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涉外经济 管理、工商管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 说明:1.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涉外经济管理方向考生:宏观经 管理学部分全部回答:企业管理学部分只回答第(一)、(二)题。 2.工商管理方向考生:企业管理部分全部回答:宏观经济管理学部分只回答第 (-)、(二)、(三)题。 注意:本试卷所有题型的答案,一律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 分,只写题号,不必抄题 、宏观经济管理学部分 (一)判断题(正确划“V”,错误划X”,每题1分,共4分): 1.决策是宏观经济管理最主要的功能 z.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内涵 3.宏观经济调节的法律手段属于直接调节手段。 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供求结构更不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写明所选择的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每题1分,,共4分) 1.经济运行主体是指: A.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招生专业: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涉外经济 管理、工商管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 说明:1.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涉外经济管理方向考生:宏观经 济 管理学部分全部回答;企业管理学部分只回答第(-)、(二)题。 2.工商管理方向考生:企业管理部分全部回答;宏观经济管理学部分只回答第 (-)、(二)、(三)题。 3.注意:本试卷所有题型的答案,一律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 得 分,只写题号,不必抄题 一、宏观经济管理学部分 (-)判断题(正确划“V”,错误划“X”,每题 1 分,共 4 分): 1. 决策是宏观经济管理最主要的功能, z.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内涵。 3.宏观经济调节的法律手段属于直接调节手段。 4.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供求结构更不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写明所选择的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每题 1 分,,共 4 分) 1.经济运行主体是指: A. 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企业、居民、政府、国外 D.工业、农业、商业饮食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2.一定时期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可以概略地用以下公式表示: A EA=/y B. a=y-aK-BL C.At=A(t-1)(1+a) D. At=As (I+a)t 3.相对国民收入是指: A.本期国民收人与上期国民收入的比值 B.某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由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 的对比关系 C.某产业增加值与该产业劳动力人数的对比关系 D.某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4.消费率弹性限度主要取决于 A.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 B.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C.消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 D.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C.企业、居民、政府、国外 D.工业、农业、商业饮食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2.一定时期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可以概略地用以下公式表示: A. EA=a/y B.a=y-αK-βL C. At=A(t –1)(1+a) D.At=As(1+a)t 3.相对国民收入是指: A. 本期国民收人与上期国民收入的比值 B.某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由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 的对比关系 C.某产业增加值与该产业劳动力人数的对比关系‘ D.某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4.消费率弹性限度主要取决于; A. 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 B.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C.消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 D.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写明所选择的若干正确答案的字母,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 分,共8分) 1.市场体系包括 A.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 B.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 C.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 D.消费品市场、投资品市场、服务市场、期货市场、国际市场等 2.经济效益的基本含义是 A.一定量的产出与其相应的投入的比较 B.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C.收益的最大化 D.一定量的投入与其相应的产出的比较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贸易收支项目、非贸易收支项目、转移收支项目 B.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C.贸易收支项目、劳务收支项目、资本收支项目 D.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结算项目 4.经济调节手段中,属于 A.经济手段
(三)多项选择题(写明所选择的若干正确答案的字母,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8 分) 1. 市场体系包括: A. 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 B.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 C.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 D.消费品市场、投资品市场、服务市场、期货市场、国际市场等 2.经济效益的基本含义是: A.一定量的产出与其相应的投入的比较 B.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C.收益的最大化 D.一定量的投入与其相应的产出的比较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 贸易收支项目、非贸易收支项目、转移收支项目 B.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 C.贸易收支项目、劳务收支项目、资本收支项目 D.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结算项目 4.经济调节手段中,属于: A. 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 D.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结合 (四)概念解释(除注明外,每个概念3分,共14分) 存量(2分) GNP 仝济周期 偿债率 财政政策 (五)简答题(共15分): 1.