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四年六月十八日北京
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北京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论卷课题组 引言 主笔:刘英金 撰稿人:邓勇、丁若洋、李栋 主要贡献者:庞鸿魁、郑江平、任振和、李晔、杨明 第一章形势分析 主笔:董文杰、罗云峰 撰稿人:常国刚、孙冷、张海东、任振和、毛留喜、李晔 主要贡献者:任小波、王苏民、喻纪新、效存德 第二章总体战略 主笔:王守荣、林家彬、吴贤纬 撰稿人:张家宝、沈国权、方宗义、任振和 主要贡献者:王毅、张洪广、程磊、杨明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 论 卷 课 题 组 引 言 主 笔:刘英金 撰 稿 人:邓 勇、丁若洋、李 栋 主要贡献者:庞鸿魁、郑江平、任振和、李 晔、杨 明 第一章 形势分析 主 笔:董文杰、罗云峰 撰 稿 人:常国刚、孙 冷、张海东、任振和、毛留喜、李 晔 主要贡献者:任小波、王苏民、喻纪新、效存德 第二章 总体战略 主 笔:王守荣、林家彬、吴贤纬 撰 稿 人:张家宝、沈国权、方宗义、任振和 主要贡献者:王 毅、张洪广、程 磊、杨 明
第三章战略任务 主笔:徐祥德、刘春蓁 撰稿人:章国材、阮水根、张人禾、卞林根、倪允琪、丁国安、 李集明、顾骏强 主要贡献者:刘玉洁、董锁成、赵立成、黄朝迎、刘奇俊、高学杰 陈怀亮、王建林、霍治国、孟青、闫俊岳、张永山、 苗秋菊、施晓晖、丁传群、胡欣、王雪臣、孙冷 第四章能力建设 主笔:丑纪范、孙照渤、李良序 撰稿人:萧永生、于新文、张文建、郭亚曦、董文杰、黄永梅、 顾卫、辛晓平、周广胜、张家宝、任鸿翔、邓强、 陈志宇、王伟、任国玉、杨振斌、吕江津 主要贡献者:许永锞、孙力 第五章战略措施 主笔:丁永建、王春虎、于新文 撰稿人:李士斌、李修池、韩通武、刘宪华、王志强、于玉斌 主要贡献者:王伟、邵立勤、曹广生、石波、周可、严昭柱、 王振江、董锁成、刘时银、赵林、王文华、陈振林 秦祥士、嵇启武、效存德、李德善、高兴龙、程磊 张洪广、任振和、牛国良、郭志武
第三章 战略任务 主 笔:徐祥德、刘春蓁 撰 稿 人:章国材、阮水根、张人禾、卞林根、倪允琪、丁国安、 李集明、顾骏强 主要贡献者:刘玉洁、董锁成、赵立成、黄朝迎、刘奇俊、高学杰、 陈怀亮、王建林、霍治国、孟 青、闫俊岳、张永山、 苗秋菊、施晓晖、丁传群、胡 欣、王雪臣、孙 冷 第四章 能力建设 主 笔:丑纪范、孙照渤、李良序 撰 稿 人:萧永生、于新文、张文建、郭亚曦、董文杰、黄永梅、 顾 卫、辛晓平、周广胜、张家宝、任鸿翔、邓 强、 陈志宇、王 伟、任国玉、杨振斌、吕江津 主要贡献者:许永锞、孙 力 第五章 战略措施 主 笔:丁永建、王春虎、于新文 撰 稿 人:李士斌、李修池、韩通武、刘宪华、王志强、于玉斌 主要贡献者:王 伟、邵立勤、曹广生、石 波、周 可、严昭柱、 王振江、董锁成、刘时银、赵 林、王文华、陈振林、 秦祥士、嵇启武、效存德、李德善、高兴龙、程 磊、 张洪广、任振和、牛国良、郭志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形势分析 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 1899 (一)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中国气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事业提出新需求 )气象事业要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三)世界气象科技快速发展给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四)未来20年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国际环境变化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气象现代化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 (二)气象科技总体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38 三)部门分割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未充分共享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气象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第二章总体战略 46 、战略定位 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一)战略思想 (二)指导方针… 三、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阶段目标 四、战略布局 58 )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推进气象体制改革和创新 (二)改进气象行业布局,促进行业联合和协调发展 三)调整区域气象布局,统筹全国和区域气象发展. (四)加强全球、区域和周边国际气象合作布局. 第三章战略任务 61 气象科学与技术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形势分析 .................................. 8 一、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9 (一)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9 (二)新中国气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11 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2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事业提出新需求...........................................24 (二)气象事业要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25 (三)世界气象科技快速发展给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27 (四)未来 20 年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国际环境变化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 ...............................................................................................................................3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36 (一)气象现代化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36 (二)气象科技总体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38 (三)部门分割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未充分共享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40 (四)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42 (五)气象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43 第二章 总体战略 ................................. 46 一、战略定位..........................................................................................................46 二、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48 (一)战略思想...................................................................................................48 (二)指导方针...................................................................................................52 三、战略目标..........................................................................................................54 (一)总体目标...................................................................................................54 (二)阶段目标...................................................................................................56 四、战略布局..........................................................................................................58 (一)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推进气象体制改革和创新...............................58 (二)改进气象行业布局,促进行业联合和协调发展...................................58 (三)调整区域气象布局,统筹全国和区域气象发展...................................58 (四)加强全球、区域和周边国际气象合作布局...........................................59 第三章 战略任务 ................................. 61 一、气象科学与技术..............................................................................................62
(一)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 二)亚洲季风变化机理 三)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理论 (四)人工影响天气调控原理与新技术 (五)大气化学理论与技术 (六)大气监测技术与分析理论 (七)数值模式的理论与技术 、基本气象业务体系 (一)气象观测系统… 5559 (二)气象信息系统 (三)气象预报系统 (四)气候变化预测预估与应对系统 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73 (二)现代航空气象体系 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四)水文气象服务体系 (五)交通气象服务体系 (六)海洋气象服务体系、 8 (七)城市气象保障体系 (八)重大工程气象保障体系. 四、气象与国家安全保障 )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警 (二)人类健康安全保障气象应急响应. (三)军事气象保障 (四)粮食安全气象保障… 89 (五)能源安全气象保障 (六)雷电灾害防御保障 (七)空间天气预警 五、气象与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二)气象对水资源影响评估. (三)气象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 (四)人工影响天气 (五)气候变化与环境外交. 第四章能力建设 103 综合观测系统工程 (一)建设必要性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 (一)建设必要性 .109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1
