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2发动机受力分析 由结构完整性计划看出,载荷与载荷谱的确定是实现计划的首要条件。 2.1载荷、载荷谱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2.1.1静载荷是发动机结构静强度设计的基础 (1)设计准则:0≤σ。 (2)设计方法 确定载荷P的大小→求出应力→是否满足设计准则? 叶型设计提供面积A 2.1.2载荷谱是发动机结构疲劳寿命设计的基础 通俗地说,载荷谱即载荷随时间变化的历程。载荷谱硏究包括两个方面 (1)飞行任务剖面 随发动机的使用不同而不同。 (2)飞行任务混频 *载荷谱研究花费很大。 2.2作用在各零部件上负荷 2.2.1负荷类型(实际指“负荷的产生”) (1)气体力 气体对各零组件表面的作用(压)力 与气体接触的所有零件均有气体力 (2)质量负荷——具有质量(或点)的构件在力场(通常指速度矢量变化引起 的惯性力场)中受有的作用力 (3)温度负荷 因温度影响(受热不均或材料不同)而引起零组件本身或相互间的约束,从 而产生“内在”的作用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2 发动机受力分析 由结构完整性计划看出,载荷与载荷谱的确定是实现计划的首要条件。 2.1 载荷、载荷谱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2.1.1 静载荷是发动机结构静强度设计的基础 P P A A (1)设计准则: σ≤σs (2)设计方法 确定载荷 P 的大小→求出应力→是否满足设计准则? ↑ 叶型设计提供面积 A 2.1.2 载荷谱是发动机结构疲劳寿命设计的基础 通俗地说,载荷谱即载荷随时间变化的历程。载荷谱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1) 飞行任务剖面 随发动机的使用不同而不同。 (2)飞行任务混频 * 载荷谱研究花费很大。 2.2 作用在各零部件上负荷 2.2.1 负荷类型(实际指“负荷的产生”) (1)气体力 —— 气体对各零组件表面的作用(压)力。 与气体接触的所有零件均有气体力。 (2)质量负荷——具有质量(或点)的构件在力场(通常指速度矢量变化引起 的惯性力场)中受有的作用力。 (3) 温度负荷 因温度影响(受热不均或材料不同)而引起零组件本身或相互间的约束,从 而产生“内在”的作用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4)其它负荷 摩擦力、挤压力等 2.2.2负荷方向 上述负荷通常均以分布力(体力、面力)出现。实际使用中,可用合力或合 力矩表示,它们的方向有轴向、横向(径向)、切向之分。 2.2.3负荷传递性 (1)定义 传递性系指负荷沿给定物体(零组件、气体、液体)的传递过程。它们的传 递路线主要用于定性分析时的结构强度要求。(目的) (2)传递特点 a)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的传递路线呈“封闭式”。如果“封闭路线”位于 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那么它们的负荷则称为内在力;否则为外传力。 b)随着研究对象的范围划分和约束的位置变化,内在力和外传力要发生 相互转化。 (3)传递方式 a.不同零组件间必须要有承压面—传递压力 传递摩擦力(剪切力) 举例:两个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的机匣,受拉和受压时承压面的不同 b)同一零件本身T取决于作用力与约束间的相对位置 L单向应力按流线比拟(注意圣维南原理模糊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4) 其它负荷 摩擦力、挤压力等。 2.2.2 负荷方向 上述负荷通常均以分布力(体力、面力)出现。实际使用中,可用合力或合 力矩表示,它们的方向有轴向、横向(径向)、切向之分。 2.2.3 负荷传递性 (1) 定义 传递性系指负荷沿给定物体(零组件、气体、液体)的传递过程。它们的传 递路线主要用于定性分析时的结构强度要求。(目的) (2) 传递特点 a) 处于平衡(静止)状态的传递路线呈“封闭式”。