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珠海一中2015,12,17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牛梦笛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 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 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自 《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 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 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 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 1000亿元。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自身在 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 量的现象,内容低俗。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 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还有 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 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 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 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 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5 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 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 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深刻入心 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3天火爆网络获得了500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 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 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 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近年来,一批由农民 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未必 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 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包容互信。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 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6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珠海一中 2015,12,17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牛梦笛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 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 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自 《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 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 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 700 亿元左右, 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 2 万部。据预测,未来 3 年内,总产值将超过 1000 亿元。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自身在 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 量的现象,内容低俗。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 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还有一 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 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 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 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 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 5 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 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 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深刻入心。 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 3 天火爆网络获得了 500 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 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 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 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近年来,一批由农民、 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未必 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 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包容互信。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 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
可能。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 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02版)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 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 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 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 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2.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 活视角。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 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再不爱就晩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 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 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己达700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 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 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 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 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 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 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丛珂使人扣门诘之曰琶 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遺使 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 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 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 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 士
可能。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 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 2015 年 11 月 09 日 02 版)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 分)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 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 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 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 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2.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 分) A. 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 活视角。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 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 《再不爱就晚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 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 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 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 700 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 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 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 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 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 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 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 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遣使 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 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 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 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 士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 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 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十矣。”他日议于上前,上 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 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 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 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 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 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 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诲用事 用事:任意行事 B.吾欲面讯之 面讯:当面讯问 C.以备应对 应对:应答,对答 D.臣既以不学忝相位 不学:没有学问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B.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C.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重诲聪明敏锐,谨慎恭敬。但心胸狭窄,他与李从珂饮酒争吵,记恨在心,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 B.安重诲深得不识字的后唐帝信任,但他也不能通晓朝廷所有的事情,于是设 立端明殿学士,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 C.安重诲好多事情都听孔循的话,因为孔循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 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安重诲向皇上推荐的宰相人选崔协就是孔循举荐的。 D.任圜反对崔协做宰相,认为他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怕被天下人笑 话。安重诲就在朝廷上同任圜商量,让崔协暂作备选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 (5分) (2)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 荒村 倪瓒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晩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①阮遥集②,几屐了余生?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 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 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 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 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 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 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 “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 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 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 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重诲用事 用事: 任意行事 B. 吾欲面讯之 面讯: 当面讯问 C. 以备应对 应对: 应答,对答 D. 臣既以不学忝相位 不学:没有学问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B.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C.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 /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D. 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 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安重诲聪明敏锐,谨慎恭敬。但心胸狭窄,他与李从珂饮酒争吵,记恨在心,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李从珂的坏话。 B. 安重诲深得不识字的后唐帝信任,但他也不能通晓朝廷所有的事情,于是设 立端明殿学士,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 C. 安重诲好多事情都听孔循的话,因为孔循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 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安重诲向皇上推荐的宰相人选崔协就是孔循举荐的。 D. 任圜反对崔协做宰相,认为他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怕被天下人笑 话。安重诲就在朝廷上同任圜商量,让崔协暂作备选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 (5 分) (2)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 8~9 题。 荒村 倪瓒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①阮遥集②,几屐了余生?
