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讲稿(下册)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第四节 沉淀池 第五节 隔油和破乳 第六节 浮上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4,文件大小:1.14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四节 淀池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初次沉淀池 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理,去除约30%的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BOD5,55%的悬浮物。 组成部分

1 第四节 沉淀池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55%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坚流式 辐流式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另一端出水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 a.平流式 b.竖流式 c.辐流式

2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另一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优点缺点适用条件 ①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①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 应能力较强 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地质较差的地区; ②施工简单,造价低 工作量大釆用机械排泥时,②适用于大、中、小型污 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水处理厂 中,易锈蚀 ①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 ②占地面积较小 ②对冲击负荷及温度变化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适应能力较差 ③造价较高;④池径不宜太大 ①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①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①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 好,管理亦较简单 ②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的地区; ②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 质量要求较高 ②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 沅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 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 贮泥区贮存、浓縮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t=0 进 出 区沉淀 H口 区 霧谢 L

3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 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缓冲区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间歇式 连续式 工作过程:进水 污水连续不断 静止、排水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静止肘完成沉淀过程,由 流过水池肘完成,这是可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的排水管排出。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無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肘,应 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 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糸统中应按降雨肘的设计流 量校核,但沉淀肘问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測资料肘,可参 照表10-8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 余,见表10-9所示

4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是可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的排水管排出。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排水 间歇式 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 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 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 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 照表10-8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 系,见表10-9所示。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部 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 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 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 堰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U/sm 对三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L/sm 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7.贮泥斗的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 淀池,按贮泥肘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 如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kPa0.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77kPa(12mH2O) 平流式沉淀池

5 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 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º,圆斗不 宜小于55º;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 堰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m; 对二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 L/s·m。 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7.贮泥斗的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 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 如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 进水区有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勺稳定地进入沉淀池。 出水区设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 流的均勺分布。 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谥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 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m3/md 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勺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 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裝 置 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 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 Scum collector 平流沉淀 Iniet baffle Eftluent 的构选及工作特点 Travel Fights Bndge Skimming Elevation 6

6 进水区有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匀稳定地进入沉淀池。 出水区设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 流的均匀分布。 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 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 m3/m·d。 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 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 置。 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 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 平 流 沉 淀 池 的 构 造 及 工 作 特 点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水) 图10-17平流式沉淀池的进水区整流措施 ①进水槽;②溢流堰;③穿孔整流墙;④底孔; 单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措点(出水) 集水槽 集水槽 集水植 集水支渠之— 集水支果 图10-18平流式沉淀池出口集水槽的形式 堰板 集水植 堰流板 淹没孔口 挡流板 集水槽 集水槽 出水 出水 10-19堰口和潜孔示意图

7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进水)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出水)

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志 Slotted distribution baffle Dead Dead space wind-driven circulation cell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1.沉淀池的表面积A 3沉淀区有效容积Ⅵ ×3600 A V=A 最大设计流量 m/ V=qm×t×3600 q表面水力负荷,m3/m2h, 初沉池一般取1.5~3m3/m2h,4.沉淀池长度L 二沉池一般取1~2m3/m2h 2.沉淀区有效水深h L=y·t×36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肘的水 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 式中:t-沉淀射间,h, 5.沉淀池总宽度b 初沉池一般取1 二沉池一般取15~2.5h。 b=A/L 沉淀区有效水深h2通取2~3m

8 平流式沉淀池的流态 1.沉淀池的表面积A 式中:qv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q-表面水力负荷,m3/m2·h, 初沉池一般取1.5‾3 m3/m2·h, 二沉池一般取1‾2m3/m2·h。 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式中:t-沉淀时间,h, 初沉池一般取1‾2h; 二沉池一般取1.5‾2.5h。 沉淀区有效水深h2通常取2‾3m。 3.沉淀区有效容积V1 或 4.沉淀池长度L 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 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s 5.沉淀池总宽度b q qv A max × 3600 = h = q ⋅t 2 V1 A h2 = ⋅ 3600 V1 = qvmax × t × L = v ⋅t ×3.6 b = A/ L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6.沉淀池的只数n 7.污泥区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恿 6/6 容积V 式中 SWT b′-每只沉淀池的宽度; 1000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式中: 为30~50m,为了保证污S每人每目的污泥量,Ld人 水在池内分布均勺,池长可参考表108; 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4~5N-设计人口数,人 为宜。 T污泥贮存肘间,d。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8.沉淀池的总高度h 9污泥斗的容积V h=内+h2+h2+h V1=h4(S1+S2+√SS2)m h2+h2+h3+h4+h4 式中:h;沉淀池超高,m; 式中:S1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2; 般取03m; S2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2 h2沉淀区的有效深度,m;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 h3缓冲层高度,m;一般取 无机械刮泥设备肘为0.5m 有机械刮泥设备肘,其上缘应 高出刮板03m; V2=( h4污泥区高度,m; 2)h"4b 4-泥斗高度,m 式中:L梯形上底边长,m; h4-梯形的高度,m L2-梯形上底边长,m

9 6.沉淀池的只数n 式中: b′-每只沉淀池的宽度;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 为30‾50m,为了保证污 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长 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4‾5 为宜。 7.污泥区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总 容积V: 式中: S-每人每日的污泥量,L/d·人 可参考表10-8; N-设计人口数,人; T-污泥贮存时间,d。 ' n = b / b 1000 SNT V =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8.沉淀池的总高度h 式中:h1-沉淀池超高,m; 一般取0.3m; h2-沉淀区的有效深度,m; h3-缓冲层高度,m;一般取: 无机械刮泥设备时为0.5m; 有机械刮泥设备时,其上缘应 高出刮板0.3m; h4-污泥区高度,m; h′4-泥斗高度,m; h″4-梯形的高度,m。 9.污泥斗的容积V1 式中:S1-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2; S2-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2。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 积V2 式中:L1-梯形上底边长,m; L2-梯形上底边长,m。 1 2 3 4 4 1 2 3 4 h h h h' h'' h h h h h = + + + + = + + + ' ( )( ) 3 1 3 V1 = h 4 S1 + S2 + S1S2 m h b L L V 4 1 2 2 ) '' 2 ( + =

竖流式沉淀池 暨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ν做竖向流动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①当顒粒以沉速u>ν肘,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 淀,颗粒得以去除; ②当u=ν时,则颗粒处于随遏状态,不下沉不上升; ③当u<ν肘,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则会随上升水流带 走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肘,其沉淀效 果(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 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肘,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 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 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 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徑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10 竖流式沉淀池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 果(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 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 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 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 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① 当颗粒以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 淀,颗粒得以去除; ② 当u=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不上升; ③ 当u<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则会随上升水流带 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4页,可试读15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