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4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0,文件大小:2.95MB,团购合买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量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水圈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量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六章 水圈与水平衡  第一节 水圈的组成  第二节 水圈的结构  第三节 水圈的演化  第四节 水的运动  第五节 水量平衡  第六节 水圈与人类

第六章 水圈的组成 海洋水:海洋是水 圈的主体,是地球 上水的最大源地。 全球海洋总面积为 海洋水 陆地水 地球上的水 3.61×108km2,约 占地球表面的71% 海水总体积约为 口1淡水湖 137×109km3,约口2咸水湖 冰 口3河流 与〈地下水 陆地水 占地球总水量的 口4土壤水 冰 96%-97%。 ■5地下水 日6冰川与冰盖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

水圈的组成 海洋水:海洋是水 圈的主体,是地球 上水的最大源地。 全球海洋总面积为 3.61×108 km2,约 占地球表面的71%; 海水总体积约为 1.37×109 km3,约 占地球总水量的 96%-97%。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 陆地水 海 洋 水 1 2 3 4 5 6 冰 川 与 冰 盖 地下水 淡水湖 咸水湖 河流 土壤水 地下水 冰川与 冰盖 陆 地 水 地 球 上 的 水 第 六 章

第六章 水圈的组成 地球上水的组成 液本水97859%地表水99389%海水9723%海水9723% 固态水2.14%地下水061%成水0008%湖水0017% 气态水0001大气水0.00%淡水2762%0河水0.000% 冰川水2149% 地下水061% 土壤水009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与 地下,成为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 冰川水、大气水以及存在于动、植物有机体内的生物水。这些水体, 通过水循环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包围地球的水圈。在这其 中,海水构成水圈的绝大部分,海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97%;其次为分布在极地及陆地上的冰川固态水,约为3x1016m3; 而陆地上的河、湖、土壤水、地下水等约为4x1012m3,水体分布很 广,但其所占比重却很小

水圈的组成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与 地下,成为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 冰川水、大气水以及存在于动、植物有机体内的生物水。这些水体, 通过水循环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包围地球的水圈。在这其 中,海水构成水圈的绝大部分,海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97%;其次为分布在极地及陆地上的冰川固态水,约为3x1016 m3; 而陆地上的河、湖、土壤水、地下水等约为4x1012 m3,水体分布很 广,但其所占比重却很小。 地球上水的组成 液态水 97.859% 地表水 99.389% 海水 97.23% 海水 97.23% 固态水 2.14% 地下水 0.61% 咸水 0.008% 湖水 0.017% 气态水 0.001% 大气水 0.001% 淡水 2.762% 河水 0.0001% 冰川水 2.14% 地下水 0.61% 土壤水 0.005% 第 六 章

第 大洋平均温度典型垂直分布 章 (Pickard et al. 1990) t/°C 0 10 10 混合 冬季 上层 季节性跃层 冷中间水 主温跃层 (夏季) 1000 深层 2000 低纬 中纬 高纬

大洋平均温度典型垂直分布 (Pickard et al, 1990) 第六章

第 六世界大洋表面蒸发与降水之差(EP)和 章啊盐度(S)的径向分布(据Wust,1954) S80°60 20°0·20°40°60°80°N 2 全球各海区表层海水 盐度不等,平均为35%左 右,其中盐度最高的红海 北部高达42.‰,而波罗的10 2海北部的波的尼亚湾,盐 P 界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分 布规律为:从南北半球的 100 36.0 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 的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 鞍形分布。海洋表层海水 35.0 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 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制约, 其次受陆地径流、结冰和如 s(E-P134.0 融冰、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100

世界大洋表面蒸发与降水之差(E-P)和 盐度(S)的径向分布(据Wust,1954) 全球各海区表层海水 盐度不等,平均为35‰左 右,其中盐度最高的红海 北部高达42.8‰,而波罗的 海北部的波的尼亚湾,盐 度最低时只有3‰左右。世 界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分 布规律为:从南北半球的 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 的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 鞍形分布。海洋表层海水 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 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制约, 其次受陆地径流、结冰和 融冰、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第 六 章

第六章 河流、水系、分水岭 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 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 注处,在重力作用下经 常或周期性地沿流水本 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就 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 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 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 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 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 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 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 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 域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 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 分水线

河流、水系、分水岭 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 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 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 常或周期性地沿流水本 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就 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 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 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 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 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 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 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 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 域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 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 分水线。 第 六 章

第 六申国大陆径流分带与变差系数(据《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章 径流的年际变 化:指径流多年的 变化。径流量的年 际变化往往是由于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引起的。通常以径 AYA流的离差系数来表 示年径流的变化程 度。影响年径流的 离差系数的主要因 素有年径流量、径 流补给来源和流域图例径流幣(变差系数) 面积大小。我国河副水带(0810) 流年径流的离差系少水常(06-08) 数由东南丰水带的 过渡带(0.4-0.6 02~0.3到西北缺水圖多水带(02-04) 带的0.8~1.0 丰水带(0.2-0.3)

中国大陆径流分带与变差系数(据《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径流的年际变 化:指径流多年的 变化。径流量的年 际变化往往是由于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引起的。通常以径 流的离差系数来表 示年径流的变化程 度。影响年径流的 离差系数的主要因 素有年径流量、径 流补给来源和流域 面积大小。我国河 流年径流的离差系 数由东南丰水带的 0.2~0.3到西北缺水 带的0.8~1.0。 第 六 章

第 自流水盆地 章:“减件不同:国帖图是区支质 m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 一-承压地下水位水流方向 m潜水和承压地下水三补给区 承压区 一排泄区 m类。上层滞水是指存 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 水层之上的重力水。m 降水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m m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m m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m 透水属 井 m重力水。潜水和河水 自流井 毁水层 m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 m承压地下水是指埋藏m 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m m间的地下水。承压水" m水位高于上部隔水层,Ⅲ :7 9.R。: m在地形条件适宜时,m 隔∽水∽层 m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m m凿井喷出地表形成自m 流井。 自流水盆地构造剖面

自流水盆地 据埋藏条件不同 ,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 潜水和承压地下水三 类。上层滞水是指存 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 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 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 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潜水和河水 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 承压地下水是指埋藏 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 间的地下水。承压水 水位高于上部隔水层, 在地形条件适宜时, 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 凿井喷出地表形成自 流井。 第六章

第六章 水圈的结构 ◆水圈的水平结构特征 连续性: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水的分布,水在地 球表层的分布是连续的。 不均匀性:水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一是表 现在水圈的厚度各处不一,二是表现在水圈中各处分布的水 量不同。 水圈的垂直结构特征 近地面集中分布:水主要集中分布在地面附近,随着离地面距 离的增大水越来越少。 垂直分层:水圈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层现象。 相态分异:水的相态在垂直方向上的有规律的变化现象

水圈的结构  水圈的水平结构特征  连续性: 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水的分布,水在地 球表层的分布是连续的。  不均匀性:水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一是表 现在水圈的厚度各处不一,二是表现在水圈中各处分布的水 量不同。 水圈的垂直结构特征 近地面集中分布:水主要集中分布在地面附近,随着离地面距 离的增大水越来越少。 垂直分层:水圈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层现象。 相态分异:水的相态在垂直方向上的有规律的变化现象。 第 六 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