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书籍)《周恩来选集》上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44,文件大小:1.67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周恩来选集 上卷

周 恩 来 选 集 上 卷

1 目 录 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1-5 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一九二七年四月)… 6-7 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一九二八年 十一月十一日)… 8—13 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九二九年三月 十七日)… 14—18 在白色恐怖下如何健全党的组织工作(一九二九年 三月二十五日)… 19-22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九二九年九月 十四日) …2328 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一九二九年 九月二十八日) 29-43 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 29 红军的根本任务与其前途… 33 红军发展方向及其战略 34 红军与群众… 35 红军的组织与训练… 37 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 39 红军中党的工作… 40 红军目前的行动问题… 42

目 录 现 时 政 治 斗 争 中 之 我 们 ( 一 九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十 一 日 ) … … … 1 — 5 迅 速 出 师 讨 伐 蒋 介 石 ( 一 九 二 七 年 四 月 ) … … … … … … … … … 6 — 7 坚 决 肃 清 党 内 一 切 非 无 产 阶 级 的 意 识 ( 一 九 二 八 年 十 一 月 十 一 日 ) … … … … … … … … … … … … … … … … … … 8 — 1 3 关 于 湘 鄂 西 苏 区 发 展 的 几 个 问 题 ( 一 九 二 九 年 三 月 十 七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 1 8 在 白 色 恐 怖 下 如 何 健 全 党 的 组 织 工 作 ( 一 九 二 九 年 三 月 二 十 五 日 ) … … … … … … … … … … … … … … … … … … 1 9 — 2 2 彭 杨 颜 邢 四 同 志 被 敌 人 捕 杀 经 过 ( 一 九 二 九 年 九 月 十 四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2 8 中 共 中 央 给 红 军 第 四 军 前 委 的 指 示 信 ( 一 九 二 九 年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 … … … … … … … … … … … … … … … … … … 2 9 — 4 3 目 前 军 阀 混 战 的 形 势 … … … … … … … … … … … … … … … … … … 2 9 红 军 的 根 本 任 务 与 其 前 途 … … … … … … … … … … … … … … … … 3 3 红 军 发 展 方 向 及 其 战 略 … … … … … … … … … … … … … … … … … 3 4 红 军 与 群 众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红 军 的 组 织 与 训 练 … … … … … … … … … … … … … … … … … … … 3 7 红 军 给 养 与 经 济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 … 3 9 红 军 中 党 的 工 作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红 军 目 前 的 行 动 问 题 … … … … … … … … … … … … … … … … … … 4 2 1

2 周恩来选集上卷 托洛茨基反对派在中国发生的原因及其前途 (一九二九年十月)… 44-47 关于武汉工作问题(一九三O年九月四日)… 48-54 立三路线的理论基础(一九三O年十二月一日)… 55-58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的电报(一九三三年一月一 三月)… 59-69 一一月二十七日的电报… 59 二一月三十日的电报… 61 三 二月七日的电报 63 四 二月十三日的电报 64 五二月十五日的电报 65 六三月二日的电报… 66 七三月四日的电报… 66 八三月十六日的电报… 67 九三月二十日的电报 68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7075 与宋子文谈判情况(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70 二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结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二十五日)… 72 三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局势和我们的方针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73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一九三七年七月 十五日) 76-78 反对妥协求和,坚持华北抗战(一九三七年十一月 十三日) 79-80

