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10)申请公布号CN103935495A (43)申请公布日2014.07.23 (21)申请号201410174637.2 (22)申请日2014.04.28 (71)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处知 识产权办公室 (72)发明人赵刚孙壮志赵华兴饶宇 郭华君隋智阳乔东潘李芳 王好军毕红时 (51)1nt.C1. B63H11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 (57)摘要 1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肌肉组合的 仿心脏水下推进器,通过弹性连接材料连接两片 IPMC肌肉丝、两端侧连接电极结构组合装配成 IPMC肌肉单元,对组IPMC肌肉单元串联组合装配 组成IPMC肌肉束,不同组的IPMC肌肉束通过并联 插空连接于圆形组合肌肉支撑板构成组合肌肉, 组合肌肉多层分布装配构成肌肉组,肌肉组采用 动力支撑板层层组合装配,前端固定活塞板,末端 装配连接于储水腔及射水腔内侧:储水腔及射水 腔中间采用两腔通道连接,储水腔的进水孔固定 于壳体上,射水腔采用结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杆, 其垂直轴线方向布置射水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 方案大噪声与扰动的问题,相比仿生长鳍波式推 进具备更高效能。 G95399901
CN103935495A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支撑杆、支撑板、推进 单元,推进单元包括进水侧、出水侧,进水侧包括进水壳体、进水肌肉组、进水动力支撑板、 进水活塞板,进水肌肉组包括组合肌肉支撑板、IPMC肌肉束,IPC肌肉束包括IPMC肌肉单 元,IPMC肌肉单元包括IPMC肌肉丝、导电电极、弹性连接材料,IPMC肌肉丝之间通过弹性连 接材料相连,IPMC肌肉丝的端部安装导电电极,IPMC肌肉单元与IPMC肌肉单元之间通过各 自的导电电极相连组成IPMC肌肉束,IPMC肌肉束之间并联安装在组合肌肉支撑板里组成 进水肌肉组,进水肌肉组与进水肌肉组之间安装进水动力支撑板,进水肌肉组和进水动力 支撑板安装在进水壳体里,最右端进水肌肉组右端安装进水活塞板,出水侧包括出水壳体、 出水肌肉组、出水动力支撑板、出水活塞板,出水侧与进水侧结构相同,出水壳体、出水肌肉 组、出水动力支撑板、出水活塞板分别对应进水壳体、进水肌肉组、进水动力支撑板、进水活 塞板,进水活塞板与右侧进水壳体之间形成储水腔,出水活塞板与右侧出水壳体之间形成 射水腔,壳体包括相连的半圆壳体和圆柱壳体,圆柱壳体的端部安装端侧板,支撑杆的一端 固定在半圆壳体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端侧板上,推进单元安装在圆柱壳体里,出水侧 位于进水侧的内侧,出水壳体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杆上,储水腔和射水腔通过两腔通道 相通,进水壳体的储水腔处设置进水孔,进水孔固定在壳体上,出水壳体的射水腔处设置射 水孔,射水孔固定在端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推 进单元至少包括两组,推进单元之间沿圆柱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进水 孔上设置有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半圆 壳体里安装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连接阀和推进单元的进水肌肉组、出水肌肉组,控制部件控 制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进水肌肉组、出水肌肉组的伸缩从而射水孔中液体的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半圆壳体 里安装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连接阀和推进单元的进水肌肉组、出水肌肉组,控制部件控制阀 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进水肌肉组、出水肌肉组的伸缩从而射水孔中液体的喷射。 2
CN103935495A 说明书 1/4页 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推进器,具体地说是仿生水下推进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面对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海底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的探索领域,考虑到海 底工况环境的复杂性,水下推进方式研究意义重大。