[注]①萧条:犹逍遥,闲逸貌。②阮遥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 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鞋涂蜡),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 神甚闲畅。 8.诗题虽是“荒村”,但“荒村”不荒。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 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立春 陈毓 立春娘生立春,正是立春那天。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无法可想,就去田地里 转 立春爹踢脚下麦田,麦田软和,似乎冒着热气:抬头,他看见大群麻雀从地的这 头扑棱到那头,“扑棱来扑棱去,天生就是扑棱的命”。立春爹嘟哝过麻雀,猛 然看见地畔一树梅花开得惊艳,梅花的香气像清凉的水流,涤荡他的心和眼,似 乎那新生儿娇嫩的陌生的哭声重返他的耳边,使他的心里生出难言的温软,他立 即折身往家里赶 他跟立春娘说,给孩子起名立春吧。女儿就女儿吧,戏里都唱了,谁说女子不如 男呐。 现在,立春已过了立春娘生立春的年纪,但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她 腰身壮大的男人五年前就和她生分了,她至今没有孩子 五年前,立春随丈夫厉槟榔去东莞打工,那个厂子像是在那里等了厉槟榔25年, 使得25岁的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再也拔不出来。他只知道,流水 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会得到工钱,一叠钞票,这是他在遥远的家乡做什么都 没法换来的。但立春讨厌工厂,她抱怨橡胶的气味熏染得她也快成橡胶制品了 直到立春不辞而别,返回家乡,他也没有愧疚,他坚信生活就是生活,他不会像 立春那样任性,那样抗不得硬。他现在还无力想象未来,他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不 能回去再种那十几亩山地,种了吃,吃了再种的生活不是他的人生了。厉槟榔喜 欢东莞,那里朝气蓬勃,比那个死了一半的村庄更让他有活着的体会。他说,假
[注]①萧条:犹逍遥,闲逸貌。②阮遥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 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鞋涂蜡),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 神甚闲畅。 8.诗题虽是“荒村”,但“荒村”不荒。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 , ”。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所选大题 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立春 陈毓 立春娘生立春,正是立春那天。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无法可想,就去田地里 转。 立春爹踢脚下麦田,麦田软和,似乎冒着热气;抬头,他看见大群麻雀从地的这 头扑棱到那头,“扑棱来扑棱去,天生就是扑棱的命”。立春爹嘟哝过麻雀,猛 然看见地畔一树梅花开得惊艳,梅花的香气像清凉的水流,涤荡他的心和眼,似 乎那新生儿娇嫩的陌生的哭声重返他的耳边,使他的心里生出难言的温软,他立 即折身往家里赶。 他跟立春娘说,给孩子起名立春吧。女儿就女儿吧,戏里都唱了,谁说女子不如 男呐。 现在,立春已过了立春娘生立春的年纪,但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她 腰身壮大的男人五年前就和她生分了,她至今没有孩子。 五年前,立春随丈夫厉槟榔去东莞打工,那个厂子像是在那里等了厉槟榔 25 年, 使得 25 岁的厉槟榔像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再也拔不出来。他只知道,流水 线上的日子走到月末,他会得到工钱,一叠钞票,这是他在遥远的家乡做什么都 没法换来的。但立春讨厌工厂,她抱怨橡胶的气味熏染得她也快成橡胶制品了。 直到立春不辞而别,返回家乡,他也没有愧疚,他坚信生活就是生活,他不会像 立春那样任性,那样抗不得硬。他现在还无力想象未来,他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不 能回去再种那十几亩山地,种了吃,吃了再种的生活不是他的人生了。厉槟榔喜 欢东莞,那里朝气蓬勃,比那个死了一半的村庄更让他有活着的体会。他说,假
如没出来,不知道蓝水河之外有个叫东莞的地方,他也许还能在蓝水河活下去, 现在他知道了,蓝水河的日子就是他不再想要过下去的日子,就算立春违拗他, 要回蓝水河,但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一个东莞,一个蓝水河,你选择。厉槟榔 说。一个蓝水河,一个东莞,你选择。立春把厉槟榔的喊话颠倒组合了一下,丢 回给了厉槟榔。这之后,他们各自走向自己指点的方向,这一决定,五年过去了 偶尔的,立春想,自己可能太拗了。不喜欢那个橡胶厂,可以换一个么,东莞的 厂子多过乡下的猪圈,怎的自己就找不到一家合适的?但立春立即就被自己把东 莞的厂子和猪圈联想的念头惊到,她想她可能真的不喜欢东莞,那里的热,腊月 都能看见苍蝇飞,胳膊上总是黏糊糊的。是的,一个该藏的冬天也能露大腿的地 方,好吗? 现实检验了他们爱的浓度,他们爱自己都比爱对方多点儿立春反过来说服自己, 现实里更多的乡村夫妇必须两地分居,是因为女人总要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伺候 土地,那她呢,她和厉槟榔没有孩子,但她选择留在乡村,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立春一会儿觉得自己有理,一会又觉得气馁。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要在门里 门外、在天地之间、在田野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第一年,立春把邻里、屋前屋后撂荒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过来,用厉槟 榔给她的钱;第二年,她用厉槟榔给她的钱承包了更多的地,依然种树。现在那 些她能置换回来的地都被她种了树。她雇佣村子里十几个女人帮她维护苗木。第 三年的时候,她种的一部分树苗可以卖了。现在是第五年,她依然得到像钉子 样坚守钉子一样实心的厉槟榔给她的钱,她帮厉槟榔把那些钱存进银行,用厉槟 榔的名字开账户,未来她还要把厉槟榔以前给她的钱一点点透出来,存到那张银 行卡上。她想,那是厉槟榔在那个叫东莞的城市的痕迹,生命的痕迹。 立春这天,立春去她的苗木地查看,她闻见侧柏荡漾的香气似乎比昨天浓郁了许 多,让她直感慨老祖宗的确伟大,到了哪个节气就是哪个节气的气象和感觉。节 气到了立春,真就有东风解冻的意思。 她忽然想到东莞那使她身体如同锈住的橡胶的气味,她再次感觉她比厉槟榔幸 福,她在那个午后获得的幸福感使她心生对厉槟榔深深地歉疚和遗憾,那遗憾和 歉疚包围着她,她在田地里四处打转,想要做点什么。 立春请来木工师傅,要在侧柏的苗圃地中间给她搭起一个高高的棚子,她心里暗 想,那会是她的绣楼,她要等厉槟榔回来,她要他和她住在那个一年四季都散发 着柏树无限美妙香气的棚子里 棚子盖好那天,立春把她和厉槟榔结婚时的大红锦缎被子和印着牡丹花的床单 并搬上了高台。她还给高台上的木格窗子上贴好了嫣红的窗花花。 她坐在棚子里自拍,她给厉槟榔发照片、发短信,她说,她这样等他归来。(有 删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23)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去田地里转”“嘟哝过麻雀”,这些细节形象 地写出了立春爹初为人父的喜悦。 B.厉槟榔不愿回家种地,喜欢留在东莞,是因为他认为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 末,他就会得到工钱,这是他在家乡种地无法换来的
