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7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7.05KB 文档页数:6
为了在高褐铁矿配比下提高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在把握烧结混匀矿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微型烧结试验和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高褐铁矿配比下烧结矿二元碱度、钙质熔剂种类等因素对烧结黏结相数量、强度和类型,以及烧结矿产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褐铁矿配比下,提高烧结矿二元碱度至2.0水平,并采取适当增加生石灰使用比例以及提高烧结抽风负压和烧结料层高度的配合措施能够改善烧结矿产质量指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0.5KB 文档页数:7
1.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进度控 制方法及关注因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主要合同与分类; 2.熟悉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质量监督控制手段,项目开发不同阶 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进度管理的主要任务,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监理单位的主要 工作内容,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 3.了解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成本管理的参加者,进度管理系统,房地 产开发项目合同的特点与作用,监理单位的其他工作,竣工验收的要求、范围及依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2.58KB 文档页数:5
为了提高制造过程质量,预防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必须选用高效的控制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针对当前工序能力指数CP和Cpk应用不足,难以指导质量问题原因查找和改进方向的缺点,提出了适于现场应用的三个过程能力测度指标Cpa,Cpe和Cpc,用于反映和控制过程质量的分散和偏移,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证明了改进指标的适用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4.5KB 文档页数:29
第一节 金属塑性成型件质量检验的目的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型件缺陷的分类 第三节 金属塑性成型件质量检验的内容 第四节 金属塑性成型件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10
首先,概述了不同类型储能的典型应用场景,针对电源、电网和用户侧储能应用特点,分析了其兼用于电网电能质量提升的可行性;其次,分别评述了储能系统用于解决电网稳态和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新型串并联并网结构的混合储能系统,在实现常规与电网能量交互的同时,可有效解决电网综合电能质量问题。最后,结合典型示范工程,对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6.35KB 文档页数:5
采用FactSage理论计算以及熔点实验对CaO-FeO-Al2O3-SiO2无氟的环保型铁水预处理脱磷渣系的熔化温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炉渣碱度、Al2O3和FeO质量分数三个因素渣系熔化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O的质量分数对渣系熔点的影响最大;炉渣的最佳配比为碱度5.5,Al2O3质量分数10%,FeO质量分数45%,该配比下炉渣熔化特性在本实验条件下能够满足铁水预处理用渣的熔化温度特性的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4.59KB 文档页数:5
通过中厚钢板热轧工艺润滑实验,分析了不同工艺润滑条件下中厚钢板热轧过程中轧制载荷与压下率的关系,研究了工艺润滑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探讨了工艺润滑条件对钢板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质量浓度比低质量浓度热轧油能更有效地降低轧制力;粗轧阶段比精轧阶段降低轧制力效果更明显.工艺润滑可改善中厚热轧板的表面质量,降低板面粗糙度,并促进钢板表面处在轧制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减少表面附近的带状组织,使轧后表面处组织均匀细小,减小表面缺陷产生的概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1.29KB 文档页数:6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的Phase Diagram模块和Equilib模块对含钛钢渣熔点进行理论研究,并通过熔点实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对于碱度R1.5的渣系,Al2O3质量分数为25%-35%时,TiO2的质量分数超过1%可显著提高渣系熔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1.1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Ti-C-Ni系添加剂对(TiO2-Al-C)-(Ti-C-Ni)复合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热效应△H0与Ti-C-Ni系在复合体系中所占质量比k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仅由Ni在Ti-C-Ni系中所占质量比γ决定,而截距为一常数,等于TiO2-Al-C单位质量热效应。当γ<γ0=45.79%时,Ti-C-Ni可提高其绝热燃烧温度。当γ=0.1时,复合体系绝热燃烧温度基本上随添加量k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5.39KB 文档页数:4
以MgCl2和Na2HPO4为沉淀剂,用实验室模拟废水研究了影响氨氮沉淀的因素,包括沉淀pH值、沉淀剂的添加量及氨氮的原始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沉淀pH值是影响氨氮沉淀的主要因素,它影响氨氮的沉淀率、残余氨氮浓度、Mg2+和PO43-的沉淀率和残余量以及沉淀后水的pH值.最佳沉淀pH值为11.氨氮的初始质量浓度在1 000 mg/L以下时,随其降低氨氮的沉淀率和残余氨氮质量浓度都降低;低于100 mg/L时沉淀率明显降低,但残余氨氮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 mg/L,且变化不再明显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7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