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2.68KB 文档页数:9
本工作应用放射性同位素90Y,通过将试样在低温有机电解液中电解的方法分离稀土夹杂物,测定了铁液中溶解态的稀土含量。用ZrO2(MgO)固体电解质组成的定氧测头测定了铁液中氧的活度。用硫化氢气体发生法测定并计算了铁液中溶解态的硫含量。由此得出1560~1660℃范围内Y—O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以及1600℃下Y—S平衡常数值,并测定了Y对O,Y对S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eOY、eSY及其它有关热力学数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93KB 文档页数:2
将胺叶先煎成10%水剂经测定胺液各浓度对细胞的无毒反应界限后,取其对细胞无毒 反应的浓度作为试验用量。在接人病毒的同时加人胺液,使培养液中含胺液浓度达1:100 经胺液处理的病毒在PSF细胞中传至19代已达到减毒目的,连续取19~29代的病毒液分别 用0.65%生理盐水稀释成10-和10-2浓度,以每尾0.2毫升的剂量,注射9~12厘米草鱼种 观察15天,均不发病,安全性为100%,再以草鱼出血病强毒.2毫升/尾的剂量攻毒,观察15 天,其免疫保护率亦均达1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4.92KB 文档页数:4
为探索LF炉底吹CO2气体的冶金行为,将CO2气体用于LF炉精炼过程中,对LF炉底吹CO2气体工艺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利用75 t LF炉进行底吹不同比例CO2与Ar混合气体的实验.研究发现:底吹CO2气体精炼过程中不会造成钢液大量脱碳,平均每炉碳氧化量在0.3 ~ 0.8 kg,钢液中夹杂物的种类、形貌和组成变化较小,夹杂物当量密度减小,提高了钢液洁净度,底吹CO2气体不会加重钢包透气砖的侵蚀,实验表明LF炉可使用CO2气体进行精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2.33KB 文档页数: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固液分子力作用出发,结合岩心的孔喉分布特征,建立考虑固壁与流体分子作用的动态网络模型.利用模型模拟得到不同时间步的孔隙压力变化,分析了固液分子间力、喉道半径、润湿性等因素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和水驱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固液分子间力作用时剩余油饱和度增大,岩石骨架与流体间的分子作用在多孔介质的孔隙流动中不可忽略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01KB 文档页数:10
1分离对象:液液混合物 相对挥发度等于或者接近1(烷烃/芳烃) 重组分含量少轻组分含量多(水-HAc)(含酚废水处理) 2两相的产生 混合物+溶剂(分离剂)=萃取相+萃余相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8.36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硫酸钠对红土镍矿中铁矿物还原的抑制机理.结果发现硫酸钠能够改变铁矿物的还原历程,生成FeS和含铁的铝硅酸盐,使焙烧矿液相增加.液相的增加抑制煤的气化反应,减弱体系的还原气氛,同时抑制还原气体的扩散,对铁矿物的还原不利.FeS和铝硅酸盐形成的液相包裹在FeO周围使其还原受到抑制,铝硅酸盐在包裹FeO的同时与其反应生成更多液相,对FeO的还原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5KB 文档页数:14
6.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2.1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关系 6.2.2气液相平衡 6.2.3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6.2.4非理想溶液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6
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实验对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的反凝析过程中气-液-固复杂流动的渗流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仿真微观可视化模型模拟地层凝析气-液-固流动,直接观测凝析气、液、固(蜡)相的渗流特征和运移机理.给出蜡沉积吸附和运移规律,孔隙介质中气-液-固(蜡)流动规律,气、液、固(蜡)相变化和分布特征.归纳凝析油流动方式为携带、贴壁爬行、界面流、脉冲流、段塞流、溪状流、连续流、小液滴随大液滴和液流汇聚的运移规律.提出蜡沉积吸附在多孔介质表面.一种从气相中析出,直接以片状吸附在多孔介质表面.另一种是蜡在液相中以絮状物析出并影响液相流动.固相蜡析出使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半径变小,出现气、液、固多相流动,流动阻力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7MB 文档页数:9
无间隙原子钢(IF钢)主要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除需要极低的C、N含量外,对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也有严格要求。钢中O含量和夹杂物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影响很大。快速降低钢中C含量、同时保证钢的高洁净度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通过在Ruhrstahl Hereaeus(RH)精炼?连铸过程密集取样,采用ASPEX扫描电镜详细研究了RH吹氧强制脱碳工艺下吹氧量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吹氧量对精炼?连铸过程中夹杂物的类型和形貌没有影响。吹氧量对RH精炼前期(加Al后4 min内)钢液洁净度影响较大,而对后期生产过程中钢液的洁净度影响不大;精炼前期,吹氧量高,钢液中总氧(T.O)含量和夹杂物的量增加。簇群状夹杂物主要出现在RH破空之前,真空精炼结束后钢液中很难发现簇群状夹杂物。中间包钢液洁净度与RH吹氧量相关性不大,而与加Al脱氧前钢液中O含量相关性很大,加Al脱氧前钢液中O含量高,中间包钢液洁净度差;为提高中间包钢液的洁净度,应尽量减少加Al脱氧前钢液中的O含量。随着生产的进行,钢液中T.O含量、夹杂物的量呈下降趋势,洁净度逐渐提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7.5KB 文档页数:46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 实现分离。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 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 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