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吴健民在中国 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世界政治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认识世界政治经济科国际关系学会 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主要依据。自17世纪4年代出现威斯特伐利亚格局以来,叫第七届年会上 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几次大的转换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的认为,世界格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90年代初经历了两大局问题,不宜 阵营的尖锐对峙、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和改组、世界开始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直到两极提单极多极 格局的解体这样几个阶段。当今世界处于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世界格局正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宜单边多边 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L世界政治格局的内涵与模式 (1)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构成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 格局、世界军事格局等,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 础并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格局的保障安全力量,并随着世界政 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动,世界政治格局则决定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 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即世界政治中的“主角”,一般称之为“极”,是指在世界舞台上能 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可 以是主权国家,也可以是国家联盟或国际组织。 因此,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第一,具有强大的实力。国家实力是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 国家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等等。在不同的时代 国家实力的主要体现是不同的,例如,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实力即武力,军事威慑作用大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实力即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国家实力是国家实行对外战略的基础和 前提,只有具备强大实力的国家才能充当主角,在世界政治中发挥制衡作用。在国际政治中, 充当主角的国家,不仅应当是经济富国、军事强国,而且也必须是政治大国,即具有独特的 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体系的政治战略和推行对外战略的政治实力。 第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对外 交往的能力反映该国的实力与地位。世界政治是以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完整的国家主权既表 现为独立自主,又表现为参与世界事务中的平等地位。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 交政策,依附于大国或屈服于大国的压力,失去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就不可能充当世 界政治格局的主角,连自身的国家主权也会受到损害 第三,对世界全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制衡作用。在世界政治中,势力强大的国家的地 位举足轻重。它们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牵动着国际全局,自然成为主角。但有的法国外长塔列朗 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不强大,如果处在世界政治中的制衡地位,又能精于外交,善于处理在维也纳会议上 或协调国际关系,就能弥补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足,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国提出“正统原 际关系史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交战中的某些中立国、均势中的某些弱小国家、三角关系则”、“补偿原 纪70年代出现的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实力相对不强的中国之所以能同美国和苏联形成大多国化被 中较弱的一角,虽然实力不如相关国家,但均能发挥制衡作用,其影响力不可低估。20世则,使法 三角关系,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极,主要原因在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世界政治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认识世界政治经济和 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主要依据。自 17 世纪 40 年代出现威斯特伐利亚格局以来,世 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几次大的转换。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的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90 年代初经历了两大 阵营的尖锐对峙、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和改组、世界开始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直到两极 格局的解体这样几个阶段。当今世界处于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世界格局正从两极向多极化方 向发展。 一、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1.世界政治格局的内涵与模式 (1)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构成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 格局、世界军事格局等,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 础并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格局的保障安全力量,并随着世界政 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动,世界政治格局则决定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 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即世界政治中的“主角”,一般称之为“极”,是指在世界舞台上能 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单位。这些政治单位可 以是主权国家,也可以是国家联盟或国际组织。 因此,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第一,具有强大的实力。国家实力是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 国家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等等。在不同的时代, 国家实力的主要体现是不同的,例如,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实力即武力,军事威慑作用大;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实力即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国家实力是国家实行对外战略的基础和 前提,只有具备强大实力的国家才能充当主角,在世界政治中发挥制衡作用。在国际政治中, 充当主角的国家,不仅应当是经济富国、军事强国,而且也必须是政治大国,即具有独特的 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体系的政治战略和推行对外战略的政治实力。 第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对外 交往的能力反映该国的实力与地位。世界政治是以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完整的国家主权既表 现为独立自主,又表现为参与世界事务中的平等地位。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 交政策,依附于大国或屈服于大国的压力,失去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就不可能充当世 界政治格局的主角,连自身的国家主权也会受到损害。 第三,对世界全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制衡作用。在世界政治中,势力强大的国家的地 位举足轻重。它们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牵动着国际全局,自然成为主角。但有的 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不强大,如果处在世界政治中的制衡地位,又能精于外交,善于处理 或协调国际关系,就能弥补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足,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国 际关系史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交战中的某些中立国、均势中的某些弱小国家、三角关系 中较弱的一角,虽然实力不如相关国家,但均能发挥制衡作用,其影响力不可低估。20 世 纪 70 年代出现的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实力相对不强的中国之所以能同美国和苏联形成大 三角关系,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极,主要原因在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吴健民在中国 国际关系学会 第七届年会上 认为,世界格 局问题,不宜 提单极多极, 宜单边多边。 法国外长塔列朗 在维也纳会议上 提出“正统原 则 ”、“ 补 偿 原 则”,使法国化被 动为主动
政策,又是属于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大国,处于制衡地位。中国站在任何一方,或稍有偏斜, 都会改变力量对比,制衡三角关系,影响世界形势的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的模式 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种政治对比的结构状态。世界政治力量的数量和力量对比的方式不 导致了不同的力量对比结构,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世界政治格局模式。国际政治格局可以 分为四种基本模式 单极格局一一即某一个主要的大国或政治力量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 虽然存在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够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结果形成一国独霸世维多利亚时 界的局面。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自由资本主义初期的大英帝国和所谓“不列颠统治代:1837-1901 的和平”( Pax Britannic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经获得了与历史上的英国相同、甚 年,即维多利 超过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所谓“美利坚统治下的和平”( ( Pax Americana).但是,世界政亚女王统 治格局并没有形成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美国只能算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冷战结 后,有人谈论所谓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 鼎盛时期。 两极格局一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者 决定性的影响,这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如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与反法同盟之间的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争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 法西斯同盟国和法西斯轴心国和之间的对抗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美苏 争霸格局 多极格局——也称多极均势格局。即多种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 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多极格局中,作为格局构成要素的世界政治 力量可以是单个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间的联盟。历史上出现过的多极格局,有17世纪中后 期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法、瑞典、奥地利、荷、英、西等)、19世纪上半期的维也纳格局 (英、俄、普、奥、法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制。