(一)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63 (二)亚洲季风变化机理...................................................................................63 (三)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理论.......................................................................63 (四)人工影响天气调控原理与新技术...........................................................63 (五)大气化学理论与技术...............................................................................64 (六)大气监测技术与分析理论.......................................................................64 (七)数值模式的理论与技术...........................................................................65 二、基本气象业务体系..........................................................................................65 (一)气象观测系统...........................................................................................65 (二)气象信息系统...........................................................................................69 (三)气象预报系统...........................................................................................70 (四)气候变化预测预估与应对系统...............................................................71 三、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73 (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73 (二)现代航空气象体系...................................................................................75 (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76 (四)水文气象服务体系...................................................................................77 (五)交通气象服务体系...................................................................................79 (六)海洋气象服务体系...................................................................................81 (七)城市气象保障体系...................................................................................82 (八)重大工程气象保障体系...........................................................................84 四、气象与国家安全保障......................................................................................85 (一)重大天气气候灾害预警...........................................................................85 (二)人类健康安全保障气象应急响应...........................................................86 (三)军事气象保障...........................................................................................88 (四)粮食安全气象保障...................................................................................89 (五)能源安全气象保障...................................................................................91 (六)雷电灾害防御保障...................................................................................92 (七)空间天气预警...........................................................................................94 五、气象与可持续发展..........................................................................................95 (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96 (二)气象对水资源影响评估...........................................................................98 (三)气象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99 (四)人工影响天气.........................................................................................100 (五)气候变化与环境外交.............................................................................101 第四章 能力建设 ................................ 103 一、综合观测系统工程........................................................................................104 (一)建设必要性.............................................................................................104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06 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109 (一)建设必要性.............................................................................................109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1
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13 (一)建设必要性 .113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4 四、气候预测系统工程 116 (一)建设必要性 116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五、气候变化应对工程… )气象能源开发利用 120 (二)固碳减排. 123 三)海冰资源化利用 (四)食物安全气象保障 (五)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 六、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 (一)北京航空气象中心建设 (二)国家空间天气中心建设 136 七、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138 (一)建设必要性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八、气象科技创新工程…… 142 (一)建设必要性 142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43 第五章战略措施. ,,,,,,147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气象科技进步 147 一)加强理论创新,提髙气象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 147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为提高综合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148 三)积极推进体制创新,为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 149 、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提高队伍整体竞争力 (一)以高层次人才和髙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带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150 (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实现人力资本增长. 三)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建设开放的人才体系 151 (四)推进人机制和体制创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151 三、深化改革,促进资源与信息共享 152 (一)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重大转变…152 二)尽快建立资源共享协调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153 (三)建立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逐步实现资源整合 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明确各级公共财政的气象支出责任 (二)满足需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三)加快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提髙立法质量 二)加快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确保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162
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113 (一)建设必要性............................................................................................. 113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4 四、气候预测系统工程........................................................................................ 116 (一)建设必要性............................................................................................. 116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8 五、气候变化应对工程........................................................................................ 