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7分) 2.主导产业具有哪些特点?(8分) (六)论述题(25分): 试论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意义。 企业管理部分 (一)填空(每小题5分,共15分) 1.企业组织机构形式是指企业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具体形式。工业企业组织机 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2)(),(3)(),(4) (),(5)() 2.经营思想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经营思想 由以下一系列的观念所构成:(1)(),(2)(),(3)(),(4) (5)(),(6)(),(7)(),(8)()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 D.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结合 (四)概念解释(除注明外,每个概念 3 分,共 14 分) 存量(2 分) GNP 经济周期 偿债率 财政政策 (五)简答题(共 15 分): 1.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7 分) 2.主导产业具有哪些特点?(8 分) (六)论述题(25 分): 试论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意义。 二、企业管理部分 (一)填空(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企业组织机构形式是指企业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具体形式。工业企业组织机 构 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 ),(2)( ),(3)( ),(4) ( ),(5)( )。 2.经营思想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经营思想 是 由以下一系列的观念所构成:(1)( ),(2)( ),(3)( ),(4) ( ),(5)( ),(6)( ),(7)( ),(8)( )
3.全面质量管理要根据事实进行判断、管理,这就需要借助统计方法。目前采用较 的有七种,即(1)(),(2)(),(3)(),(4)(),(5) ),(6)(),(7)()。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某企业本年度甲产品的销售预测值是110台,实际销售量105台,现采用指数平 在a=0.7时,下一年度的预测销售量应为多少? 2.设某零件的批量为4件(n=4),共经过4道工序加工(m=4),其各工序的单位 加 工时间以下列符号和数字表示:t1=10分,t2=5分,t3=15分,t4=8分,如果将各工序 间的运输、停放、等待时间略而不计,采用产品的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零件的 工生产周期应为多少? 3.加工某零件,先进工时为12分,有把握工时为14分,保守工时为20分,试用经 估工法求平均工时定额? (三)根据下表各项时间多数,计算时差和关键工序与关键线路.并填入答题纸上附 的空格内(注:请将附表画在答题纸上,并填入相应的计算结果)并画出网络图(20分): 作业结点编号作业|最早开始与结束时间|最迟开始与结束时间|时|关键工序
3.全面质量管理要根据事实进行判断、管理,这就需要借助统计方法。目前采用较 多 的有七种,即(1)( ),(2)( ),(3)( ),(4)( ),(5) ( ) ,(6)( ),(7)( )。 (二)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某企业本年度甲产品的销售预测值是 110 台,实际销售量 105 台,现采用指数平 滑 法,在 α=0.7 时,下一年度的预测销售量应为多少? 2.设某零件的批量为 4 件(n=4),共经过 4 道工序加工(m=4),其各工序的单位 加 工时间以下列符号和数字表示:t1= 10 分,t2=5 分,t3=15 分,t4=8 分,如果将各工序 之 间的运输、停放、等待时间略而不计,采用产品的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零件的 加 工生产周期应为多少? 3.加工某零件,先进工时为 12 分,有把握工时为 14 分,保守工时为 20 分,试用经 验 估工法求平均工时定额? (三)根据下表各项时间多数,计算时差和关键工序与关键线路.并填入答题纸上附 表 的空格内(注:请将附表画在答题纸上,并填入相应的计算结果)并画出网络图(20 分): ┌──┬────┬───┬─────────┬─────────┬─┬────┐ │作业│结点编号│作业 │最早开始与结束时间│最迟开始与结束时间│时│关键工序│
名称}T时间 1|ilj|(周)|ES|EF ILS LF |关键路线 A ++ B|2|3|3|6|9 710 4|8|6| D + E|355 14 1621 F|4|5|714|21 114|21 G 2123 附表
│名称├─┬──┤时间 ├─┬───────┼─┬───────┤差│ 与 │ │ │i │j │(周)│ES│EF │LS│LF │ │关键路线│ ├──┼─┼──┼───┼─┼───────┼─┼───────┼─┼────┤ │A │1 │2 │6 │0 │6 │0 │6 │ │ │ ├──┼─┼──┼───┼─┼───────┼─┼───────┼─┼────┤ │B │2 │3 │3 │6 │9 │7 │10 │ │ │ ├──┼─┼──┼───┼─┼───────┼─┼───────┼─┼────┤ │c │2 │4 │8 │6 │14 │6 │14 │ │ │ ├──┼─┼──┼───┼─┼───────┼─┼───────┼─┼────┤ │D │3 │4 │4 │9 │13 │10│14 │ │ │ ├──┼─┼──┼───┼─┼───────┼─┼───────┼─┼────┤ │E │3 │5 │5 │9 │14 │16│21 │ │ │ ├──┼─┼──┼───┼─┼───────┼─┼───────┼─┼────┤ │F │4 │5 │7 │14│21 │14│21 │ │ │ ├──┼─┼──┼───┼─┼───────┼─┼───────┼─┼────┤ │G │5 │6 │2 │21│23 │21│23 │ │ │ └──┴─┴──┴───┴─┴───────┴─┴───────┴─┴────┘ 附表: ┌────┬──┬─────────┐
作业名称|时差|关键工序与关键线路 B D E (四)某企业生产甲、己、丙、丁四种系列产品,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6000吨
│作业名称│时差│关键工序与关键线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 │ │ ├────┼──┼─────────┤ │F │ │ │ ├────┼──┼─────────┤ │G │ │ │ ├────┼──┼─────────┤ │ │ │ │ └────┴──┴─────────┘ (四)某企业生产甲、己、丙、丁四种系列产品,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 6000 吨
19X X年销售资料如下表: 19XX年销售统计资料 品|单价销售量|销售额单位变动费用|固定费用 名(元/吨)|(吨)|(万元)|(元/吨)|(万元) 甲|292101200015841900 10042701900 丙|2600 2000|520 1900 170 丁|240010002401900 1170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出各种产品的临界收益、临界收益率、销售额累计、临界收益 计和每种产品的利润数额。(20分)
19X X 年销售资料如下表: 19XX 年销售统计资料 ┌─┬─────┬───┬────┬───────┬─────┐ │品│单价 │销售量│销售额 │单位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 │名│(元/吨)│(吨)│(万元)│ (元/吨)│ (万元)│ ├─┼─────┼───┼────┼───────┼─────┤ │甲│29210 │2000 │584 │1900 │ 170 │ ├─┼─────┼───┼────┼───────┼─────┤ │乙│2700 │1000 │270 │1900 │ 170 │ ├─┼─────┼───┼────┼───────┼─────┤ │丙│2600 │2000 │52O │1900 │ 170 │ ├─┼─────┼───┼────┼───────┼─────┤ │丁│2400 │1000 │240 │1900 │ 170 │ └─┴─────┴───┴────┴───────┴─────┘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出各种产品的临界收益、临界收益率、销售额累计、临界收益 累 计和每种产品的利润数额。(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