20世纪70年代开 始,国际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公开承认世界上出现了五 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苏联、日本、西欧和中国。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更加明显。当然,新的多极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两极多元格局一一这是一种由两极向多极,或者由多极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形态。在这 种格局状态下,一方面存在着两大集团或阵营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整个世界局势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存在着独立于两极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力量不受两极之间 关系的直接影响,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构成世界政治格局中潜在一极。例如,70 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特点,表现为美苏两极与中国、日本、西欧、第三世界等多元并存。不过 真正完全独立于两极之外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西欧和日本是美国的盟国,在政治上受制于 美国;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但过于松散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 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是指世界政治格局状态从一种结构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状态。 如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单极格局,多极格局转变为单极格局,也可以是一种多极格局转变为另 种多极格局,一种单极格局转换为另一种单极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近代以来,世界政治体系 中出现的第一个世界政治格局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由法国、瑞典、奥地利、 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大国组成的多极均衡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这一格局保持了近一个半 世纪,至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崩溃,随之出现了以法国为一方和以反法同盟为另一方的 两极格局。拿破仑在法国战败后,18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宣告了两极格局的终结和维也 纳多极均势格局的建立。构成维也纳格局的主要政治力量是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以 及法国,其中英国和俄国占优势。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又宣告了维也纳多极格局的崩溃,1856
2 政策,又是属于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大国,处于制衡地位。中国站在任何一方,或稍有偏斜, 都会改变力量对比,制衡三角关系,影响世界形势的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的模式 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种政治对比的结构状态。世界政治力量的数量和力量对比的方式不 一,导致了不同的力量对比结构,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世界政治格局模式。国际政治格局可以 分为四种基本模式: 单极格局——即某一个主要的大国或政治力量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 虽然存在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够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结果形成一国独霸世 界的局面。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自由资本主义初期的大英帝国和所谓“不列颠统治下 的和平”(Pax Britannic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经获得了与历史上的英国相同、甚至 超过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所谓“美利坚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但是,世界政 治格局并没有形成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美国只能算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冷战结束 后,有人谈论所谓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 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者 决定性的影响,这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如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的法国与反法同盟之间的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争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 法西斯同盟国和法西斯轴心国和之间的对抗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美苏 争霸格局。 多极格局——也称多极均势格局。即多种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 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多极格局中,作为格局构成要素的世界政治 力量可以是单个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间的联盟。历史上出现过的多极格局,有 17 世纪中后 期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法、瑞典、奥地利、荷、英、西等)、19 世纪上半期的维也纳格局 (英、俄、普、奥、法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制。20 世纪 70 年代开 始,国际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公开承认世界上出现了五 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苏联、日本、西欧和中国。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更加明显。当然,新的多极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两极多元格局——这是一种由两极向多极,或者由多极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形态。在这 种格局状态下,一方面存在着两大集团或阵营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整个世界局势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存在着独立于两极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力量不受两极之间 关系的直接影响,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构成世界政治格局中潜在一极。例如,70 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特点,表现为美苏两极与中国、日本、西欧、第三世界等多元并存。不过, 真正完全独立于两极之外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西欧和日本是美国的盟国,在政治上受制于 美国;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但过于松散。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 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是指世界政治格局状态从一种结构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状态。 如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单极格局,多极格局转变为单极格局,也可以是一种多极格局转变为另 一种多极格局,一种单极格局转换为另一种单极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近代以来,世界政治体系 中出现的第一个世界政治格局是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由法国、瑞典、奥地利、 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大国组成的多极均衡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这一格局保持了近一个半 世纪,至 1789 年法国革命爆发后崩溃,随之出现了以法国为一方和以反法同盟为另一方的 两极格局。拿破仑在法国战败后,1814 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宣告了两极格局的终结和维也 纳多极均势格局的建立。构成维也纳格局的主要政治力量是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以 及法国,其中英国和俄国占优势。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又宣告了维也纳多极格局的崩溃,1856 维多利亚时 代:1837-1901 年,即维多利 亚女王统治时 期,是英国的 鼎盛时期
年的巴黎和会上确立了英法占优势的英、法、普、俄、奧五极均衡格局。随着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战争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协约国与同盟国取代了多极均衡格局。大战结束后,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美、英、日、法、德多极均衡格局 取代了一战期间的两极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多极格局 的崩溃,也同时出现了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组成的两极格局。随着德国的战败和日本 的投降,雅尔塔体系正式建立,两极格局正式确立。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 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两极格局终结,世界从此加速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种规律性表现在: 首先,自近代以来,几乎每一次新的格局的确立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的,于是战争 成了旧格局与新格局转换的工具或标志,罕有的例子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的终结 65世纪:西葡世以及向新格局的转换。这是一次以和平方式实现的转换,没有硝烟的大战 纪:17世纪:荷 其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 兰世纪:18世纪: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平衡是相对的,发展 法国世纪:19世平衡是绝对的。一些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主角由于经济滞后、政策失误也会落后,甚至 纪:英国世纪: 失主角地位。一些后起的主角经济发展、政策适当,发生跳跃式的发展,以致后来居上 20世纪:美国世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 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 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再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世界上各种力量的 组合和分化都离不开各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服从于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是主权国家参 与国际政治活动和扮演行为体角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国家安全利益、国家政治利益 国家经济发展利益、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利益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利益关系。 在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斗争中,最本质的还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的斗争。英国外交家帕麦斯 顿说过,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美国政治学家摩根索 认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 家利益。总之,国家利益是关系到对外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说的基本问题,是国际政 治和外交政策的共同准则。国家利益中,以国家安全利益最为重要。国家安全利益既是一个 国家政治、军事、经济、资源方面基本利益的总和,又是引起国与国纠纷、冲突甚至战争的 因素。国际战略的推行和外交活动出发点就是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本国或国家集团的安全利 益,使其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把危险减至最低限度。 最后,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最终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在国际社会中, 各国之间的交往都把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各国必定要制定和执行既要符合自 己的国力又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力 量对比的变化,就必须调整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才能继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这种调 整、变化必然引起国家之间新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最终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l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卷入的国家达60多个,人口超过20亿,战火遍及欧、亚、 非和大洋洲四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次战争。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死伤人数超过5000万,经济损失超 过40000亿,世界经济在总体上倒退了半个世纪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人类的巨大苦难为代价,借助于熊熊的战争烈火,极大地改变
