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8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6MB 文档页数:650
过去十几年间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最优化方法在 数学上是一种求极值的方法,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它已 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经济各领域。 实际上人们做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分析问题,还是进行综合、 作出决策,都要用一种标准衡量一下是否达到了最优在科学实 验、生产技术改进、工程设计,和在生产计划管理、社会经济问题 中,人们总希望采取种种措施,以便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或规定的 约束条件下得到最满意的效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页数:25
1.1 引言 1.2 自动控制的发展简史 1.3 控制工程实践 1.4 现代控制系统举例 1.5 自动装配和机器人 1.6 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1.7 工程设计 1.8 控制系统设计 1.9 设计实例1:转台速度控制 设计实例2:磁盘驱动器读取系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62
 重复控制问题  重复控制研究的基本情况  重复控制的二维模型  典型的重复控制系统设计  今后的研究课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2.67KB 文档页数:19
 研究背景  时滞相关鲁棒控制方法  全新的自由权矩阵方法  时滞相关稳定性分析  改进的自由权矩阵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6MB 文档页数:59
• 波德图 (Bode Plot) 方法 • 奈魁斯特稳定性 (Nyquist Stability) 分析 • 代数稳定性判据和根轨迹方法 • PID控制 • 维纳滤波器方法的基本思想 • 经典控制的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83MB 文档页数:15
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 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2.3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2.4 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25MB 文档页数:81
实验一、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一) 实验二、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二) 实验三、RTGK-2YB 软件熟悉实验 四、系统主题实验 实验一、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二、二阶双容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三、锅炉内胆温度二位式控制实验 实验四、上水箱液位 PID 整定实验 实验五、串接双容下水箱液位 PID 整定实验 实验六、锅炉内胆水温 PID 整定实验(动态) 实验七、锅炉夹套水温 PID 整定实验(动态) 实验八、涡轮流量计流量 PID 整定实验 实验九、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实验十、中水箱液位和涡轮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实验十一、锅炉夹套和锅炉内胆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实验十二、锅炉内胆温度和小流量泵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实验十三、电磁和涡轮流量计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十四、纯滞后温度 PID 控制实验 实验十五、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控制实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8MB 文档页数:152
第一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1.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2 均匀电场小气隙的放电 1.3 均匀电场大气隙的放电 1.4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1.5 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特性 1.6 提高气隙抗电强度的措施 1.7 沿面放电 第二章 液体固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2.1 电介质的极化 2.2 电介质的电导 2.3 电介质的损耗 2.4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2.5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2.6 电介质的老化 第三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设备 ➢ 3.1 雷电放电过程 ➢ 3.2 避雷针和避雷线 ➢ 3.3 避雷器 ➢ 3.4 接地装置 ➢ 3.5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第五章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 5.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击雷保护 ⚫ 5.2发电厂和变电所对侵入波的防护 ⚫ 5.3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 5.4旋转电机的防雷保护 第六章 高电压试验技术 交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 冲击耐压试验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 泄漏电流的测量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的测量 局部放电的测量 耐压试验 (破坏性试验) 检查性试验 (非破坏性试验) 高电压实验技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8.5KB 文档页数:2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线性离散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离散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利用脉冲传递函数对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误差、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实现对离散系统的设计。本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利用相平面法及描述函数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学生以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科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重点、难点:1、线性离散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信号的离散化与信号保持器,Z变换定理。2、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求取,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分析。3、离散系统的设计(串联模拟校正,最少拍系统的设计)。4、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5、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分析;6、相轨迹的绘制与分析。奇点及奇线的分析与确定,自激振荡存在性及自振参数的确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4.5KB 文档页数:49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首页上页989910010110210310410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8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