托 洛 茨 基 反 对 派 在 中 国 发 生 的 原 因 及 其 前 途 ( 一 九 二 九 年 十 月 ) … … … … … … … … … … … … … … … … … 4 4 — 4 7 关 于 武 汉 工 作 问 题 ( 一 九 三 ○ 年 九 月 四 日 ) … … … … … … … 4 8 — 5 4 立 三 路 线 的 理 论 基 础 ( 一 九 三 ○ 年 十 二 月 一 日 ) … … … … … 5 5 — 5 8 关 于 粉 碎 第 四 次 “ 围 剿 ” 的 电 报 ( 一 九 三 三 年 一 月 — — 三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9 — 6 9 一 一 月 二 十 七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5 9 二 一 月 三 十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6 1 三 二 月 七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 6 3 四 二 月 十 三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6 4 五 二 月 十 五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6 5 六 三 月 二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 6 6 七 三 月 四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 6 6 八 三 月 十 六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6 7 九 三 月 二 十 日 的 电 报 … … … … … … … … … … … … … … … … … 6 8 关 于 西 安 事 变 的 三 个 电 报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 … … … … 7 0 — 7 5 一 与 宋 子 文 谈 判 情 况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三 日 ) … … … … 7 0 二 与 宋 子 文 、 宋 美 龄 谈 判 结 果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五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三 关 于 西 安 事 变 和 平 解 决 后 的 局 势 和 我 们 的 方 针 ( 一 九 三 六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九 日 ) … … … … … … … … … … … … 7 3 中 共 中 央 为 公 布 国 共 合 作 宣 言 ( 一 九 三 七 年 七 月 十 五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 — 7 8 反 对 妥 协 求 和 , 坚 持 华 北 抗 战 ( 一 九 三 七 年 十 一 月 十 三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9 — 8 0 2 周 恩 来 选 集 上 卷

目 录 3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一九三七年 十一月十六日) ……81—87 一目前抗战形势及其危机… 81 二坚持华北抗战的可能及其前途…… 83 三坚持华北抗战中我们的任务… 86 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 88-91 今日青年运动的性质…88 今日青年运动的任务 89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 92-100 一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92 二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95 三政治工作的组织与方法…。 99 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一九三九年三月)…101一109 一目前的形势与新四军的环境 … 101 二新四军的发展与困难的克服 103 三新四军的战略、方针和任务 105 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一九四二年一月)…110一111 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 (一九四三年春)… 112-124 我的修养要则(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八日) 125 致柯棣华大夫家属的慰问信(一九四三年三月 二十二日)… 126-127 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二日)…128一132 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一九四三年八月二日)…133一141

目 前 抗 战 危 机 与 坚 持 华 北 抗 战 的 任 务 ( 一 九 三 七 年 十 一 月 十 六 日 ) … … … … … … … … … … … … … … … … … … 8 1 — 8 7 一 目 前 抗 战 形 势 及 其 危 机 … … … … … … … … … … … … … … … 8 1 二 坚 持 华 北 抗 战 的 可 能 及 其 前 途 … … … … … … … … … … … … 8 3 三 坚 持 华 北 抗 战 中 我 们 的 任 务 … … … … … … … … … … … … … 8 6 现 阶 段 青 年 运 动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 一 九 三 七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8 8 — 9 1 今 日 青 年 运 动 的 性 质 … … … … … … … … … … … … … … … … … … 8 8 今 日 青 年 运 动 的 任 务 … … … … … … … … … … … … … … … … … … 8 9 抗 战 军 队 的 政 治 工 作 ( 一 九 三 八 年 一 月 十 日 ) … … … … … 9 2 — 1 0 0 一 革 命 的 政 治 工 作 是 民 族 革 命 的 生 命 线 … … … … … … … … … 9 2 二 抗 战 军 队 政 治 工 作 的 任 务 与 内 容 … … … … … … … … … … … 9 5 三 政 治 工 作 的 组 织 与 方 法 … … … … … … … … … … … … … … … 9 9 目 前 形 势 和 新 四 军 的 任 务 ( 一 九 三 九 年 三 月 ) … … … … 1 0 1 — 1 0 9 一 目 前 的 形 势 与 新 四 军 的 环 境 … … … … … … … … … … … … 1 0 1 二 新 四 军 的 发 展 与 困 难 的 克 服 … … … … … … … … … … … … 1 0 3 三 新 四 军 的 战 略 、 方 针 和 任 务 … … … … … … … … … … … … … 1 0 5 建 设 坚 强 的 战 斗 的 西 南 党 组 织 ( 一 九 四 二 年 一 月 ) … … 1 1 0 — 1 1 1 关 于 一 九 二 四 至 二 六 年 党 对 国 民 党 的 关 系 ( 一 九 四 三 年 春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 1 2 4 我 的 修 养 要 则 ( 一 九 四 三 年 三 月 十 八 日 ) … … … … … … … … … 1 2 5 致 柯 棣 华 大 夫 家 属 的 慰 问 信 ( 一 九 四 三 年 三 月 二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6 — 1 2 7 怎 样 做 一 个 好 的 领 导 者 ( 一 九 四 三 年 四 月 二 十 二 日 ) … 1 2 8 — 1 3 2 在 延 安 欢 迎 会 上 的 演 说 ( 一 九 四 三 年 八 月 二 日 ) … … … 1 3 3 — 1 4 1 目 录 3