3 年的巴黎和会上确立了英法占优势的英、法、普、俄、奥五极均衡格局。随着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战争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协约国与同盟国取代了多极均衡格局。大战结束后,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美、英、日、法、德多极均衡格局 取代了一战期间的两极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多极格局 的崩溃,也同时出现了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组成的两极格局。随着德国的战败和日本 的投降,雅尔塔体系正式建立,两极格局正式确立。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 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两极格局终结,世界从此加速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种规律性表现在: 首先,自近代以来,几乎每一次新的格局的确立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的,于是战争 成了旧格局与新格局转换的工具或标志,罕有的例子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的终结 以及向新格局的转换。这是一次以和平方式实现的转换,没有硝烟的大战。 其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 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平衡是相对的,发展 不平衡是绝对的。一些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主角由于经济滞后、政策失误也会落后,甚至 丧失主角地位。一些后起的主角经济发展、政策适当,发生跳跃式的发展,以致后来居上。 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 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 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再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世界上各种力量的 组合和分化都离不开各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服从于国家生存与发展需要,是主权国家参 与国际政治活动和扮演行为体角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国家安全利益、国家政治利益、 国家经济发展利益、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利益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利益关系。 在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斗争中,最本质的还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的斗争。英国外交家帕麦斯 顿说过,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美国政治学家摩根索 认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 家利益。总之,国家利益是关系到对外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说的基本问题,是国际政 治和外交政策的共同准则。国家利益中,以国家安全利益最为重要。国家安全利益既是一个 国家政治、军事、经济、资源方面基本利益的总和,又是引起国与国纠纷、冲突甚至战争的 因素。国际战略的推行和外交活动出发点就是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本国或国家集团的安全利 益,使其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把危险减至最低限度。 最后,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最终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在国际社会中, 各国之间的交往都把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各国必定要制定和执行既要符合自 己的国力又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力 量对比的变化,就必须调整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才能继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这种调 整、变化必然引起国家之间新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最终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 6 年,卷入的国家达 60 多个,人口超过 20 亿,战火遍及欧、亚、 非和大洋洲四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一次战争。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死伤人数超过 5 000 万,经济损失超 过 40 000 亿,世界经济在总体上倒退了半个世纪。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人类的巨大苦难为代价,借助于熊熊的战争烈火,极大地改变 16 世纪:西葡世 纪;17 世纪:荷 兰世纪;18 世纪: 法国世纪;19 世 纪:英国世纪; 20 世纪:美国世 纪
了世界的面貌,对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最深刻的影响 就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 政治格局,从而岀现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经过这次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国 和法国遭到严重削弱,整个旧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政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 国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受到战争的刺激,经济、军事 实力急剧膨胀,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暴发户。战争结束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 量的2/3,外贸出口的1/3,黄金储备的3/4,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拥 有强大的陆海空军,其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并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战完全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使美国成为控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 苏联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了战争的严峻考验,为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苏联也在战争中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其 军事、政治势力越出国界,扩及东欧、远东,成为欧亚大陆唯一的军事、政治强国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标志着这一新阶段的开始。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在欧洲和亚洲 部分地区划分势力范围并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这一体制一直维持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 为战后世界的基本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1945年2月4日~11日,美英苏 三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举行战时首脑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 协定。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1943年11月22日~12月1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一次美英 苏三国首脑会议的继续。德黑兰会议就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战 后德国和波兰如何处理以及建立世界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就波兰边界和对日作战等问 题进行了一般性讨论。雅尔塔会议正是这些问题讨论的继续,所不同的是,雅尔塔会议的主 题是为战后设计一幅世界秩序的蓝图。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又在德 国波茨坦举行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有关问题,成为雅尔塔会议的补充。这三次首脑会议所达 成的协定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关于德国问题。必须彻底击败德国,解 除德国的全部武装,消灭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拆除一切军事设施,建立民主 政治:在经济上消灭其作战潜力,迫使德国赔偿盟国所受的损失;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 立对德管制委员会,对柏林实行共管。(2)关于波兰问题。在波兰应恢复其独立的主权,成 立波兰政府,确定波兰东部边界。(3)关于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美英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 日作战条件:满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把中国的大 连港国际化,等等。(4)成立新的国际组织一一联合国,确定了该组织的“大国一致”原则, 苏、美、英、中、法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保证了在这个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 大国起决定性的作用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制定者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它是美苏两个大国安 排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它既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2)两大阵营的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的苏联为反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而同帝国主 义国家结成了联盟。战后,苏联希望同其他国家保持和平共处的正常关系,可是美国力图在 战后建立自己的独霸地位,并把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视为主要障碍。1945年4月12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总统。杜鲁门上台以后,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恶化美 苏关系的步骤,苏联则针锋相对,采取了反击措施,结果战时同盟破裂,形成了以美国为首 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对抗。 美国当时正处于实力的顶峰,狂妄地要把全世界置于它的支配之下。杜鲁门总统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美
