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本科、护理本科等系列适用 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又可分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 他微生物和病毒四个篇幅。分别阐述了多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所致病的诊断和防 本课程实验教学,是学习和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以培养独 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所学得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教学大纲分三级要求,1,重点掌握的内容下为双线,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并能融合贯通,举一反 三。2要求熟悉的内容下面加横线,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3.其余部分作为一般了解和自学内容, 要求能够理解或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必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少而精”的原则。实验课要求坚持严肃性和严密性。 本教学大纲可作为教师备课和讲课、学生学习、考试出题及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本课程考核标准暂定如下:理论考试内容占80%,实验课平时成绩占10%,实验考试占10% 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大纲,教师应根据学生层次、专业、学制及其它具体情况具体安排教学过程。本大纲 未涉及的医学微生物学相关内容,均为一般了解和自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细菌学 绪论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分布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医学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4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今后发展方向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本科、护理本科等系列适用 一、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又可分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 他微生物和病毒四个篇幅。分别阐述了多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所致病的诊断和防 治。 本课程实验教学,是学习和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以培养独 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所学得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教学大纲分三级要求,⒈重点掌握的内容下为双线,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并能融合贯通,举一反 三。⒉要求熟悉的内容下面加横线,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⒊其余部分作为一般了解和自学内容, 要求能够理解或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必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少而精”的原则。实验课要求坚持严肃性和严密性。 本教学大纲可作为教师备课和讲课、学生学习、考试出题及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本课程考核标准暂定如下:理论考试内容占 80%,实验课平时成绩占 10%,实验考试占 10%。 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大纲,教师应根据学生层次、专业、学制及其它具体情况具体安排教学过程。本大纲 未涉及的医学微生物学相关内容,均为一般了解和自学内容。 二、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 细菌学 绪论 [教学时数]:0.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分布。 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⒊医学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⒋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今后发展方向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对构 [教学时数]:2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 3.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异同及其意义 细胞壁缺陷型-L型特点及其意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及其内容物:核蛋白体、异染颗粒、核质、 质粒。 4特殊结构:鞭毛的化学组成、排列、功能:菌毛的性质、种类及功能:荚膜的化学组成、形成条件及作 用:芽胞的形成、特点及意义 5细菌形态检查法 显微镜放大法 染色法:革兰染色的步骤、原理、实际意义 抗酸染色法。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的理化性状、代谢: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2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人工培养(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后现象的观察、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及其在医学 中的意义) 第三章消毒灭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2常用物理、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噬菌体 [教学时数]:1学时 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抵抗力、抗原性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 2突变:概念、种类及规律 3.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概念(转导、接合、转化、噬菌体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4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对构 [教学时数]:2.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⒉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 ⒊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异同及其意义; 细胞壁缺陷型-L 型特点及其意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及其内容物:核蛋白体、异染颗粒、核质、 质粒。 ⒋特殊结构 :鞭毛的化学组成、排列、功能;菌毛的性质、种类及功能;荚膜的化学组成、形成条件及作 用;芽胞的形成、特点及意义。 ⒌细菌形态检查法: 显微镜放大法 染色法:革兰染色的步骤、原理、实际意义。 抗酸染色法。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细菌的理化性状、代谢: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⒉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人工培养(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后现象的观察、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及其在医学 中的意义)。 第三章 消毒灭菌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⒉常用物理、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噬菌体 [教学时数]:1 学时 ⒈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抵抗力、抗原性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 ⒉突变:概念、种类及规律。 ⒊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概念(转导、接合、转化、噬菌体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⒋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时数]:2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传染与传染病、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概念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 3细菌的致病性: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 4宿主的免疫性: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组成。