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构造地质学》现代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本特点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22KB,团购合买
20 世纪是构造地质学学科蓬勃发展时期,构造地质学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工作 技术、方法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即将到来的 21 世纪,构造地质学将面临更严 峻的形势。从全球构造角度考虑,新全球构造理论将部分或全部地替代现在的板 块构造理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现代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本特点 20世纪是构造地质学学科蓬勃发展时期,构造地质学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工作 技术、方法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构造地质学将面临更严 峻的形势。从全球构造角度考虑,新全球构造理论将部分或全部地替代现在的板 块构造理论;同时,构造地质学的应用与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吴正文 1995)。狭义构造地质学,同样将接受新世纪对于资源与环境的挑战与要求,为 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自身 从目前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可以看出,在 这新旧世纪之交之际,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丰富的中小尺度构造仍然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 对象,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形成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将成为重点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吴正文,1995):(1)通过建立平衡的运动学模式,研究构 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的定量关系;(2)依据变形岩石的构造特点,提供变形环境 与变形机制的演变历史的信息;(3)流体和相变热对于岩石变形作用的意义; 4)构造物理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然而,结合目前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可以发 现,构造地质学研究空间范畴在逐渐扩大,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宏观尺度上更加宏 观,从露头尺度的构造观察,分析探讨区域性构造骨架、地壳尺度构造格局,乃 至全球性构造演化或结合星际运动规律的讨论。另一方面,微观尺度构造的硏究 趋于更加微观,从光学显微镜分析到电子显微镜亚微分析,从费氏旋转台对单晶 颗粒的组构测量到扫描电子显微镜EBSP对晶内亚颗粒定向与优选机制的深入研 究。开展微、小、中、大各种尺度地质构造与结构的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种不 同尺度构造分析获得的所有信息,才能够发展进一步更加深入的构造地质学理 2.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将成为其研究特色:目前新技术革命 的浪潮冲击着各学科领域,它迫使每个科学工作者去思考、探索和展望。在世纪 之交之际,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已经得到高度发展,为了开拓新的学科生长 点,部分构造地质学家已经从传统的构造地质学研究转向开展新技术和方法的硏 究。由于历史上构造地质学理论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与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 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为此,构造地质学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会继续成 为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3.多学科交叉与综合:近年来构造地质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已经形成了许 多各具特色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这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兴交叉或边缘 学科的建立将是21世纪早期构造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早期形成的交叉或边 缘学科的基本理论将得到继续完善,促使构造地质学的一些传统观念逐渐被淘 汰,使学科本身更加富于理性。 4.向深部拓宽研究尺度与范围:传统的构造地质学,特别重视对于地表构 造现象的研究,对于地表构造的深部延伸主要限于理论上的推测与判断。当然, 这也是受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所制约。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与地 球物理学硏究的结合,使得我们对于一些构造形迹的深部表现有了初步的印象」 比如对于地壳大型断层带的深部产状变化等。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重点资 源和能源开发区,与经典构造发育区的深部结构,将会成为21世纪构造地质学 研究有待攻克的难点问题。地球物理学、深部科学钻探对于现今深部地壳结构的

现代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基本特点 20 世纪是构造地质学学科蓬勃发展时期,构造地质学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工作 技术、方法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即将到来的 21 世纪,构造地质学将面临更严 峻的形势。从全球构造角度考虑,新全球构造理论将部分或全部地替代现在的板 块构造理论;同时,构造地质学的应用与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吴正文, 1995)。狭义构造地质学,同样将接受新世纪对于资源与环境的挑战与要求,为 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自身。 