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安徽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革命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25.5KB,团购合买
第七章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革命 第一节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七章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革命 第一节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其人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亭村一个农民家庭,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读书期间,非常关心民众疾苦,国家时局。 、孙中山革命排满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希望他以西方为榜样,进行改革,没有受到重视后在檀 香山联合华侨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了同盟会, 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纲领,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革命团体的建立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团体的建立 主要有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成员大都是华侨 2、华兴会:1903年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在长沙成立 3、光复会:1904年陶成章等在上海成立 4、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团体,它由华兴会、兴中会等组成, 1905年在东京成立。其纲领为:民族、民权、民生,后被概括为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 1、陈天化与《猛回头》、《警世钟》 2、邹容与《革命军》 3、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革命派和改良派通过《民报》和《新民丛报》展开论战。 第三节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 、依靠会党、新军发动起义 武昌起义与各省独立 1、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30 第七章 清末新政的终结——辛亥革命 第一节 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 一、孙中山其人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亭村一个农民家庭,1892 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读书期间,非常关心民众疾苦,国家时局。 二、孙中山革命排满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在 1894 年上书李鸿章,希望他以西方为榜样,进行改革,没有受到重视后在檀 香山联合华侨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了同盟会, 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纲领,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革命团体的建立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一、革命团体的建立 主要有: 1、兴中会: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成员大都是华侨。 2、华兴会:1903 年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在长沙成立。 3、光复会:1904 年陶成章等在上海成立。 4、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团体,它由华兴会、兴中会等组成, 1905 年在东京成立。其纲领为:民族、民权、民生,后被概括为三民主义 二、革命思想的传播 1、陈天化与《猛回头》、《警世钟》 2、邹容与《革命军》 3、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三、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革命派和改良派通过《民报》和《新民丛报》展开论战。 第三节 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 一、依靠会党、新军发动起义 二、武昌起义与各省独立 1、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其现代化不是发自内部,而是抵御外侮的需要,国家政权的作用 举足轻重,它必须有能力制定政策、保证其贯彻实施 清廷面临加强权威的需要,但这与立宪的理念相对立,故只能走如死胡同。清廷的灭亡 使政治权威示微,直到新的权威建立前,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2、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是一系列矛盾演变冲突的结果,即立宪派与清廷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在这些矛盾的演变中,清廷为渊驱鱼。从武昌起 义短短的一个月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飞跃发展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四、清廷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南北议和 2、袁世凯逼宫 3、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四节辛亥革命研究的有关问题 辛亥革命的性质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全民反满革命,在革命排满的旗帜下,将各方人士联合起来。 二、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 清王朝的垮台,无疑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联合,同样是一个重要 因素。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有三股政治势力,立宪派倒向那一方,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立宪派的响应密不可分。 31

31 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其现代化不是发自内部,而是抵御外侮的需要,国家政权的作用 举足轻重,它必须有能力制定政策、保证其贯彻实施。 清廷面临加强权威的需要,但这与立宪的理念相对立,故只能走如死胡同。清廷的灭亡, 使政治权威示微,直到新的权威建立前,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2、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是一系列矛盾演变冲突的结果,即立宪派与清廷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在这些矛盾的演变中,清廷为渊驱鱼。从武昌起 义短短的一个月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飞跃发展。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四、清廷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南北议和 2、袁世凯逼宫 3、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四节 辛亥革命研究的有关问题 一、辛亥革命的性质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全民反满革命,在革命排满的旗帜下,将各方人士联合起来。 二、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 清王朝的垮台,无疑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联合,同样是一个重要 因素。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有三股政治势力,立宪派倒向那一方,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立宪派的响应密不可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