特异性免疫。 5.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感染的类型。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细菌学诊断:标本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血清学诊断 2.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第八章球菌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概述 2葡萄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与临床特点。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3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4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型。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5奈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防治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时数]:2.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传染与传染病、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概念。 ⒉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 ⒊细菌的致病性: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 ⒋宿主的免疫性: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组成。特异性免疫。 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感染的类型。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时数]:0.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细菌学诊断:标本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血清学诊断。 ⒉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第八章 球菌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述。 ⒉葡萄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与临床特点。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⒊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防治原则。 ⒋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型。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⒌奈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与淋球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防治
第九章肠道杆菌 [教学时数]:4学时 1肠道杆菌种类共同特点,鉴别选择培养基的原理与应用 2大肠埃希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种类与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查与意义 防治原则 3.沙门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因素、肠热症致病过程 微生物学检查: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一一肥达氏反应 防治原则 4志贺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志贺毒素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防治原则 5变形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外斐反应)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防治原则 6.肠道杆菌微生物学检查程序(总结) 第十章弧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霍乱弧菌 流行概况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动力、培养、抵抗力、抗原结构与分型 致病性:霍乱肠毒素的分子结构及其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査:培养基特点、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快速诊断法。 特异性防治。 2副溶血弧菌 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九章 肠道杆菌 [教学时数]:4 学时 ⒈肠道杆菌种类共同特点,鉴别选择培养基的原理与应用。 ⒉大肠埃希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种类与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查与意义。 防治原则。 ⒊沙门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致病因素、肠热症致病过程。 微生物学检查: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肥达氏反应。 防治原则。 ⒋志贺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志贺毒素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防治原则。 ⒌变形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外斐反应)及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防治原则。 ⒍肠道杆菌微生物学检查程序(总结)。 第十章 弧菌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霍乱弧菌 流行概况。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动力、培养、抵抗力、抗原结构与分型; 致病性:霍乱肠毒素的分子结构及其致病机理。 微生物学检查:培养基特点、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快速诊断法。 特异性防治。 ⒉副溶血弧菌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 2.厌氧芽胞梭菌(梭状芽胞杆菌属):主要种类、共同特性、培养要求与致病条件 破伤风梭菌 形态培养、致病因素、传染方式、致病条件、临床特点、免疫性 防治原则:类毒素与抗毒素的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产气荚膜梭菌 形态、培养特性:致病因素(毒素与酶)、临床表现 微生物检查 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 形态、培养特性:致病因素、临床表现 微生物检查。 防治原则。 3无芽胞厌氧菌 常见种类与分布:致病性:致病条件、感染特征、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棒状杆菌属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白喉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排列、异染颗粒,培养。 致病性:外毒素作用机理;免疫性:锡克氏反应 微生物学检查。常用培养方法及鉴定 防治原则 2.其它棒状杆菌 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主要类别 2结核杆菌 流行概况。 生物学性状:形态、抗酸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及变异性 致病性:致病物质、致病机理。 免疫性:免疫机制,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微生物学检查:抗酸菌检验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⒈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 ⒉厌氧芽胞梭菌(梭状芽胞杆菌属):主要种类、共同特性、培养要求与致病条件 破伤风梭菌 形态培养、致病因素、传染方式、致病条件、临床特点、免疫性。 防治原则:类毒素与抗毒素的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产气荚膜梭菌 形态、培养特性;致病因素(毒素与酶)、临床表现。 微生物检查。 防治原则。 肉毒梭菌 形态、培养特性;致病因素、临床表现。 微生物检查。 防治原则。 ⒊无芽胞厌氧菌 常见种类与分布;致病性:致病条件、感染特征、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白喉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排列、异染颗粒,培养。 致病性:外毒素作用机理;免疫性:锡克氏反应。 微生物学检查。常用培养方法及鉴定 防治原则。 ⒉其它棒状杆菌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教学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主要类别 ⒉结核杆菌 流行概况。 生物学性状:形态、抗酸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及变异性。 致病性:致病物质、致病机理。 免疫性:免疫机制,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微生物学检查:抗酸菌检验程序