119 (一)气象能源开发利用.................................................................................120 (二)固碳减排.................................................................................................123 (三)海冰资源化利用.....................................................................................126 (四)食物安全气象保障.................................................................................128 (五)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130 六、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132 (一)北京航空气象中心建设.........................................................................133 (二) 国家空间天气中心建设.......................................................................136 七、人工影响天气工程........................................................................................138 (一)建设必要性.............................................................................................138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40 八、气象科技创新工程........................................................................................142 (一)建设必要性.............................................................................................142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43 第五章 战略措施 ................................ 147 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气象科技进步....................................................147 (一)加强理论创新,提高气象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147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为提高综合实力提供有力支撑.........................148 (三)积极推进体制创新,为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149 二、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提高队伍整体竞争力........................................150 (一)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带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150 (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实现人力资本增长.....................................150 (三)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建设开放的人才体系.........................................151 (四)推进人机制和体制创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151 三、深化改革,促进资源与信息共享................................................................152 (一)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重大转变.....152 (二)尽快建立资源共享协调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共享水平.....................153 (三)建立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逐步实现资源整合.............................155 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156 (一)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明确各级公共财政的气象支出责任.............156 (二)满足需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157 (三)加快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160 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160 (一)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质量.............................................160 (二)加快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确保法律法规贯彻实施.....................162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163 六、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履约行动 163 (一)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163 (二)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活动,发起和参与大型国际科技计划 三)积极支持履约行动,全力维护国家权益 七、加强领导,健全国民气象教育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 )切实加强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领导 )健全国民气象宣传教育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指明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 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强调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 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一方面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 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又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促进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减轻天气气候灾害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本世纪头 20年中国气象事业的历史使命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天气气候灾害。天气气候灾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163 六、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履约行动........................................163 (一)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地位.....................................................163 (二)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活动,发起和参与大型国际科技计划.................165 (三)积极支持履约行动,全力维护国家权益.............................................166 七、加强领导,健全国民气象教育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166 (一)切实加强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领导.........................................................167 (二)健全国民气象宣传教育体系.................................................................167 (三)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168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指明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 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强调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 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一方面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 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又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促进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减轻天气气候灾害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本世纪头 20年中国气象事业的历史使命。 一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天气气候灾害1[1]。天气气候灾
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 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 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GDP的3%6%2。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灾害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 益加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 越来越大。1995年以来,每年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 过1000亿元,1998年高达2998亿元。如果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 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 失更为严重。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 急剧增加。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到368ppmV(百万分之 体积),是过去42万年来的最高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年)预测: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 将上升1.4-5.8℃。2003年10月美国五角大楼在给布什政府提供的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秘密报告中指出,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气候突变,并由此引发全球性骚乱、冲突和核战争, 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该报告认为20年后人类的头号威胁不再 是恐怖主义,而气候变化将摧毁“我们”。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的大量