如果“封闭路线”位于 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那么它们的负荷则称为内在力;否则为外传力。 b) 随着研究对象的范围划分和约束的位置变化, 内在力和外传力要发生 相互转化。 (3) 传递方式 a.不同零组件间必须要有承压面┬─ 传递压力 └─ 传递摩擦力(剪切力) 举例:两个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的机匣,受拉和受压时承压面的不同。 b)同一零件本身┬ 取决于作用力与约束间的相对位置 └ 单向应力按流线比拟(注意圣维南原理模糊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3)发动机中载荷的传递方式 a.在零件或组件中相互抵消而不传递出去。 如:离心力、轮盘的热应力 b.有些虽然传递给相邻的组件或零件,但在发动机内部抵消不传给飞机 如:部分轴向力或扭矩 c.有些则通过相邻零件传递,最后传到飞机上去。 如:大部分的轴向力及惯性力 2.2.4负荷引起的失效模式 机械构件的失效模式是多样化的(含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负荷引起的应 力变化与性质,而不是仅仅取决于应力的分布和水平 负荷大小与其变化规律统称为“谱”。 r静强度、静刚度 不同载荷谱(或应力谱)十动强度(疲劳)、动刚度十引起不同失效模式 断裂强度(裂纹扩展) 2.3气体力计算 2.3.1动量定律 在定常流动中,管内流体在单位时间流出的动量与流入的动量之差,等于 作用在管内流体上的体积力与表面力的矢量和。 mv:-mo=R体+R面 把面力分为两部分:(1)管壁反力R和截面0-0、1-1处管外流体压力 因此 R。=(mⅴ,-mⅴ0)+(-R体-R) 管内流体作用于管壁的压力为R壁,等于-R壁,即 R壁=一R壁=(mvo-mv1)+(R体+R 对于气体:R体=0,因此 Rg=R壁=( mv orma1)+R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3)发动机中载荷的传递方式 a.在零件或组件中相互抵消而不传递出去。 如:离心力、轮盘的热应力 b.有些虽然传递给相邻的组件或零件,但在发动机内部抵消不传给飞机。 如:部分轴向力或扭矩 c.有些则通过相邻零件传递,最后传到飞机上去。 如:大部分的轴向力及惯性力 2.2.4 负荷引起的失效模式 机械构件的失效模式是多样化的(含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负荷引起的应 力变化与性质,而不是仅仅取决于应力的分布和水平。 负荷大小与其变化规律统称为“谱”。 ┌ 静强度 、 静刚度 ─┐ 不同载荷谱(或应力谱) ┼ 动强度(疲劳)、 动刚度┼引起不同失效模式 └ 断裂强度(裂纹扩展) ─┘ 2.3 气体力计算 2.3.1 动量定律 在定常流动中,管内流体在单位时间流出的动量与流入的动量之差,等于 作用在管内流体上的体积力与表面力的矢量和。 m v 1-m v 0=R 体+R 面 把面力分为两部分:(1)管壁反力R 壁和截面 0-0、1-1 处管外流体压力R 截,因此: R 壁=(m v 1-m v 0)+(-R 体-R 截) 管内流体作用于管壁的压力为 / R 壁,等于-R 壁,即 / R 壁=-R 壁=(m v 0-m v 1)+(R 体+R 截) 对于气体:R 体=0,因此: / R 壁=-R 壁=(m v 0-m v 1)+ R 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2.3.2直管通道 设定图示为正方向“+”,R壁为壁面对气体的作用力(为“+”方向),由动 量定理可得, mc1mc=PFo-P1F1+R壁 =mci-mCo-PoFo+PF=(mc,+PF)-(mco-PoFo 作用于内壁表面的气体力R垂为 Rs=-Ra=-[(mcI+PIF,)-(mco-PoFo)] 出口≥进口(试证明!) 结论: (1)管壁受有的气体力仅与进出口参数有关 (2)截面气体力=该截面气体的动、静压之和。 (3)直管气体力等于进出口的截面气体力代数和 (4)直管气体力恒指向收敛方向。(式子中的“-”表示) 推论: 弯管气体力的大小和方向是进出口截面气体力的矢量和(方向恒指离心方 向)。 直观解释: 思考题 (1)收敛喷管的受力向后,问去掉喷管后发动机推力是不是就要加大? (2)加力后加力燃烧室前的气流参数不变,那么发动机的推力为什么增大? 