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斑点叉尾鯽养殖 鱼类养殖
第五章 斑点叉尾鮰养殖 鱼类养殖
第五章斑点叉尾鮞养殖 概述 斑点叉尾鮞养殖( Ictalurus punctaus),亦称沟鲶,在 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鯽科。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 美洲大部分国家,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分 布。斑点叉尾鮞在美国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是美国池塘 江河、湖泊、水库和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 我国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魎。 该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易繁殖、适应能力强、 肉质上乘等优点
第五章 斑点叉尾鮰养殖 概 述 斑点叉尾鮰养殖(Ictalurus punctaus),亦称沟鲶,在 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 美洲大部分国家,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分 布。斑点叉尾鮰在美国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是美国池塘、 江河、湖泊、水库和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我国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 该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易繁殖、适应能力强、 肉质上乘等优点
第一节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鮞体型较长,前部较宽肥,体后部稍细长, 腹部较平直,背部则斜平。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 口横裂较小。有触须4对。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 线完全。鲜活时背部两侧体色淡灰色或稍带灰白色,至腹 部逐渐变为乳白色。幼鱼身体两侧分布有较明显而不规则 的斑点,成鱼无斑点。各鳍均为深灰色,背鳍后有一脂鳍
第 一 节 生物学特性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前部较宽肥,体后部稍细长, 腹部较平直,背部则斜平。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 口横裂较小。有触须4对。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 线完全。鲜活时背部两侧体色淡灰色或稍带灰白色,至腹 部逐渐变为乳白色。幼鱼身体两侧分布有较明显而不规则 的斑点,成鱼无斑点。各鳍均为深灰色,背鳍后有一脂鳍。 一、形态特征
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属温水性鱼类。生存适温范围为0~36.5℃,最适生 长温度18~34℃。 在溶氧为25~3mg/L时能正常生活,低至0.81mg 时开始出现浮头。 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 适应盐度为02%~8‰ 主要栖息于水的底层,喜在有砂砾、块石的底质中 生活。性较温驯,有集群习性
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属温水性鱼类。生存适温范围为0~36.5℃,最适生 长温度18~34℃。 在溶氧为2.5~3mg/L时能正常生活,低至0.81mg/L 时开始出现浮头。 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 适应盐度为0.2‰~8‰。 主要栖息于水的底层,喜在有砂砾、块石的底质中 生活。性较温驯,有集群习性
食性与生长 是杂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 虫、枝角类、桡足类,稍大些还摄食水生昆虫、摇蚊幼 虫等;鱼种至成鱼阶段则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大型 浮游动物、小鱼虾、有机碎屑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喜食投喂的各种商品饲料。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 弱光条件下摄食。 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养至年底,体重可 达100~150g,到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2kg
三、食性与生长 是杂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 虫、枝角类、桡足类,稍大些还摄食水生昆虫、摇蚊幼 虫等;鱼种至成鱼阶段则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大型 浮游动物、小鱼虾、有机碎屑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喜食投喂的各种商品饲料。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 弱光条件下摄食。 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养至年底,体重可 达100~150g,到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2kg
四、繁殖习性 3~4龄达到性成熟,副性征一般在鱼未成熟 及非生殖季节不太明显 6 雌雄鉴别
四、繁殖习性 3~4龄达到性成熟,副性征一般在鱼未成熟 及非生殖季节不太明显。 ♀ ♂ ♀ ♂ 雌 雄 鉴 别
雌雄鉴别 性别 项 雄性 雌性 目 体色头部到背部为深灰、稍深灰色 偏灰黑 头部扁平,较雌鱼宽 头部圆,吻部稍尖 腹部窄长 圆而饱满,成熟较好的可 见卵巢轮廓,有弹性 生殖器黑管状,末端尖细突出,长圆形,两孔被瓣状皮膜 类似乳头状,带红色分开,呈裂缝状,生殖孔 并有许多粘液覆盖 肛门不外露,略呈红色 红肿外露
性别 项 目 雄 性 雌 性 体色 头部到背部为深灰、稍 偏灰黑 深灰色 头部 扁平,较雌鱼宽 头部圆,吻部稍尖 腹部 窄长 圆而饱满,成熟较好的可 见卵巢轮廓,有弹性 生殖器 黑管状,末端尖细突出, 类似乳头状,带红色 长圆形,两孔被瓣状皮膜 分开,呈裂缝状,生殖孔 并有许多粘液覆盖 肛门 不外露,略呈红色 红肿外露 雌 雄 鉴 别
四、繁殖习性 斑点叉尾魎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均能产卵。 繁殖季节为5~8月,产卵孵化水温为185~30℃,最适 温度为23~28℃。每公斤雌亲鱼可产卵1万粒,受精卵粘 性强,结不规则块状,在水温23~25℃时,6~7天孵出鱼 苗 在自然条件下,不需放置产卵巢,斑点叉尾魎可在岩 石、洞穴处产卵。产卵后由雄鱼护卵,并用鳍搅动水流进 行孵化。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须人工设置产卵鱼巢
四、繁殖习性 斑点叉尾鮰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均能产卵。 繁殖季节为5~8月,产卵孵化水温为18.5~30℃,最适 温度为23~28℃。每公斤雌亲鱼可产卵1万粒,受精卵粘 性强,结不规则块状,在水温23~25℃时,6~7天孵出鱼 苗。 在自然条件下,不需放置产卵巢,斑点叉尾鮰可在岩 石、洞穴处产卵。产卵后由雄鱼护卵,并用鳍搅动水流进 行孵化。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须人工设置产卵鱼巢
第二节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池面积3~4亩为宜,水深15m以上。池底平 坦,底部淤泥较少或硬底质。进排水方便。 亲鱼最好4龄以上,个体重15kg以上,体长30-50cm。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雌雄比例为1:1.1。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200kg/亩, 同时搭配10cm长的鲢、鳙鱼种200~300尾,以调节水质。 注意不能放养杂食性的鲤、鲫鱼
(一)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池面积3~4亩为宜,水深1.5m以上。池底平 坦,底部淤泥较少或硬底质。进排水方便。 亲鱼最好4龄以上,个体重1.5kg以上,体长30~50cm。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雌雄比例为1:1.1。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200kg/亩, 同时搭配10cm长的鲢、鳙鱼种200~300尾,以调节水质。 注意不能放养杂食性的鲤、鲫鱼。 第 二 节 繁 殖 技 术
(一)亲鱼的培育 如果是自然繁殖,采取雌雄混养,人工授精则雌雄 分养。 培育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的人工配合饲 料,日投喂量据水温不同而变化,5~20℃时为鱼体的 1%~2%,20~35℃时为3%~4%,一般以15分钟左右 吃光为宜。在产卵前和产卵后一个月,适当投喂一些动 物性饲料,如小杂鱼、畜禽下脚料等。为了改善水质, 增加溶氧,促使亲鱼性腺发育,需经常冲水
如果是自然繁殖,采取雌雄混养,人工授精则雌雄 分养。 培育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的人工配合饲 料,日投喂量据水温不同而变化,5~20℃时为鱼体的 1%~2%,20~35℃时为3%~4%,一般以15分钟左右 吃光为宜。在产卵前和产卵后一个月,适当投喂一些动 物性饲料,如小杂鱼、畜禽下脚料等。为了改善水质, 增加溶氧,促使亲鱼性腺发育,需经常冲水。 (一)亲鱼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