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种群及其研究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种群的群 体特征、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和规律,种群数量 变化的原因。 一、种群数量动态的特征 ()种群密度 指某时间内单位空间同种昆虫的个体数量。 可用单位面积、单位样本(叶、果、等)上的个 体数表示
第一节 种群及其研究内容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种群的群 体特征、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和规律,种群数量 变化的原因。 一、种群数量动态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指某时间内单位空间同种昆虫的个体数量。 可用单位面积、单位样本(叶、果、等)上的个 体数表示
种群数量确定办法: 种群数量的直接调查:抽样调查、标记回收、 捕获量(百网虫数)或诱捕量法。 间接调査:虫害指数法,危害状估算法,排泄 物推算法等。 二)种群数量变化的固有特征 出生率是种群数量变动的固有能力,是单位时间 内种群新增的个体数B=△N/△t、b=△N/△t小,平均每个 体的新增个体数
种群数量确定办法: 种群数量的直接调查:抽样调查、标记回收、 捕获量(百网虫数)或诱捕量法。 间接调查:虫害指数法,危害状估算法,排泄 物推算法等。 (二)种群数量变化的固有特征 出生率是种群数量变动的固有能力,是单位时间 内种群新增的个体数B=ΔN/Δt、b=ΔN/Δt·N,平均每个 体的新增个体数
理想条件下允许种群无限制地增长时种群的最高 出生率即内禀增长率rm(生理想出生率),特定条 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为生态出生率 理想条件下种群每个个体因年老而死亡时的 死亡率为生理死亡率,实际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为生 态死亡率:MN/△t,m=Nd/N 生理与生态寿命或存活率:S=1M、s=1-m。 以一定时间内种群的迁出数与迁入数之差占 种群总体的比率即迁移率
理想条件下允许种群无限制地增长时种群的最高 出生率即内禀增长率rmax(生理想出生率),特定条 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为生态出生率。 理想条件下种群每个个体因年老而死亡时的 死亡率为生理死亡率,实际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为生 态死亡率:M=Nd/Δt,m=Nd/N。 生理与生态寿命或存活率:S=1-M、s=1-m。 以一定时间内种群的迁出数与迁入数之差占 种群总体的比率即迁移率
在特定时间及条件下种群的消长状况为净增 殖率:R0=BM。 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值:♀/♂, 或雌虫数占种群总数的比率。 种群结构:种群内生物学特性有差异的各类 群的比例, 年龄组配:种群中各年龄组个体数的比率。 生物型,形态分化型(翅型、性二型等)
在特定时间及条件下种群的消长状况为净增 殖率:R0=B-M。 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值:♀/♂, 或雌虫数占种群总数的比率。 种群结构:种群内生物学特性有差异的各类 群的比例, 年龄组配:种群中各年龄组个体数的比率。 生物型,形态分化型(翅型、性二型等)
二、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模型 ()不连续增长模型 年只有一个世代或世代间隔明显的昆虫,其种群 变动或增长曲线在一年内是不连续的,其数学模型为: N+1=R0×Nt世代。N种群数量。R净增殖率, R0受t世代的环境影响而变化,可用at、或a+b等表示。 (二)连续增长模型 世代重叠的昆虫,其种群的年变动曲线是连续的。 见下页
二、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模型 (一)不连续增长模型 一年只有一个世代或世代间隔明显的昆虫,其种群 变动或增长曲线在一年内是不连续的,其数学模型为: Nt+1=R0Nt ——t世代。Nt种群数量。R0净增殖率, R0受t世代的环境影响而变化,可用at、或a+bt等表示。 (二)连续增长模型 世代重叠的昆虫,其种群的年变动曲线是连续的。 ——见下页——
①当环境条件对种群的增长无限制时:种群瞬 时增长率r恒定,即N=N0er。该模型只适用于生活史 很短、繁殖快、占有生存空间小的蚜、蓟马、螨类等 小型昆虫。由于常无法判定世代数t、实践中多使用 该种群出现的天数X,r也常难准确测定, 所以:N=N0e+bx ②在环境中生活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的增 长要受到环境的阻滞,当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资源所 能容纳的最大限度k时,种群的增长率r为零。r的阻 滞系数h=r/k、在时间t时: N=k/[1+ear,此即用途广泛的逻辑斯蒂模型
