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 概述 (一)组成 1、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2、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结构特征 1、无导管 2、丰富的毛细血管 3、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滤泡状 (三)腺细胞分类 1、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RER、G、膜包被的分泌颗粒 2、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SER、管状嵴线粒体、脂滴 (四)激素作用方式 1、内分泌方式( endocrine) 2、旁分泌方式( paracrine) 3、自分泌方式( autocrine (五)激素分类 1、亲水性:肽类、蛋白质类和胺类,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2、疏水性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脂肪酸衍生物,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 垂体 腺垂体:中间部、结节部、远侧部 +(前叶) 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正中隆起、漏斗柄 (后叶)(垂体茎) 腺垂体:起源于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 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漏斗 (一)腺垂体( adenohypophysis)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 1、远侧部( pars distalis)
内分泌系统 一、概述 (一)组成 1、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2、内分泌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 →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结构特征 1、无导管 2、丰富的毛细血管 3、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滤泡状 (三)腺细胞分类 1、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RER、G、膜包被的分泌颗粒 2、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SER、管状嵴线粒体、脂滴 (四)激素作用方式 1、内分泌方式 (endocrine) 2、旁分泌方式 (paracrine) 3、自分泌方式 (autocrine) (五)激素分类 1、亲水性:肽类、蛋白质类和胺类,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2、疏水性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脂肪酸衍生物,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 二、垂体 腺垂体: 中间部、结节部、远侧部 + + (前叶) 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正中隆起、漏斗柄 ↓ ↓ (后叶) (垂体茎) 腺垂体:起源于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 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漏斗 (一)腺垂体(adenohypophysis)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 1、远侧部(pars distalis) 1
(1)嗜色细胞 嗜酸性细胞:分泌蛋白质激素,PAS(一) 生长激素细胞:分泌STH 催如激素细胞:分泌PRL 嗜碱性细胞:分泌糖蛋白激素,PAS(+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TSH 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ACTH、促脂激素(LPH)、β-内啡肽(前 身为阿黑素原,POMC) (2)嫌色细胞 脱颗粒的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未分化的贮备细胞 滤泡细胞:支持、营养作用 2、中间部( pars intermedia) 黑素细胞刺激素细胞:分泌a-MSH 3、结节部( pars tuberalis 4、腺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1)下丘脑促垂体区 小细胞神经元:释放激素(RH) 释放抑制激素(RIH) SRH、PRH、TRH、GnRH、CRH、MSRH SOM PIH MSIH (2)垂体门脉系统 下丘脑促垂体区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上A→初级Cap网→垂体门微V (垂体茎) V窦←垂体V←次级Cap.网 (远侧部)
⑴ 嗜色细胞 嗜酸性细胞:分泌蛋白质激素,PAS(—) 生长激素细胞:分泌 STH 催如激素细胞:分泌 PRL 嗜碱性细胞:分泌糖蛋白激素,PAS(+)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 TSH 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 ACTH 、促脂激素(LPH)、β-内啡肽(前 身为阿黑素原,POMC) ⑵ 嫌色细胞 脱颗粒的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未分化的贮备细胞 滤泡细胞:支持、营养作用 2、中间部(pars intermedia) 黑素细胞刺激素细胞:分泌α-MSH 3、结节部(pars tuberalis) 4、腺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⑴ 下丘脑促垂体区 小细胞神经元:释放激素(RH) 释放抑制激素(RIH) SRH、PRH、TRH、GnRH、CRH、MSRH SOM PIH MSIH ⑵ 垂体门脉系统 下丘脑促垂体区 ↓(下丘脑垂体束) 垂体上 A → 初级 Cap.网 → 垂体门微 V (垂体茎) ↓ V 窦 ← 垂体 V ← 次级 Cap.网 (远侧部) 2
(3)HA区激素→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细胞的活动 (二)神经垂体( neurohypophysis)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 1、下丘脑 视上核、室旁核 大细胞神经元:催产素、血管加压素 2、神经垂体 无髓神经纤维(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赫令体(分泌颗粒) 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3、二者关系 结构、功能上:一个整体 神经垂体是储存和释放激素的场所 、甲状腺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滤泡:滤泡壁一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素) 滤泡旁细胞(降钙素) 滤泡腔一嗜酸性胶质 间质: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一)滤泡上皮细胞( 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LM:立方形,核圆形,胞质嗜碱性,含过氧化物酶 EM:RER、G、线粒体、溶酶体、分泌颗粒、胶质小泡 功能: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thyroid hormone 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释放 (二)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 体积大,卵圆形,染色浅;含嗜铬或嗜银颗粒 EM:基部胞质有分泌颗粒 功能:降钙素( calcitonin)→血钙↓ 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抑制甲状腺素、降钙素的分泌
⑶ HTA 区激素→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细胞的活动 (二)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 1、下丘脑 视上核、室旁核 大细胞神经元:催产素、血管加压素 2、神经垂体 无髓神经纤维(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赫令体(分泌颗粒) 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3、二者关系 结构、功能上:一个整体 神经垂体是储存和释放激素的场所 三、甲状腺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滤泡:滤泡壁—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素) 滤泡旁细胞(降钙素) 滤泡腔—嗜酸性胶质 间质: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一)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LM:立方形,核圆形,胞质嗜碱性,含过氧化物酶 EM:RER、G、线粒体、溶酶体、分泌颗粒、胶质小泡 功能: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释放 (二)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 LM:体积大,卵圆形,染色浅;含嗜铬或嗜银颗粒 EM:基部胞质有分泌颗粒 功能:降钙素(calcitonin) → 血钙↓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抑制甲状腺素、降钙素的分泌 3
四、甲状旁腺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实质:主细胞: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 嗜酸性细胞:功能不详 五、肾上腺 被膜:结缔组织 实质:皮质一中胚层 髓质一外胚层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 球状带( zona glomerulosa)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束状带( zona fasciculata):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 网状带( zona reticularis) 性激素-雄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 *皮质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二)髓质 嗜铬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节细胞 (三)皮质与髓质的功能关系 肾上腺A→小A→血窦(皮质→髓质)→小V 小A(髓质) 中央V (门部)肾上腺V
四、甲状旁腺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实质:主细胞: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 嗜酸性细胞:功能不详 五、肾上腺 被膜:结缔组织 实质:皮质—中胚层 髓质—外胚层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 球状带(zona glomerulosa):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束状带(zona fasciculata): 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皮质酮 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性激素-雄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 *皮质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二)髓质 嗜铬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节细胞 (三)皮质与髓质的功能关系 肾上腺 A→小 A→血窦(皮质→髓质)→小 V ↘ 小 A(髓质) ↗ ↓ 中央 V ↓ (门部)肾上腺 V 4
皮质激素 N-甲基转移酶(髓质)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DNES) APUD系统一APUD细胞(摄取胺前体脱羧) 特点:嗜铬性或嗜银性分泌颗粒 分组: 中枢部分: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腺垂体细胞、松果体细胞 周围部分: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甲状旁腺主细 胞、肾上腺髓质细胞、心房肌、血管内皮等
皮质激素 ↓ N-甲基转移酶(髓质)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ES) APUD 系统—APUD 细胞(摄取胺前体脱羧) 特点:嗜铬性或嗜银性分泌颗粒 分组: 中枢部分: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腺垂体细胞、松果体细胞 周围部分: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甲状旁腺主细 胞、肾上腺髓质细胞、心房肌、血管内皮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