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 3400 万公 倾(5 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 人口约达 6 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GDP 的 3%-6%2[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灾害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 益加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 越来越大。1995 年以来,每年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 过 1000 亿元, 1998 年高达 2998 亿元。如果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 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 失更为严重。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 急剧增加。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到 368ppmv(百万分之一 体积),是过去 42 万年来的最高值3[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 年)预测: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 将上升 1.4-5.8℃。2003 年 10 月美国五角大楼在给布什政府提供的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秘密报告中指出,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气候突变,并由此引发全球性骚乱、冲突和核战争, 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该报告认为 20 年后人类的头号威胁不再 是恐怖主义,而气候变化将摧毁“我们”。根据国内外科学家的大量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 彰显。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 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等,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难以逆转 和持久的影响;气候变化加剧食物、水和能源危机,严重影响到我国 的国家安全,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特别是臭氧层耗损、 大气成分改变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粮食数量和质量下降、流行病传播,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民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适应和减缓气 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和环境外交斗争的 热点问题 当今,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迫使许多国家寻求 新的资源、实行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新的能源战略,积极探索和开发 无污染、可再生的气候资源。欧盟各国制定了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到 2010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从目前的6%提高到12%, 风力发电提高到总发电量的22%。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食物、水、矿产等资源不 足的矛盾将越来越尖锐。我国地域宽广,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 候带覆盖着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气候资 源丰富多样。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能源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空中 水资源具有很大的调控潜力。高度重视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 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岀重要贡献,而且也应成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一个 重要举措。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大计 天气气候灾害与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 彰显。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 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等,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难以逆转 和持久的影响;气候变化加剧食物、水和能源危机,严重影响到我国 的国家安全,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特别是臭氧层耗损、 大气成分改变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粮食数量和质量下降、流行病传播,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民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适应和减缓气 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和环境外交斗争的 热点问题。 当今,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迫使许多国家寻求 新的资源、实行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新的能源战略,积极探索和开发 无污染、可再生的气候资源。欧盟各国制定了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到 2010 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6%提高到 12%, 风力发电提高到总发电量的 22%4[4]。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食物、水、矿产等资源不 足的矛盾将越来越尖锐。我国地域宽广,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 候带覆盖着 960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 473 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气候资 源丰富多样。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能源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空中 水资源具有很大的调控潜力。高度重视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 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而且也应成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一个 重要举措。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大计。 天气气候灾害与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展。几千年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与天气气候灾害斗争的历史,适应 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历史。但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强,导致了气候变暖的加 剧和气候恶化。目前,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 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通力合作、 全社会共同努力,适应、减缓和应对区域乃至全球性气候变化。在这 个过程中,气象工作将义不容辞地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 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 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新中国建立以 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气象人的不 懈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自动化 程度较高的气象业务和服务系统,气象科学研究、气象教育与人 才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大气象工作者为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我国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仍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 增长的需求;在一些前沿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扩大的 趋势,特别是缺乏可靠的科学数据和对策以适应、减缓和应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 为肩负起历史重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深 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面临形势、展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 基础上,研究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
展。几千年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与天气气候灾害斗争的历史,适应 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历史。但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强,导致了气候变暖的加 剧和气候恶化。目前,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 展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通力合作、 全社会共同努力,适应、减缓和应对区域乃至全球性气候变化。在这 个过程中,气象工作将义不容辞地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二 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 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 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新中国建立以 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气象人的不 懈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自动化 程度较高的气象业务和服务系统,气象科学研究、气象教育与人 才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大气象工作者为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我国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仍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 增长的需求;在一些前沿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扩大的 趋势,特别是缺乏可靠的科学数据和对策以适应、减缓和应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 为肩负起历史重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深 入调查研究、系统分析面临形势、展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 基础上,研究了本世纪头 20 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