周恩来选集上卷 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一新专制主义(一九四三年 八月十六日) …142156 一问题的提出和回答 142 二 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体系 145 三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根源 150 四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政纲和策略 152 五中国法西斯主义的组织和活动 155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一九四四年三月三日、四日)…157一187 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 157 二 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阶级关系 163 三 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168 四革命形势和党的策略 175 五党的各项政策 179 六“六大”本身及其影响 183 关于大后方文化人整风问题的意见(一九四五年 一月十八日)… 188-189 论统一战线(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 190-220 一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190 二关于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问题 207 目前紧急要求(一九四五年八月) …221—222 积极宣传反内战反独裁,揭穿蒋介石的欺骗 阴谋(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223-224 致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的慰问信(一九四五年九月 十二日)…。 225 关于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谈话(一九四六年三月 十八日) 226-232

论 中 国 的 法 西 斯 主 义 — — 新 专 制 主 义 ( 一 九 四 三 年 八 月 十 六 日 ) … … … … … … … … … … … … … … … … … … 1 4 2 — 1 5 6 一 问 题 的 提 出 和 回 答 … … … … … … … … … … … … … … … … 1 4 2 二 中 国 法 西 斯 主 义 的 思 想 体 系 … … … … … … … … … … … … 1 4 5 三 中 国 法 西 斯 主 义 的 历 史 根 源 … … … … … … … … … … … … 1 5 0 四 中 国 法 西 斯 主 义 的 政 纲 和 策 略 … … … … … … … … … … … 1 5 2 五 中 国 法 西 斯 主 义 的 组 织 和 活 动 … … … … … … … … … … … 1 5 5 关 于 党 的 “ 六 大 ” 的 研 究 ( 一 九 四 四 年 三 月 三 日 、 四 日 ) … 1 5 7 — 1 8 7 一 中 国 革 命 的 性 质 、 任 务 和 前 途 … … … … … … … … … … … … 1 5 7 二 中 国 革 命 的 动 力 和 阶 级 关 系 … … … … … … … … … … … … 1 6 3 三 大 革 命 的 经 验 教 训 … … … … … … … … … … … … … … … … 1 6 8 四 革 命 形 势 和 党 的 策 略 … … … … … … … … … … … … … … … 1 7 5 五 党 的 各 项 政 策 … … … … … … … … … … … … … … … … … … 1 7 9 六 “ 六 大 ” 本 身 及 其 影 响 … … … … … … … … … … … … … … … 1 8 3 关 于 大 后 方 文 化 人 整 风 问 题 的 意 见 ( 一 九 四 五 年 一 月 十 八 日 ) … … … … … … … … … … … … … … … … … … 1 8 8 — 1 8 9 论 统 一 战 线 ( 一 九 四 五 年 四 月 三 十 日 ) … … … … … … … … 1 9 0 — 2 2 0 一 关 于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的 问 题 … … … … … … … … … … … 1 9 0 二 关 于 统 一 战 线 的 经 验 教 训 问 题 … … … … … … … … … … … 2 0 7 目 前 紧 急 要 求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 … … … … … … … … … … 2 2 1 — 2 2 2 积 极 宣 传 反 内 战 反 独 裁 , 揭 穿 蒋 介 石 的 欺 骗 阴 谋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十 六 日 ) … … … … … … … … … … 2 2 3 — 2 2 4 致 邹 韬 奋 夫 人 沈 粹 缜 的 慰 问 信 ( 一 九 四 五 年 九 月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5 关 于 国 民 党 二 中 全 会 的 谈 话 ( 一 九 四 六 年 三 月 十 八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6 — 2 3 2 4 周 恩 来 选 集 上 卷

