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5KB 文档页数:5
一、临床监护 1、生命体征的监护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等情况。体温升高 提示感染,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提示休克。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观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是否均匀平稳,有无呼吸暂停、 潮式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5MB 文档页数:73
1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diffuse endocappilary proliferative GN) 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短时间,大量,小 分子量 LM:弥漫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 量弥漫性 增生,伴多少不等的中性白细胞 浸润,GBM 外侧块状嗜复红蛋白沉积 IM: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粗颗粒状沉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7.5KB 文档页数:2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 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以正在生长的骨骼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 骨骼病变为其特征。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 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本病主要见于小 于2岁的婴幼儿。骨骼的生长发育障碍且伴神 经兴奋症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7MB 文档页数:19
定义: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特征,咳嗽、咳痰或伴 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情缓慢进 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 肺源性心脏病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5KB 文档页数:1
患儿,男,1/2小时,因“早产窒息后1/2h伴气促、呻吟”入 患儿系G3P1,孕30+2W,因母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行剖宫 产,BwW1545g, Apgar评分1分钟5’,给予气管插管吸出黏液5ml、吸 氧后好转,5分钟评分9’,但仍有气促、呻吟转入我院。羊水、脐 带、胎盘无殊 入院查体:T35℃,HR136次/分,RR42次/分 BP39/15(25) mmHg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4.83KB 文档页数:90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附录2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四、注重综合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 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碳青霉烯类 青霉烯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氧头孢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甘氨酰环素类 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类 利福霉素类 糖肽类 多黏菌素类 环脂肽类 噁唑烷酮类 磷霉素 喹诺酮类 磺胺类 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 抗分枝杆菌药 抗真菌药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腹腔感染 骨、关节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眼部感染 阴道感染 宫颈炎 盆腔炎 性传播疾病 侵袭性真菌病 分枝杆菌感染 白喉 百日咳 猩红热 鼠疫 炭疽 破伤风 气性坏疽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布鲁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回归热 莱姆病 立克次体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5MB 文档页数:282
一、总则 二、试验方法 (一)第一阶段试验 1、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3、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4、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5、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6、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 (二)第二阶段试验 1、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试验) 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5、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 精子畸形试验 6、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7、免疫毒性评价试验方法 8、亚急性吸入(14/28 天)毒性试验 9、亚急性经皮(21/28 天)毒性试验 10、亚急性经口(28 天)毒性试验 (三)第三阶段试验 1、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2、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3、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4、致畸试验 5、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6、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四)第四阶段试验 1、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2、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3、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4、致癌试验,或 慢性毒性/致癌性合并试验 5、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6、接触人群调查与观察(参考国内外有关专著或教科书) (五)参考试验 1、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局部淋巴结法 2、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 3、酵母菌基因突变试验 4、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 5、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6、枯草杆菌基因重组试验 7、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程序外 DNA 合成(UDS)试验 8、体内哺乳动物外周血细胞微核试验 9、体外哺乳动物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 10、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SCE)试验 11、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12、亚急性毒性合并繁殖/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13、一代繁殖试验 14、神经毒性筛选组合试验
上页1234567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