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3.04KB 文档页数:5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利用阴阳离子型聚电解质溶液制得自组装膜.将装有该自组装膜的玻璃基片放入模拟体液SBF中,选择适当的条件,可诱导羟基磷灰石在其上面的沉积.实验结果表明:SBF溶液的pH值对羟基磷灰石在膜上的诱导结晶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当pH值为7.40时,利用自组装膜和SBF模拟体液进行生物矿化得到的晶体最为细致紧密.诱导矿化实验表明,利用聚电解质稀溶液制成的自组装膜可以成功地进行生物矿化材料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颖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但是,MOFs的低电导率以及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近年来,如何结合MOFs的优势进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通过自牺牲得到的多孔碳骨架和金属化合物等MOFs衍生复合电极材料,不仅解决了电导率低的问题,而且保留了MOFs的高比表面积和复杂多孔结构,为锂离子的插入/脱出、吸附/解吸等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与此同时,从结构单元和化学组成方面增加了材料结构的复杂性,开放性的孔隙结构可以缓冲体积膨胀带来的机械应力,对外来离子存储和多离子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MOFs及其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和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要求进行MOFs形貌控制和修饰的方法,以及具有多孔、中空或特殊结构的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制备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特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研究挑战和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7MB 文档页数:251
第一部分 习题解析 第1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习题解析 第2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3章 共价键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化学 第4章 分子的对称性 第5章 多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第6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7章 次级键及超分子结构化学 第8章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第9章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第10章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化学 第二部分 综合习题解析 第三部分 结构化学实习 实习1 原子产轨道空间分布图的描绘 实习2 H2↑能量曲线的绘制 实习3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分子的性质 实习4 苯的HMO法处理 实习5 点阵和晶胞 实习6 等径圆球的堆积 实习7 离子晶体的结构 附录A 元素周期表 附录B 单位、物理常数和换算因子 附录C 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5.22KB 文档页数:10
综述了黄铁矿在选矿过程中有关的电化学行为及工作机理,重点讨论了黄铁矿结构特性、溶液中氧化、金属离子作用和抑制剂对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磨矿过程中电偶相互作用、研磨介质形状、介质材料和研磨气氛对研磨中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其中黄铁矿晶体结构的不同对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具有较大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黄铁矿的可浮性,半导体性质对黄铁矿的导电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适度的氧化有利于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而强烈的还原电位或氧化电位会抑制黄铁矿的浮选;电位的增加,对铜活化黄铁矿有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电位增加导致活化Cu+的浓度降低,同时黄铁矿表面被铁氧化物覆盖阻碍了铜离子的吸附。抑制剂的加入可以直接参与捕收剂与黄铁矿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黄铁矿的浮选;同时磨矿介质及气氛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黄铁矿电化学行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6MB 文档页数:100
1.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命名; 2.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会进行一般配离子结构判断和磁性计算; 3. 理解晶体场理论的要点,弄清八面体场、四面体场和平面四边形场中 d 轨道的分裂;理解分裂能和晶体场稳定化能概念; 4. 了解配位化合物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概念,初步学会上述两种异构体的判断; 5. 熟悉配位实体热力学稳定性中的有关概念。 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 The relating definitions and nomenclature 7.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Chemical bond theo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Isomerism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4 配位实体的热力学稳定性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7.5 配位实体的某些动力学问题 Some kinetic questions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46KB 文档页数:61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和金属键,这几种化学键 都是原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键能约为100~ 800kJ·mol-1。此外,在分子间还存在着一种较弱的相 互作用,其结合能大约只有几个到几十个kJ·mol-1,这 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范德华力,是由范德华首先提 出的。气体分子能凝聚成液体和固体,主要就靠这种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是决定物质熔点、 沸点、溶解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分 子间作用力又是与分子的极性密切相关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4.57MB 文档页数:86
第一节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THE LAW OF DIFF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菲克第一定律(稳态扩散) 菲克第二定律(非稳态扩散 ) 第二节 扩散的微观机制 THE MICRO-MECHANISM OF DIFFUSION 扩散的主要机制 扩散系数 扩散激活能 第三节 扩散的热力学分析及反应扩散 扩散的驱动力 反应扩散 第四节 影响扩散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FFUSION 温度的影响 晶体结构的影响 固溶体类型 晶体缺陷的影响 化学成分 应力 第五节 离子晶体中的扩散 本征热缺陷 扩散机制 扩散特点 电导率与扩散系数的关系 第六节 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分子链运动的起因及其柔顺性 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其结构影响因素 高分子不同力学状态的分子运动解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4.82KB 文档页数:8
以铁鳞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Fe2O3光催化剂.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盐酸、液固比及反应时间对铁鳞浸出规律的影响.系统研究了铁鳞浸出液的纯度对于水热法制备纳米Fe2O3的微观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 g铁鳞与150 mL浓度为3 mol·L-1的盐酸溶液在100℃回流反应2 h,铁鳞的浸出率达到约93%且浸出液纯度较高.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改变了纳米Fe2O3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的择优生长方向.另外,以铁鳞为原料制备出的纳米Fe2O3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较好,光降解罗丹明B溶液60 min后,其降解率可达87%左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5MB 文档页数:45
1.1 要点扫描 1.1.1 晶体材料的结合键 1.1.2 空间点阵和晶胞 1.1.3 常见纯金属(FCC、BCC、HCP)的晶体结构 1.1.4 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及其标注 1.1.5 标准投影 1.1.6 倒易点阵和晶体学公式 1.1.7 合金相结构 1.1.8 离子晶体结构 1.1.9 共价晶体结构 1.2 难点释疑 1.2.1 7 大晶系包含的点阵类型为什么不是 28 种,而是 14 种? 1.2.2 为什么没有底心正方和面心正方点阵? 1.2.3 确定晶面指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2.4 立方晶系中重要晶面上的晶体排列及面密度 1.2.5 立方晶系中重要方向上的晶体排列及线密度 1.3 解题示范 1.4 习题训练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4MB 文档页数:46
3.1 要点扫描 3.1.1 扩散定律 3.1.2 扩散方程的解及应用 3.1.3 扩散的微观机制 3.1.4 扩散热力学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3.1.5 反应扩散 3.2 难点释疑 3.2.1 就菲克第一定律,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2.2 用球对称稳态扩散分析固态相变过程中球形晶核的生长速率 3.2.3 关于一维无穷长系统扩散问题的讨论。 3.2.4 直接换位机制不是扩散的主要机制。 3.2.5 用扩散的微观机制说明空位浓度和晶体稳定性的联系。 3.2.6 部分离子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机制有所不同。 3.2.7 反应扩散(多相扩散)的相关重点问题讨论。 3.3 解题示范 3.4 习题训练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