从目前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可以看出,在 这新旧世纪之交之际,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丰富的中小尺度构造仍然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 对象,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形成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将成为重点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吴正文,1995):(1)通过建立平衡的运动学模式,研究构 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的定量关系;(2)依据变形岩石的构造特点,提供变形环境 与变形机制的演变历史的信息;(3)流体和相变热对于岩石变形作用的意义; (4)构造物理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然而,结合目前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可以发 现,构造地质学研究空间范畴在逐渐扩大,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宏观尺度上更加宏 观,从露头尺度的构造观察,分析探讨区域性构造骨架、地壳尺度构造格局,乃 至全球性构造演化或结合星际运动规律的讨论。另一方面,微观尺度构造的研究 趋于更加微观,从光学显微镜分析到电子显微镜亚微分析,从费氏旋转台对单晶 颗粒的组构测量到扫描电子显微镜 EBSP 对晶内亚颗粒定向与优选机制的深入研 究。开展微、小、中、大各种尺度地质构造与结构的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种不 同尺度构造分析获得的所有信息,才能够发展进一步更加深入的构造地质学理 论。 2.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将成为其研究特色:目前新技术革命 的浪潮冲击着各学科领域,它迫使每个科学工作者去思考、探索和展望。在世纪 之交之际,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已经得到高度发展,为了开拓新的学科生长 点,部分构造地质学家已经从传统的构造地质学研究转向开展新技术和方法的研 究。由于历史上构造地质学理论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与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 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为此,构造地质学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会继续成 为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3.多学科交叉与综合:近年来构造地质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已经形成了许 多各具特色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这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兴交叉或边缘 学科的建立将是 21 世纪早期构造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早期形成的交叉或边 缘学科的基本理论将得到继续完善,促使构造地质学的一些传统观念逐渐被淘 汰,使学科本身更加富于理性。 4.向深部拓宽研究尺度与范围:传统的构造地质学,特别重视对于地表构 造现象的研究,对于地表构造的深部延伸主要限于理论上的推测与判断。当然, 这也是受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所制约。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与地 球物理学研究的结合,使得我们对于一些构造形迹的深部表现有了初步的印象, 比如对于地壳大型断层带的深部产状变化等。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重点资 源和能源开发区,与经典构造发育区的深部结构,将会成为 21 世纪构造地质学 研究有待攻克的难点问题。地球物理学、深部科学钻探对于现今深部地壳结构的

揭示、实验岩石变形技术开展的正演模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三维模拟等将分别做 出应有的贡献。 5.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大大地加快了人类的运算 速度,同时加速了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人机交互过程。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微 观、宏观与全球构造过程,将提供有效的变形作用与变形演化的三维图形 6.面向人类的生存环境:地震,尤其灾害地震,对于人类的生活与人类文 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地震构造学与地震成因机理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 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的一个难题。地震破裂成核机制、孕震 与发震机理,灾害地震的成因、预测与与预防将仍然是构造地质学面临的挑战性 课题。从1976年唐山地震、1995年神户地震、1999土耳其地震和台湾地震的发 生,再度证明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 现代构造地质学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描述性科学的初级阶段,学科基础理论体系 已经形成。尽管如此,它目前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新的学科增长点将 会不断出现。另一方面,面对资源与环境这一永恒的主题,社会的进步也对构 造地质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揭示、实验岩石变形技术开展的正演模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三维模拟等将分别做 出应有的贡献。 5.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大大地加快了人类的运算 速度,同时加速了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人机交互过程。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微 观、宏观与全球构造过程,将提供有效的变形作用与变形演化的三维图形。 6.面向人类的生存环境:地震,尤其灾害地震,对于人类的生活与人类文 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地震构造学与地震成因机理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 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的一个难题。地震破裂成核机制、孕震 与发震机理,灾害地震的成因、预测与与预防将仍然是构造地质学面临的挑战性 课题。从 1976 年唐山地震、1995 年神户地震、1999 土耳其地震和台湾地震的发 生,再度证明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 现代构造地质学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描述性科学的初级阶段,学科基础理论体系 已经形成。尽管如此,它目前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新的学科增长点将 会不断出现。另一方面,面对资源与环境这一永恒的主题,社会的进步也对构 造地质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