4 了世界的面貌,对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最深刻的影响 就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 政治格局,从而出现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经过这次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国 和法国遭到严重削弱,整个旧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政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 国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受到战争的刺激,经济、军事 实力急剧膨胀,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暴发户。战争结束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 量的 2/3,外贸出口的 1/3,黄金储备的 3/4,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拥 有强大的陆海空军,其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并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二战完全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使美国成为控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 苏联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了战争的严峻考验,为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苏联也在战争中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其 军事、政治势力越出国界,扩及东欧、远东,成为欧亚大陆唯一的军事、政治强国。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标志着这一新阶段的开始。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在欧洲和亚洲 部分地区划分势力范围并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这一体制一直维持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成 为战后世界的基本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1945 年 2 月 4 日~11 日,美英苏 三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举行战时首脑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 协定。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 1943 年 11 月 22 日~12 月 1 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一次美英 苏三国首脑会议的继续。德黑兰会议就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战 后德国和波兰如何处理以及建立世界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就波兰边界和对日作战等问 题进行了一般性讨论。雅尔塔会议正是这些问题讨论的继续,所不同的是,雅尔塔会议的主 题是为战后设计一幅世界秩序的蓝图。1945 年 7 月 17 日~8 月 2 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又在德 国波茨坦举行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有关问题,成为雅尔塔会议的补充。这三次首脑会议所达 成的协定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关于德国问题。必须彻底击败德国,解 除德国的全部武装,消灭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拆除一切军事设施,建立民主 政治;在经济上消灭其作战潜力,迫使德国赔偿盟国所受的损失;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 立对德管制委员会,对柏林实行共管。(2)关于波兰问题。在波兰应恢复其独立的主权,成 立波兰政府,确定波兰东部边界。(3)关于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美英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 日作战条件:满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把中国的大 连港国际化,等等。(4)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该组织的“大国一致”原则, 苏、美、英、中、法 5 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保证了在这个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 大国起决定性的作用。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制定者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它是美苏两个大国安 排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它既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2)两大阵营的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的苏联为反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而同帝国主 义国家结成了联盟。战后,苏联希望同其他国家保持和平共处的正常关系,可是美国力图在 战后建立自己的独霸地位,并把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视为主要障碍。1945 年 4 月 12 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总统。杜鲁门上台以后,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恶化美 苏关系的步骤,苏联则针锋相对,采取了反击措施,结果战时同盟破裂,形成了以美国为首 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对抗。 美国当时正处于实力的顶峰,狂妄地要把全世界置于它的支配之下。杜鲁门总统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美
国必须领导世界,世界必须按美国的面貌加以改造,这是历史赋予美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此等等。可是,与美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 对美国让步。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 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的不可避免的。这一讲 话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引起了一片喧嚣。美国最高法官道格拉斯竟说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宣言”。美国统治集团认为,苏联是其实现霸权的唯一障碍,必须组织对抗力量对苏联加以 “遏制”。正当美国政府酝酿对苏强硬之时,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乘 机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分长达8000字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凯南 认为,苏联对外部资本主义世界有一种传统的不安全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 的,美苏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凯 南指岀,苏联会在一切合乎时机和会有好结果的地方,作出努力来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凯 南提出对策说,“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物理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美国若 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以遏制苏联,迫使它退却。 1946年3月5日,下野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亲自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 州的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丘吉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边 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铁幕”后面的中欧和东欧国 家,“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増强的髙压控制”。他大肆攻击苏联 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 共同对付苏联。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也称“铁幕演说”’获得了杜鲁门的鼓掌喝彩,它揭 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富尔敦演说之后,美国利用苏联和伊朗、土耳其的争端,支持伊、土与苏对抗。1947 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他以“希土危机”为借口 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 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略行动”。他认为世界上的斗争就是“自由制度”与“极权政体” 之间的斗争,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而美国的政策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 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 国命运的问题。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宣 告了战时美苏同盟的公开破裂,也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 腊、土耳其的法案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后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947年6月,美国提出 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这是美国为控制西、拉拢东欧而抛出的经济诱饵 1949年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是美国协同其西欧盟国对苏联东欧实行军事遏制的集 团体系。50年代初,美国又同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实现了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包围。 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作法,苏联对西方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顶住了西方的压力 1947年9月,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了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情报局在其成立的宣言 中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一个是西方的“反民主的阵营”,另一个是社会主 义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1949年1月,苏联东欧6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 尔计划。与此同时,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缔结了20多个双边友好互助同盟(合作)条约 1955年,苏联东欧国家针对北约重新武装西德,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而建立了华沙 条约组织。至此,经过10年的过渡时期,建立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以美苏两个超级强国 为中心,以欧洲为重点,亚太为侧翼,辐射全球各地的两个格局最终形成。从冷战开始至 0年代末,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诸方面,这种对峙 和斗争对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两极格局的特点
5 国必须领导世界,世界必须按美国的面貌加以改造,这是历史赋予美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此等等。可是,与美国军事实力不相上下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 对美国让步。1946 年 2 月 9 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 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的不可避免的。这一讲 话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引起了一片喧嚣。美国最高法官道格拉斯竟说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宣言”。美国统治集团认为,苏联是其实现霸权的唯一障碍,必须组织对抗力量对苏联加以 “遏制”。正当美国政府酝酿对苏强硬之时,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乘 机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分长达 8 000 字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凯南 认为,苏联对外部资本主义世界有一种传统的不安全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 的,美苏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凯 南指出,苏联会在一切合乎时机和会有好结果的地方,作出努力来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凯 南提出对策说,“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物理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美国若 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以遏制苏联,迫使它退却。 