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j)嚼诅(zu)咒狙(z)击手人为刀俎(z0) B.谥(shi)号讣(fu)告敲竹杠(ging)强( qIang)人所难 C歼jin)灭媲(pi)美流水帐( zhang)戛i)然而止 D.馈(kui)赠蒙(meng)騙悭(qin)吝人风流倜ti)傥 2.依次填人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 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 增添新的活力 ③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 ,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A.渗人机体安适B渗透肌体安适 C.渗透机体安逸D.渗入肌体安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现代化的高科技元素和多元文化 相得益彰,让这座大都市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B.大学这块被称作学术净土的地方也不再圣洁,最近就有媒体爆出有人对别人的研 究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大言不惭地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C.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论你是风摩时的英雄,还是成 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D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 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 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格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 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 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2009年,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的推动,我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大幅增长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冰川融化、洪水泛滥、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全球变暖向我 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B.在这段娓娓道来的中秋祝福语音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在轨播放并传回《阿里
山东省潍坊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 6 分) 一、(1 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jǔ)嚼 诅.(zǔ)咒 狙.(zǔ)击手 人为刀俎.(zǔ) B.谥.(shì)号 讣.(fù)告 敲竹杠.(gàng ) 强.(qiǎng)人所难 C.歼.(jiān)灭 媲.(pì)美 流水帐.(zhàng) 戛.(jiá)然而止 D.馈.(kuì)赠 蒙.(méng)骗 悭.(qiān)吝人 风流倜.(tì)傥 2.依次填人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 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 增添新的活力。 ③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 ,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A.渗人机体安适 B 渗透肌体安适 C.渗透机体安逸 D.渗入肌体安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现代化的高科技元素和多元文化 相得益彰 ....,让这座大都市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B.大学这块被称作学术净土的地方也不再圣洁,最近就有媒体爆出有人对别人的研 究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大言不惭 ....地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C.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论你是风靡一时 ....的英雄,还是成 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D.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 ....的情况。所以,在 理 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 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格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 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 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2009 年,随着 4 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的推动,我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大幅增长。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冰川融化、洪水泛滥、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全球变暖向我 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B.在这段娓娓道来的中秋祝福语音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在轨播放并传回《阿里
山的姑娘》和《但愿人长久》这两首歌曲,以表达中华儿女共盼团圆的美好心声。 C.“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 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D.去年,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银 行对零钞清点整理的储蓄业务可以收取费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 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 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决不 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 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 国更进一步发展贏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 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 的好“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 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 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 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 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 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 明的“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 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 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 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 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 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 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 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 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 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 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2010年01月04日《深圳特区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一种充分彰 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山的姑娘》和《但愿人长久》这两首歌曲,以表达中华儿女共盼团圆的美好心声。 C.“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 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D.去年,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银 行对零钞清点整理的储蓄业务可以收取费用。