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5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3MB 文档页数:7
为探讨富水充填材料在时效作用下的变形及其硬化体内水分损失特征,本文研究一定水固质量比的富水充填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差热-热重分析等实验探讨充填体在蠕变过程前后的形变特征、水分损失及其与外界荷载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固质量比为2.0的富水充填材料失稳破坏的临界应力为1.96 MPa,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90%;蠕变不会对富水充填材料中结合水含量造成影响;富水充填材料失稳破坏时内部结构发生非结合水的流失,非结合水含量损失相对值与所受荷载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非结合水的流失导致结构内部出现更多的空隙,这些空隙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会迅速被压密,产生较大变形,导致充填体局部失稳,进而影响采空区的整体稳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9.62KB 文档页数:9
搭建了一套密闭建筑空间室内供氧实验装置,分别研究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的不同对建筑空间室内的富氧特性及富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送氧口个数、管径、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时,氧气轴向最大浓度分布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距离送氧口轴向距离0~0.55 m的范围内,氧气轴向浓度迅速降低;单送氧口时,送氧口管径及送氧流量不同时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扁椭圆形状,且送氧管径相同时送氧流量越大,富氧范围也越大;双送氧口竖直向前和相对45°方式进行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接近\一头尖一头圆\的扇形,且竖直向前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比相对45°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要大;采用双送氧口相背45°方式进行送氧时,管径为6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片扇叶形状;管径为10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个半圆形状;总送氧流量为1 m3·h-1时,6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相背45°送氧范围最大,10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范围最小;相同的总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下,单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比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大20%左右;相同的送氧口个数、送氧口流量及送氧方式下,管径为6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比管径为10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大60%左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27
一.空间解析几何简介 要求大家了解空间解析几何的初步知识下面仅简 要地介绍有关解空间解析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48MB 文档页数:98
第一节 大气有害物质对人畜的影响 第二节 畜舍中有害气体及其对家畜的影响 第三节 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的微粒 第四节 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76MB 文档页数:161
第一节地矿空间信息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地矿空间数据编辑、处理与空间分析 第三节地矿空间数据库的应用设计与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MB 文档页数:234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真空浓缩设备 第三节 真空浓缩装置的附属设备 第四节 真空浓缩罐的计算 第五节 热能压缩器(热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81.5KB 文档页数:34
1、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1分,满分75分。 2、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15KB 文档页数:6
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 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 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40.5KB 文档页数:22
§3–1 空间力系的简化 §3–2 空间力系的平衡 §3–3 物体的重心 §3–4 平行力系中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24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直线的夹角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五、小结思考题
首页上页82838485868788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