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淮安市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无论是小溪的 chan chan(1)流动,还是大江的纵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 y)(2),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 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淌,就不会有 lian y an(3)的水波,终将干涸(4);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就不会有蓬勃的生机,终将失去 生命 2.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2分)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③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 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1)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 改为: (2)语序不当的一句是 改为 3.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⑨题为选答 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回答三题,只批阅前两道题。) 必答题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选答题 ⑦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⑧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4.著名相声大师马季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学校网站“追念马季, 热爱语文”专题纪念网页需要一副挽联。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将下联补上。(4分) 马季,祖籍天津宝坻,1934年生于北京。曾做过工厂学徒和书店店员,1951年开始 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渐渐成长为中国 新相声的代表人物。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1页 (共 8 页) 2009 年淮安市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无论是小溪的 chán chán(1) 流动,还是大江的纵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 (yì) (2)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 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淌,就不会有 liàn y àn (3)的水波,终将干涸. (4) ;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就不会有蓬勃的生机,终将失去 生命。 2. 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2 分)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③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 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1)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 改为: (2)语序不当的一句是: 改为: 3.诗、文名句填空。(共 8 分,每题 1 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⑨题为选答 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回答三题,只批阅前两道题。) 必答题: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选答题: ⑦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⑧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⑨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4.著名相声大师马季 2006 年 12 月 20 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学校网站“追念马季, 热爱语文”专题纪念网页需要一副挽联。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将下联补上。(4 分) 马季,祖籍天津宝坻,1934 年生于北京。曾做过工厂学徒和书店店员,1951 年开始 业余表演相声,1956 年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渐渐成长为中国 新相声的代表人物
马季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引领了 以赞美新生活和新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相声的新风尚,成为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 启后的关键人物。代表作有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和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等。马季也 很重视对相声理论的研究,力图使自身的艺术创造更趋自觉,著有《相声艺术漫谈》一书 为中国相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联:青山永志,一生说唱创新为百姓;下联: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宽容与和谐》一文,完成6-9题(共12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够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 就能形成和谐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 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 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 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干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 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 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 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 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 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未酬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 (共 8 页) 马季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引领了 以赞美新生活和新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相声的新风尚,成为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 启后的关键人物。代表作有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和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等。马季也 很重视对相声理论的研究,力图使自身的艺术创造更趋自觉,著有《相声艺术漫谈》一书, 为中国相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联:青山永志,一生说唱创新为百姓;下联: 。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宽容与和谐》一文,完成 6—9 题(共 12 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够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 就能形成和谐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 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 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 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 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 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 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 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 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未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 代价。大干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在于能不 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 此包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别人的短处,而应该 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 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 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5.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6.第②段作者所说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限20字之内)(3分) 7.第③段阐述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4分) 阅读第⑥段,参照第⑤段,在第⑥段开头填上恰当的名 ,。(2分) (二)阅读《说村落》一文,完成10—12题。(15分) 说村落 阎连科 ①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 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 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 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 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②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 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千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 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 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阴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 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③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 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干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 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 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3页 (共 8 页)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 代价。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在于能不 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 此包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别人的短处,而应该 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 ,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 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 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5.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 分) 6.第②段作者所说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限 20 字之内)(3 分) 7.第③段阐述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4 分) 8.阅读第⑥段,参照第⑤段,在第⑥段开头填上恰当的名言 , 。(2 分) (二)阅读《说村落》一文,完成 10—12 题。(15 分) 说 村 落 阎连科 ①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 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 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 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 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②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 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 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 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阴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 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③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 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 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 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
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④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 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 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 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 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 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 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 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 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 而农民那干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 从村落中删去了 ⑤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 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 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 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⑥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 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 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 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 或幸或悲。 9.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义?(3分) 10.阅读②③段文字,想像一下如果是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 会有哪些“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请写出两组与文中意境 或意象相关的古代诗词名句。(不得引用本卷中出现的诗文名句)(4分) 1].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分) 12.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 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5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干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 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4页 (共 8 页) 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④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 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 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 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 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 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 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 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 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 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 从村落中删去了。 ⑤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 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 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 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⑥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 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 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 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 或幸或悲。 9.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义?(3 分) 10.阅读②③段文字,想像一下如果是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 , 会有哪些“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请写出两组..与文中意境.. 或意象 ...相关的古代诗词名句。(不得引用本卷中出现的诗文名句)(4 分) 11.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 分) 12.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 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共 15 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 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从②负③戾 ④上 1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5.富春江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4分) 16.本文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请从文中选取一处,发挥合理想像,用优美 的文字描绘出来。(不少于30字)(3分) 三、作文(40分) 17.题目: 的滋味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成功、孤独、奋斗、春天等),补全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得抄袭。 2007年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答卷纸 、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chan()②y()③ lian yan )④ 涸 )(4分) 2.(1)成分残缺 (2)语序不当:改为: (2分) 3.必答题:① ④ 选答题:⑦ (8分)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 8 页)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 ①从. ②负. ③戾. ④上. 1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5.富春江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4 分) 16.本文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请从文中选取一处,发挥合理想像,用优美 的文字描绘出来。(不少于 30 字)(3 分) 三、作文(40 分) 17.题目: 的滋味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成功、孤独、奋斗、春天等),补全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得抄袭。 2007 年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答 卷 纸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 分) 1.①chán( ) ②yì( ) ③liàn yàn( ) ④涸.( )(4 分) 2.(1)成分残缺: 改为: (2)语序不当: 改为: (2 分) 3.必答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选答题: ⑦ ⑧ ⑨ (8 分)
4.下联: 。(4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共12分) (3分) (3分) (4分) (2分) (二)(共15分) (3分) (4分) (4分) (三)(共15分)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6页 (共 8 页) 4.下联: 。(4 分)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共 12 分) 5. (3 分) 6. (3 分) 7. (4 分) 8. (2 分) (二)(共 15 分) 9. (3 分) 10.① ② (4 分) 11. (4 分) 12. (4 分) (三)(共 15 分)
13.①从_②负③戾 ④上 (4分) 14.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分) (3分)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7页 (共 8 页) 13.①从. ②负. ③戾. ④上. (4 分) 14.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 分) 15. (4 分) 16.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