2.3.2叶栅通道 对于压气机而言:(下标z 转子,下标j一静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2.3.2 直管通道 设定图示为正方向“+”, R壁 为壁面对气体的作用力(为“+”方向),由动 量定理可得, mc1-mc0=P0F0-P1F1+R壁 R壁=mc1-mc0-P0F0+P1F1=(mc1+P1F1)-(mc0+P0F0) 作用于内壁表面的气体力R/ 壁为 R/ 壁=- R壁= - [(mc1+P1F1) - (mc0+P0F0)] └───┘ └───┘ 出口 ≥ 进口 (试证明!) 结论: (1)管壁受有的气体力仅与进出口参数有关。 (2)截面气体力=该截面气体的动、静压之和。 (3)直管气体力等于进出口的截面气体力代数和。 (4)直管气体力恒指向收敛方向。(式子中的“-”表示) 推论: 弯管气体力的大小和方向是进出口截面气体力的矢量和(方向恒指离心方 向)。 直观解释: 思考题: (1)收敛喷管的受力向后,问去掉喷管后发动机推力是不是就要加大? (2)加力后加力燃烧室前的气流参数不变,那么发动机的推力为什么增大? 2.3.2 叶栅通道 对于压气机而言:(下标 z———转子,下标 j——静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轴向(下标0) P0=m(c2-c1)+p2F2-pF1 (向前) Pio=m(c 3a-c2)+p3F3-p2F2 (向后) 切向(下标t) Pa=m( auc (与转向相反) (与转向相同) 对于涡轮而言:(内容雷同,从略) 叶栅受力特点: 压气机:动叶T轴力与流向相反(向前) 切力与转向相反 静叶τ轴力与流向相反(向前) 切力与转向相同(逆于动叶) 涡轮:动叶τ轴力与流向相同(向后) L切力与转向相同 静叶τ轴力同于动叶(向后) 切力与转向相反(逆于动叶) 2.3.3涡轮转子轴向力计算 (1)叶片上的气体力 P=m (c zci+p2F2-pF,so (实际为负值,即向后) (2)盘前密封齿以外的气体力 P2=I(d2-d3)pa/4 (3)盘前密封齿以外的气体力 P3=I dip/4 (4)盘后端面的气体力 P= I d/ 总的轴向气体力为: P1=P1-P2-P3+P4 (实际为负值,即向后) *转子受力特点 1)部件轴力是气体对所有外表面的作用力的轴向分量代数和 2)多级转子轴力应是各级外表面气体轴力的代数和。 2.3.4典型发动机的气体轴力分布 (1)轴力分布特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轴向(下标 0) Pz0=m(c2a-c1a)+p2F2-p1F1 (向前) Pj0=m(c3a-c2a)+p3F3-p2F2 (向后) 切向(下标 t) Pzt=m(c2u-c1u) (与转向相反) Pjt=m(c3u-c2u) (与转向相同) 对于涡轮而言:(内容雷同,从略) 叶栅受力特点: 压气机:动叶┬ 轴力与流向相反(向前) └ 切力与转向相反 静叶┬ 轴力与流向相反(向前) └ 切力与转向相同(逆于动叶) 涡 轮:动叶┬ 轴力与流向相同(向后) └ 切力与转向相同 静叶┬ 轴力同于动叶 (向后) └ 切力与转向相反(逆于动叶) 2.3.3 涡轮转子轴向力计算 (1)叶片上的气体力 P1=mg(c2a-c1a)+p2F2-p1F1 ≤0 (实际为负值,即向后) (2)盘前密封齿以外的气体力 P2=π(d2 2 -d3 2 )pa /4 (3)盘前密封齿以外的气体力 P3=πd3 2 pb/4 (4)盘后端面的气体力 P4=πd2 2 pc/4 总的轴向气体力为: Ptz=P1-P2-P3+P4 (实际为负值,即向后) * 转子受力特点: 1) 部件轴力是气体对所有外表面的作用力的轴向分量代数和; 2) 多级转子轴力应是各级外表面气体轴力的代数和。 2.3.4 典型发动机的气体轴力分布 (1) 轴力分布特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a.推力是发动机所有部件气体轴力(通过传递后)的代数和。 气体轴力通常以扩压器为界,前者向前,后者向后。承力壳体以受拉为主。如 果出现受压则应有局部加强措施。 b.飞行状态变→轴力分布变→推力变(以加力状态为例) c.径向止推轴承是转子轴力传出(向静子)的必经之路。 可见,发动机的主轴承是转子向静子传力的关键件(不仅支撑,还要传力) 径向止推轴承尤其显得重要。 (2)卸荷 目的:适当减小径向止推轴承的轴向负荷,以保证其可靠工作。 措施 1)后腔(B腔)减压到0.13-0.16Ma,则压气机转子由[+52000降至 (+29000),而轴承机匣相应由[-20100]增至(+2900dan); 2)前腔(A腔)增压,使压气机转子由(29000降至25400dan,而前机匣则 由(-100增至3500dan; 3)压气机(OK)与涡轮(TY转子相连(共轴).25400-23100=2300dan. 压气机压气机「燃烧室进气锥|轴承涡轮涡轮「尾喷管推力 转子静子 机匣转子静子 卸荷前+5200046500+12500-100-20100-23100-12700-630+8700 通大气 +2900 +8700 +25400 +3500 通大 +8700 原理:卸荷的实质是利用各部件气体轴力的重新分配,实现减小整个转子 的外传轴力(通过径向止推轴承传出)。故而对推力无影响。 注意:每套径向止推轴承允许承受的轴力控制在1000dan左右,过小会引 起反向冲击与滚动表面蹭伤。 2.4气体力作用于组合件上的扭矩 (气体的动量矩方程) 2.4.1涡轮 (1)静子 涡轮静子作用于气流的扭矩为 M1′=m2(cur-caro 通常涡轮为轴向进气,即ca=0,则 根据反作用力原理,气流给静子的扭矩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a.推力是发动机所有部件气体轴力(通过传递后)的代数和。 气体轴力通常以扩压器为界,前者向前,后者向后。承力壳体以受拉为主。如 果出现受压则应有局部加强措施。 b.飞行状态变→轴力分布变→推力变 (以加力状态为例) c.径向止推轴承是转子轴力传出(向静子)的必经之路。 可见,发动机的主轴承是转子向静子传力的关键件(不仅支撑,还要传力), 径向止推轴承尤其显得重要。 (2) 卸荷: 目的:适当减小径向止推轴承的轴向负荷,以保证其可靠工作。 措施: 1) 后腔(B 腔)减压到 0.13--0.16 MPa,则压气机转子由[+52000]降至 (+29000),而轴承机匣相应由[-20100]增至(+2900 dan); 2) 前腔(A 腔)增压,使压气机转子由(29000)降至 25400dan,而前机匣则 由(-100)增至 3500 dan; 3) 压气机(OK)与涡轮(TY)转子相连(共轴).25400-23100=2300 dan. 压气机 转 子 压气机 静 子 燃烧室 进气锥 轴 承 机 匣 涡 轮 转 子 涡 轮 静 子 尾喷管 推 力 卸荷前 +52000 +6500 +12500 -100 -20100 -23100 -12700 -6300 +8700 B 腔 通大气 +29000 +2900 +8700 A 腔 通大气 +25400 +3500 +8700 原理:卸荷的实质是利用各部件气体轴力的重新分配,实现减小整个转子 的外传轴力 (通过径向止推轴承传出)。故而对推力无影响。 注意:每套径向止推轴承允许承受的轴力控制在 1000 dan 左右,过小会引 起反向冲击与滚动表面蹭伤。 2.4 气体力作用于组合件上的扭矩 (气体的动量矩方程) 2.4.1 涡轮 (1)静子 涡轮静子作用于气流的扭矩为 Mtj’=mg(c1ur1-c0ur0) 通常涡轮为轴向进气,即c0u=0,则 Mtj’=mgc1ur1 根据反作用力原理,气流给静子的扭矩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M=-M1′=m2C1r (2)转子 涡轮转子作用于气流的扭矩为 由于涡轮出口气流的方向一般接近轴向,可认为c2=0,则 M2′=-m2Clr1 根据反作用力原理,气流给转子的扭矩为 M2=M12′=mclr 因此, M=-M2 即涡轮转子与涡轮静子所承受的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2压气机 从整个压气机来说,进、出口气流均为轴向, 故无动量矩变化,也就是作用于整个压气机的扭矩为零。