1946 年 3 月 5 日,下野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亲自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 州的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丘吉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边 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铁幕”后面的中欧和东欧国 家,“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他大肆攻击苏联 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 共同对付苏联。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也称“铁幕演说”,获得了杜鲁门的鼓掌喝彩,它揭 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富尔敦演说之后,美国利用苏联和伊朗、土耳其的争端,支持伊、土与苏对抗。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他以“希土危机”为借口, 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提供 4 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 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略行动”。他认为世界上的斗争就是“自由制度”与“极权政体” 之间的斗争,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而美国的政策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 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 国命运的问题。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宣 告了战时美苏同盟的公开破裂,也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1947 年 5 月 22 日,援助希 腊、土耳其的法案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后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947 年 6 月,美国提出 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这是美国为控制西、拉拢东欧而抛出的经济诱饵; 1949 年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是美国协同其西欧盟国对苏联东欧实行军事遏制的集 团体系。50 年代初,美国又同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实现了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包围。 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作法,苏联对西方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顶住了西方的压力。 1947 年 9 月,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了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情报局在其成立的宣言 中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一个是西方的“反民主的阵营”,另一个是社会主 义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1949 年 1 月,苏联东欧 6 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 尔计划。与此同时,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缔结了 20 多个双边友好互助同盟(合作)条约。 1955 年,苏联东欧国家针对北约重新武装西德,为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而建立了华沙 条约组织。至此,经过 10 年的过渡时期,建立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以美苏两个超级强国 为中心,以欧洲为重点,亚太为侧翼,辐射全球各地的两个格局最终形成。从冷战开始至 50 年代末,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诸方面,这种对峙 和斗争对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两极格局的特点
第一,两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是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和意识形态的 根本分歧表现出来的,而本质上是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第二,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体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立,推动了规模空前的军 备竞赛。它们拥有世界核武器的95%以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数以万计。苏每年实际的军 费开支已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目前朝鲜大约是30%),而美国则达6%—7% 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第四,美苏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 剧烈的地区争夺。 2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1)国际力量的分化和改组 美苏力量的相对衰落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一 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帝国主义阵营的四分五裂 (2)两极格局的终结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鉴于苏联力量的急剧下降,他对内提出了改革的思想, 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振兴苏联经济;对外提出了一整套迎合西方的外交新思维,从过去强 调两种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斗争的不可调和性转变为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开始 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政策,下决心摆脱冷战,谋求同美国缓和紧张关系,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 的先声。 以1985年11月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为转折,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从日内瓦首脑 会晤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止,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进行了8次美苏首脑会晤,46 次外长会晤和多次军事领导人会晤,达成了中导条约、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协定、欧洲常 规武装力量条约等。人们把1989年12月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看成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随着美苏关系缓和,热点地区形势普遍降温,几场局部战争走向政治解决。1986年, 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1989年2月,全部撤军完毕。1980年9月22日发生的两伊战争也 于1988年8月20宣布停火。1989年9月21日越南执行所谓“全部撤军”,越南侵略柬埔 寨的战争开始降下帷幕。安哥拉战争因1988年12月22日安哥拉、南非、古巴在纽约签署 正式和约而告结束。1990年尼加拉瓜大选,查莫罗夫人当选总统,内战随之结束。 1986年2月,苏共27大确定对外总路线是“巩固并推进和平”,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 环境。它不再支持第三世界同它关系密切的国家,也不为巩固“社会主义大家庭”增加负担 并急于把它当作包袱甩掉。苏联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把振兴经济的 希望寄托在西方的援助上,另一方面希望西方在政治上也伸出援助的手,采用西方的政体, 帮助改造苏联成为“民主国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不断对苏联和东欧各国施加 影响,力促它们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形势剧变,政权更迭,以苏联为盟主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不复存在。1990年10月3日,以民主德国合并到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1991 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会宣布解散。同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也宣布解散。至此 社会主义大家庭”不存在了,雅尔塔体制在欧洲的基础已经瓦解 1991年,在苏联全面危机的情况下,苏联共产党被迫解散,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同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 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阿拉木图签署《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议 定书》,宣布苏联不复存在。苏联的解体,不仅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已不复存在,而且最后 完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 6
6 第一,两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是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和意识形态的 根本分歧表现出来的,而本质上是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第二,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体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立,推动了规模空前的军 备竞赛。它们拥有世界核武器的 95%以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数以万计。苏每年实际的军 费开支已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 15%(目前朝鲜大约是 30%),而美国则达 6%—7%。 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第四,美苏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 剧烈的地区争夺。 2.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1)国际力量的分化和改组 美苏力量的相对衰落——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帝国主义阵营的四分五裂—— (2)两极格局的终结 1985 年 3 月,戈尔巴乔夫上台。鉴于苏联力量的急剧下降,他对内提出了改革的思想, 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振兴苏联经济;对外提出了一整套迎合西方的外交新思维,从过去强 调两种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斗争的不可调和性转变为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开始 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政策,下决心摆脱冷战,谋求同美国缓和紧张关系,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 的先声。 以 1985 年 11 月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为转折,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从日内瓦首脑 会晤到 1990 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止,在短短 5 年的时间内,进行了 8 次美苏首脑会晤,46 次外长会晤和多次军事领导人会晤,达成了中导条约、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协定、欧洲常 规武装力量条约等。人们把 1989 年 12 月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看成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随着美苏关系缓和,热点地区形势普遍降温,几场局部战争走向政治解决。1986 年, 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1989 年 2 月,全部撤军完毕。1980 年 9 月 22 日发生的两伊战争也 于 1988 年 8 月 20 宣布停火。1989 年 9 月 21 日越南执行所谓“全部撤军”,越南侵略柬埔 寨的战争开始降下帷幕。安哥拉战争因 1988 年 12 月 22 日安哥拉、南非、古巴在纽约签署 正式和约而告结束。1990 年尼加拉瓜大选,查莫罗夫人当选总统,内战随之结束。 1986 年 2 月,苏共 27 大确定对外总路线是“巩固并推进和平”,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 环境。它不再支持第三世界同它关系密切的国家,也不为巩固“社会主义大家庭”增加负担, 并急于把它当作包袱甩掉。苏联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把振兴经济的 希望寄托在西方的援助上,另一方面希望西方在政治上也伸出援助的手,采用西方的政体, 帮助改造苏联成为“民主国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不断对苏联和东欧各国施加 影响,力促它们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形势剧变,政权更迭,以苏联为盟主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不复存在。