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40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7.39KB 文档页数:6
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EDX)及多功能内耗仪系统地研究了在相同成分、轧制工艺、淬火工艺和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Q960钢组织中析出物的形态、分布和组成,给出了回火温度对析出物组织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回火温度低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趋势较剧烈;回火温度高于400℃时,马氏体内固溶碳量下降非常缓慢.此外,大量细小且平行析出的θ-碳化物溶解并最终被沿马氏体板条界析出的Cr的碳化物代替.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Nb、V和Ti的复合碳氮化物长大,形状也由方形向椭圆形演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07KB 文档页数:13
中央空调的水系统包括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排放系统。 冷冻水循环系统:来自空调设备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除污器、循环水泵,进入冷水机组蒸 发器内、吸收了制冷剂蒸发的冷量,使其温度降低成为冷冻水,进入分水器后再送入空调设备的表 冷器或冷却盘管内,与被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回到冷水机组内进行循环再冷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7.17KB 文档页数:4
建立了考虑保护渣参与传热的铸坯凝固模型,计算结晶器内铸坯收缩产生的气隙大小,确定存在于结晶器与铸坯间保护渣渣膜的温度、厚度和存在状态,分析保护渣的润滑能力及连铸工艺条件对保护渣的物性要求.得出以下结论:熔化温度越低,液态渣膜越厚,在结晶器内渣膜保持长度越长;对于一定熔化温度的保护渣,存在最佳拉坯速度以提供最佳液体润滑;浇铸温度越高,液态渣膜厚度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4.1KB 文档页数:7
在了解氧化铝矿浆干燥、烧成工艺及设备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氧化铝矿浆干燥和烧成炉,建立了矿浆干燥、烧成炉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传热以及烧成过程的数学模型,就干燥、烧成炉运行参数及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出了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以及颗粒干燥和烧成反应时间,并分析讨论了喷口位置、喷口速度、颗粒雾化粒径等参数对氧化铝矿浆干燥、烧成工艺的影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页数:4
户式风冷热泵机组是得到高档公寓及别墅用户广泛认可的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形 式,它是由风冷的冷凝器、压缩机以及水冷媒热交换器等部件组成。水冷媒换热器是将冷 媒与水换热,从而产生冷冻水或热水,然后用水泵将冷冻水或热水供给风机盘管,再通过 风机盘管内的风机将盘管内的冷冻水或热水的冷量或热量吹到房间内,满足房间降温或升 温的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4MB 文档页数:152
换热器运行过程中,由于换热介质的流动而引起传热元件的 振动,称之为换热器内流体诱发振动这种振动会引起换热器的额 外压力损失、噪声和传热元件的破坏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换 热器容量的不断增加,有关振动破坏的事例逐渐增多,目前已引 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随着流体的流动,换热器内的传热元件总会产生一些微小的 振动,这并不导致损坏.只有当流体诱发振动的频率与传热元件的 固有频率一致或相当接近时,传热元件的振幅激增,才致其破坏 通常,传热管是换热器中挠性最大的部件,对振动也最敏感因 此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9.92KB 文档页数:40
7.1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 7.2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7.3雨水内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7.3.1单斗雨水系统 7.3.2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4.1雨水量的计算 7.4.2普通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3天沟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4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53
6.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6.1.2排水系统的分类 6.1.2排水系统的组成 6.13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6.2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6.2.1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 6.2.2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 6.2.3横管内水流状态 6.2.4立管水流状态 6.2.5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1.36KB 文档页数:6
采用低温球磨技术制备了Mg-4%Ni-1%NiO储氢材料,主要研究低温球磨时间对材料形貌结构以及储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采用压力-组成-温度(P-C-T)设备研究材料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分别经过2、4和7 h球磨后,材料的相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只有极少量的Mg2Ni合金相生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平均粒度逐渐下降,作为催化剂的Ni、NiO相逐渐揉进基体内部.伴随着上述变化,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氢性能逐渐提高,球磨到7 h后材料仅需活化1次即可达到最大吸放氢速率,初始吸氢温度降为60℃,在4.0 MPa初始氢压和200℃下吸氢量为6.4%(质量分数),60s即可完成饱和吸氢量的80%,10min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90%;材料的放氢性能则在球磨4 h后已经基本保持不变,0.1MPa下初始放氢温度为310℃,在350℃、0.1MPa下材料可在500s内释放饱和储氢量的8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6.75KB 文档页数:4
通过建立连铸板坯凝固过程的传热模型和采用实测温度数据进行检验,获得了铸坯温度及坯壳厚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凝固过程的应变分析模型,得到了实际工况条件下坯壳所受的拉应变.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连铸坯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很小,铸坯不会产生内部裂纹;当导辊开口度的偏差大于2 mm时,其引起的应变大于鼓肚应变,且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大于临界应变,内部裂纹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支撑辊对中精度是产生内部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页上页798081828384858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4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