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 语文科目 命题学校:潮阳一中命题人:审题人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 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 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论晢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賞判断 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 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 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 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 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 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 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 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 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 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徳的美学思想,对 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 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 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岀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美育代宗教”说
七校联合体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 月) 语文 科目 命题学校:潮阳一中 命题人: 审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 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 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 20 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 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 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 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 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 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 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 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 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 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 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 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 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 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芑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 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 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 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 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 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 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 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 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 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 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 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 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 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 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 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 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 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 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 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 20 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 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 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 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 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 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 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 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 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 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 “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 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 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 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B. 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 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 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 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 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 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 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 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 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 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 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夭,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 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 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 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 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D. 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 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 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 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 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 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 中国儒家思想。 D. “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 “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 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 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 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 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 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 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 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 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 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 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 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l 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 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 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 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 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 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 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 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 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 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 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24版,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 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 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 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 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 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 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 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 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 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 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 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 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 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 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 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 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14 年 9 月 24 日 24 版,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引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 炊烟的背叛。 B.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村人对父母为我设计的人生道路冷嘲热讽和父母的冷 静坚决形成了对比 C.背叛炊烟是痛苦挣扎的结果,作者以悠远复杂的笔触全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 过程。 D.作者将“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生动形象而又新颖 别致地写出家乡对我的羁绊,我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5.结合文本,赏析划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 化日子改写”。(6分) 6.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 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4月18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表,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 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 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 增加了0.02本。这7.86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 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
A.开头引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 炊烟的背叛。 B.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村人对父母为我设计的人生道路冷嘲热讽和父母的冷 静坚决形成了对比。 C.背叛炊烟是痛苦挣扎的结果,作者以悠远复杂的笔触全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 过程。 D.作者将“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生动形象而又新颖 别致地写出家乡对我的羁绊,我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5.结合文本,赏析划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 化日子改写”。(6 分) 6.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 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4 月 18 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表,调查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成 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9.9%,较 2015 年的 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为 68.2%,较 2015 年的 64.0%上升了 4.2 个百分点,已连续 8 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 58.8%, 较 2015 年的 58.4%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7.86 本,较 2015 年 增加了 0.02 本。这 7.86 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5 本,电子书阅读量为 3.21 本。 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 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
7.0 4513% 20 25% 00 200s年20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一阿辑在线只读接的宰“手机凤读接的家 (摘编自2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 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 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 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退场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 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 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 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 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 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 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 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 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 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 幻和惊悚小说。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 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摘编自 2017 年 4 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二: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 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 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 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退场。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 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 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 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 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 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 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 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 5 本,远低于 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 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 幻和惊悚小说。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 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 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 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仳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 公共阅读资源,弥合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昰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 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网络营销改变阅读习惯?》2014年5月《人民日报》) 材料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晢学、 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毎年经常性、有选择 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摘编自三联书店官网)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2015年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 触率比图书阅读率增长速度快 B.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 触率,但图书阅读率却增长缓慢 C.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持续超过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D.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连续八年上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最终导致实体书店走向困境 B.书店不仅购买商品的价值,还承载了一些关于文化、知识、品位的社会价值和故事、 人生、回忆的情感价值。 C.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 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要寻求政策扶持。 实体书店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这是一种精神 的迷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才能使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困境。(6分)
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 24 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 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 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 公共阅读资源,弥合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 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网络营销改变阅读习惯?》2014 年 5 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北京三联韬奋 24 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 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每年经常性、有选择 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摘编自三联书店官网)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 2015 年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 触率比图书阅读率增长速度快。 B.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 触率,但图书阅读率却增长缓慢。 C.自 2008 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持续超过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D.自 2008 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连续八年上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最终导致实体书店走向困境。 B.书店不仅购买商品的价值,还承载了一些关于文化、知识、品位的社会价值和故事、 人生、回忆的情感价值。 C.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 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要寻求政策扶持。 D.实体书店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这是一种精神 的迷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才能使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困境。(6 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 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 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 绯鱼。 雍煕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 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主子监遇文官丢升楚将门顾见进生 灰友言觉方聚徒进书忐即忍觉令对御进。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麾 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 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 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 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 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 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 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 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 绯鱼。 ...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 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 ...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 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 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 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 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 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 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 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 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 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 故有此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 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 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 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 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5分) 译文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 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 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 故有此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 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 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 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 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5 分) 译文: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 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 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 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 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 是 (2)周敦颐《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两句是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 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 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 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 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 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 是:“ , ”。 (2)周敦颐《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两句是 “ ,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 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