如没出来,不知道蓝水河之外有个叫东莞的地方,他也许还能在蓝水河活下去, 现在他知道了,蓝水河的日子就是他不再想要过下去的日子,就算立春违拗他, 要回蓝水河,但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一个东莞,一个蓝水河,你选择。厉槟榔 说。一个蓝水河,一个东莞,你选择。立春把厉槟榔的喊话颠倒组合了一下,丢 回给了厉槟榔。这之后,他们各自走向自己指点的方向,这一决定,五年过去了。 偶尔的,立春想,自己可能太拗了。不喜欢那个橡胶厂,可以换一个么,东莞的 厂子多过乡下的猪圈,怎的自己就找不到一家合适的?但立春立即就被自己把东 莞的厂子和猪圈联想的念头惊到,她想她可能真的不喜欢东莞,那里的热,腊月 都能看见苍蝇飞,胳膊上总是黏糊糊的。是的,一个该藏的冬天也能露大腿的地 方,好吗? 现实检验了他们爱的浓度,他们爱自己都比爱对方多点儿。立春反过来说服自己, 现实里更多的乡村夫妇必须两地分居,是因为女人总要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伺候 土地,那她呢,她和厉槟榔没有孩子,但她选择留在乡村,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立春一会儿觉得自己有理,一会又觉得气馁。但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要在门里 门外、在天地之间、在田野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来的第一年,立春把邻里、屋前屋后撂荒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过来,用厉槟 榔给她的钱;第二年,她用厉槟榔给她的钱承包了更多的地,依然种树。现在那 些她能置换回来的地都被她种了树。她雇佣村子里十几个女人帮她维护苗木。第 三年的时候,她种的一部分树苗可以卖了。现在是第五年,她依然得到像钉子一 样坚守钉子一样实心的厉槟榔给她的钱,她帮厉槟榔把那些钱存进银行,用厉槟 榔的名字开账户,未来她还要把厉槟榔以前给她的钱一点点透出来,存到那张银 行卡上。她想,那是厉槟榔在那个叫东莞的城市的痕迹,生命的痕迹。 立春这天,立春去她的苗木地查看,她闻见侧柏荡漾的香气似乎比昨天浓郁了许 多,让她直感慨老祖宗的确伟大,到了哪个节气就是哪个节气的气象和感觉。节 气到了立春,真就有东风解冻的意思。 她忽然想到东莞那使她身体如同锈住的橡胶的气味,她再次感觉她比厉槟榔幸 福,她在那个午后获得的幸福感使她心生对厉槟榔深深地歉疚和遗憾,那遗憾和 歉疚包围着她,她在田地里四处打转,想要做点什么。 立春请来木工师傅,要在侧柏的苗圃地中间给她搭起一个高高的棚子,她心里暗 想,那会是她的绣楼,她要等厉槟榔回来,她要他和她住在那个一年四季都散发 着柏树无限美妙香气的棚子里。 棚子盖好那天,立春把她和厉槟榔结婚时的大红锦缎被子和印着牡丹花的床单一 并搬上了高台。她还给高台上的木格窗子上贴好了嫣红的窗花花。 她坐在棚子里自拍,她给厉槟榔发照片、发短信,她说,她这样等他归来。(有 删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23)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立春爹在柿子树下打转”“去田地里转”“嘟哝过麻雀”,这些细节形象 地写出了立春爹初为人父的喜悦。 B.厉槟榔不愿回家种地,喜欢留在东莞,是因为他认为流水线上的日子走到月 末,他就会得到工钱,这是他在家乡种地无法换来的
C.本文巧用比喻描写人物,如“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厉槟榔像 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这样的比喻既契合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又暗合了其生 活的环境。 D.立春认为,人活世上,总是希望留下痕迹的,所以她将厉槟榔给她的钱存进 用厉槟榔的名字开的银行账户里,以此留下了厉槟榔生命的痕迹。 E.立春和厉槟榔的故事引人深思,它凸显了农村青年在时代潮流下的不同心态 不同选择,也蕴含着作者对他们因不同选择而带来的矛盾的关注与思考。 (2)小说在刻画立春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两次写到“立春”这个节气,描写景物却各有侧重。请结合小说内容, 具体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效果。(6分) (4)厉槟榔说,蓝水河,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而小说却为什么以立春搭建绣 楼等他归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小时候的汤一介住在南池子的缎库胡同。由于父亲汤用彤先生一直在北大教书, 生活条件还不错。他们住的房子很大,有四五十间,院子也很大,每到冬天的时 候,他们就往院子里泼水,在那里溜冰。对于汤一介而言,那真是个无忧无虑的 童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随北京大学到了昆明,他考进了西南联大附中,后 来又转学到了重庆的南开中学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国家积贫积弱,百姓颠沛流离,年轻的汤一介深感痛心 和困惑。当时的南开中学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学校,国民党很多高官的子女都在那 儿上学,常常用汽车接送。那时候的汽油是非常贵重的。于是,热血愤激的汤 介和同学张岂之、宁可拍案而起,办了一期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抨击这 现象,但是学校训导长对他们毫不客气,“不让我们出了,而且说再闹就开除我 们 1945年1月,为准备考大学,汤一介回到了昆明。汤一介跟着钱学熙,接触了 他毕生难忘的克里斯朵夫·依修午德的《紫罗兰姑娘》。他深刻感受到“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再深刻的爱也挽救不了人们的孤独”。当时,由于妹 妹的病逝,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少年汤一介开始独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论 死》《论善》《论生意义》等一些展露他哲学家天赋的文章就出来了。 第二年,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个哲学家,通过自己的 独立思考,来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1981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课,他将《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一课修改成 《郭象与魏晋玄学》,找出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 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 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哲学思想的解放;在由《早期道教史》一课修改 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汤一介大胆提出,必须把“宗教”和“迷信 区别开来,要肯定“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而这些探讨, 均是此前的道教研究很少讨论到的,汤一介以他敏锐的哲学家的眼光,开新时期 哲学研究风气之先 直以来,西方哲学是有其庞大的范畴体系的,而中国哲学的精华则散见于浩如 烟海的古籍,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推演,需要有更加严密的逻辑体系。汤一介开创
