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7
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对硅锰粉和巴西粉锰的脱硅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行为研究,以巴西粉锰为脱硅剂,与硅锰粉中的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分别加热到不同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测定产物中硅含量并计算固相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表明:单一和混合料均可在微波场中快速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两种加热方式脱硅率均随之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波加热的脱硅率和反应速率均高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可以提高固相脱硅率;微波加热固相脱硅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扩散环节,其表观活化能为102.93 kJ·mol-1,常规加热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0 kJ·mol-1,说明微波加热能改善固相脱硅的动力学条件,提高固相脱硅反应速率,降低脱硅反应的活化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2MB 文档页数:9
在烧结烟气脱硫治理取得成效之后,烟气脱硝迅即摆上钢铁企业的环保治理议程.在尚无经济有效的末端治理脱硝工艺的前提下,有必要在烧结生产中进行工序过程控制,从而保持烧结烟气NOx排放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本文通过统计解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2013至2014年宝钢实际烧结过程中原燃料条件参数、工艺条件参数对烟气中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赤铁矿的使用比例,提高烧结粉、返矿的配比,提高钙质熔剂中石灰石的使用比例,降低镁质熔剂使用比例,保持烧结矿较高的碱度水平,强化制粒提高料层透气性,坚持厚料层烧结等措施均有利于抑制烧结烟气NOx的排放质量浓度水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2KB 文档页数: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2)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防止一切外来污染。(1分) 得分 食品学院 3)再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2分)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4)采样标签应完整、清楚。(1分) 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以及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10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11
本文是在研究了大量的绝热板配方[1],及其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果,从研究绝热板高温结构的组织出发,进行模型化,通过传热计算推导,获得了绝热板的保温性能与其材质物理特性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並加以实验验证,为设计绝热板配方提供理论根据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1KB 文档页数:14
一、为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保障人 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国家危 险废物名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2.5KB 文档页数:7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 理,保护环境,保障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第一部分。 本标准从1996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5085-85中第2条第2.2款的腐 蚀性鉴别的内容。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作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5KB 文档页数:4
重点:采样时间和频率,各种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水、大气、固废) 一、采样基础 1.1采样总体方案 由监测方案确定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采样量 1.2采样时间和频率 √采样时间 a相应于监测对象的被测定参数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周期。 如一条河流某水质参数可能以天、周、月、年为周期发生变化。变化: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KB 文档页数:4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 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6.61KB 文档页数:11
基于人机动态协同控制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有助于兼顾汽车的安全性与驾驶员的舒适性,分析了该系统在车道偏离决策模型、驾驶权动态分配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车道偏离决策模型方面,应根据驾驶员的状态制定不同的决策模型,既可以建立自适应调节的决策模型,又应允许驾驶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外部驾驶环境手动调整决策模型中预设的参数;在驾驶权分配方面,应探索更加合理的驾驶权动态分配方式,设计智能的优化算法或控制模型;在性能评估指标方面,应加入与降低人机冲突及减少驾驶员控制量相关的评估指标,制定科学完善的主观评估体系。未来研究应该深度融合驾驶员因素,实时发出警报与主动干预,并能够对系统进行完善的测试与评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83KB 文档页数:8
针对环境中的低频振动能量,建立了一种双端固支梁振动式驻极体静电俘能器理论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对静电俘能器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谐振频率、半功率带宽与驻极体表面电位、空气间隙以及负载电阻的关系.在研究中,外部激励加速度幅值及驻极体尺寸保持恒定.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存在一个最佳表面电位使得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表面电位的增加,软弹簧效应逐渐增强使得俘能器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半功率带宽逐渐增大.(2)当表面电位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初始空气间隙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间隙的增大,半功率带宽随之减小.(3)当表面电位和空气间隙保持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负载的减小,谐振频率发生偏移.(4)当空气间隙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带宽达到最大,且表面电位越大,相同负载下的带宽越大.实验测试了不同负载电阻下俘能器的输出特性:输出功率及半功率带宽都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当负载电阻为90MΩ时,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188 mW;当负载电阻为330 MΩ时,对应的半功率带宽达到最大值为4.7 Hz
首页上页909192939495969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