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0.75KB 文档页数:4
在分析离心一脉冲电场连续破乳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了竖式圆柱绝缘电极实验室用的离心-脉冲电场连续破乳器.在M6401-L113B-煤油-H2SO4和Lix984N-L113A-煤油- H2SO4乳化液膜体系处理含Cu2+废水的实验中,研究了离心-脉冲电场连续破乳时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离心-脉冲电场能有效地对上述乳化液膜体系进行连续破乳,且其破乳效果比单一脉冲电场连续破乳效果要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9.5KB 文档页数:4
①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 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 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5KB 文档页数:9
第四部分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 一、合流制管渠系统 是指在同一管渠内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管渠系统 二、合流制管渠系统特点 1、结构简单,管渠总长度小 2、与分流制相比,截流干管管径大,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规模大 3、雨天径流时,部分生活污水也溢流到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4、晴天时,管渠内流量小,流速低,易淤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5.11KB 文档页数:6
以高浓度铜氰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次亚磷酸盐,进行了高碱条件下电积回收铜与氰化物的研究.研究了次亚磷酸盐用量、温度对铜和氰化物沉积过程的影响;利用线性循环伏安、恒电位电解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阳极沉淀物的物相,分析了阳极反应机理和次亚磷酸盐抑制氰化物分解的机理;采用电解后余液进行金的氰化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次亚磷酸盐可有效抑制电沉积过程中氰化物的分解,其抑制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生成的Cu2+是造成氰化物分解的主要原因;次亚磷酸盐通过优先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氰化物的分解.处理后余液对金的氰化浸出无不良影响,通过电解可综合回收铜氰废水中金属与氰化物,处理后废水可循环利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3.37KB 文档页数:8
综述了钨冶炼渣中有用金属回收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介绍了黑钨和白钨的冶炼工艺、钨、锡、钽、铌、钪回收工艺与理论、钨冶炼渣的减量化处理研究进展.重选和浮选工艺可回收钨锡,得到钨锡精矿后再进行冶炼,选矿工艺流程简单易工业生产且成本低,但适应性较差,对于较细物料无法有效回收,湿法冶金工艺可回收钨、锡、钽、铌、钪,适应性强但流程复杂,酸碱废水对环境影响大;钨冶炼渣减量化是综合利用的根本要求,目前主要用来制做水泥辅料、建筑胶砂、多孔材料、微晶玻璃等,介绍了目前减量化处理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问题与建议,钪钽铌稀有金属提取工艺的进步依赖萃取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可利用材料领域内第一性原理和化学配位理论,研发选择性强的萃取剂和交换容量大的离子交换树脂,解决萃取剂选择性差、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小、废水量大的问题,从原子层面研究出相互作用机理,最终筛选出高效萃取剂及离子交换树脂.指出选冶联合工艺,开发短流程绿色提取技术、冶炼渣高附加值材料研制技术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1.1KB 文档页数:6
对水体中脂肪胺阳离子浮选捕收剂(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和十八胺)的降解方法与效果进行了研究.生物降解性(BOD/CODCr比值)实验研究表明,这四种脂肪胺浮选捕收剂均难以生物降解.UV/H2O2/air氧化法是一种降解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有效方法,其降解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无二次污染.降解率大小顺序为: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八胺,与COD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在pH为4.5、起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1%的H2O2作为光催化剂、紫外光照15 min的条件下,癸烷基丙基醚胺的降解率为99.99%,COD去除率为78.06%.测定了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和十八胺两种典型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降解前后的红外吸收谱图,初步探讨了UV/H2O2/air光化学氧化法处理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的降解机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7MB 文档页数:188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许多水处理方法、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操作运行方式的确定,都需要通过实验解决。例如,采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某种工业废水时,需要通过实验测定负荷率、回流比、滤池高度等工艺参数才能较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水和污水处理中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解决下述问题: (1)掌握污染物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以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处理技术及设备。 (3)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4)实现水处理设备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 (5)解决水处理技术开发中的放大问题。 目录:绪论、第一章 实验设计、第二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第三章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第四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5.64KB 文档页数:6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三株絮凝剂产生菌,将其进行双菌混合培养的正交试验,构建出了比单一菌所产絮凝剂絮凝活性更高的复合菌群LH,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判定二菌分别为Micrococcus sp.和Paenibacill usvelaei菌.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复合菌LH所产絮凝剂MBF-LH为胞外代谢产物,其热稳定性好.LH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pH值和通气量分别为蔗糖、30℃、pH8和120r/m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基中添加KCl、CaSO4、K2HPO4能明显提高发酵液絮凝率.絮凝剂MBF-LH处理废水时具有用量少、絮凝率高的特点
首页上页345678910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