1990 年 10 月 3 日,以民主德国合并到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1991 年 6 月 28 日,经济互助委员会宣布解散。同年 7 月 1 日,华沙条约组织也宣布解散。至此, “社会主义大家庭”不存在了,雅尔塔体制在欧洲的基础已经瓦解。 1991 年,在苏联全面危机的情况下,苏联共产党被迫解散,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同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 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阿拉木图签署《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议 定书》,宣布苏联不复存在。苏联的解体,不仅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已不复存在,而且最后 完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特点 1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转换时期,那么新时期的世界格局到底如何,人们一直有不同 的认识,并提出了以下几种格局模式。 单极格局说——认为世界已经形成单极格局,因为苏联已经瓦解了,只剩下美国一极 一些美国学者是国际上单极格局说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当推美国人查尔斯克劳特哈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 ( Charles Kramthammer))。早在1991年苏联尚未正式解体前,他就发表了“单极阶段”十界制造业的中心,它 文。克指出,那种认为旧的两极世界可能导致一个多极世界,权力分散到日本、德国(或着已超过了日本,成为 欧洲)中国以及力量削弱的苏联(或者俄国)的想法是错误的。冷战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世对美贸易顺差最大 界不是多极的,而是单极的。世界权力的中心是无可置疑的超级大国美国。冷战后的世界最的国家,美高盛公司 醒目的特征是单极。尽管多极到一定时候肯定会出现,但现在尚未出现这种多极结构,今预测,中国经济到 几十年也不会出现。布热津斯基的观点也接近单极论。在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一书中 15年将超过日本 他说道:“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真到29年将超过美 的全球性大国。”布热津斯基在00年初的一篇答记者间中又说:“世界进入了新的美国世国.(《参考消息 纪。美国在经济上是全世界的火车头,在科技上是创新的源头,在军事上是唯一的全球性 年10月1日第 国,在文化上也拥有非常寻常的吸引力。所有这些都赋予美国在全球发挥政治作用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的 唯一能剥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是它自身。……中国,即使它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20 经济规模已超过加 之后仍然还是个穷国。日本,一个不值得认真对付的对手。唯一值得一提的挑战者将是队拿大,中国的国内生 洲。……读到这个访谈的人能活多久,就会在多长时间内看到美国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坦产总值是俄的3倍 位。”(《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6期,第15页)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威廉·沃尔弗斯(Wi 按照全球购买力评 C. Wohlforth)撰文,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单极世界存在的事实性、合法性、和平性和稳定价计算,中国是仅次 性。认为:现今的国际体系明白无误是单极的:当今的单极是有利于和平的:目前的单极不于美国的世界第 但是和平的,而且将是持久的。国内有的学者如潘维、杨达洲等也认为,苏联垮台后,原 的美苏两极格局,便自然剩下了美国一极,世界便成了一极格局。 单极一多极格局说一一这一观点的代表是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p Huntington)。他认为,当今国际关系格局是一个奇特的混合形式,即“一个单极一多极体 系:既有一个超级大国,又有几个重要强国”。在这一单极一多极格局中,主要国际问题的 解决不仅有惟一超级大国采取行动,还需要有一些重要强国参与。但这一超级大国可以对其 他国家联合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加以否决。美国在权力的各个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强盛大国 复合格局说一一代表任务是美国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 Joseph s.Nye)。他指出,有些 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格局将取而代之。但对现实世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 贴切的描述,因为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一一美国一一的实力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另一方面, 单极也不是一种很好的描述,因为它夸大了美国能按其意愿行事的能力及其容易的程度。奈 提出了自己对国际关系格局的理解:“如今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盘三维棋盘。在最高的一层, 军事是单极的,美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中间一层,经济部门是多极的,美国、欧洲和日 本占了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层则代表了跨越边界且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国 关系,其力量结构更为分散。”中国学者杜攻早在1992年就提出,能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一 个估量是:从综合国力看,当推美国一家;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 两家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的核武器和世界军费支出的一半以上:从经济上看,将是 美、欧、日三极: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 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世界知识出 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多极格局说一一美国学者理查德·罗斯克兰斯( Richard rosecrance)在1990年明确指 出未来的世界将是多极世界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世界将不再是两极,而是迅速发展的多极
7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特点 1.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转换时期,那么新时期的世界格局到底如何,人们一直有不同 的认识,并提出了以下几种格局模式。 单极格局说——认为世界已经形成单极格局,因为苏联已经瓦解了,只剩下美国一极。 一些美国学者是国际上单极格局说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当推美国人查尔斯•克劳特哈默 (Charles Kramthammer)。早在 1991 年苏联尚未正式解体前,他就发表了“单极阶段”一 文。克指出,那种认为旧的两极世界可能导致一个多极世界,权力分散到日本、德国(或者 欧洲)、中国以及力量削弱的苏联(或者俄国)的想法是错误的。冷战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世 界不是多极的,而是单极的。世界权力的中心是无可置疑的超级大国美国。冷战后的世界最 醒目的特征是单极。尽管多极到一定时候肯定会出现,但现在尚未出现这种多极结构,今后 几十年也不会出现。布热津斯基的观点也接近单极论。在 1997 年出版的《大棋局》一书中, 他说道:“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真正 的全球性大国。”布热津斯基在 2001 年初的一篇答记者问中又说:“世界进入了新的美国世 纪。美国在经济上是全世界的火车头,在科技上是创新的源头,在军事上是唯一的全球性强 国,在文化上也拥有非常寻常的吸引力。所有这些都赋予美国在全球发挥政治作用的可能性, 唯一能剥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是它自身。……中国,即使它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20 年 之后仍然还是个穷国。日本,一个不值得认真对付的对手。唯一值得一提的挑战者将是欧 洲。……读到这个访谈的人能活多久,就会在多长时间内看到美国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 位。”(《现代国际关系》2001 年第 6 期,第 15 页)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威廉•沃尔弗斯(William C. Wohlforth)撰文,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单极世界存在的事实性、合法性、和平性和稳定 性。认为:现今的国际体系明白无误是单极的;当今的单极是有利于和平的;目前的单极不 但是和平的,而且将是持久的。国内有的学者如潘维、杨达洲等也认为,苏联垮台后,原来 的美苏两极格局,便自然剩下了美国一极,世界便成了一极格局。 单极—多极格局说——这一观点的代表是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他认为,当今国际关系格局是一个奇特的混合形式,即“一个单极—多极体 系:既有一个超级大国,又有几个重要强国”。在这一单极—多极格局中,主要国际问题的 解决不仅有惟一超级大国采取行动,还需要有一些重要强国参与。但这一超级大国可以对其 他国家联合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加以否决。美国在权力的各个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强盛大国。 复合格局说——代表任务是美国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他指出,有些 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格局将取而代之。但对现实世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 贴切的描述,因为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美国——的实力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另一方面, 单极也不是一种很好的描述,因为它夸大了美国能按其意愿行事的能力及其容易的程度。奈 提出了自己对国际关系格局的理解:“如今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盘三维棋盘。在最高的一层, 军事是单极的,美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中间一层,经济部门是多极的,美国、欧洲和日 本占了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层则代表了跨越边界且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国 关系,其力量结构更为分散。”中国学者杜攻早在 1992 年就提出,能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一 个估量是:从综合国力看,当推美国一家;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 两家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的核武器和世界军费支出的一半以上;从经济上看,将是 美、欧、日三极;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 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世界知识出 版社 1992 年版,第 6-7 页。) 多极格局说——美国学者理查德•罗斯克兰斯(Richard Rosecrance)在 1990 年明确指 出未来的世界将是多极世界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世界将不再是两极,而是迅速发展的多极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 界制造业的中心,它 已超过了日本,成为 对美贸易顺差最大 的国家。美高盛公司 预测,中国经济到 2015 年将超过日本, 到 2039 年将超过美 国。(《参考消息》 2004 年 10 月 1 日第 1 版。)目前,中国的 经济规模已超过加 拿大,中国的国内生 产总值是俄的 3 倍。 按照全球购买力评 价计算,中国是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
