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不少父母曲解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来“赢了 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嬴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 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 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 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 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和善与坚定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 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 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教育的根本所在。 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和善”抱有错误的观念。他们在决定采用正 面教育方法时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由于他们不想再惩罚孩子而 变得对孩子过于娇纵。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 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 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 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 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 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 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同时,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 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 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你“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不少父母曲解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来“赢了” 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 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 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 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 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和善与坚定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 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 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教育的根本所在。 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和善”抱有错误的观念。他们在决定采用正 面教育方法时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由于他们不想再惩罚孩子而 变得对孩子过于娇纵。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 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 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 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 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 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 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同时,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 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 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我们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 开,到另一间屋里去。“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我们来仔细分析 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 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 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 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 好。要记住:和善就是尊重,坚定就是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 例如,当你问孩子家庭作业为什么重要时,孩子就会告诉你(“这 样才能学会”、“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然后,孩子可以决定需 要花多少时间、在什么时候写作业最合适。(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放 学一回家就做作业,而孩子们却想要先喘口气。当孩子们有机会自己 选择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旦孩子自己决定了什么时间写作业最合适,你就可以和孩子 起设立一些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完成作 业之后。我只能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帮助你;其他时间,即使你做 不完作业来求我,我也不会答应。”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 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 更乐意遵从限制 当然,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设立是不一样的。父母需要 为他们设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实施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 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
我们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 开,到另一间屋里去。“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 我们来仔细分析 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 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 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 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 好。要记住:和善就是尊重,坚定就是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 例如,当你问孩子家庭作业为什么重要时,孩子就会告诉你(“这 样才能学会”、“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然后,孩子可以决定需 要花多少时间、在什么时候写作业最合适。(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放 学一回家就做作业,而孩子们却想要先喘口气。当孩子们有机会自己 选择时,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一旦孩子自己决定了什么时间写作业最合适,你就可以和孩子一 起设立一些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完成作 业之后。我只能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帮助你;其他时间,即使你做 不完作业来求我,我也不会答应。”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 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 更乐意遵从限制。 当然,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设立是不一样的。父母需要 为他们设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实施。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 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
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 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 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这里提个醒: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可能会说: “我不知道。”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 为什么你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 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 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 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不少家长和老师们会在使用“逻辑后果”时附加上羞辱,因为他 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 羞辱的确有可能会激发孩子做得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造成 多么巨大的损失呢?他们是否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 的认可”—一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认可?他们是否虽然做 得更好了,但却因为害怕将来失败而不再敢冒险?他们在大人的责 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训是否会使他们变得越 来越不自尊?还是孩子从大人的同情、鼓励、无条件的爱和所赋予的 权力中所学到的东西能使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的锻炼以及健康的自我 价值感? “赢得”孩子
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 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 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这里提个醒: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可能会说: “我不知道。” 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 为什么你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 办法。” 父母和老师们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 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 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不少家长和老师们会在使用“逻辑后果”时附加上羞辱,因为他 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 羞辱的确有可能会激发孩子做得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造成 多么巨大的损失呢?他们是否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 的认可”——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认可?他们是否虽然做 得更好了,但却因为害怕将来失败而不再敢冒险?他们在大人的责 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训是否会使他们变得越 来越不自尊?还是孩子从大人的同情、鼓励、无条件的爱和所赋予的 权力中所学到的东西能使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的锻炼以及健康的自我 价值感?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 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 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 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 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1、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 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 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 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 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 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 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 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1、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 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 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 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
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 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 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 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 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 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 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 和兴趣的语气。他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 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 相信,在他们制造岀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 子造成积极的影响。(他们真的相信吗?还是他们想都没想就那么做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羞 辱的语气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还会把本来的“逻辑后果”变 成无法达到长期积极效果的惩罚。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洒到了地板 上,其逻辑后果(或解决办法)应该是让她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 善而坚定的话语——比如,“哎哟,你该怎么办?”——来引起孩子 的注意,就是一个逻辑后果(或解决方法)。注意,问孩子该怎么做 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 是最有效的正面教育方法。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 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 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
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 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 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 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 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 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 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 和兴趣的语气。他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 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 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 子造成积极的影响。(他们真的相信吗?还是他们想都没想就那么做 了?)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羞 辱的语气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还会把本来的“逻辑后果”变 成无法达到长期积极效果的惩罚。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洒到了地板 上,其逻辑后果(或解决办法)应该是让她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 善而坚定的话语——比如,“哎哟,你该怎么办?”——来引起孩子 的注意,就是一个逻辑后果(或解决方法)。注意,问孩子该怎么做 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 是最有效的正面教育方法。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 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 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