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 辛 鸣 中国在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 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决不 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 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 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 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 的好 “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 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 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 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 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 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 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 明的“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 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 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 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 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 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 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 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 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 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 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 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 2010 年 0 1 月 04 日《深圳特区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一种充分彰 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B.“中国模式”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 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 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30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7.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 同”。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 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 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 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 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 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问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 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 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 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 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 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 使,言于太祖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 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 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遺大将杨昂以助之,几 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 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 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日:“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 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 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 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日:“何为乃尔?”阜日:“守城不能 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 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
B.“中国模式”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 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 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30 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7.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 同”。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 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 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 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 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 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问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 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三、(1 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 2 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 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 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 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 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 使,言于太祖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 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 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几 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 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 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日:“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 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 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 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日: “何为乃尔?”阜日:“守城不能 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 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
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 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 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 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统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认为……对 D.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报:报答 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州从事为端使话许 资政爱学子 (题之战南也 公子闻之,往。欲即 C 使从弟活于械上作衡月食 裁公宽不断 赵尝战 13 按向的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 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 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 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 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3分)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3分)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隐者一绝 杜牧
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 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 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 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认为……对 D.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 报:报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l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 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 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 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 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第Ⅱ卷(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3 分)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3 分)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4 分) l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送隐者一绝 杜 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首句“无媒径路草萧萧”中的“萧萧”二字有何作用?(4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2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出句子序号即可)(4分) ①诚然,面对当下的经济压力,短期的应对也许是必需的。 ②比“应对"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定义自身的基本战略 ③可惜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短期的经济压力下被动作出反应,而往往把战略 放在一边,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的企业以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子。 ④面对金融危机,仅仅说“应对”是不够的 ⑤但是,当我们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废料排放、水资源、粮食等等更长期的问 题时,企业大部分的基本战略必须重新加以定义 17.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1月12日报道,韩国造船业的年度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同 时被中国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首次登上造船业世界第一的宝座 报道称,据1月12日国际造船海运分析机构的统计显示,去年韩国的年度新接订单量 为315万4千721标准吨(世界占有率40.1%),被新接订单量349万2千435标准吨(世 界占有率44.4%)的中国超越。 另外在评价造船行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手持订单量上,韩国也被中国超越,截止 到今年1月初,中国以5322万5664标准吨的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34.9%)领先于韩国 造船业的5千283万8998CGT(世界占有率34.7%)。这是韩国2000年2月手持订单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以来,首次被超越。 18.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奔腾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驰骋在南国沃土,象征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 的精神 六、选做题(18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一生做好一件事 池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首句“无媒径路草萧萧”中的“萧萧”二字有何作用?(4 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 2 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出句子序号即可)(4 分) ①诚然,面对当下的经济压力,短期的应对也许是必需的。 ②比“应对"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定义自身的基本战略。 ③可惜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短期的经济压力下被动作出反应,而往往把战略 放在一边,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的企业以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子。 ④面对金融危机,仅仅说“应对”是不够的。 ⑤但是,当我们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废料排放、水资源、粮食等等更长期的问 题时,企业大部分的基本战略必须重新加以定义。 1 7.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 1 月 1 2 日报道,韩国造船业的年度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同 时被中国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首次登上造船业世界第一的宝座。 报道称,据 1 月 1 2 日国际造船海运分析机构的统计显示,去年韩国的年度新接订单量 为 3 1 5 万 4 千 7 2 1 标准吨(世界占有率 40.1%),被新接订单量 349 万 2 千 435 标准吨(世 界占有率 4 4.4%)的中国超越。 另外在评价造船行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手持订单量上,韩国也被中国超越,截止 到今年 1 月初,中国以 532 2 万 5664 标准吨的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 3 4.9%)领先于韩国 造船业的 5 千 283 万 8998CGT(世界占有率 34.7%)。这是韩国 2000 年 2 月手持订单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以来,首次被超越。 18.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 分) 奔腾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驰骋在南国沃土,象征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 的精神。 六、选做题(1 8 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一生做好一件事 池 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
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儿,想来真是痴长。 ②丛前,我外婆家的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长淸了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 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 里,引得蜂来燕往 蝶飞蚓爬,让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后来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 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 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偏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 寸土地。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竞留了养花槽。这一高 兴,头脑发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 湖泥。