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13)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4MB 文档页数:112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理 The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Kinetic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第四节 酶的调节 The Regulation of Enzyme 第五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The Nam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Enzyme 第六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 of Enzyme and Medicine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2.5KB 文档页数:10
生物体对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信号变化有极高的反应性。如细菌趋向营养物的运 动,视觉细胞对光的感觉,饥饿时激素信号使燃料分子(feul molecules)如糖、脂肪、蛋白质 等释放内部能量,生长因子诱导分化等都是典型的例子。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都是 通过信号转导系统(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的介导实现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68
❖烯烃的构造异构,命名,烯基 ❖烯烃的结构 ❖顺反异构、E-Z标记法—次序规则 ❖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烯烃的物理性质 ❖ 烯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5.1 烯烃的结构 5.1.1 sp2杂化碳原子和碳碳双键 5.1.2 π−键的特性 5.1.3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5.2 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5.2.1 烯烃的分类 5.2.2 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5.3 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4 烯烃的物理性质 5.5 烯烃的化学性质 5.5.1 催化加氢 5.5.2 亲电加成反应 5.5.3 烯烃的自由基型反应 5.5.4 氧化反应 5.5.5 聚合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198
• 热力学:研究过程的可能性 • 动力学:研究过程的现实性 • 热力学不考虑时间因素,所以热力学上可以发生的过程只是现实可能发生的过程,不是必然发生的。比如一个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尽管为负,但由于反应阻力很大,有可能实际上并不发生,因而必须研究动力学问题,即过程发生的速度问题。 • 但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过程,在现实中肯定是不能发生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0.98KB 文档页数:5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904L不锈钢基体和焊接区在浓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简要分析其腐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焊接区和基材的阴极极化曲线均为氢还原反应过程,而阳极极化曲线则有较大的差异.焊接区相对于基材,其自腐蚀电位降低且阳极电流增大,焊接对阳极反应起促进作用.904L不锈钢基体和焊接区的腐蚀主要由电化学反应步骤控制,两者的Nyquist图特征相似,均由单一的容抗弧构成,有一个时间常数.基体的耐蚀性能优于焊接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1.5KB 文档页数:29
• 引言 • 碳碳双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 •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 亚胺的不对称还原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不对称氢化制备氟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2KB 文档页数:21
• 化学计量基础 • 生物反应的质量衡算 • 生物反应过程的得率系数 • 生物学基础 • 细胞数动力学 • 无抑制的细胞生长动力学 • 有抑制的细胞生长动力学 • 产物形成动力学 • 环境因素对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传质 • 气-液传质 • 液体-微生物传质 • 传热 • 剪切力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8.78KB 文档页数:6
常压低温条件下在NH3-(NH4)2SO4体系中使用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对硫氧混合铅锌矿中的锌进行浸出实验,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浸出剂浓度、氧化剂浓度与温度对于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3.2%,且浸出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离子进入溶液,实现了锌的选择性高效浸出,从而简化了后续的浸出液净化与材料制备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硫氧混合铅锌矿中锌的氧化氨浸过程遵循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7.89 kJ·mol-1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111
3.1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加速度反应谱法 3.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 3.4 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 3.5 地震作用的近似计算法-底部剪力法 3.6 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 3.7 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3.8 结构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 3.9 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 3.10 结构抗震验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9MB 文档页数:9
基于某两联曲线弯桥建立了计算模型,分析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碰撞反应特性,明确了该曲线弯桥的动力响应机制.基于梁间连梁拉索装置的设置,研究游间量对曲线弯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对曲线弯桥碰撞反应影响显著,在远场地震作用下,梁间碰撞频率增大,但碰撞冲击力减小;随着连梁装置游间量的增大,游间量值对连梁拉索轴力的影响减弱,对梁间碰撞力的影响增强,梁间碰撞力增大,但碰撞次数基本无变化;游间量对墩底塑性开展影响显著,随着游间量的减小,曲率延性需求系数降低,较无连梁装置时减少62.5%
首页上页959697989910010110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1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