这就说明作用于各级 静子叶片扭矩总和的大小等于作用于各级转子叶片的扭矩总和,但方向相反, Me=-Mea 2.4.3WP发动机 略去机械损失,不计传动附件的扭矩,那么发动机在稳定工作状态下,涡 轮转子的扭矩大约等于压气机转子的反扭矩, Me =-Miz 因此 M 思考题:(1)发动机在非稳定状态下,扭矩关系如何? (2)将发动机看成整体,根据其进出口气流的方向,运用动量 矩定律分析其扭矩关系 2.4.4WJ发动机 因为M2+M2=M2 所以M=MM2≥0 这样M≠M3 M3≥|M 发动机承受的总的扭矩也不为零,剩余的扭矩通过安装节传递到飞机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Mtj=- Mtj’=- mgc1ur1 (2)转子 涡轮转子作用于气流的扭矩为 Mtz’=mg(c2ur2-c1ur1) 由于涡轮出口气流的方向一般接近轴向,可认为c2u=0,则 Mtz’=-mgc1ur1 根据反作用力原理,气流给转子的扭矩为 Mtz=-Mtz’=mgc1ur1 因此, Mtj= -Mtz 即涡轮转子与涡轮静子所承受的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2 压气机 从整个压气机来说,进、出口气流均为轴向, c1u=c2u=0 故无动量矩变化,也就是作用于整个压气机的扭矩为零。这就说明作用于各级 静子叶片扭矩总和的大小等于作用于各级转子叶片的扭矩总和,但方向相反, Mcj=-Mcz 2.4.3 WP 发动机 略去机械损失,不计传动附件的扭矩,那么发动机在稳定工作状态下,涡 轮转子的扭矩大约等于压气机转子的反扭矩, McZ=-MtZ 因此 Mcj= -Mtj 思考题:(1)发动机在非稳定状态下,扭矩关系如何? (2)将发动机看成整体,根据其进出口气流的方向,运用动量 矩定律分析其扭矩关系。 2.4.4 WJ 发动机 因为 Mcz+M桨=-Mtz 所以 M桨=-Mtz-Mcz ≥ 0 这样 Mtj≠Mcj | Mtj|≥|Mcj| 发动机承受的总的扭矩也不为零,剩余的扭矩通过安装节传递到飞机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其数值大约等于螺旋桨的扭矩。 思考题:若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桨,减速比为I,则扭矩如何变化? 2.5机动飞行时的惯性力与惯性力矩 飞机作不等速直线或曲线飞行,在发动机上产生惯性里力或惯性力矩。 2.5.1惯性力 转子的惯性离心力为 P=mR Q=wRQ=nW 式中W——重量,R—飞行轨迹的曲率半径; R2—过载系数,表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的质量惯性力是 其重量的n倍。 歼击机7~8,最大10;轰炸机最大3 例:(1)电梯上的过载; (2)汽车上、下坡 (3)飞行员训练的旋转装置; (4)新百门口的“挑战者”号模拟器。 2.5.2惯性力矩(着重讨论陀螺现象) (1)定义 高速旋转的物体的自转轴被迫改变方向,就会产生陀螺力矩,出现陀螺效 应。陀螺对外力矩的施力体的反作用力矩称为陀螺力矩(或回转力矩)。(实质 是转子上各质点受有哥氏惯性力的合力矩。)与陀螺相关的效应称为陀螺效应 (或回转效应)。 Joo 大小:|M|= Jos o sin(o,9) 方向:(右手定则) 式中J—转子对旋转轴转动惯量(J。=∑皿2) o——转子旋转角速度,g—飞机转弯角速度 当(o,Ω2)=90°时,sin(o,9)=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其数值大约等于螺旋桨的扭矩。 思考题:若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桨,减速比为 I,则扭矩如何变化? 2.5 机动飞行时的惯性力与惯性力矩 飞机作不等速直线或曲线飞行,在发动机上产生惯性里力或惯性力矩。 2.5.1 惯性力 转子的惯性离心力为 Pj=mRΩ2 = g w RΩ2 =nW 式中 W——重量,R——飞行轨迹的曲率半径; n= g R 2 Ω ——过载系数,表示发动机、飞机零部件的质量惯性力是 其重量的 n 倍。 歼击机 7~8,最大 10;轰炸机最大 3。 例:(1)电梯上的过载; (2)汽车上、下坡; (3)飞行员训练的旋转装置; (4)新百门口的“挑战者”号模拟器。 2.5.2 惯性力矩 (着重讨论陀螺现象) (1)定义 高速旋转的物体的自转轴被迫改变方向,就会产生陀螺力矩,出现陀螺效 应。陀螺对外力矩的施力体的反作用力矩称为陀螺力矩(或回转力矩)。(实质 是转子上各质点受有哥氏惯性力的合力矩。)与陀螺相关的效应称为陀螺效应 (或回转效应)。 