在忙了一阵后,花养上了,草也种上了,菜籽儿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 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 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 庐山植物因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 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 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④《花经》记叙了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本是一名 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日“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 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兴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 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购买田地十佘亩,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 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 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 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⑤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 了精神,养出了人间知己,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好了人生一件事!而把一件事要 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⑥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 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 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可由养花我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 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 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能做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了。正像张继以一首《枫 桥夜泊》使其名流千古、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飘》 屹立于世界文坛一样,人生不需很多,只要一点点足矣。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 没有做好一件事 ⑦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 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 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一写作…我这一生。 (选自《做人与处世》2009年第10期)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二段划线句的作用。(4分) 20.黄岳渊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生做好一件事”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6分) 21.第六段作者选取张继、张若虚和玛格丽特·米切尔三人的事例,有何目的?试作简 析。(4分)
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儿,想来真是痴长。 ②从前,我外婆家的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长满了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 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里,引得蜂来燕往 蝶飞蚓爬,让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后来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 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 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偏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 寸土地。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竞留了养花槽。这一高 兴,头脑发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 湖泥。在忙了一阵后,花养上了,草也种上了,菜籽儿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 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 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 庐山植物因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 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 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④《花经》记叙了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本是一名 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日“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 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兴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 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购买田地十余亩,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 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 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 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⑤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 了精神,养出了人间知己,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好了人生一件事!而把一件事要 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⑥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 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 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可由养花我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 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 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能做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了。正像张继以一首《枫 桥夜泊》使其名流千古、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飘》 屹立于世界文坛一样,人生不需很多,只要一点点足矣。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 没有做好一件事。 ⑦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 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 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选自《做人与处世》2009 年第 1 0 期) 1 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二段划线句的作用。(4 分) 20.黄岳渊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生做好一件事”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6 分) 21.第六段作者选取张继、张若虚和玛格丽特·米切尔三人的事例,有何目的?试作简 析。(4 分)
22.本文是一篇随笔,试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豪华落尽见真淳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 年98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就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来说,季羡林是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是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其涉足学术领域 之广,当世罕见。可以说,大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几乎都留下了季老探索的足迹。追 究季羡林之成为“杂家"的起因,是当代学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界学人最感兴 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季先生自己轻描淡写地把原因归于“偶然性”。 季羡林一生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季羨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 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种流动着的一贯的人格精神。