C.本文巧用比喻描写人物,如“她依然苗条得像春风中的一枝柳”“厉槟榔像 一枚钉子被楔进铁板中”,这样的比喻既契合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又暗合了其生 活的环境。 D.立春认为,人活世上,总是希望留下痕迹的,所以她将厉槟榔给她的钱存进 用厉槟榔的名字开的银行账户里,以此留下了厉槟榔生命的痕迹。 E.立春和厉槟榔的故事引人深思,它凸显了农村青年在时代潮流下的不同心态 不同选择,也蕴含着作者对他们因不同选择而带来的矛盾的关注与思考。 (2)小说在刻画立春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3)小说两次写到“立春”这个节气,描写景物却各有侧重。请结合小说内容, 具体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效果。(6 分) (4)厉槟榔说,蓝水河,他是坚决地不回去了;而小说却为什么以立春搭建绣 楼等他归来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小时候的汤一介住在南池子的缎库胡同。由于父亲汤用彤先生一直在北大教书, 生活条件还不错。他们住的房子很大,有四五十间,院子也很大,每到冬天的时 候,他们就往院子里泼水,在那里溜冰。对于汤一介而言,那真是个无忧无虑的 童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随北京大学到了昆明,他考进了西南联大附中,后 来又转学到了重庆的南开中学。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国家积贫积弱,百姓颠沛流离,年轻的汤一介深感痛心 和困惑。当时的南开中学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学校,国民党很多高官的子女都在那 儿上学,常常用汽车接送。那时候的汽油是非常贵重的。于是,热血愤激的汤一 介和同学张岂之、宁可拍案而起,办了一期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抨击这一 现象,但是学校训导长对他们毫不客气,“不让我们出了,而且说再闹就开除我 们。” 1945 年 1 月,为准备考大学,汤一介回到了昆明。汤一介跟着钱学熙,接触了 他毕生难忘的克里斯朵夫·依修午德的《紫罗兰姑娘》。他深刻感受到“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再深刻的爱也挽救不了人们的孤独”。当时,由于妹 妹的病逝,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少年汤一介开始独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论 死》《论善》《论生意义》等一些展露他哲学家天赋的文章就出来了。 第二年,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个哲学家,通过自己的 独立思考,来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1981 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课,他将《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一课修改成 《郭象与魏晋玄学》,找出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 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 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哲学思想的解放;在由《早期道教史》一课修改 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汤一介大胆提出,必须把“宗教”和“迷信” 区别开来,要肯定“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而这些探讨, 均是此前的道教研究很少讨论到的,汤一介以他敏锐的哲学家的眼光,开新时期 哲学研究风气之先。 一直以来,西方哲学是有其庞大的范畴体系的,而中国哲学的精华则散见于浩如 烟海的古籍,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推演,需要有更加严密的逻辑体系。汤一介开创
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晢学范畴体系,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 学的体系。 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他必须肩负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探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 在传承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于是,汤一介 在讲课的同时办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一招生就是一万两千人 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 来。”要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创建中 国解释学,是要参照西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注释经典的要义进行系统 地研究和梳理,其意义则在以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 发”,即古为今用。“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之高阁 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对这个明清两代均有 学者提出而终未成行的浩繁无比的工作,汤一介惟一担心和希望的是,他要努力 等到编撰工程完成的那一天 汤一介说,人到老年,总会考虑一些事情,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 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当然,每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不同的。