防治原则 3非结核分枝杆菌 类别及意义。 4.麻风杆菌 形态特征,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十四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自学) 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自学) 布氏杆菌属 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 芽胞杆菌属 炭疽杆菌属 形态染色,致病性,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其它细菌(自学) 嗜血杆菌属 流感杆菌 鲍特菌属 百日咳杆菌 弯曲菌属 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军团菌属 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 第十七章支原体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概 2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与细菌L型的区别。 3.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 4解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第十八章立克次体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概念及共同特点: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防治原则。 ⒊非结核分枝杆菌 类别及意义。 ⒋麻风杆菌 形态特征,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十四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自学)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自学) 布氏杆菌属 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 芽胞杆菌属 炭疽杆菌属 形态染色,致病性,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其它细菌(自学) 嗜血杆菌属 流感杆菌 鲍特菌属 百日咳杆菌 弯曲菌属 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军团菌属 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 第十七章 支原体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念 ⒉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与细菌L型的区别。 ⒊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 ⒋解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念及共同特点: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2.普氏、莫氏及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及致病特点 3微生物学检查法:外斐氏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第十九章衣原体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概念 2生物学性状:发育周期、形态染色、抵抗力、抗原构造、主要种类。 3沙眼衣原体: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致病性 肺炎衣原体:致病性。 第二十章螺旋体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概念及主要种类 2.钩端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査法:病原体检测,暗视野显微镜,血淸学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防治原则。 3.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査,防治原则。 4硫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篇真菌 第二十一章真菌概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概念 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 3致病性与免疫性:真菌的致病方式、常见致病性真菌 4,微生物学检查法。 5防治原则 第二十二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表面感染真菌。 2皮肤癬真菌: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3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简介
⒉普氏、莫氏及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及致病特点。 ⒊微生物学检查法:外斐氏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第十九章 衣原体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念。 ⒉生物学性状:发育周期、形态染色、抵抗力、抗原构造、主要种类。 ⒊沙眼衣原体: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致病性。 肺炎衣原体:致病性。 第二十章 螺旋体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念及主要种类。 ⒉钩端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病原体检测,暗视野显微镜,血清学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防治原则。 ⒊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⒋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篇 真菌 第二十一章 真菌概述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概念。 ⒉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 ⒊致病性与免疫性:真菌的致病方式、常见致病性真菌。 ⒋微生物学检查法。 ⒌防治原则。 第二十二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表面感染真菌。 ⒉皮肤癣真菌: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简介
4深部感染真菌: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第三篇病毒学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病毒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教学时数]:2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3.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病毒的异常增殖 4病毒的干扰现象:定义、机理、意义。 5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灭活 第二十四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5. 1感染的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2.感染的类型:显性与隐性感染:急性与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的概念。 3致病机理: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细胞膜改变(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的形成,整合作用及两种以上 病毒感染 4抗病毒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 合抗体:细胞免疫:免疫功能的相互作用 第二十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检查方法:标本的送检与免疫快速诊断、分离培养与鉴定、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2防治原则:免疫防治:人工主动及被动免疫的应用价值。 药物防治:抗病毒化学疗剂及中草药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呼吸道病毒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流行性感冒病毒:形态结构、表面抗原(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分型、变异及其意义,培养特性,抵