四个或五个主要因素在这个体系中居支配地位。到2010年,以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主 要大国将首推美国,其后是日本,再依次为中国和苏联。如果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它也将 名列苏联之前。这样一个多极世界并不意味着像过去那样,几个主要国家不受经济关系制约 而在国际权力真空中攫取利益。与此相反,未来的多极世界将是高度互相依赖的。也有的学 者把多极世界称为“许多强国共舞的局面”。他们认为,“冷战的结束将恢复到我们所知道的 1945年以前的多边国际政治中去。”中国学者郗润昌认为,两极格局终结至今,以美、欧 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见郗润昌:“论冷战后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大国间的战略竞争”,载《教育与研究》1998年第4期) 过渡时期说—一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旧格局被打破后,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正 处于旧新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冯特君、宋新宁等学者早在1992年主编的《国际组织概论》 书中就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 时期,旧的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陈启懋先生也认为,随着两极格局 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从两极格局想多极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一个过渡时期, 是由于这次转换具有和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以往历次世界格局的转换都是在一次大战或 系列战争的基础上发生的,新的世界格局的一般都是通过战胜国根据战争结果划分势力范围 而迅速确定下来。而当前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却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旧的世界格局的彻 底崩溃有一个过程,新的世界格局也不可能通过几个大国的谈判磋商和讨价还价,就确定下 来,而是有一个分化、改组、逐渐形成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新旧世界格局之间必然会出现 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见陈启懋主编:《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第15-18页)俞正梁等先生也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 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回顾世界格局的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 局转换的重要标志,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但是,这并非是世界格 日本的中曾根同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 康弘等人认历式实现的。它与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 为,当今世界民变,而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虽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 是一个无极世所以,“一个较为漫长的格局转换过渡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 界,认为海湾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4-25页。) 战争已否定了 “一超多强”格局说(有的学者提出“一超多极”说)一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 单级模式 顾关福先生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这是由于苏联的突然解体 原来的两个超级大国留下一个,而其他的几个强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就成为“一超多强 的一种格局。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的俞邃先生也持这一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国际关 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一超”是美国。自苏东剧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显著上升。美国的综合国力没有哪一个国家能 与之匹敌。“多强”指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尽管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却相对下降。与此同时,欧盟与日本的经济力量日趋增强,大有与美国分庭抗礼 之势。俄罗斯一旦走出困境,其经济潜力和政治实力不容低估。中国经济髙速增长,综合国 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相应提高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一超多强”格局说。 超多强”格局的单极多元特点 当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第一,单极性。雅尔塔体系崩溃后,美国在新体系和新格局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随着 苏联的解体,美国在冷战后以至未来的10到20年内将不会遇到一个类似前苏联那样强劲的 对手。美国目前拥有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 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美国也正利用有利时机,动用各种软硬力量,构筑和强化单极
8 ——四个或五个主要因素在这个体系中居支配地位。到 2010 年,以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主 要大国将首推美国,其后是日本,再依次为中国和苏联。如果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它也将 名列苏联之前。这样一个多极世界并不意味着像过去那样,几个主要国家不受经济关系制约 而在国际权力真空中攫取利益。与此相反,未来的多极世界将是高度互相依赖的。也有的学 者把多极世界称为“许多强国共舞的局面”。他们认为,“冷战的结束将恢复到我们所知道的 1945 年以前的多边国际政治中去。”中国学者郗润昌认为,两极格局终结至今,以美、欧、 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见郗润昌:“论冷战后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大国间的战略竞争”,载《教育与研究》1998 年第 4 期) 过渡时期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旧格局被打破后,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正 处于旧新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冯特君、宋新宁等学者早在 1992 年主编的《国际组织概论》 一书中就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 时期,旧的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陈启懋先生也认为,随着两极格局 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从两极格局想多极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一个过渡时期, 是由于这次转换具有和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以往历次世界格局的转换都是在一次大战或一 系列战争的基础上发生的,新的世界格局的一般都是通过战胜国根据战争结果划分势力范围 而迅速确定下来。而当前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却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旧的世界格局的彻 底崩溃有一个过程,新的世界格局也不可能通过几个大国的谈判磋商和讨价还价,就确定下 来,而是有一个分化、改组、逐渐形成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新旧世界格局之间必然会出现一 个较长的过渡时期。(见陈启懋主编:《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5-18 页)俞正梁等先生也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 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回顾世界格局的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 局转换的重要标志,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但是,这并非是世界格 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 方式实现的。它与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 突变,而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虽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 所以,“一个较为漫长的格局转换过渡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 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4-25 页。) “一超多强”格局说(有的学者提出“一超多极”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 顾关福先生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这是由于苏联的突然解体, 原来的两个超级大国留下一个,而其他的几个强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就成为“一超多强” 的一种格局。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的俞邃先生也持这一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国际关 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一超”是美国。自苏东剧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显著上升。美国的综合国力没有哪一个国家能 与之匹敌。“多强”指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尽管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却相对下降。与此同时,欧盟与日本的经济力量日趋增强,大有与美国分庭抗礼 之势。俄罗斯一旦走出困境,其经济潜力和政治实力不容低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 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相应提高。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一超多强”格局说。 2. “一超多强”格局的单极多元特点 当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第一,单极性。雅尔塔体系崩溃后,美国在新体系和新格局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随着 苏联的解体,美国在冷战后以至未来的 10 到 20 年内将不会遇到一个类似前苏联那样强劲的 对手。美国目前拥有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 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美国也正利用有利时机,动用各种软硬力量,构筑和强化单极 日本的中曾根 康弘等人认 为,当今世界 是一个无极世 界,认为海湾 战争已否定了 单级模式
倾向,进一步实现由美国一个国家控制和支配世界的战略图谋。但这必将遭到反对单极倾向 的各国的强烈反抗。 第二,对抗性。“一超多强”格局具有明显的对抗特征。但与雅尔塔体系的两极争霸特 征不同,“一超多强”的新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对抗特征是一超竭力维持霸权和多强共同反对 霸权的斗争。一超维护霸权和多强共同反对霸权之间达成的力量的相对平衡,由此持续着“ 超多强”的格局。而雅尔塔体系的两极对抗是围绕着争夺霸权与维护霸权为主旋律的,但也 存在着两极之下第三层强国中如中国反霸内容。 第三,继承性。一方面,从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特征来看,单极多元的世界政治格局依 然保持了旧格局两极对抗的因素,表明了其力量对比内容的继承性;另一方面,组成新格局 的主要成员,无论是一超的美国,还是多强的俄、德、日、中等国,都是雅尔塔体系中的主 要国际行为体。俄是两极格局中的一极,而德、日、中都是两极格局后期两极多元格局中的 元”。新结构中的主角,与旧结构中的主角大体是相同的 第四,不均衡性。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权力结构,它的不平 衡程度远甚于雅尔塔体系的两极结构。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1998 年世界七大国的综合国力值是:美国居第一,其综合国力分值达14461分,遥遥领先于其他 六国:日本居第二,其分值为8208分,约相当于美国的60%:法国、德国、英国的综合国 力分值分别为7524分、6628分、6900分,三国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它们的综合国力约为 美国的50%: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分值为4807分,约为美国的40%;中国的综合国力分值为 3276分,约为美国的25%。显然,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诸强。 第五,过渡性。从雅尔塔体系到后雅尔塔体系的转换,以及“单极多元”格局确立十多 年来进程来看,这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种过渡性格局。在这一新的格局中,尽管美国目 前是“全能冠军”型的超级大国,但实际上没有能力由一家完全控制冷战后的世界,由于其 他诸强的力量进一步上升,使得这一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单极多元格局向其他模式转换 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决定了这一新格局的过渡性特征 第六,复杂性。在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时期,国际关系体系的进程主要是围绕政治和 军事两大领域展开的。但随着冷战的结束,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确立和单极多元化世界政治 格局的形成,国际关系进程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即从军事、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 化领域转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更使得已经十分复杂的国际体系进程又增加了 个不稳定因素一一促使国际体系进程速度急剧加快,从而使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一超多 强”的新格局呈现出比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更加复杂的一面 第七,多极趋向性。战后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 尽管目前的世界格局还没有正式进入多极化阶段,但世界格局的总的发展趋势是仍将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不发生战争和世界形势趋于缓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会集中力量建设本国 的经济。除东亚外,南亚、东欧、拉美、中东和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内外和区内外 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将渐趋成熟。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的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和地区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那时将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称为新 兴市场经济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 的世纪。其次,俄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趋势不可避免。俄日两国目前都面临着经济的严 重困难。不同的是,俄国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仍拥有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库;日本则有仅次 于美国的经济力量,却没有支撑大国地位的政治军事力量。但从发展趋势看,俄国过渡时期 的政治动荡迟早会过去。一旦政局稳定后,俄国的经济会得到发展。只要经济能得到正常发 展,俄国的大国地位便不容低估。在北约东扩和核不扩散等问题上,俄国同美国的矛盾是不 可调和的。日本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但在经济上又同美国矛盾甚多。日经济一旦恢复增长