目 录 5 “四八”烈士永垂不朽(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 233-235 反对扩大内战与政治暗杀的严正声明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七日)… 236-237 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照(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238 悼李公朴、闻一多词(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 239 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 240-241 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一九四六年 十一月十六日) 242-244 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一九四六年 十一月三十日) 245—246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 247-250 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251-261 一一年来的谈判情况… 251 二一年谈判的经验教训与将来的前途 260 评马歇尔离华声明(一九四七年一月十日)… 262-267 关于在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两个 文件(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五月五日) 268-271 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一九四七年九月 二十八日)… 272-282 关于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一九四八年一月) .…283—286 领导作风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九四八年二月五日) 287 老区半老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一九四八年 二月二十二日) 288-296

“ 四 八 ” 烈 士 永 垂 不 朽 ( 一 九 四 六 年 四 月 十 九 日 ) … … … … 2 3 3 — 2 3 5 反 对 扩 大 内 战 与 政 治 暗 杀 的 严 正 声 明 ( 一 九 四 六 年 七 月 十 七 日 ) … … … … … … … … … … … … … 2 3 6 — 2 3 7 对 进 步 朋 友 应 多 加 关 照 ( 一 九 四 六 年 七 月 二 十 五 日 ) … … … … 2 3 8 悼 李 公 朴 、 闻 一 多 词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月 四 日 ) … … … … … … … … 2 3 9 在 上 海 鲁 迅 逝 世 十 周 年 纪 念 会 上 的 演 说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月 十 九 日 ) … … … … … … … … … … … … … 2 4 0 — 2 4 1 对 国 民 党 召 开 “ 国 大 ” 的 严 正 声 明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一 月 十 六 日 ) … … … … … … … … … … … … … … … … … 2 4 2 — 2 4 4 为 庆 贺 朱 总 司 令 六 十 大 寿 的 祝 辞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一 月 三 十 日 ) … … … … … … … … … … … … … … … … … 2 4 5 — 2 4 6 在 延 安 各 界 举 行 的 “ 双 十 二 ” 纪 念 会 上 的 讲 演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二 月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2 4 7 — 2 5 0 一 年 来 的 谈 判 及 前 途 ( 一 九 四 六 年 十 二 月 十 八 日 ) … … … 2 5 1 — 2 6 1 一 一 年 来 的 谈 判 情 况 … … … … … … … … … … … … … … … … 2 5 1 二 一 年 谈 判 的 经 验 教 训 与 将 来 的 前 途 … … … … … … … … … 2 6 0 评 马 歇 尔 离 华 声 明 ( 一 九 四 七 年 一 月 十 日 ) … … … … … … 2 6 2 — 2 6 7 关 于 在 蒋 管 区 的 工 作 方 针 和 斗 争 策 略 的 两 个 文 件 ( 一 九 四 七 年 二 月 二 十 八 日 、 五 月 五 日 ) … … … … … 2 6 8 — 2 7 1 全 国 大 反 攻 , 打 倒 蒋 介 石 ( 一 九 四 七 年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2 — 2 8 2 关 于 当 前 民 主 党 派 工 作 的 意 见 ( 一 九 四 八 年 一 月 ) … … 2 8 3 — 2 8 6 领 导 作 风 的 一 个 重 要 问 题 ( 一 九 四 八 年 二 月 五 日 ) … … … … … 2 8 7 老 区 半 老 区 的 土 地 改 革 与 整 党 工 作 ( 一 九 四 八 年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 … … … … 2 8 8 — 2 9 6 目 录 5

