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变压器台数与容量的确定 1.发电厂主变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选择条件: 1)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负荷最小时,能将发 电机的最大功率送入系统。 2)当最大一台发电机停用时能由系统通过变压 器向发电机电压负荷送电。 3)当为系统经济运行或环保的需要而限制本 厂发电时,应保证发电机电压负荷的需要
5.9 变压器台数与容量的确定 1. 发电厂主变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选择条件: 1) 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负荷最小时,能将发 电机的最大功率送入系统。 2) 当最大一台发电机停用时能由系统通过变压 器向发电机电压负荷送电。 3)当为系统经济运行或环保的需要而限制本 厂发电时,应保证发电机电压负荷的需要
发电厂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的条件 4)当只装一台联络变压器时,变压器的停用应保证 发电机电压负荷的需要,正常运行是变压器的作用是作 为发电机电压负荷的备用电源 5)只要当发电机电压与升高电压之间的功率交换在 台联络变压器停用时不允许中断时,才需要装设两台 以上的联络变压器。 6)选用多太变压器时应作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7)当升高电压侧有两个电压级时,还应考虑两个电 压级负荷的需要
发电厂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的条件 4)当只装一台联络变压器时,变压器的停用应保证 发电机电压负荷的需要,正常运行是变压器的作用是作 为发电机电压负荷的备用电源。 5)只要当发电机电压与升高电压之间的功率交换在 一台联络变压器停用时不允许中断时,才需要装设两台 以上的联络变压器。 6)选用多太变压器时应作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7)当升高电压侧有两个电压级时,还应考虑两个电 压级负荷的需要
2.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2.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1)主变台数的选择 变电所一般不少于两台变压器,当只有一个电 源或变电所重要负荷有备用电源时才考虑采用 台变压器。 2)主变型式的选择
2. 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2. 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1)主变台数的选择 变电所一般不少于两台变压器,当只有一个电 源或变电所重要负荷有备用电源时才考虑采用一 台变压器。 2)主变型式的选择
主变容量的选择 3)主变容量的选择 若装设两台变压器时,总安装容量可取: ∑S=2×(0.7P)=14P 式中,PM一一变电所的最大负荷。 当变电所采用两台以上主变时,每台容量的 选择应考虑一台停运时可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 此外,变电所容量选择还应考虑5~10年 电力负荷的发展和运行方式的变化
主变容量的选择 3)主变容量的选择 若装设两台变压器时,总安装容量可取: SC = PM = 4PM 2 (0.7 ) 1. 式中,PM--变电所的最大负荷。 当变电所采用两台以上主变时,每台容量的 选择应考虑一台停运时可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 此外,变电所容量选择还应考虑5~10年 电力负荷的发展和运行方式的变化
双线圈变压器电能损耗的计算 4)主变电能损耗的计算 双线圈变压器电能损耗: M4=mA+△)+(A+△QX。)1x 式中,S--n台变压器的总负荷。 λ一一无功当量,通常取01~0.5 t一负荷S的使用时间小时数
双线圈变压器电能损耗的计算 4)主变电能损耗的计算 双线圈变压器电能损耗: t S S P Q n A n P Q N S S = + + + 2 0 0 ( )( ) 1 ( ) 式中,S--n台变压器的总负荷。 λ--无功当量,通常取0.1~0.5。 t--负荷S的使用时间小时数
绕组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三绕组变压器,当其两个绕组均为100%额定 容量而第三绕组容量较小时,电能损耗为: M=∑+)+1+△0y2++5)1 N NM2N 三绕组变压器,当只有一个绕组为100%额定 容量而另两绕组均为666%时,电能损耗为: A=△+0)++Q + Xt 1.83 N NM2N N3N
三绕组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三绕组变压器,当其两个绕组均为100%额定 容量而第三绕组容量较小时,电能损耗为: t S S S S S S S S P Q n A n P Q N N N N N S S = + + ( + )( + + ) 2 1 ( ) 3 2 3 2 2 2 2 2 1 0 0 三绕组变压器,当只有一个绕组为100%额定 容量而另两绕组均为66.6%时,电能损耗为: t S S S S S S S S P Q n A n P Q N N N N N S S = + + ( + )( + + ) 1.83 1 ( ) 3 2 3 2 2 2 2 2 1 0 0
5.10电能系统电气接线图的选择 电能系统主接线图的选择要涉及大量的因素, 除需满足电能系统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外,还 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全面的综合考虑
5.10 电能系统电气接线图的选择 电能系统主接线图的选择要涉及大量的因素, 除需满足电能系统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外,还 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全面的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