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3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2000级植物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临时制片、徒手切片方法 及植物绘图技术。同时,丰富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 学的工作方法。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的技能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7MB 文档页数:19
§14-1 光是电磁波 §14-2 光源 光波的叠加 §14-3 杨氏干涉实验 §14-4 光程与光程差 §14-5 薄膜干涉 §14-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4-7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4-8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4-9 光栅衍射及光栅光谱 §14-10 偏振光和自然光 §14-11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4-12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光 §14-13 双折射现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19
§14-1 光是电磁波 §14-2 光源 光波的叠加 §14-3 杨氏干涉实验 §14-4 光程与光程差 §14-5 薄膜干涉 §14-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4-7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4-8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4-9 光栅衍射及光栅光谱 §14-10 偏振光和自然光 §14-11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4-12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光 §14-13 双折射现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MB 文档页数:20
§14-1 光是电磁波 §14-2 光源 光波的叠加 §14-3 杨氏干涉实验 §14-4 光程与光程差 §14-5 薄膜干涉 §14-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4-7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4-8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4-9 光栅衍射及光栅光谱 §14-10 偏振光和自然光 §14-11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4-12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光 §14-13 双折射现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5KB 文档页数:4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2000级植物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临时制 片、徒手切片方法及植物绘图技术。掌握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科特 征。同时,丰富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 学的工作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79.5KB 文档页数:12
折射光部分偏振光,平行于入射面 的振动大于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理论和实验证明: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 与入射角有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24MB 文档页数:102
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 亲近的一种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直到17世纪中叶牛顿进行了一系列科学 实验,人们才将色彩界定于“实验的”科 学理论范畴,色彩和光产生了关系。 牛顿的色彩光学发现,支配了整个20世 纪人类的视觉美术史。 本章着重从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 理性质,即与光、人的关系来讲述色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0.38KB 文档页数:5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当一束光被分成两束,经过不同路径再相遇 时,如果光程差小于该束光的相干长度,将会出现干涉现象.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 分割光波振幅的方法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自1881年问世以来,迈克尔逊曾用它完成 了三个著名的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19KB 文档页数:3
衍射光栅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使光波发生色散的光学元件它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距的狭缝(或刻痕)组成.以衍射光栅为色散元件组成摄谱仪或单色仪是物质光谱分析的基本仪器之一,在研究谱线结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特别是在研究物质结构和对元素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0.34KB 文档页数:5
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医药、生物、地 质、冶金和考古等部门.常见的光谱有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涉及的波段从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到微波和射频波段.本实验通过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 谱,使大家了解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光学特性和光谱测量的基本方法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