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2.81KB 文档页数:5
基于二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喷吹(简称COMI)炼钢工艺热力学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建立了转炉全铁水COMI炼钢工艺物料与能量模型.研究发现:应用COMI炼钢工艺进行转炉全铁水冶炼工艺研究不仅能解决转炉全铁水常规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大渣量及大喷溅问题,而且在提高转炉煤气热值,降低转炉吨钢氧耗及石灰消耗、调节矿石加入量方面有显著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0KB 文档页数:5
在对钢铁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及生产管理模式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高级计划排程的思想,提出了面向订单的钢铁企业一体化计划与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针对一体化生产管理中的库存匹配问题,建立了热轧带钢库存匹配模型;针对一体化生产管理中的能力匹配问题,建立了考虑钢铁生产加工工序约束和设备能力约束的能力计划模型.同时从订单排产和作业计划的角度研究了钢铁生产各主要环节的生产计划方法和调度策略,及其整体上的相互关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3MB 文档页数:114
10.1 热处理炉温度控制系统 10.2 反重力铸造液态成形控制系统 10.3 激光熔覆及再制造系统 10.4 机器人材料加工系统 10.5 基于视觉的焊缝质量离线检测系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5MB 文档页数:7
假定氩-氢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利用理想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经典查普曼-恩斯科格(ChapmanEnskog)方法,在获取符合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实际工况的等离子体热力学和输运参数的基础上,基于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添加电磁场相关的电流连续方程、安培定律等方程及洛伦兹力、焦耳热等源项,模拟研究氩氢摩尔比对等离子体放电特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压为8 k Pa,工作电流150 A,氩氢摩尔比由3∶1降至1∶3时,等离子体最大流速由829 m·s-1增至1127 m·s-1,最高温度由20600 K逐渐降低至16800 K,电弧对基体的加热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使基体表面温度均匀性变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氩氢摩尔比为1∶2时能获得适宜金刚石生长且相对均匀的基体表面温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6
采用热丝法、X射线衍射(XRD)以及矿相方法研究TiO2对保护渣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枪晶石是含钛保护渣的主要物相.在综合碱度为1.3的基础渣中加入质量分数2%~8%TiO2后,随着TiO2的加入,渣样开始析出了少量的Ca2SiO4、Ca2Al(AlSi7O7)、Ca2SiO2F2和CaTiO3晶体.虽然加入TiO2,促进了析晶种类的增加,但保护渣的结晶过程的时间延长,且保护渣的结晶速率和结晶率降低.因此,加入TiO2后,抑制了保护渣的析晶,从而保证在控制渣膜热流的前提下,提高玻璃态的比例以改善润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9
在热旋制备界面结合质量优异的铜/钛双金属复合管坯的基础上,对复合管进行了游动芯头拉拔加工,重点研究了复合管材游动芯头拉拔加工成形能力以及拉拔加工对复合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游动芯头拉拔方式,特别是减壁拉拔,对铜/钛复合管材结合界面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且难以实现多道次连续拉拔加工,单道次拉拔加工量不宜超过30%;575℃保温70 min的道次间退火虽然对界面元素扩散情况影响不大,但能缓解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使得铜/钛复合管材的平均剥离强度由变形态的7.8 N·mm-1提高到退火态的17.1 N·mm-1,大幅度提高铜/钛复合管材的后续拉拔加工性能.通过严格控制拉拔减壁量,合理制定了铜/钛复合管材的拉拔加工工艺,成功制备了结合性能优异的毛细规格铜/钛复合管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1.49KB 文档页数:5
以非线性热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岩石冰胀效应的变物性本构方程,给出了干燥低温和饱和冻结状态下单轴压缩强度和力学特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借助花岗岩在两种状态下的压缩试验结果,探讨了低温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饱和冻结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大于干燥低温状态的抗压强度,其相差量随着温度降低有增加趋势;在同种状态下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呈增长趋势,增长率逐渐减小.低温附加强度主要由岩石基质热力效应所贡献,而由岩石孔隙冰胀效应引起的附加强度相对较小.花岗岩在干燥低温和饱和冻结状态下,变形模量均随温度的降低呈增大趋势,而泊松比变化相对较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14
首先介绍了氧气高炉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着眼于解决由于氧气代替空气鼓风而引起的“上冷下热”问题,并总结了各国研究者提出的氧气高炉流程及其主要特点。随后系统阐述了北京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氧气高炉工艺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这些研究包括氧气高炉流程设计,含铁炉料还原与软熔,氧气鼓风及循环煤气喷吹条件下的煤粉燃烧,循环煤气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等炉内反应与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回旋区及全炉数值模拟研究,为氧气高炉的工程化实施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对氧气高炉的碳素流及节碳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富氢碳氢循环氧气高炉将成为炼铁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8.5KB 文档页数:39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工程规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获得化工计算及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工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能、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目的。 教学要点: 化学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传递过程包括动量传递、 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种过程。 1.动量传递——流体动力过程 2.热量传递 3.质量传递 4.学反应工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3MB 文档页数:364
一、学科平台课程 1《工程制图 A1》 2《工程制图 A2》 3《电工与电子技术》 4《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5《理论力学 A》 6《材料力学 A》 7《机械工程材料》 8《机械原理》 9《机械设计》 1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A》 二、专业课程 1《流体力学》 2《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3《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4《微机原理与应用》 5《液压与气压传动》 6《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7《数控技术》 8《机电传动与控制》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精密与特种加工》 3《自动化制造系统》 4《计算机辅助制造应用软件》 5《单片机原理》 6《工业机器人技术》 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8《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9《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10《 模具 CAD/CAM 应用软件》 11《 汽车构造概论》 12《 汽车理论》 13《 汽车电子技术》 14《 汽车 CAD/CAM 应用软件》 15《 机械制造典型装备与工艺》 16《 专业软件应用》 17《 生产质量控制与组织》 18《 企业工程技术》 19《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20《 机械创新设计》 21《 机电综合科技竞赛》 22《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基础》 23《 物流工程概论》 24《 工业设计概论》 25《 汽车概论》 26《 模具技术概论》 27《 创业计划与训练》 28《 增材制造技术》 29《 工程经济学》 30《 人机工程学》 31《 物流设施与设备》 32《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33《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 34《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5《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 36《 先进制造技术》 37《 材料检测方法》 38《 专业外语》 39《 科技论文写作》 40《 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 41《 国际工程学概论》 四、实践环节 1《工程训练 A》 2《工程制图综合实践》 3《认识实习》 4《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5《工程力学实践》 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8《数控加工实践》 9《机电综合实践》 10《 专业方向综合实践》 11《 生产实习》 12《 毕业设计》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