6 周恩来选集上卷 关于土改和整党问题给阜平中央局的电报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297-300 党的政策必须适时地向群众公开(一九四八年 三月七日) 301—302 在部队中试验组织士兵委员会(一九四八年三月 八日) 303-304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305-306 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的阴谋(一九四八年七月 二十七日) 307—309 蒋管区斗争要有清醒头脑和灵活策略 (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310-312 致郑洞国信(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八日)… 313 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七日) .314—325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一九四九年四月 十二日)… 326-330 学习毛泽东(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 331—343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 报告(一九四九年七月六日) 344—358 一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45 二文艺方面的几个问题 351 恢复生产,建设中国(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359365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一九四九年九月 二十二日) 366-371 注释 .04 372-437

关 于 土 改 和 整 党 问 题 给 阜 平 中 央 局 的 电 报 ( 一 九 四 八 年 二 月 二 十 三 日 ) … … … … … … … … … … … … 2 9 7 — 3 0 0 党 的 政 策 必 须 适 时 地 向 群 众 公 开 ( 一 九 四 八 年 三 月 七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3 0 1 — 3 0 2 在 部 队 中 试 验 组 织 士 兵 委 员 会 ( 一 九 四 八 年 三 月 八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 3 — 3 0 4 新 民 主 主 义 的 经 济 建 设 ( 一 九 四 八 年 六 月 二 十 一 日 ) … 3 0 5 — 3 0 6 击 破 敌 人 假 和 平 运 动 的 阴 谋 ( 一 九 四 八 年 七 月 二 十 七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3 0 7 — 3 0 9 蒋 管 区 斗 争 要 有 清 醒 头 脑 和 灵 活 策 略 ( 一 九 四 八 年 八 月 二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3 1 0 — 3 1 2 致 郑 洞 国 信 ( 一 九 四 八 年 十 月 十 八 日 ) … … … … … … … … … … … 3 1 3 关 于 和 平 谈 判 问 题 的 报 告 ( 一 九 四 九 年 四 月 十 七 日 ) … 3 1 4 — 3 2 5 团 结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一 道 前 进 ( 一 九 四 九 年 四 月 二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3 2 6 — 3 3 0 学 习 毛 泽 东 ( 一 九 四 九 年 五 月 七 日 ) … … … … … … … … … 3 3 1 — 3 4 3 在 中 华 全 国 文 学 艺 术 工 作 者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政 治 报 告 ( 一 九 四 九 年 七 月 六 日 ) … … … … … … … … … … … 3 4 4 — 3 5 8 一 三 年 人 民 解 放 战 争 的 胜 利 … … … … … … … … … … … … … 3 4 5 二 文 艺 方 面 的 几 个 问 题 … … … … … … … … … … … … … … … 3 5 1 恢 复 生 产 , 建 设 中 国 ( 一 九 四 九 年 七 月 二 十 三 日 ) … … … 3 5 9 — 3 6 5 人 民 政 协 共 同 纲 领 草 案 的 特 点 ( 一 九 四 九 年 九 月 二 十 二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6 — 3 7 1 注 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3 7 2 — 4 3 7 6 周 恩 来 选 集 上 卷

1 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我们既肯定而且坚信目前的政治争斗是应为打倒半封建 势力而争斗,为实现民主政治而争斗,于是就有人怀疑到目 前的革命工作既无差别,何以于国民党@之外还有共产党的 存在和活动:既有了共产党的存在和活动,便定会与国民党发 生冲突和分裂。 本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三年来已经写得说得很多了。 只是我们为目前政治争斗做得更有意义,革命分子愈加团结 和互相了解起见,仍须有以下的回答: (一)国民革命原是中国各被压迫阶级共同的出路。不过 在这革命过程中,各阶级却有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尤其是在民 主政治的实施期中,他们更有各自所欲获得的利益。阶级的利 ·一九二六年冬,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工农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国 民党右派势力加紧进行反革命活动,掀起一股反对国共合作和工农运动的 逆流。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被这股反动潮流所 吓倒,不敢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迁就退让。这篇文章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发表于中共两广区委机关刊物《人民周刊》第三十 七期