季羨林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 写作风格广有涉猎、汲取:《史记》的雄浑,六朝骈文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清新,杜甫 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这样写出来的散文, 或如行云,舒卷自如:或如流水,潺凌通畅;或加淡妆,朴素无华;或加浓抹,五色相宜 长达数千字的,不厌其长;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个字的,不觉其短;全都灵活方便,得心 应手,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绘风景,都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在他笔下,一山一石 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都能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 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对于自己的文章,季老曾说: “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凡是没有真正 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这才是季先生文章真正感人的缘由吧!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将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先生一直秉 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 阔坦荡。”先生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谆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 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 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 情中人。在我们外人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季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呢?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学术上的成就、极具感染力的文风、朴素、高贵的人格,这是 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硅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 束。这不仅仅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少了,还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 的反差:这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位学术坚守者的宁静与单纯。斯人仙逝,给公众造成巨大的 心理空缺,使得大众精神偶像的投射又失去了一个对象。这是先生的宝贵之处。 风雨百年,铸造的是品格:大浪淘沙,沉淀的是真金。”“斯人已去,功过成败皆虚: 沧桑正道,将上下而求索。月白风清,一代巨擘长存天地:德高望重,万古芳名永留人间 这是人们悼念先生的语句。在悲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国学复兴”的思索。这也许 是先生对国人的最后赠予了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9.文章开头说“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试分析这句话在全文 中的作用。(4分)
22.本文是一篇随笔,试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4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豪华落尽见真淳 2009 年 7 月 1 1 日上午 9 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 30 1 医院辞世,享 年 98 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就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来说,季羡林是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是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其涉足学术领域 之广,当世罕见。可以说,大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几乎都留下了季老探索的足迹。追 究季羡林之成为“杂家"的起因,是当代学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界学人最感兴 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季先生自己轻描淡写地把原因归于“偶然性”。 季羡林一生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 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种流动着的一贯的人格精神。季羡林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 写作风格广有涉猎、汲取:《史记》的雄浑,六朝骈文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清新,杜甫 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这样写出来的散文, 或如行云,舒卷自如;或如流水,潺凌通畅;或加淡妆,朴素无华;或加浓抹,五色相宜。 长达数千字的,不厌其长;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个字的,不觉其短;全都灵活方便,得心 应手,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绘风景,都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在他笔下,一山一石,一 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都能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 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对于自己的文章,季老曾说: “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凡是没有真正 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这才是季先生文章真正感人的缘由吧!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将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先生一直秉 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 阔坦荡。”先生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谆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 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 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 情中人。在我们外人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季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呢?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学术上的成就、极具感染力的文风、朴素、高贵的人格,这是 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硅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 束。这不仅仅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少了,还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 的反差:这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位学术坚守者的宁静与单纯。斯人仙逝,给公众造成巨大的 心理空缺,使得大众精神偶像的投射又失去了一个对象。这是先生的宝贵之处。 “风雨百年,铸造的是品格;大浪淘沙,沉淀的是真金。”“斯人已去,功过成败皆虚; 沧桑正道,将上下而求索。月白风清,一代巨擘长存天地;德高望重,万古芳名永留人间。 "这是人们悼念先生的语句。在悲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国学复兴”的思索。这也许 是先生对国人的最后赠予了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 9.文章开头说“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试分析这句话在全文 中的作用。 (4 分)