⒋深部感染真菌: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第三篇 病毒学 序 [教学时数]:0.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病毒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教学时数]:2.5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⒉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⒊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病毒的异常增殖。 ⒋病毒的干扰现象:定义、机理、意义。 ⒌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灭活。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⒌ ⒈感染的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⒉感染的类型:显性与隐性感染;急性与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的概念。 ⒊致病机理: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细胞膜改变(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的形成, 整合作用及两种以上 病毒感染。 ⒋抗病毒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 合抗体;细胞免疫;免疫功能的相互作用。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检查方法:标本的送检与免疫快速诊断、分离培养与鉴定、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⒉防治原则:免疫防治:人工主动及被动免疫的应用价值。 药物防治:抗病毒化学疗剂及中草药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教学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⒉流行性感冒病毒:形态结构、表面抗原(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分型、变异及其意义,培养特性,抵
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麻疹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麻疹病毒与SSPE关系)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 4腮腺炎病毒:致病性 第二十七章肠道病毒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主要肠道病毒种类及共同特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形态与结构,型别与抗原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预防。 3.其它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章肝炎病毒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人类肝炎病毒的型别及主要特点 2甲型肝炎病毒:形态与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3.乙型肝炎病毒:形态与染色,抗原及抗体系统,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HBV与原发性肝癃的关系, 微生物学检查(抗原抗体系统检查及意义),防治原则。 4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5.丁型与戊型肝炎病毒:简述病毒的发现,性质,致病性,传播方式 第二十九章虫媒病毒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生物学性状,流行环节(传播媒介,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第三十二章狂犬病病毒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生物学性状(街毒株与固定株),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及防治原则 第三十三章逆转录病毒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枃,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免疫 损害,潜伏、慢性感染与激发),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⒊麻疹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麻疹病毒与SSPE关系)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 ⒋腮腺炎病毒:致病性。 第二十七章 肠道病毒 [教学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主要肠道病毒种类及共同特性。 ⒉脊髓灰质炎病毒:形态与结构,型别与抗原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预防。 ⒊其它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人类肝炎病毒的型别及主要特点。 ⒉甲型肝炎病毒:形态与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⒊乙型肝炎病毒:形态与染色,抗原及抗体系统,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微生物学检查(抗原抗体系统检查及意义),防治原则。 ⒋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⒌丁型与戊型肝炎病毒:简述病毒的发现,性质,致病性,传播方式。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生物学性状,流行环节(传播媒介,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第三十二章 狂犬病病毒 [教学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生物学性状(街毒株与固定株),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及防治原则。 第三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 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免疫 损害,潜伏、慢性感染与激发),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授课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数:112理论学时数:63实验学时数:39理论:实验=2:1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绪论0.512 第1章细菌的形态结构2.5 第2章细菌的生理2 第3章消毒与灭菌2 第4章噬菌体1 第5章遗传变异 第6章细菌的感染免疫2.5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05 第8章球菌46 第9章肠道杆菌46 第10章弧菌23 第11章厌氧菌2 第13章棒状杆菌 第14章分枝杆菌3 第17章支原体23 第18章立克次体2 第19章衣原体2 第20章螺旋体2 第21章真菌43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36 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3 第25章病毒的检查与防治2 第26章呼吸道病毒3 第27章肠道病毒3 第29章肝炎病毒4 第30章虫媒病毒2 第33章HⅣ2 第34章其它病毒1 四、课程的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标准暂定如下:理论考试内容占80%,实验课平时成绩占10%,实验考试占10%。 五、参考书目 1.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三、授课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数:112 理论学时数:63 实验学时数:39 理论:实验=2:1 章节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绪论 0.5 12 第 1 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2.5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2 第 3 章 消毒与灭菌 2 第 4 章 噬菌体 1 第 5 章 遗传变异、 2 第 6 章 细菌的感染免疫 2.5 第 7 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0.5 第 8 章 球菌 4 6 第 9 章 肠道杆菌 4 6 第 10 章 弧菌 2 3 第 11 章 厌氧菌 2 第 13 章 棒状杆菌 1 第 14 章 分枝杆菌 3 第 17 章 支原体 2 3 第 18 章 立克次体 2 第 19 章 衣原体 2 第 20 章 螺旋体 2 第 21 章 真菌 4 3 第 23 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3 6 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3 第 25 章 病毒的检查与防治 2 第 26 章 呼吸道病毒 3 第 27 章 肠道病毒 3 第 29 章 肝炎病毒 4 第 30 章 虫媒病毒 2 第 33 章 HIV 2 第 34 章 其它病毒 1 四、课程的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标准暂定如下:理论考试内容占 80%,实验课平时成绩占10%,实验考试占10%。 五、参考书目: ⒈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