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6MB 文档页数:99
一、理解相律的推导,掌握自由度数的概念以及相律 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组份系统相图的阅读。 二、对二组份系统的气一液相图,要求掌握相图中点 线面的意义,会应用相律分析相图,熟练运用杠 杆规则计算各相的量。 三、重点掌握二组份系统的液一固平衡相图,要求 解如何用热分析法制作相图,掌握典型相图的点 线面的特点和任意组成熔体的步冷曲线的绘制及 特征,熟悉相律和杠杆规则的应用。 四、了解三组份液一液平衡相图。 §6.1 相律 §6.2 杠杆规则 §6.3 单组分系统相图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二组份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6 精馏原理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6.8 二组分固态互不相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9 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10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6.11 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13MB 文档页数:182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7.2 基本工序及工具 7.2.1 测量 7.2.2 调整 7.2.3 固定 7.2.4 翻转 7.4 列管式换热器的组对 7.4.1 管子的准备 7.4.2 管板和折流板定位 7.4.3 穿管 7.4.4 换热器组对过程 7.4.5 管子与管板的固定 8.1 概述 8.1.1 焊接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8.1.2 常用焊接方法 8.1.3 焊接过程分析 8.2 焊缝的化学成分 8.2.1 焊缝中的气体及其影响 8.2.2 焊渣及其影响 8.2.3 焊缝成分的调整 8.3 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 8.3.1 焊接热循环 8.3.2 焊接热循环特征 8.3.3 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 8.3.4 焊缝区的金相组织 8.4 焊接缺陷 8.4.1 焊缝残余变形 8.4.2 焊缝残余应力 8.4.3 焊缝外部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8.4.4 焊缝内部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44.5KB 文档页数:11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C(A)(B)(C) T,U(D) T, p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9.24KB 文档页数:7
测试了微型制氧吸附剂的平衡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合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的吸附剂.针对传统的单塔两步快速变压吸附制氧含量低问题,提出了提高产品气氧含量的单塔快速变压吸附制氧的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塔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气氧含量.充压前排放气的压力和氧含量是影响产品气氧含量的关键参数,采取合适的排放气压力和较高氧含量的排放气可获得更高的产品气氧含量.在吸附和解吸压力分别为240 k Pa和60 k Pa时,采用排放气和原料气组合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可获得氧体积分数90%的产品气,其产氧率为325.08 L·h-1·kg-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2.34KB 文档页数:4
采用组合式皮托管测量的方法测量了喷射沉积过程中的雾化气体流场,并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较为精确的雾化气体压力与流场中轴向气体速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不同气压下气体流场的预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7.48KB 文档页数:4
为了阻挡冷却过程中钢板上表面形成的薄水层的纵向流动,每组气雾冷却装置前后都布置一排气封装置,迫使水流由钢板两侧流走,以保证得到平直的钢板板形.通过对气封装置中体积流量、喷嘴宽度、出口速度、喷嘴到钢板表面的距离、单个喷嘴阻挡水流的速度等几个参数的研究,选择了合理的数值,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了最佳挡水效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1KB 文档页数:35
1956年荷兰学者 van Deemter等在研究气液 色谱时,提出者露了组在两相的拉和传质过程 该理瓷模甭。 van deemter程的数相、液相色谱都造化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74MB 文档页数:63
气源设备 空气压缩机 后冷却器 气罐 管路系统 气源处理元件 气源的一般处理过程 自动排水器 过滤器 干燥器 空气组合元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5.5KB 文档页数:7
一、基本概念 1.地质构造的尺度;2.碎裂流动;3.压溶作用;4.断层效应;5.断层擦痕的倾伏与侧伏;6.深成侵入岩体形成的底辟作用与气球膨胀作用;7.构造序列和构造组合;8.变质核杂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5.5KB 文档页数:7
一、基本概念 1.地质构造的尺度;2.碎裂流动;3.压溶作用;4.断层效应;5.断层擦痕的倾伏与侧 伏;6.深成侵入岩体形成的底辟作用与气球膨胀作用;7.构造序列和构造组合;8.变质 核杂岩
首页上页345678910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