父 亲汤用彤告诉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说他一直努力在做 “做了自己很高兴,很喜欢的事情,那就很好。而且,我相信它会有一定的意 义 相关链接 汤一介(1927-2014),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等,在国内外哲学 界产生很大影响,为哲学研究史上不可不读的著作。虽然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 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 分子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以上材料选自《光明日报》,有删 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记叙汤一介在北大开课期间对玄学、佛教、道教的讨论,是为了衬托他 深厚的哲学功底。 B.汤一介当初下定决心做一个哲学家的原因在于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一些社会 人生问题。 C.“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 汤一介意指人的理想虽不同,但却要做有意义的事。 D.汤一介提出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中国哲学的精华,以期建构中国哲学体系,从 而使中国哲学拥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庞大的范畴体系 E.本文通过记叙汤一介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的经历,描写了他在传承中国文化 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有责任感的学者的形象 (2)汤一介先生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影响重大的哲学家?请就其身上所体现出 来的精神品质,结合材料做简要的概括分析。(6分) (3)汤一介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 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4)文中汤一介先生谈到:“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 之高阁;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请结合材 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
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 学的体系。 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他必须肩负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探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 在传承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于是,汤一介 在讲课的同时办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一招生就是一万两千人。 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 来。”要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创建中 国解释学,是要参照西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注释经典的要义进行系统 地研究和梳理,其意义则在以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 发”,即古为今用。“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之高阁; 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对这个明清两代均有 学者提出而终未成行的浩繁无比的工作,汤一介惟一担心和希望的是,他要努力 等到编撰工程完成的那一天。 汤一介说,人到老年,总会考虑一些事情,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 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当然,每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不同的。父 亲汤用彤告诉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说他一直努力在做。 “做了自己很高兴,很喜欢的事情,那就很好。而且,我相信它会有一定的意 义。” 相关链接 汤一介(1927—2014),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等,在国内外哲学 界产生很大影响,为哲学研究史上不可不读的著作。虽然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一 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 分子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以上材料选自《光明日报》,有删 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文中记叙汤一介在北大开课期间对玄学、佛教、道教的讨论,是为了衬托他 深厚的哲学功底。 B.汤一介当初下定决心做一个哲学家的原因在于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一些社会 人生问题。 C.“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 汤一介意指人的理想虽不同,但却要做有意义的事。 D.汤一介提出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中国哲学的精华,以期建构中国哲学体系,从 而使中国哲学拥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庞大的范畴体系。 E.本文通过记叙汤一介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的经历,描写了他在传承中国文化 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有责任感的学者的形象。 (2)汤一介先生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影响重大的哲学家?请就其身上所体现出 来的精神品质,结合材料做简要的概括分析。