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5.13KB 文档页数:5
本文报导了新型PVC膜Au(Ⅲ)离子选择电极。电极的敏感膜由二安替比林甲烷(DAM)-AuCl4-缔合物(10m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2ml)、PVC粉(170mg)组成。此电极在0.5MHCl介质中对AHCl4-的能斯特响应范围在6×10-7~1×10-2M,斜率为58±1mV/PM(22℃),检测下限为3.2×10-7M。连续使用三个月,电极的性能良好。用此种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经泡沫塑料富集分离的矿石中微量金,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4.63KB 文档页数:7
针对移动电源火灾事故频发的安全现状,本文采用能量转换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构建移动电源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移动电源火灾风险进行评价.为增加评判过程的客观性,分别采用事故树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和相对差异函数对评判模型中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度进行分析和计算.评判结果表明移动电源火灾事故风险等级处于一般安全与比较危险之间,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7.43KB 文档页数:12
近年来,深部开采安全机理与灾害防控领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于现行理论与技术还难以全面解决未来深部采矿过程面临的防灾减灾问题,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深部开采灾变与防控研究体系.本文开展了对深部开采灾害研究领域的文献调研和问题探讨,总结有关深部地应力场测量与分布规律、深部岩体力学与耦合损伤机理、深部动力灾害机理与预报、深部突水灾害机理与预警以及深部开采围岩变形机理与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而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凝练出深部开采诱发灾害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就未来超深开采灾害研究态势予以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9KB 文档页数:20
第一节实验室的操作安全 第二节实验室安全用电 第三节温度测量技术 第四节气体流量的测量技术 第五节压力测量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1MB 文档页数:6
岩块体崩塌破坏的突发性使其成为最难预防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边坡岩块体崩塌破坏多是系统不稳定导致的动力破坏,而用振动特征参数来进行安全监测和损伤评价更为有效.本文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通过固有振动频率对危岩块体主控结构面的黏结力损伤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改进后的极限平衡模型,得出结构面不断劣化块体的安全系数由原来的1.17下降到1.04,与实际破坏结果相符.试验结果表明:固有振动频率一方面可对危岩块体累积损伤进行有效识别,另一方面可以为黏结力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因此,基于固有振动频率分析的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可实现边坡岩块体的累计损伤评价,并将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91MB 文档页数:61
一、装配图的作用 设计时:先画装配图,然后再以装配图为依据绘制设计零件 生产时需以装配图为依据,按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进行零 安装时件生产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然后进行检验和调试。 装配图是设计和安装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装配图的内容 以旋塞阀为例,一张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一组图形 选用一组视图,并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 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各组成零件之间 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8MB 文档页数:12
钢框架内填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新型混合式结构,由钢框架与内填墙组成双重防线,具有良好的抗侧力能力,同时预制构配件和预制装配建筑有利于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考虑大尺寸内填预制RC墙运输和安装困难的情况,提出竖向和横向组合式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采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通过分析荷载位移曲线,构件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构破坏特点和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全螺栓结构因其合理的传力路径,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延性;竖向组合式具有较好的初始刚度和整体承载力,与全螺栓连接预制RC墙有近似的受力性能,便于运输和安装;而横向组合式由于上下板缺乏有效传力路径,初始刚度和最终承载力都明显低于全螺栓和竖向组合式,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2.5KB 文档页数:31
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原理及其控制作用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安全用电常识 5.1常用控制电器 5.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5.3安全用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8.87KB 文档页数:7
烧结料层上部荷重是造成烧结过程中燃烧熔融带透气性差的重要因素,而烧结料层透气性是制约我国厚料层烧结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环节.从减轻烧结料层燃烧熔融带荷重以及改善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烧结料层中安装支架研究不同荷重条件下对铁矿粉烧结行为的影响.烧结杯实验研究表明:安装支撑板后,烧结料层透气性明显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大于65%;垂直烧结速度显著提高,最高可达28.4 mm·min-1;成品率波动幅度不大,利用系数从1.89 t·m-2·h-1增加到2.31 t·m-2·h-1;燃耗有所降低,最大降幅达1.32%.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支撑板对减轻烧结熔融带上部荷重,提高料层透气性,以及改善燃耗和烧结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39
第八章安全性设计大纲 一、安全与防护 二、防止触及危险区的距离与防挤压间距 三、安全标志与警示
首页上页697071727374757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