现 时 政 治 斗 争 中 之 我 们 A B ( 一 九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十 一 日 ) 一 我 们 既 肯 定 而 且 坚 信 目 前 的 政 治 争 斗 是 应 为 打 倒 半 封 建 势 力 〔 1 〕 而 争 斗 , 为 实 现 民 主 政 治 而 争 斗 , 于 是 就 有 人 怀 疑 到 目 前 的 革 命 工 作 既 无 差 别 , 何 以 于 国 民 党 〔 2 〕 之 外 还 有 共 产 党 的 存 在 和 活 动 ; 既 有 了 共 产 党 的 存 在 和 活 动 , 便 定 会 与 国 民 党 发 生 冲 突 和 分 裂 。 本 来 关 于 这 个 问 题 的 解 释 , 三 年 来 已 经 写 得 说 得 很 多 了 。 只 是 我 们 为 目 前 政 治 争 斗 做 得 更 有 意 义 , 革 命 分 子 愈 加 团 结 和 互 相 了 解 起 见 , 仍 须 有 以 下 的 回 答 : ( 一 ) 国 民 革 命 原 是 中 国 各 被 压 迫 阶 级 共 同 的 出 路 。 不 过 在 这 革 命 过 程 中 , 各 阶 级 却 有 他 们 各 自 的 出 发 点 , 尤 其 是 在 民 主 政 治 的 实 施 期 中 , 他 们 更 有 各 自 所 欲 获 得 的 利 益 。 阶 级 的 利 1 B 一 九 二 六 年 冬 , 随 着 北 伐 战 争 的 节 节 胜 利 和 工 农 群 众 运 动 的 迅 猛 发 展 , 国 民 党 右 派 势 力 加 紧 进 行 反 革 命 活 动 , 掀 起 一 股 反 对 国 共 合 作 和 工 农 运 动 的 逆 流 。 中 国 共 产 党 内 以 陈 独 秀 为 代 表 的 右 倾 机 会 主 义 者 被 这 股 反 动 潮 流 所 吓 倒 , 不 敢 坚 持 无 产 阶 级 的 领 导 权 , 对 国 民 党 右 派 迁 就 退 让 。 这 篇 文 章 就 是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写 的 , 发 表 于 中 共 两 广 区 委 机 关 刊 物 《 人 民 周 刊 》 第 三 十 七 期

2 周恩来选集上卷 益既不同,被压迫最苦的工农阶级自然需要有专门为他们阶 级谋利益的共产党为之奋斗,为其前驱。共产党为工农阶级奋 斗并引导其参加国民革命,决无碍于国民党领导各阶级努力 国民革命,转而在实际工作上更可收相成相助之益。 (二)各被压迫阶级的共同目的虽在国民革命,但在革命 的长期争斗中,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富于妥协性,小资产阶级也 常摇摆不定,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要靠他携 同农民、手工业工人督促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妥协地 与敌人争斗,才能达到国民革命的真正目的一民族解放和 民主政治的实现。所以为工农阶级奋斗的共产党的活动,当然 不外领导工农群众的革命力量推进国民革命,以防止其他阶 级的妥协性在革命中发生不良影响。这种活动,只有于领导国 民革命的国民党有利,使他革命成份更加充实,决无与他有冲 突和分裂的危险。因为要有冲突,必是革命的工农群众与和帝 国主义敌人妥协的资产阶级冲突:要有分裂,必是革命的国民 党左派和共产分子与不革命的右派分子分裂。国民党是革命 的,是站在国民革命的领导地位的,自无须怕这种冲突和分 裂。而且证之事实:五卅运动以来,革命的工农群众,尤其是 无产阶级,坚持其反帝精神、罢工策略,时时与想和英帝国主 义妥协的资产阶级冲突;廖案④发生以后,国民党左派和共产 派,曾联合一致地与廖案有关的以至反共、反俄、反农工运动 的分子争斗,更分裂出许多不革命分子。结果不但于国民革命 以至国民党无损,而革命势力转因是而愈加团结,国民革命才 得有今日的发展