9 倾向,进一步实现由美国一个国家控制和支配世界的战略图谋。但这必将遭到反对单极倾向 的各国的强烈反抗。 第二,对抗性。“一超多强”格局具有明显的对抗特征。但与雅尔塔体系的两极争霸特 征不同,“一超多强”的新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对抗特征是一超竭力维持霸权和多强共同反对 霸权的斗争。一超维护霸权和多强共同反对霸权之间达成的力量的相对平衡,由此持续着“一 超多强”的格局。而雅尔塔体系的两极对抗是围绕着争夺霸权与维护霸权为主旋律的,但也 存在着两极之下第三层强国中如中国反霸内容。 第三,继承性。一方面,从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特征来看,单极多元的世界政治格局依 然保持了旧格局两极对抗的因素,表明了其力量对比内容的继承性;另一方面,组成新格局 的主要成员,无论是一超的美国,还是多强的俄、德、日、中等国,都是雅尔塔体系中的主 要国际行为体。俄是两极格局中的一极,而德、日、中都是两极格局后期两极多元格局中的 “元”。新结构中的主角,与旧结构中的主角大体是相同的。 第四,不均衡性。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权力结构,它的不平 衡程度远甚于雅尔塔体系的两极结构。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1998 年世界七大国的综合国力值是:美国居第一,其综合国力分值达 14461 分,遥遥领先于其他 六国;日本居第二,其分值为 8208 分,约相当于美国的 60%;法国、德国、英国的综合国 力分值分别为 7524 分、6628 分、6900 分,三国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它们的综合国力约为 美国的 50%;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分值为 4807 分,约为美国的 40%;中国的综合国力分值为 3276 分,约为美国的 25%。显然,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诸强。 第五,过渡性。从雅尔塔体系到后雅尔塔体系的转换,以及“单极多元”格局确立十多 年来进程来看,这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种过渡性格局。在这一新的格局中,尽管美国目 前是“全能冠军”型的超级大国,但实际上没有能力由一家完全控制冷战后的世界,由于其 他诸强的力量进一步上升,使得这一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单极多元格局向其他模式转换 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决定了这一新格局的过渡性特征。 第六,复杂性。在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时期,国际关系体系的进程主要是围绕政治和 军事两大领域展开的。但随着冷战的结束,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确立和单极多元化世界政治 格局的形成,国际关系进程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即从军事、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 化领域转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更使得已经十分复杂的国际体系进程又增加了 一个不稳定因素——促使国际体系进程速度急剧加快,从而使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一超多 强”的新格局呈现出比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更加复杂的一面。 第七,多极趋向性。战后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 尽管目前的世界格局还没有正式进入多极化阶段,但世界格局的总的发展趋势是仍将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不发生战争和世界形势 趋于缓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会集中力量建设本国 的经济。除东亚外,南亚、东欧、拉美、中东和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内外和区内外 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将渐趋成熟。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的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和地区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那时将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称为新 兴市场经济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21 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 的世纪。其次,俄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趋势不可避免。俄日两国目前都面临着经济的严 重困难。不同的是,俄国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仍拥有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库;日本则有仅次 于美国的经济力量,却没有支撑大国地位的政治军事力量。但从发展趋势看,俄国过渡时期 的政治动荡迟早会过去。一旦政局稳定后,俄国的经济会得到发展。只要经济能得到正常发 展,俄国的大国地位便不容低估。在北约东扩和核不扩散等问题上,俄国同美国的矛盾是不 可调和的。日本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但在经济上又同美国矛盾甚多。日经济一旦恢复增长
经济领域内的矛盾会凸显出来。21世纪的世界大国不会仅仅是目前的大国范围。大国数量 的增多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单极世界的图谋更难实现。第三,欧洲实现政治和军事 一体化比实现经济一体化难度更大,但不可避免。欧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极。第四,印 度在崛起。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与“中国的崛起”同样引人注目的就是“印度的崛起”。印 度已连续多年实现年均6%的经济增长。由于1998年强行进行核试验,事实上印度已经成为 国际核俱乐部的成员。从总体上讲,印度拥有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 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优良的教育体制和大量的科技人才,完整的军备工业体系,以及相对 独立的文化及外交安全系统,所有这些都为印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印度正谋 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第五,世界各国将越来 越不愿意接受单极世界的统治,绝大多数国家主张世界多极化。原因如下:世界两极格局消 亡后,发达国家缺少了因对付共同敌人而接受美国领导的国际环境,美国要为21世纪的西 方世界制造出一个共同的敌手,是非常困难的;各国的国家利益对于外交决策的作用在上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又更加警惕“美国化”,更加 重视本国的国家安全。接受和支持单极世界的国家将越来越少,支持多极世界的国家将越来 越多,这是世界在走向民主的进步表现。2000年6月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中指出:“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能够真实反映当今世界及利益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21 世纪的国际秩序应当建立在集体解决关键问题机制、国际关系法优先和国际关系广泛民主化 的基础之上。”冷战结束后,中国也提出了关于多极化的主张。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 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倡导多极化最积极的国家。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 “如果社会只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控制着,那么这个社会将是危险的,而且极易发生动乱。这 就是我喜欢世界多极化的原因。”(希拉克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的谈话,2003年2 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主义与多边 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 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国际关系民主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人 民日报》,2001年9月14日)
10 经济领域内的矛盾会凸显出来。21 世纪的世界大国不会仅仅是目前的大国范围。大国数量 的增多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单极世界的图谋更难实现。第三,欧洲实现政治和军事 一体化比实现经济一体化难度更大,但不可避免。欧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极。第四,印 度在崛起。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与“中国的崛起”同样引人注目的就是“印度的崛起”。印 度已连续多年实现年均 6%的经济增长。由于 1998 年强行进行核试验,事实上印度已经成为 国际核俱乐部的成员。从总体上讲,印度拥有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 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优良的教育体制和大量的科技人才,完整的军备工业体系,以及相对 独立的文化及外交安全系统,所有这些都为印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印度正谋 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第五,世界各国将越来 越不愿意接受单极世界的统治,绝大多数国家主张世界多极化。原因如下:世界两极格局消 亡后,发达国家缺少了因对付共同敌人而接受美国领导的国际环境,美国要为 21 世纪的西 方世界制造出一个共同的敌手,是非常困难的;各国的国家利益对于外交决策的作用在上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又更加警惕“美国化”,更加 重视本国的国家安全。接受和支持单极世界的国家将越来越少,支持多极世界的国家将越来 越多,这是世界在走向民主的进步表现。2000 年 6 月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中指出:“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能够真实反映当今世界及利益 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21 世纪的国际秩序应当建立在集体解决关键问题机制、国际关系法优先和国际关系广泛民主化 的基础之上。”冷战结束后,中国也提出了关于多极化的主张。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 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倡导多极化最积极的国家。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 “如果社会只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控制着,那么这个社会将是危险的,而且极易发生动乱。这 就是我喜欢世界多极化的原因。”(希拉克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的谈话,2003 年 2 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主义与多边 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 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国际关系民主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人 民日报》,2001 年 9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