现阶段,传统的机械螺旋桨式的推进 方式,具有较大的噪声,其设备泄漏对于海洋环境存在重大的隐患,同时,螺旋桨式的推进 方式对于海底生态系统的扰动性较大,故并非海洋水下推进的最佳选择:仿生长鳍波式水 下推进方式解决了水下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扰动性等问题,然而,其水下推进效能较低,仍处 于试验研究阶段,无法真正将其应用于水下推进:生物运动特性是仿生学的研究领域,心脏 作为人类的动力器官,时刻不停地工作,为机体提供动力,目前,人类心脏原理的动力模型 在装备的开发中应用的案例较为少见,基于仿生学的思想,将人类心脏生物原型应用于水 下动力推进的研究是一个创新的尝试。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电致动材料,其组合驱动结构的研究,显著提高了 IPMC的应用输出参数,为仿生心脏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能、低噪声及低扰动性的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 下推进器。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一种多肌肉组合的仿心脏水下推进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支撑杆、支撑 板、推进单元,推进单元包括进水侧、出水侧,进水侧包括进水壳体、进水肌肉组、进水动力 支撑板、进水活塞板,进水肌肉组包括组合肌肉支撑板、IPMC肌肉束,IPMC肌肉束包括IPMC 肌肉单元,IPMC肌肉单元包括IPMC肌肉丝、导电电极、弹性连接材料,IPMC肌肉丝之间通 过弹性连接材料相连,IPMC肌肉丝的端部安装导电电极,IPWC肌肉单元与IPMC肌肉单元 之间通过各自的导电电极相连组成IPMC肌肉束,IPMC肌肉束之间并联安装在组合肌肉支 撑板里组成进水肌肉组,进水肌肉组与进水肌肉组之间安装进水动力支撑板,进水肌肉组 和进水动力支撑板安装在进水壳体里,最右端进水肌肉组右端安装进水活塞板,出水侧包 括出水壳体、出水肌肉组、出水动力支撑板、出水活塞板,出水侧与进水侧结构相同,出水壳 体、出水肌肉组、出水动力支撑板、出水活塞板分别对应进水壳体、进水肌肉组、进水动力支 撑板、进水活塞板,进水活塞板与右侧进水壳体之间形成储水腔,出水活塞板与右侧出水壳 体之间形成射水腔,壳体包括相连的半圆壳体和圆柱壳体,圆柱壳体的端部安装端侧板,支 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半圆壳体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端侧板上,推进单元安装在圆柱壳 体里,出水侧位于进水侧的内侧,出水壳体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杆上,储水腔和射水腔通 过两腔通道相通,进水壳体的储水腔处设置进水孔,进水孔固定在壳体上,出水壳体的射水 腔处设置射水孔,射水孔固定在端侧板上。 3
CN103935495A 说明书 2/4页 [0006]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0007] 1、所述的推进单元至少包括两组,推进单元之间沿圆柱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 置。 [0008] 2、进水孔上设置有阀。 [0009] 3、半圆壳体里安装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连接阀和推进单元的进水肌肉组、出水肌 肉组,控制部件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进水肌肉组、出水肌肉组的伸缩从而射水孔中液 体的喷射。 [0010]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采用仿生学的思路将心脏原型结构应用的水下推进器的动力 推进,在仿生学的研究领域,极具创新性:水下推进器较传统推进装备具有显著低噪声及低 扰动性的优点,相比长鳍波式的推进效能更高:动力部分采用组合肌肉逐级组合的结构,能 够提高其动力输出,是一种研究思路的创新:仿心脏水下推进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满足 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 附图说明 [o011]图1a为本发明的仿心脏原理单循环推进结构简图a,图1b为本发明的仿心脏原理 单循环推进结构简图b;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IPMC组合肌肉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IPMC肌肉元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a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a,图4b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b。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0016] 结合图1~4,本发明主要由动力部分I、水通道部分II、控制及壳体部分II三部 分组成; [0017] 壳体18的采用半圆壳体及圆柱壳体装配连接,半圆壳体内布置控制部件16,圆柱 壳体布置动力部分I及水通道部分II:通过4对弹性连接材料15连接两片IPMC肌肉丝13、 两端侧连接电极14结构组合装配成IPMC肌肉单元12,对组IPMC肌肉单元12串联组合装 配组成IPMC肌肉束11,不同组的IPMC肌肉束11通过并联插空连接于圆形组合肌肉支撑板 10构成组合肌肉1,组合肌肉1多层分布装配组合与圆形组合肌肉支撑板10的轴心构成肌 肉组4,肌肉组4采用动力支撑板5层层组合装配,前端固定活塞板7,末端装配连接于储水 腔3及射水腔8内侧,构成动力部分I:储水腔3及射水腔8两腔内部端侧装配动力部分I 的各部件,中间采用两腔通道6连接,储水腔3的进水孔2固定于壳体18上,射水腔8采用 结构支撑板17固定于支撑杆19,其垂直轴线方向布置射水孔9,构成水通道部分II。 [0018]当外界供给驱动信号,IPMC肌肉丝13弯曲组合实现IPMC肌肉单元12的收缩运 动,经由IPMC肌肉束11到组合肌肉1的组成传递,实现对肌肉组4的控制:在驱动周期开 始时,通过控制部件对储水腔3的肌肉组4施加电信号,使肌肉组4带动活塞板7进行收缩, 腔内压强减小,水经过进水孔2进入储水腔3内:当储水腔3内水达阀值后,其内部肌肉组 4带动活塞板7舒张,同时,射水腔8中的肌肉组4带动活塞板7收缩,使得射水腔8内的压 强增大,水通过两腔通道6进入射水腔8,在控制信号下,射水腔8的肌肉组4舒张,腔内压 4
CN103935495A 说明书 3/4页 强增大,水分通过射水孔9喷射出;推进器采用四循环通道的方式进行推进,通过控制其不 同肌肉组4的收缩速度与储水腔3及射水腔8协调运动,实现其水下运动推进过程 [0019]结合图1~4,动力部分I主要由组合肌肉1、肌肉组4、动力支撑板5、活塞板7、组 合肌肉支撑板10、IPMC肌肉束11、IPMC肌肉单元12组成。IPMC肌肉单元12由IPMC肌肉 丝13、导电电极14、弹性连接材料15构成:弹性连接材料15连接两片IPMC肌肉丝13,通 过四对导电电极14对称组合结构,装配成IPMC肌肉单元12,多组IPMC肌肉单元12串联连 接装配组成IPC肌肉束11,IPMC肌肉束11通过并联插空连接于圆形组合肌肉支撑板10 构成组合肌肉1,如图1俯视图所示,组合肌肉1对称于圆形组合肌肉支撑板10的轴心,多 层分布装配组合,构成肌肉组4,肌肉组4的上下部分采用动力支撑板5支撑与连接,最下端 为活塞板7,作为水动力的推进部分,而多级肌肉组4通过动力支撑板5层层装配连接构成 动力部分I。并联插空的IPMC肌肉束11,节约的装配空间;肌肉组4通过中间的动力支撑 板5连接逐级组合装配,提高其动力输出能力。 [0020]具体工作原理: [00211 当外界供给驱动信号,IPMC肌肉丝13电压作用下弯曲,两侧的IPMC肌肉丝13同 时弯曲,实现IPMC肌肉单元12的收缩运动,IPMC肌肉单元12力输出叠加组合,传递给IPMC 肌肉束11,经由多组IPMC肌肉束11的传递实现组合叠加实现组合肌肉1的作用力传递,多 组组合肌肉1叠加组成传递给肌肉组4,肌肉组4作用力则经由动力支撑板5逐级叠加传 导,最终通过端侧活塞板7进行推进。 [0022]结合图1~4,水通道部分II主要由进水孔2、储水腔3、肌肉组4、动力支撑板5、 组合肌肉支撑板10、射水腔8、射水孔9、活塞板7、两腔通道6、结构支撑板15、结构支撑板 17、壳体18组成。储水腔3及射水腔8内部一端侧装配连接动力部分I的各个部件,储水 腔3与射水腔8通过两腔通道6连接:储水腔3的进水孔2连接于壳体18,射水腔8采用 结构支撑板17固定连接,射水孔9垂直分布在射水腔8的轴线上。通过两腔组合的方式, 在推进器工作时,储水腔3实施储水,射水腔8进行喷射水,两者协调配合,提高推进工作的 效率:射水孔9及进水孔2采用单向阀结构,通过控制部件,实现对其开闭喷射。 [0023]具体工作原理: [0024]控制部件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多个肌肉组4的收缩运动,肌肉组4带动活塞板7的 收缩运动使得外侧储水腔3内的压强增大,此时,控制进水孔2阀门打开,水进入储水腔3; 在下一个信号脉冲中,肌肉组4伸张,推动并压缩活塞板7,使得内侧储水腔3内压强逐渐增 大,同时,射水腔8中的肌肉组4进行收缩,使得射水腔9内压强减小,利用压力关系变化, 水通过两腔通道6压入射水腔8中,此时储水腔3带动活塞板7继续收缩进行下个周期的 储水: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射水腔8的肌肉组4伸张,使得腔内压强增大,经由活塞板7推动 水流自射水孔9缓慢地射出,4对射水孔水流喷水的配合关系,推动水下推进器前进。 [0025]结合图4,控制及壳体部分III主要由壳体18、结构支撑板17、支撑杆19、控制部 件16组成。壳体18是有半圆壳体及圆柱壳体组成,控制部件16装配于半圆壳体处,动力 部分I及水通道部分II的部件分布于圆柱壳体内部,中心轴线方向安装支撑杆19,用于连 接端侧板及结构支撑板17:结构支撑板17与支撑杆19主要作用是支撑各个射水腔,保证 其工作过程的平稳性。控制部分14主要选用单片机等微型控制元件,采用闭环电路设计思 想进行运动控制:通过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实现肌肉组4的收缩速度,使得活塞板7 5
CN103935495A 说明书 4/4页 的吸压水的速度及射水腔8与储水腔3的协调工作关系进行控制
CN103935495A 说明书附图 1/3页 5 6 7 3 8 2 图1a ∽Ce④eCSe③e③⊙ ®⊙米©⊕⊙e⊙光 G⊙⊙e3米e@⊙⊙O 0©3O⊕C⊙⊙ 9oo33OG9⊙©⊙¥④ ⊙⊙Gd⊙⊙K④e X⊙©G米5⊙8O©¥ ⊙o0oGGo 图1b 7
CN103935495A 说明书附图 2/3页 10 11 12 图2 13 14 15 图3 8
CN103935495A 说明书附图 3/3页 16 17 18 19 图4a 图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