(6 分) (3)汤一介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 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 分) (4)文中汤一介先生谈到:“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 之高阁;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请结合材 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他蠢蠢欲动,为了达到目的,他费尽心机,耍 尽手腕,终是 无所获。 ②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如同 般,因为可能出 现的候选人有数百个,但没什么线索显示谁会获选。 ③学习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强制中小学生在那里集体 跪拜孔子,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 A.缘木求鱼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B.缘木求鱼海底捞 月大海捞针 C.海底捞月大海捞针缘木求鱼 D.大海捞针海底捞 月缘木求鱼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野生动物救助基地负责人陪同下,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察看了基地救助的 大象、狮子、穿山甲、长颈鹿等野生动物,并给它们喂食。 B.产科主任刘慧姝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手肯定不够,这不只是很多 医院的妇产科都将面临的困境,更是我们医院的情况 C.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消息称,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 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基因向人类发出了挑战 D.作为韩国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将选择适当时机访问朝鲜,并表示作 为联合国秘书长将朝鲜半岛和平尽职尽责。 15.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假如大家都能不折不扣地把这句话当成真理 ②因为,如果只是由于我们的判断,坏事才进入我们的世界, ③那么,人类的不幸就可得以缓解 ④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它们嗤之以鼻, ⑤古希腊有条格言说:“人通常被看待事物的方法困扰,而并非事物本身。” ⑥或者把它们变为好事。 A.⑤②④⑥①③B.⑤①③②④⑥C.①③②④⑥⑤D ①④⑥②③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5分)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大渡网访谈。今天很荣幸请到了西部作家雪漠老师接 受我们的采访。 雪漠: 主持人:您出身于西部。媒体报道您儿时的生活很艰苦。您能否讲述一下那时您 真正的内心生活吗? 雪漠 主持人:也就是说精神上的充实也是一种幸福。那您认为一个作家最基本的素养 应该是什么呢? 雪漠 主持人:那么我们可以大而化之,整个人类最基本的素养也应该是人格的修养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他蠢蠢欲动,为了达到目的,他费尽心机,耍 尽手腕,终是 ,一无所获。 ② 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如同 一般,因为可能出 现的候选人有数百个,但没什么线索显示谁会获选。 ③ 学习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强制中小学生在那里集体 跪拜孔子,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 。 A. 缘木求鱼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 B. 缘木求鱼 海底捞 月 大海捞针 C. 海底捞月 大海捞针 缘木求鱼 D. 大海捞针 海底捞 月 缘木求鱼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在野生动物救助基地负责人陪同下,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察看了基地救助的 大象、狮子、穿山甲、长颈鹿等野生动物,并给它们喂食。 B.产科主任刘慧姝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手肯定不够,这不只是很多 医院的妇产科都将面临的困境,更是我们医院的情况。” C.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消息称,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 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基因向人类发出了挑战。 D. 作为韩国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将选择适当时机访问朝鲜,并表示作 为联合国秘书长将朝鲜半岛和平尽职尽责。 15. 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假如大家都能不折不扣地把这句话当成真理, ②因为,如果只是由于我们的判断,坏事才进入我们的世界, ③那么,人类的不幸就可得以缓解。 ④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它们嗤之以鼻, ⑤古希腊有条格言说:“人通常被看待事物的方法困扰,而并非事物本身。” ⑥或者把它们变为好事。 A.⑤②④⑥①③ B. ⑤①③②④⑥ C. ①③②④⑥⑤ D. ①④⑥②③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5 分)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大渡网访谈。今天很荣幸请到了西部作家雪漠老师接 受我们的采访。 雪漠: ① 主持人:您出身于西部。媒体报道您儿时的生活很艰苦。您能否讲述一下那时您 真正的内心生活吗? 雪漠: ② 主持人:也就是说精神上的充实也是一种幸福。那您认为一个作家最基本的素养 应该是什么呢? 雪漠: ③ 主持人:那么我们可以大而化之,整个人类最基本的素养也应该是人格的修养
