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0.57KB 文档页数:6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AF1410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中性盐雾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焊缝熔合区和基体耐腐蚀性能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子束焊接后的焊缝位置为粗大回火马氏体和析出碳化物;基体的腐蚀失重较焊缝熔合区低.电化学测试表明,焊缝熔合区的开路电位低于基体,腐蚀电流高于基材,阻抗值也较低,易腐蚀,这是回火马氏体与析出的碳化物间存在电位差而导致的电化学反应,使材料在腐蚀介质中腐蚀失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MB 文档页数:9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进的分析 仪器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进展和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化学科学的发 展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其研究内容、方 法、乃至学科的结构和性质都在发生深刻 的变化。 长期以来,化学一直被科学界公认为 门纯实验科学。其理由要追溯到人类认 识自然的两种科学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9
金属锰湿法电冶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体系,直流作用下会出现电化学振荡、金属分形等非线性行为而引发体系额外的能耗。本文提出一种超混沌电流电解的新模式,通过引入超混沌电路代替原有直流电源来实现。超混沌电流作用下,采用恒电流极化曲线、阳极极化曲线、塔菲尔测试等分析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方法,研究铅合金阳极电化学振荡行为与阳极沉积的锰氧化物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50 A·m?2恒电流极化30 min后,超混沌电流极化作用下电位振荡的平均振荡周期较直流极化提高5.6 s,平均振幅降低 38 mV;超混沌电流作用下阳极生成的MnO2,其表面较为致密平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铅合金阳极析氧反应活性和耐腐蚀性。综合分析可知,将超混沌电流运用于金属锰电解过程,可以实现对阳极电化学振荡的有效调控,为进一步降低电解过程能耗和污染排放提供新思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8.05KB 文档页数:5
利用化学浸泡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种钢制散热器材质在不同含氧量和氯离子浓度下的腐蚀速度及耐蚀性,并用X射线衍射对锈蚀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材腐蚀速度主要取决于供热水系统中的溶氧量。在脱氧条件下则形成Fe3O4保护膜,此时氯离子将加速材料的腐蚀。腐蚀极化电阻则随残余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7.9KB 文档页数:5
本文研究了络合剂对化学镀Ni-P镀层磷含量及分布、表面形貌、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浸泡实验、镀层腐蚀后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成分分析表明:镀层耐蚀性主要受镀层磷含量影响,并且与镀层表面形貌、磷含量变化等因素有关。分析表明:以上因素均可归因于络合剂种类的选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MB 文档页数:60
教学要求:掌握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方法,几种细胞组分的主要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技术,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及显微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 光学显微镜技术 二、 电子显微镜技术 三、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节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一、 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器、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二、 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等的显示方法(细胞化学) 三、 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免疫组化) 四、 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 五、 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合成动态 六、 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第三节 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镜操作技术 一、 细胞培养 二、 细胞工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0.5KB 文档页数:11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各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 优缺点。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常用 的有四种古老的经典方法,即定氮法,双缩尿法(Biuret 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和紫外吸收法。另外还有一种近十年才普遍使用起来的新的测定法,即考马斯亮蓝 法(Bradford 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43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是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 法学的科学。 自从拉瓦锡(Lavoisier.A.L)和李比希(Von Liebig.J.F) 创造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之后,发现有机化合物均含 有碳元素,绝大多数的含氢元素,此外,很多的有机化 合物还含氧、硫、氮等元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MB 文档页数:12
应用X光定量相分析方法测出了高W、Mo含量的GH220合金中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各析出相的含量,从晶体结构角度区分了M6C和μ相,从而解决了化学相分析中由于M6C和μ相主要元素组成及电化学性质相近而难以分离的困难,为研究合金性能变化,确定最佳W,Mo量提供了依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9.5KB 文档页数:14
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紫外光、可见光 、红外光和激光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测定的方法 。称为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 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这种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其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更是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 之一
首页上页345678910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