20.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评价“季羡林”先生的?分别进行 了怎样的评价?(6分) 21.“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 种流动着的一的人格精神。”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4分) 22.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成为“杂家”的原因。(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也说:“吾日三省 吾身。”可见,“省”对人有多么重要 请以“省”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分,每小题3分) 1.B(A狙一C帐一账D蒙mg) 2.B(①“渗入”是“进入到”的意思,后面不能再加“到”;“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 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②“机体”指具有生命个体的总体,也叫”有机体”;“肌体”指 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③“安适”多指人的心情安静、舒适,情绪稳定,精神畅快,相对 偏重于人的精神方面:“安逸”则指人的生活的安定、清闲、舒适、安乐,可以指精神生活, 也可以指物质生活。) 3.A(C.风靡一时:形容某一事物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行。英雄不可能是流行的。B.大 言不惭:指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显然单指说话这方面的情况。应改为“恬不知耻”。D.言 不由衷: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此处用“词不达意。” (较女 4.D(A项一面与两面不能呼应;B项介词使用错误,“对”与“上”不搭配,可将“对 改为“在”,也可以去掉“上”;C项“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揉) 5.B(A去掉省略号前面的“等”C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D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9分,每小题3分) 6.B(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的是“中国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发展的理念 而并非是“中国模式”本身 7.D(D项所阐述的恰恰与“和谐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为和谐发展强调“和而不同”。) 8.C(不是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报,报复) 1O.A(A都是介词,用…的身份;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 侯贏;C介词,在、介词,跟;D连词,却/连词,表修饰) 11.A(③表明杨阜的守城决心,④是劝说姜叙起兵的话⑥是杨阜岳母说的话) 12.A(杨阜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不因为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
20.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评价“季羡林”先生的?分别进行 了怎样的评价?(6 分) 2 1.“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 种流动着的一的人格精神。”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4 分) 22.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成为“杂家”的原因。(4 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也说:“吾日三省 吾身。”可见,“省”对人有多么重要。 请以“省”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 5 分,每小题 3 分) 1.B(A 狙一 C 帐一账 D 蒙 ) 2.B(①“渗入”是“进入到”的意思,后面不能再加“到”;“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 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②“机体”指具有生命个体的总体,也叫”有机体”;“肌体”指 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③“安适”多指人的心情安静、舒适,情绪稳定,精神畅快,相对 偏重于人的精神方面;“安逸”则指人的生活的安定、清闲、舒适、安乐,可以指精神生活, 也可以指物质生活。) 3.A(C.风靡一时:形容某一事物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行。英雄不可能是流行的。B.大 言不惭:指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显然单指说话这方面的情况。应改为“恬不知耻”。D.言 不由衷: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此处用“词不达意。” (较好) 4.D(A 项一面与两面不能呼应;B 项介词使用错误,“对”与“上”不搭配,可将“对” 改为“在”,也可以去掉“上”;C 项“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揉) 5.B(A 去掉省略号前面的“等”;C 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D 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B(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的是“中国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发展的理念, 而并非是“中国模式”本身) 。 7.D(D 项所阐述的恰恰与“和谐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为和谐发展强调“和而不同”。) 8.C(不是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三、(1 2 分,每小题 3 分) 9.D(报,报复) 1 O.A(A 都是介词,用……的身份;B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 侯赢;C 介词,在、介词,跟;D 连词,却/连词,表修饰) 11.A(③表明杨阜的守城决心,④是劝说姜叙起兵的话⑥是杨阜岳母说的话) 1 2.A(杨阜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不因为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
定,因果关系不对) 四、(24分) ①太祖追到安定,而苏伯在河间反叛,太祖将要率军回东面去。(3分。省略调序“引” 东”各1分) ②马超兼并了所有陇西的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来帮助他,接近一万人,攻打冀城 (3分。“兼”“众”“以”各1分) ③守城没有使城没有保全,上司(刺史、太守)被杀而自己又没有为之死节,还有什么面 目在世上活下去(4分。“全”、“死”“视息”、倒装句式各1分) 会,14.(1)方面借径路的荒草茂盛写出了隐者所居环境的萧条冷落:2分)另一方面表现 者的安于索居、甘于寂寞和恬淡自适的个性特点。(2分) (2)①借物抒情,诗人借“白发”表达了对不公正社会的愤慨与批判之情:(2分,手法 与情感表达各占1分。)②诗人认为世间只有白发公道,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头上也照长不 误,借此暗指除白发之外,世间没有任何公道,这是诗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有力鞭笞。(2分, 字面意思与暗含意思各占1分。) 15.(1)竟无语凝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烟光凝而暮山紫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梧桐更兼细雨 (4)奈何取之尽锱铢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每题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④②①⑤③(排错一句,该题不得分) 17.中国造船业首次全面超越韩国成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业”1分,“首次”1 全面”1分、“超越韩国”1分) 18.答案示例: 巍峨的珠穆朗玛,就像一座挺立的丰碑,屹立在青藏高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意志 辽阔的蒙古草原,恰似一位沉静的长者,安卧在北方大地,显示了中华民族宽广无边的。 (每句2分,句式一致1分,比喻恰当1分。) 六、(18分) 19.(4分)①内容上:这段文字描绘了满园植物繁盛而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②结构 上为下文写作者养花种草并最终失败做铺垫。(2分)。 20.(6分)①这件事必须投合自己的兴趣,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而不是有点喜欢和有点 迷恋。(2分)②把这件事作为自己唯一关注的事业,心无旁骛。(2分)③做事的过程中要全力 以赴,执着专注,终其一生。(2分) 21.(4分)①以典型的事例充分印证作者“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的看法。(2分) ②张继等人为文坛名家,为身为作家的作者树立了榜样:引出文末作者“一生做好写作这件 事”的感慨。(2分,每点1分) 22.(4分)①对比手法。如作者和黄岳渊在养花种草方面的对比,作者读《花经》前后 的对比等。(2分)②以小见大。作者以养花种草这件小事,阐述了深刻的哲理。(2分) ③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或答“叙议结合”)。如第二段划线句属描写,第四段记叙 黄岳渊先生养花种草的经历,第五、六、七各段的结尾则为议论。(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定,因果关系不对) 四、(24 分) 1 3.(10 分) 、 ①太祖追到安定,而苏伯在河间反叛,太祖将要率军回东面去。 (3 分。省略调序“引” “东”各 1 分) ②马超兼并了所有陇西的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来帮助他,接近一万人,攻打冀城。 (3 分。“兼”“众”“以”各 1 分) ③守城没有使城没有保全,上司(刺史、太守)被杀而自己又没有为之死节,还有什么 面 目在世上活下去!(4 分。“全”、“死”、“视息”、倒装句式各 1 分) 1 4.(1)一方面借径路的荒草茂盛写出了隐者所居环境的萧条冷落;(2 分)另一方面表现 隐者的安于索居、甘于寂寞和恬淡自适的个性特点。(2 分) (2)①借物抒情,诗人借“白发”表达了对不公正社会的愤慨与批判之情;(2 分,手法 与情感表达各占 1 分。)②诗人认为世间只有白发公道,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头上也照长不 误,借此暗指除白发之外,世间没有任何公道,这是诗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有力鞭笞。(2 分, 字面意思与暗含意思各占 1 分。) 15.