1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图表 图表 2: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延伸必要性 (1)给图表1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60字)(4分) ①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 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 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 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 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 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届“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A】A第一段原文“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 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是《老男孩》的特征,不能进而推广为微电影 的特征 2.【答案D】解析:D第六段原文“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 术水准”,高的艺术水准不是必需条件 3.【答案A】解析:A,第二段原文“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 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 值将超过1000亿元。”选项“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肯定”表述绝对 化,“还在”表示既成事实;同时,不能因产值单一数据的可能提升肯定微电影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答案A】(用事:执政当权) 5.【答案B】 6.【答案D】(私下里商量)
1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 分) 图表 1 : 图表 2: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延伸必要性 (1)给图表 1 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2 分 )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 60 字)(4 分) ① ②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 12 只鸟掏 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 因此获利 1200 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 4 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 别被判刑 10 年半和 10 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 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 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 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 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 届“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 A】A 第一段原文“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 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是《老男孩》的特征,不能进而推广为微电影 的特征。 2.【答案 D】解析:D 第六段原文“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 术水准”,高的艺术水准不是必需条件。 3.【答案 A】解析:A,第二段原文“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 700 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 2 万部。据预测,未来 3 年内,总产 值将超过 1000 亿元。”选项“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肯定”表述绝对 化,“还在”表示既成事实;同时,不能因产值单一数据的可能提升肯定微电影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答案 A】(用事:执政当权) 5.【答案B】 6.【答案 D】(私下里商量)
7.【参考答案】(1)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重要机密(或 职位或机构),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 道的。 (“徒”“典(掌管)”“枢机”各1分,句意2分) (2)李琪不是没有文才(或学问或才华),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 有器量的人,这样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或者成为……典型或者做……槿 模) (“文学”“但”“仪刑”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年轻的时候侍奉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恭敬。 以前,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争吵,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 重诲始终记恨他。到此时,安重诲掌权用事,当时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明宗不听。安重诲便假造明宗意旨,谕令河中牙内 指挥使杨彦温驱逐他。这一天,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领兵关了城门,拒 绝让他进城。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 杨彦温回答说:“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李 从珂暂驻扎在虞乡,派使者把情况向朝廷报告。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 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坏人杨彦温的胡说,应该赶快派兵征讨 他。”明宗怀疑此事,想把杨彦温引诱来讯问情况。安重诲坚持请求派兵攻打杨 彦温,朝廷便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他。明宗指令药彦稠:“务必把 杨彦温活着抓回来,我要当面讯问他。”李从珂知道是被安重诲所陷害,赶快入 朝自己进行表白。 后唐帝不识字,四面八方的奏书都让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全部通晓 于是上奏说:“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机密,现在的事情还 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道的。希望效仿前朝的侍讲、 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 备应对。”