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1KB 文档页数:91
本书介绍组织病理学常用的多种技术。包括常见的技术,即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简明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 石蜡切片技术 第一章 组织标本的处理 第一节 取材 第二节 组织的固定 第三节 大体标本的处理和固定 第四节 陈列标本的固定 第五节 脱钙 第六节 组织的冲洗 第二章 石蜡包埋技术 第一节 脱水 第二节 透明 第三节 浸蜡 第四节 包埋 第三章 切片技术 第一节 切片刀 第二节 切片机 第三节 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四节 特殊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第五节 石蜡切片的异常及处理 第四章 染色与染色剂 第一节 染色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剂染色的化学基础 第三节 染色剂的分类 第四节 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第五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第六节 封固剂 第五章 特殊染色技术 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法 第二节 脂类染色法 第三节 糖原及粘液染色法 第四节 色素染色法 第五节 神经组织染色法 第六节 核酸及核蛋白染色法 第七节 肌肉组织染色法 第八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法 第九节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 免疫组织化学和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染色步骤 第三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二章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三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一章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第一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四节 常用试剂的配制 第五节 核酸原位杂交的应用 第二章 原位PCR技术 第二节 基本类型 第三节 基本步骤 第四节 原位PCR技术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7KB 文档页数:67
◼ 抗微生物药物 ◆ 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 ◆ 抗病毒药物种类和作用机制 ◆ 抗真菌药物 ◼ 消毒与灭菌 ◆ 灭菌 消毒 防腐 抑菌 无菌 热力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 医院感染 ◆ 特点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种类 监测与控制 ◼ 社区感染 ◆ 社区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计划免疫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9MB 文档页数:41
真菌(fungus )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形微生物。有典型和完 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 化。 广泛分布、种类繁多,多数无害、少数有益( 食用蕈、生产抗菌素、酿酒)致病真菌:致病、条件致病、产毒、致癌等 感染率上升原因:菌群失调(滥用抗菌素)、 免疫低下(激素、抗癌药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1KB 文档页数:22
血清学反应:抗原抗体在体外结合的反应,因 实施反应的某些重要因素是含抗体的动物血清 ,故名血清学反应。 血清学反应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可用抗原或抗体的已知一方检测未知的 另一方,作为传染病的辅助诊断和微生物的鉴 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0.44KB 文档页数:6
一、概述: (一)组成:淋巴器官、淋巴组织、淋巴细胞等 (二)基本功能 1、防御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2、监护和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突变细胞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81MB 文档页数:63
标记抗体技术是在抗体球蛋白分子上,连接 某一个特定的、容易检测的分子或原子(标记物 ),利用标记抗体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特性,通 过标记物的检测,从而确定抗原的存在部位。标 记抗体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荧光抗体、酶 标记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抗体等。前二者主要用于 抗原定位,而后者不仅可用于定性、定量,还可 用于定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41MB 文档页数:27
变态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 做出的过于强烈或不适当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 组织器官的损伤。根据变态反应中参与的细胞、 活性物质、损伤组织器官的机制和产生反应所需 时间等, Commbs和Gell等(1963)将其分为四个 型即Ⅰ、Ⅱ、I、Ⅳ型变态反应。其中前3型为 速发型,第四型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54
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 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临床分类和免疫特点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诊断 钩端螺旋体的特性及致病性 钩端螺旋体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3.5KB 文档页数:63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涉及基础和临床专业最多的一门边缘学科。检验医学的主要作用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病程监测、预后判断和预防提供实验室的客观依据和各种信息、故其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基础医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特别是分子医学、电子学、生物信息和计算机学科的相应渗透和迅速发展,诸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仪器都率先在检验医学中应用,使其内容不断拓宽和深化,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为重要。 第一章 检验前病人准备和标本采集 第二章 临床检验 第三章 生化检验 第四章 免疫检验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3MB 文档页数:78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细胞微生物,结构比较完整,有细胞壁和完整的核。大多为多细胞,由丝状体和孢子组成;少数为单细胞。 一、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二、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真菌过敏 真菌中毒 真菌毒素致癌 三、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二、皮肤癣真菌 一、表面感染真菌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第三节、真菌与中药 一、真菌与药物:灵芝、猪苓、茯苓等 二、真菌与药物霉变:毛霉菌等
上页12345678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