益 既 不 同 , 被 压 迫 最 苦 的 工 农 阶 级 自 然 需 要 有 专 门 为 他 们 阶 级 谋 利 益 的 共 产 党 为 之 奋 斗 , 为 其 前 驱 。 共 产 党 为 工 农 阶 级 奋 斗 并 引 导 其 参 加 国 民 革 命 , 决 无 碍 于 国 民 党 领 导 各 阶 级 努 力 国 民 革 命 , 转 而 在 实 际 工 作 上 更 可 收 相 成 相 助 之 益 。 ( 二 ) 各 被 压 迫 阶 级 的 共 同 目 的 虽 在 国 民 革 命 , 但 在 革 命 的 长 期 争 斗 中 , 民 族 资 产 阶 级 总 是 富 于 妥 协 性 , 小 资 产 阶 级 也 常 摇 摆 不 定 , 只 有 无 产 阶 级 是 最 不 妥 协 的 革 命 阶 级 。 要 靠 他 携 同 农 民 、 手 工 业 工 人 督 促 小 资 产 阶 级 、 民 族 资 产 阶 级 不 妥 协 地 与 敌 人 争 斗 , 才 能 达 到 国 民 革 命 的 真 正 目 的 — — 民 族 解 放 和 民 主 政 治 的 实 现 。 所 以 为 工 农 阶 级 奋 斗 的 共 产 党 的 活 动 , 当 然 不 外 领 导 工 农 群 众 的 革 命 力 量 推 进 国 民 革 命 , 以 防 止 其 他 阶 级 的 妥 协 性 在 革 命 中 发 生 不 良 影 响 。 这 种 活 动 , 只 有 于 领 导 国 民 革 命 的 国 民 党 有 利 , 使 他 革 命 成 份 更 加 充 实 , 决 无 与 他 有 冲 突 和 分 裂 的 危 险 。 因 为 要 有 冲 突 , 必 是 革 命 的 工 农 群 众 与 和 帝 国 主 义 敌 人 妥 协 的 资 产 阶 级 冲 突 ; 要 有 分 裂 , 必 是 革 命 的 国 民 党 左 派 和 共 产 分 子 与 不 革 命 的 右 派 分 子 分 裂 。 国 民 党 是 革 命 的 , 是 站 在 国 民 革 命 的 领 导 地 位 的 , 自 无 须 怕 这 种 冲 突 和 分 裂 。 而 且 证 之 事 实 : 五 卅 运 动 〔 3 〕 以 来 , 革 命 的 工 农 群 众 , 尤 其 是 无 产 阶 级 , 坚 持 其 反 帝 精 神 、 罢 工 策 略 , 时 时 与 想 和 英 帝 国 主 义 妥 协 的 资 产 阶 级 冲 突 ; 廖 案 〔 4 〕 发 生 以 后 , 国 民 党 左 派 和 共 产 派 , 曾 联 合 一 致 地 与 廖 案 有 关 的 以 至 反 共 、 反 俄 、 反 农 工 运 动 的 分 子 争 斗 , 更 分 裂 出 许 多 不 革 命 分 子 。 结 果 不 但 于 国 民 革 命 以 至 国 民 党 无 损 , 而 革 命 势 力 转 因 是 而 愈 加 团 结 , 国 民 革 命 才 得 有 今 日 的 发 展 。 2 周 恩 来 选 集 上 卷

