明显的细化,夹杂物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强度大幅度提高,抗拉强度达800MPa以上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4MB 文档页数:59
科学、宗教与艺术 同源而殊途:同源于描述和解释自然、人类以 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画笔”:定量而不仅是定 性地掌握自然规律。 科学结论具有可以定量检验的预测能力。 “数学”和“定量”包括解析、数值、图形和 其它主要由现代计算机提供的模拟手段。 物理学已经成为鼎立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 支柱上的成熟的学科。生物是物生物学也会 受到物理学的启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4.49KB 文档页数:5
以SiO2有序大孔材料制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胶晶模板法中影响前驱物填充率的诸因素,包括填充方法、填充时间和填充次数.研究表明,直接浸渍法易导致大孔结构的收缩、脱落和表面覆盖.本文提出的在模板表面添加盖片再填充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填充时间为5 min、填充次数为两次时,SiO2有序大孔材料的骨架填充率较高.扫描显微镜(SEM)和分光光度计的表征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制备了填充率高达22.53%的大面积SiO2有序大孔材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Kelvin探针(SKP)技术,结合腐蚀产物的形貌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Q235碳钢和Q450耐候钢在盐雾腐蚀实验早期阶段的腐蚀行为和电位分布.结果表明,Cl-对碳钢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盐雾腐蚀过程的初期,金属表面出现明显的阴极区和阳极区,表面电位随时间逐步正移,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且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Q450耐候钢腐蚀较为均匀,SKP测试的表面电位高于Q235碳钢,形成的锈层较为致密,耐大气腐蚀性能优于Q235碳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3.56KB 文档页数:5
通过实验分析了钛脱氧的钢液再采用铝终脱氧后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和成分,并研究了钢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质量分数为0.015%时,钢中仍然存在大量的Ti氧化物,Ti氧化物具有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的能力,从而使组织得到细化,其冲击功比不加铝脱氧钢提高了33%,证明了铝终脱氧的可行性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