① 当环境条件对种群的增长无限制时:种群瞬 时增长率r恒定,即Nt=N0e rt 。该模型只适用于生活史 很短、繁殖快、占有生存空间小的蚜、蓟马、螨类等 小型昆虫。由于常无法判定世代数t、实践中多使用 该种群出现的天数X,r也常难准确测定, 所以:Nt=N0e a+bx 。 ② 在环境中生活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的增 长要受到环境的阻滞,当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资源所 能容纳的最大限度k时,种群的增长率r为零。r的阻 滞系数h=r/k、在时间t时: Nt=k/[1+ e a-rt],此即用途广泛的逻辑斯蒂模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空间分布型或空间格局是某一种群的个 体在其生存空间散布方式的数学模型,涉及种群数量 空间和时间。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类群有均匀分布、随 机分布、聚集分布三大类。聚集分布中常见的有核心 分布、嵌纹分布,均匀分布很少见。 确定分布型的方法:频次拟合法,聚集度指标 法。 空间格局是种群的重要特性之一。用途如下
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空间分布型或空间格局是某一种群的个 体在其生存空间散布方式的数学模型,涉及种群数量、 空间和时间。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类群有均匀分布、随 机分布、聚集分布三大类。聚集分布中常见的有核心 分布、嵌纹分布,均匀分布很少见。 确定分布型的方法:频次拟合法,聚集度指标 法。 空间格局是种群的重要特性之一。用途如下
①一个物种个体间相互吸引就会出现聚集、相 互独立则呈随机分布、排斥则呈均匀分布。 ②空间格局可以反映种群下的结构状况,即种 群中是否有个体群、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还是个 体群、个体群的存在形式及其占有的面积等。 ③了解空间分布特征是确定抽样技术的基础 ④据种群的空间特征可了解昆虫的扩散行为与 生物学特性间的关系
① 一个物种个体间相互吸引就会出现聚集、相 互独立则呈随机分布、排斥则呈均匀分布。 ② 空间格局可以反映种群下的结构状况,即种 群中是否有个体群、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还是个 体群、个体群的存在形式及其占有的面积等。 ③ 了解空间分布特征是确定抽样技术的基础。 ④ 据种群的空间特征可了解昆虫的扩散行为与 生物学特性间的关系
四、与种群相关的因素 个生境内与种群有关的因素有两大类: 与其生存相联系的气侯、土壤,即非生物因素 与该种群发生关系的各类生物,即生物因素。 生物与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相克(如天敌)、竞争 (生存空间、食物、光等)、共栖、共生、共食。这 些性质不同的关系,是生物协同进化过程中关系特征 的阶段性反映
四、与种群相关的因素 一个生境内与种群有关的因素有两大类: 与其生存相联系的气侯、土壤,即非生物因素。 与该种群发生关系的各类生物,即生物因素。 生物与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相克(如天敌)、竞争 (生存空间、食物、光等)、共栖、共生、共食。这 些性质不同的关系,是生物协同进化过程中关系特征 的阶段性反映
)非生物因素的特征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风、土壤、水 体等 对昆虫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影响基本一致,对种群 所施加的影响与该种群的数量即密度无关; 昆虫种群可调整或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 该类因素也影响到同一群落内的每个物种,但对 不同种群的影响程度不同
(一)非生物因素的特征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风、土壤、水 体等; 对昆虫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影响基本一致,对种群 所施加的影响与该种群的数量即密度无关; 昆虫种群可调整或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 该类因素也影响到同一群落内的每个物种,但对 不同种群的影响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