MG = J 0ω× Ω 大小:|MG|=J0ωΩsin(ω,Ω ) 方向:(右手定则); 式中 J0——转子对旋转轴转动惯量(J0=∑mr2 ) ω——转子旋转角速度 ,Ω ——飞机转弯角速度 当(ω,Ω )=90°时,sin(ω,Ω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陀螺力矩不是作用在转子上,而是作用在静子机匣上(通过轴承)。 ●在大多数情况下,飞机做机动飞行时,发动机上所有转动零件在飞机 做机动飞行时都存在陀螺力矩。 (2)危害 a.转子受交变载荷,而出现低周疲劳损坏。 b.飞机操纵困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z 陀螺力矩不是作用在转子上,而是作用在静子机匣上(通过轴承)。 z 在大多数情况下,飞机做机动飞行时,发动机上所有转动零件在飞机 做机动飞行时都存在陀螺力矩。 (2)危害 a.转子受交变载荷,而出现低周疲劳损坏。 b.飞机操纵困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宋迎东 2.6静子的承力系统 2.6.1承力系统定义和要求 *典型引例:人体骨架(站立与双杆运动)、高层建筑笼形电梯的盒式垂井。 1)定义: 在发动机静子中,向安装节(支承点)传递负荷的由构件组成的主干路线称 为承力系统(又称传力方案)。 主干构件主要由承力壳体、承力框架(穿过气流通道)以及安装节组成 (2)设计要求: 1)在满足承受负荷(强度要求)与保证足够刚性(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力求 简单、轻。 2)注意温度与受力对变形带来的影响。 3)装拆与维护方便。 Ex:用双层机匣构成承力壳体,可防止性能衰退:T外层一传递负荷 内层一构成通道 2.6.2单转子传力方案 *安装节有主、辅之分。 *主干路线取决于静子结构方案、转子支承形式与安装节位置 (1)内传力方案 使用维护方便(适合于单管KC);转子支承负荷由低温框架传出:刚性弱 (早期采用) (2)外传力方案(常用于涡轮后支承) 刚性好、轻(充分利用静子承力构件);涡轮支承必须由高温框架传出,困 难较多,应注意框架与后支承的隔热 (3)内外混合传力方案 刚性好(盒形结构);应合理设置热补偿结构(削弱局部刚性与选材)。 (4)内外平行传力方案 热应力小(适于涡轮前支承传力,而又不穿过高温区):涡轮转子径向间隙 均匀化受影响 2.6.3风扇发动机传力方案特点 (1)内函部分类同于单转子; (2)内函轴向传力汇聚点前移,而横向传力分前后两汇聚点(视辅助安装 节而定)。 由于内函承力壳体受弯大、压比高、KC小,故而趋于外传力 2.6.4安装节基本结构特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构造》教案 编写人:能源与动力学院 宋迎东 2.6 静子的承力系统 2.6.1 承力系统定义和要求 * 典型引例:人体骨架 (站立与双杆运动)、高层建筑笼形电梯的盒式垂井。 (1) 定义: 在发动机静子中,向安装节(支承点)传递负荷的由构件组成的主干路线称 为承力系统(又称传力方案)。 主干构件主要由承力壳体、承力框架(穿过气流通道)以及安装节组成。 (2) 设计要求: 1)在满足承受负荷(强度要求)与保证足够刚性(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力求 简单、轻。 2)注意温度与受力对变形带来的影响。 3)装拆与维护方便。 Ex:用双层机匣构成承力壳体,可防止性能衰退:┬ 外层─ 传递负荷 └ 内层─ 构成通道。 2.6.2 单转子传力方案 * 安装节有主、辅之分。 * 主干路线取决于静子结构方案、转子支承形式与安装节位置。 (1) 内传力方案 使用维护方便(适合于单管 KC);转子支承负荷由低温框架传出;刚性弱 (早期采用) (2) 外传力方案 (常用于涡轮后支承) 刚性好、轻(充分利用静子承力构件);涡轮支承必须由高温框架传出,困 难较多,应注意框架与后支承的隔热 (3) 内外混合传力方案 刚性好(盒形结构);应合理设置热补偿结构(削弱局部刚性与选材)。 (4) 内外平行传力方案 热应力小(适于涡轮前支承传力,而又不穿过高温区);涡轮转子径向间隙 均匀化受影响 2.6.3 风扇发动机传力方案特点 (1) 内函部分类同于单转子; (2) 内函轴向传力汇聚点前移,而横向传力分前后两汇聚点( 视辅助安装 节而定)。 由于内函承力壳体受弯大、压比高、KC 小,故而趋于外传力。 2.6.4 安装节基本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