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 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小在宫廷里侍奉,明白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 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所以好多事情都听他的话。朝廷商议设立宰相,孔循推荐太 常卿崔协。任圜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孔循极力阻止他,于是对安重诲说:“李 琪不是没有文才,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足以成 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有一天在后唐帝面前议论这件事,后唐帝问谁可以任宰相, 安重诲回答说是崔协。任圜说:“安重诲不熟习朝中人员,被人所收买。崔协虽 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我已经是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位,怎么可以再增 加一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后唐帝说:“宰相是个重要的职位,你们再重 新商议一下。我在河东时见书记冯道多才博学,与世无争,这个人可以任宰相。” 退堂时,孔循没给后唐帝行礼,一甩衣服就走了。安生诲私下对任圜说:“现在 正缺人,崔协暂且作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使崔协为宰 相,这就好像抛弃了苏合香丸,选取屎壳螂推的粪球。”孔循和安重诲在一起处 理政事,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而说崔协的好话。癸亥(十一日),终于任命端明 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
7.【参考答案】(1)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重要机密(或 职位或机构),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 道的。 (“徒”“典(掌管)”“枢机”各 1 分,句意 2 分) (2)李琪不是没有文才(或学问或才华),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 有器量的人,这样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或者成为……典型或者做……楷 模)。 ( “文学”“但”“仪刑”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年轻的时候侍奉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恭敬。 以前,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争吵,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 重诲始终记恨他。到此时,安重诲掌权用事,当时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 多次在明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明宗不听。安重诲便假造明宗意旨,谕令河中牙内 指挥使杨彦温驱逐他。这一天,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领兵关了城门,拒 绝让他进城。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 杨彦温回答说:“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李 从珂暂驻扎在虞乡,派使者把情况向朝廷报告。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 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坏人杨彦温的胡说,应该赶快派兵征讨 他。”明宗怀疑此事,想把杨彦温引诱来讯问情况。安重诲坚持请求派兵攻打杨 彦温,朝廷便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他。明宗指令药彦稠:“务必把 杨彦温活着抓回来,我要当面讯问他。”李从珂知道是被安重诲所陷害,赶快入 朝自己进行表白。 后唐帝不识字,四面八方的奏书都让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全部通晓, 于是上奏说:“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机密,现在的事情还 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道的。希望效仿前朝的侍讲、 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 备应对。”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 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小在宫廷里侍奉,明白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 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所以好多事情都听他的话。朝廷商议设立宰相,孔循推荐太 常卿崔协。任圜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孔循极力阻止他,于是对安重诲说:“李 琪不是没有文才,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足以成 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有一天在后唐帝面前议论这件事,后唐帝问谁可以任宰相, 安重诲回答说是崔协。任圜说:“安重诲不熟习朝中人员,被人所收买。崔协虽 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我已经是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位,怎么可以再增 加一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后唐帝说:“宰相是个重要的职位,你们再重 新商议一下。我在河东时见书记冯道多才博学,与世无争,这个人可以任宰相。” 退堂时,孔循没给后唐帝行礼,一甩衣服就走了。安生诲私下对任圜说:“现在 正缺人,崔协暂且作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使崔协为宰 相,这就好像抛弃了苏合香丸,选取屎壳螂推的粪球。”孔循和安重诲在一起处 理政事,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而说崔协的好话。癸亥(十一日),终于任命端明 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