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9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5.94KB 文档页数:5
在提高常规串级凋速装置的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能降低逆变电流中谐波成分的逆变控制方案。使用GTO代替常规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借助次谐波PWM技术选择最佳开关点,并使逆变器触发角α基180°~270°内变化,则能抑制逆变器的谐波电流,还能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这套装置用于串级调速的实验表明:电流超前型的功率因数比滞后型的有明显提高,逆变电流中低次谐波大大减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3.5KB 文档页数:5
3-1一电流源作用于一个1μF的电容,如题3-1(a)所示。设电容电流(即电流源输出的电流) 是一个幅值为10mA,持续时间为10ms的矩形脉冲,如题3-1(b)图所示,且电容电压初始值u(0)为零。 试求电容电压u(),并绘出其波形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5.5KB 文档页数:28
在前两章我们学习了静电场及静电场中的 导体和电介质,静电场是电现象最简单的 情形,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在空间各 点均保持不变。要得到静电场,一种情况 是一带电体系中电荷保持相对静止,另一 种情况是本章要学习的稳恒电流的情况。 ·存在于导体内部的,大小不随时间发生变 化的恒定的电流,就是所谓稳恒电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7.5KB 文档页数:11
一.测试线插孔 (1) 此万用表有四个测试线插孔,其中COM为黑表笔插孔。在左边有两个测试电流的红表笔插孔,“10A”和“mA–A”分别用来测量大电流(0~10A)和小电流(0~400mA)。最右边的红表笔插孔用来测量电流以外的其他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5KB 文档页数:4
一.固定输出电压工作方式 按LINE键到ON的位置,在输出端开路的情况下,转 动VOLTAGE控制旋钮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值,CV(固定 电压)的指标灯亮。 再按下CC SET键,转动CURRENT旋钮,设定电流 极限值。如工作中因某种原因达到了极限电流,电流不会 再增长,电源会自动转换到固定电流工作方式,并相应降 低输出电压保护电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2.5KB 文档页数:8
一、电流电流密度 电流:通过截面S的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3.42KB 文档页数:32
前面各章我们分别讨论了静电场 静磁场 稳恒电流 电磁感应以及似稳的交变电流的实验规律 因 为它们都是大量的实验事实的总结 从而具有可靠性 但它们又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 所以具有局限 性 它们不是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了前人得到的实验规律的基础上 以他非凡的智慧 大胆地提出了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和 位移电流 的假设 把静电场 静磁场和电 磁感应规律中的核心部分推广到由随时间变化的电荷 电流所产生的迅变电磁场 高度概括为具有优美数 学形式的 4 个方程 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它不仅可以解释当时已 知的一切电磁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0.27KB 文档页数:6
通过水热-热分解法制备球形介孔氧化镍粉末,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比表面积仪对氧化镍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系统研究该种粉末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镍粉末为球形,比表面积为35 m2·g-1,平均孔径为15.88 nm;该粉末对乙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氧化电流随乙醇浓度和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0.60 V电位下保持1000 s,球形多孔氧化镍对乙醇氧化催化的电流衰减率为0.075%,稳定性比较好.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球形介孔NiO/玻碳电极(NiO/GCE)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为扩散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1.07KB 文档页数:12
一、基本概念及定律的表述 欧姆定律只能用于解比较简单的电路。复杂的电路,往往有许多条导线交汇于一点,整个电路由若干个闭合回路组成,同一 回路的各段电路中的电流并不相同。对于这类复杂电路,欧姆定律无法解决。1847年基尔霍夫(Kirchhoff)给出了求解一般复杂 电路的 Kirchhoff方程组,它包括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前者是恒定电流条件下任意闭合曲面内电荷守恒的结果,后者是 恒定电场环路积分为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8.04KB 文档页数:12
一、电源及电动势的定义 1.稳恒电流必须有非静电力 稳恒电流必须是闭合的。显然,闭合电流意味着电荷必须沿闭合回路运动。当沿闭合回路绕行一周之后,所经历过程的电势 总改变量为零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9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