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 3 二 我们的解释既完,而我们的态度亦更有较具体地表明之 必要。 (一)我们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其目的是 在打倒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半封建势力,其要求不能超过民 主政治的范围。但当着资本家压迫工人谋生活改善的正当要 求,或是地主联合一切旧势力摧残农民谋解放的运动时,共产 党必须站在工农群众方面,为解除他们的痛苦奋斗到底。为实 现民主政治,共产党站在工农方面,其争斗、其要求亦自较他 人为急迫。这并非超过国民革命,而实是推进国民革命。 (二)我们知道,国民革命的唯一目的是解放目前的中国, 同时中国国民革命又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承认革 命的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国民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分子必 须加入国民党共同奋斗。但这不是说中国共产党便失其独立 性质而不应再有何种独立主张。国民党的联共政策和共产分 子加入国民党,事实上是表示了两党的密切关系和国民党的 领导地位。在这个原则之下,共产党除赞助国民党和国民政府 之外,他还应为工农阶级在民主政治范围内提出政治上、经济 上的要求,并督促国民党政府次第实施。 (三)我们很希望国民党能成为一个无左右之分的革命的 中国国民党,但事实上不能尽如我们所想。国民革命是各阶级 联合的革命,不同的阶级性反映到国民党内自也形成了各派。 过去,右派很显然地做了许多反共、反俄、反工农以及勾结旧

二 我 们 的 解 释 既 完 , 而 我 们 的 态 度 亦 更 有 较 具 体 地 表 明 之 必 要 。 ( 一 ) 我 们 共 产 党 领 导 工 农 群 众 参 加 国 民 革 命 , 其 目 的 是 在 打 倒 国 外 帝 国 主 义 和 国 内 半 封 建 势 力 , 其 要 求 不 能 超 过 民 主 政 治 的 范 围 。 但 当 着 资 本 家 压 迫 工 人 谋 生 活 改 善 的 正 当 要 求 , 或 是 地 主 联 合 一 切 旧 势 力 摧 残 农 民 谋 解 放 的 运 动 时 , 共 产 党 必 须 站 在 工 农 群 众 方 面 , 为 解 除 他 们 的 痛 苦 奋 斗 到 底 。 为 实 现 民 主 政 治 , 共 产 党 站 在 工 农 方 面 , 其 争 斗 、 其 要 求 亦 自 较 他 人 为 急 迫 。 这 并 非 超 过 国 民 革 命 , 而 实 是 推 进 国 民 革 命 。 ( 二 ) 我 们 知 道 , 国 民 革 命 的 唯 一 目 的 是 解 放 目 前 的 中 国 , 同 时 中 国 国 民 革 命 又 是 世 界 革 命 的 一 部 分 , 所 以 我 们 承 认 革 命 的 中 国 国 民 党 是 中 国 国 民 革 命 的 领 导 者 , 中 国 共 产 分 子 必 须 加 入 国 民 党 共 同 奋 斗 。 但 这 不 是 说 中 国 共 产 党 便 失 其 独 立 性 质 而 不 应 再 有 何 种 独 立 主 张 。 国 民 党 的 联 共 政 策 和 共 产 分 子 加 入 国 民 党 , 事 实 上 是 表 示 了 两 党 的 密 切 关 系 和 国 民 党 的 领 导 地 位 。 在 这 个 原 则 之 下 , 共 产 党 除 赞 助 国 民 党 和 国 民 政 府 之 外 , 他 还 应 为 工 农 阶 级 在 民 主 政 治 范 围 内 提 出 政 治 上 、 经 济 上 的 要 求 , 并 督 促 国 民 党 政 府 次 第 实 施 。 ( 三 ) 我 们 很 希 望 国 民 党 能 成 为 一 个 无 左 右 之 分 的 革 命 的 中 国 国 民 党 , 但 事 实 上 不 能 尽 如 我 们 所 想 。 国 民 革 命 是 各 阶 级 联 合 的 革 命 , 不 同 的 阶 级 性 反 映 到 国 民 党 内 自 也 形 成 了 各 派 。 过 去 , 右 派 很 显 然 地 做 了 许 多 反 共 、 反 俄 、 反 工 农 以 及 勾 结 旧 现 时 政 治 斗 争 中 之 我 们 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44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