(1)竟无语凝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烟光凝而暮山紫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梧桐更兼细雨 (4)奈何取之尽锱铢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每题 1 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五、(1 2 分) 1 6.④②①⑤③(排错一句,该题不得分) 1 7.中国造船业首次全面超越韩国成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业”1 分,“首次”1 分, “全面”1 分、“超越韩国”1 分) 1 8.答案示例: 巍峨的珠穆朗玛,就像一座挺立的丰碑,屹立在青藏高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意志。 辽阔的蒙古草原,恰似一位沉静的长者,安卧在北方大地,显示了中华民族宽广无边的。 胸怀。 (每句 2 分,句式一致 1 分,比喻恰当 1 分。) 六、(1 8 分) (一) ’ 1 9.(4 分)①内容上:这段文字描绘了满园植物繁盛而生机勃勃的景象。(2 分)②结构 上为下文写作者养花种草并最终失败做铺垫。(2 分) 。 20.(6 分)①这件事必须投合自己的兴趣,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而不是有点喜欢和有点 迷恋。(2 分)②把这件事作为自己唯一关注的事业,心无旁骛。(2 分)③做事的过程中要全力 以赴,执着专注,终其一生。(2 分) 2 1.(4 分)①以典型的事例充分印证作者“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的看法。(2 分) ②张继等人为文坛名家,为身为作家的作者树立了榜样;引出文末作者“一生做好写作这件 事”的感慨。(2 分,每点 1 分) 22.(4 分)①对比手法。如作者和黄岳渊在养花种草方面的对比,作者读《花经》前后 的对比等。(2 分)②以小见大。作者以养花种草这件小事,阐述了深刻的哲理。(2 分) ③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或答“叙议结合”)。如第二段划线句属描写,第四段记叙 黄岳渊先生养花种草的经历,第五、六、七各段的结尾则为议论。(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9.(4分)内容上:是对季羡林学术和人品的高度评价,(2分)结构上:统领全文。(2 20.(6分) 从治学角度分析:是一个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2分);从散文创 作角度分析:感情真实,态度严肃(2分);从处世角度分析:真情、真实、真切。(2 (文中第二、三、四段分别从治学、为文和处世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语进行归纳。) 21.(4分1)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代表着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的创作发展过程(首 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广有涉猎、博采众长,然后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2分) (2)他的散文创作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一种人格精神(1分),即情感真挚,态度严肃。(1分) (注意题干中这一句话在文段中的作用,重点理解“创作心理变迁的缩影”与“人格精 神”具体指代的内容,可以从文中第三段筛选到有关答案。) 22.(4分)(1)为人谦逊真诚,为学不知满足,因此成为“杂家”:(2分)这可以从季羡林 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偶然性”分析得知) (2)无论时代多么浮躁,始终坚守自己的宁静与单纯;(2分)(从文中第五自然段可以分 析得出。)(从文中其他方面归纳也可,但须言之成理。) 七、(60分) 参照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43分为基准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阜,字义山,,是天水冀城人。以州从事的身份作为凉州刺史韦端的使者到许昌拜见 曹操,被任为安定长史。杨阜回来后,关西各位将军问袁绍和曹操将谁胜谁败,杨阜说:“袁 公宽厚但不果断,喜好谋略但缺乏决策,不果断就没有威严,缺乏决策就会误事,现在他虽 然强大,但最终不可能成就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断应变毫不犹豫,法令统一而军队精 良,能使用不循常规的人,所任用的人都各尽其力,他必定是能成大事的人。”长史不是他 喜欢的官职,于是就弃官而去。韦端征召他任太仆,韦端的儿子韦康代父任刺史,征辟杨阜 为别驾。被举为孝廉,征召为丞相府官员,州中上表请求把他留下来参赞军事。 马超在渭南战败,,逃走退守到西北诸戎族中。太祖追到安定,而苏伯在河间反叛,太 祖将要率军回东面去。杨阜当时正有使命在军中,对太祖说,“马超有韩信、英布的勇猛, 甚得羌、胡各族人之心,西部的州郡都害怕他。如果大军回去,不进行严密的戒备,陇地诸 郡就要失去。”太祖认为他说的正确,但回军很仓猝,防备不周密。马超率领各部族的头领 来袭击陇地的郡县,这些郡县都响应他,只有冀城聚集州郡的兵力坚守。马超兼并了所有陇 西的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来帮助他,接近一万人,攻打冀城。杨阜率领城中的士大夫和 自己宗族的子弟精兵一千多人,让堂弟杨岳在城上建立半月形的营寨,与马超接战,从正月 至八月一直坚守,但没有援兵来到。州中派遣别驾阎温沿着河水潜出求救,被马超所杀,于 是刺史、太守恐惧失色,开始有投降的计议。杨阜哭着劝谏说:“我们率领父兄子弟以道义 相激励,除了死没有另外的打算。过去田单守城,也没有比这里更牢固。(投降是)放弃马上 就要到手的成功:并陷入了不义的名声中,我要以死坚守。”于是就大声哭喊。刺史、太守 最后还是派人请求停战,打开城门迎接马超。马超进城后,把杨岳拘押在冀城,派杨昂杀了 刺史、太守。 杨阜心中有向马超报仇的志向,但没有得到机会。不久,杨阜以丧事为由请求给予埋葬妻子 的假期。杨阜的妻兄姜叙屯守在历城。杨阜年幼在姜叙家长大,见到姜叙和他的母亲时,说 起前些时候在冀城中的事,非常悲痛。姜叙说,“怎么你这么悲伤?”杨阜说;“守城没有守 住,刺史、太守被杀而自己又没有一起死,还有什么面目在世上活下去!马超背叛父亲和国 君,虐待杀害州中将领,这难道仅仅是我的忧虑和责任,一州的士大夫都蒙受了耻辱。你统
(二) 19.(4 分)内容上:是对季羡林学术和人品的高度评价,(2 分)结构上:统领全文。(2 分) 20.(6 分) 从治学角度分析:是一个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2 分);从散文创 作角度分析:感情真实,态度严肃(2 分);从处世角度分析:真情、真实、真切。(2 分) (文中第二、三、四段分别从治学、为文和处世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语进行归纳。) 21.(4 分)(1)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代表着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的创作发展过程(首 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广有涉猎、博采众长,然后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2 分) (2)他的散文创作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一种人格精神(1 分),即情感真挚,态度严肃。(1 分) (注意题干中这一句话在文段中的作用,重点理解“创作心理变迁的缩影”与“人格精 神”具体指代的内容,可以从文中第三段筛选到有关答案。) 22.(4 分)(1)为人谦逊真诚,为学不知满足,因此成为“杂家”;(2 分)(这可以从季羡林 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偶然性”分析得知) (2)无论时代多么浮躁,始终坚守自己的宁静与单纯;(2 分)(从文中第五自然段可以分 析得出。) (从文中其他方面归纳也可,但须言之成理。) 七、(60 分) 参照 2009 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 43 分为基准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阜,字义山,.是天水冀城人。以州从事的身份作为凉州刺史韦端的使者到许昌拜见 曹操,被任为安定长史。杨阜回来后,关西各位将军问袁绍和曹操将谁胜谁败,杨阜说:“袁 公宽厚但不果断,喜好谋略但缺乏决策,不果断就没有威严,缺乏决策就会误事,现在他虽 然强大,但最终不可能成就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断应变毫不犹豫,法令统一而军队精 良,能使用不循常规的人,所任用的人都各尽其力,他必定是能成大事的人。”长史不是他 喜欢的官职,于是就弃官而去。韦端征召他任太仆,韦端的儿子韦康代父任刺史,征辟杨阜 为别驾。被举为孝廉,征召为丞相府官员,州中上表请求把他留下来参赞军事。 马超在渭南战败,.逃走退守到西北诸戎族中。太祖追到安定,而苏伯在河间反叛,太 祖将要率军回东面去。杨阜当时正有使命在军中,对太祖说,“马超有韩信、英布的勇猛, 甚得羌、胡各族人之心,西部的州郡都害怕他。如果大军回去,不进行严密的戒备,陇地诸 郡就要失去。”太祖认为他说的正确,但回军很仓猝,防备不周密。马超率领各部族的头领 来袭击陇地的郡县,这些郡县都响应他,只有冀城聚集州郡的兵力坚守。马超兼并了所有陇 西的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来帮助他,接近一万人,攻打冀城。杨阜率领城中的士大夫和 自己宗族的子弟精兵一千多人,让堂弟杨岳在城上建立半月形的营寨,与马超接战,从正月 至八月一直坚守,但没有援兵来到。州中派遣别驾阎温沿着河水潜出求救,被马超所杀,于 是刺史、太守恐惧失色,开始有投降的计议。杨阜哭着劝谏说:“我们率领父兄子弟以道义 相激励,除了死没有另外的打算。过去田单守城,也没有比这里更牢固。(投降是)放弃马上 就要到手的成功;并陷入了不义的名声中,我要以死坚守。”于是就大声哭喊。刺史、太守 最后还是派人请求停战,打开城门迎接马超。马超进城后,把杨岳拘押在冀城,派杨昂杀了 刺史、太守。 杨阜心中有向马超报仇的志向,但没有得到机会。不久,杨阜以丧事为由请求给予埋葬妻子 的假期。杨阜的妻兄姜叙屯守在历城。杨阜年幼在姜叙家长大,见到姜叙和他的母亲时,说 起前些时候在冀城中的事,非常悲痛。姜叙说,“怎么你这么悲伤?”杨阜说;“守城没有守 住,刺史、太守被杀而自己又没有一起死,还有什么面目在世上活下去!马超背叛父亲和国 君,虐待杀害州中将领,这难道仅仅是我的忧虑和责任,一州的士大夫都蒙受了耻辱。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