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7
利用振动台进行了在地震激励下冻土、可液化砂土与钢管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研究.试验设计柔性模型箱装填土体以模拟边界影响,通过配比试验制备混凝土砂浆模拟上覆冻土层,采用饱和砂土作为液化土,利用顶部附加集中质量的方法模拟钢管桩的惯性荷载.试验过程中选取调幅地震波模拟地震激励,通过实时测量桩的应变、桩/冻土位移和砂土内的孔隙水压力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冻土层覆盖下砂土的液化情况和与之对应的桩基动力反应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在地基液化发生前,冻土层可以给桩基提供一定的侧向约束,有利于提高其承载力并抑制其侧向变形;然而一旦出现液化,冻土层则可能增强地基液化的趋势,导致桩基承载性能下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05MB 文档页数:8
设计了一种0.7C的低合金超细贝氏体钢,并通过膨胀仪、二体磨损实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能谱仪,研究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对超细贝氏体钢的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微观组织以及干滑动摩擦耐磨性的影响,揭示超细贝氏体钢在二体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超细贝氏体钢都由片层状贝氏体铁素体和薄膜状以及块状的残留奥氏体组成;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超细贝氏体的相变速率提高,相变孕育期及相变完成时间缩短,但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厚度增加,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加,硬度值有所降低;超细贝氏体钢磨损面形貌以平直的犁沟为主,主要的磨损机理为显微切削;不同等温温度下所获得的超细贝氏体的耐磨性能都优于回火马氏体,且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耐磨性能提高.其中在250℃等温所获得的超细贝氏体钢具有最优的耐磨性能,其相对耐磨性为回火马氏体的1.28倍.这主要与超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的细化及磨损过程中残留奥氏体的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有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0KB 文档页数:14
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就必须要做些改变。 但是需要改变什么呢?设计师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问题所在,这项工作并不简单, 实际的许多问题往往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在确定问题之后,设计师还要分析造成问题的 原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单纯依靠教学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太少了,为了有效地解 决问题,常常需要综合多种变化之道 设计师通过使用某种类型的需求评估过程推导出教学目的,目的一般表述为为了满足某 个需要学习者必须获得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这类目的描述语句常常使用“解决”、“运用” “管理”等动词,重在学习者学完后能够做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真实环境中运用新学技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53
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心理学总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 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 第二节 感觉、知觉与教学 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 第四节 思维与教学 第五节 想象与教学 第二编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生和教师心理 第一节 学生心理 第二节 教师心理 第三章 一般心理学 第一节 学习心理导论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学习理论 第五节 人本学习理论 第六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四章 分类学习心理 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技能的学习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四节 学习策略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堂管理 第三节 学习评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9.17KB 文档页数:5
采用数值模型方法对太钢第三炼钢厂板坯连铸用中间包内部结构几何参数进行了最优化虚拟实验研究,研究中使用的评价指标是钢液在中间包内平均停留时间等三项时间参数,这些参数值用虚拟的示踪剂的脉冲响应实验测量求得.按L16(215)正交表试验设计安排(四因子二水平)全因子实验.实验结果经方差分析、F检验,确定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按三项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况是:挡墙位置前移至500mm,下口减少至200mm,墙和坝中心线距离仍维持322mm,坝高仍为272mm.虚拟实验结果表明现生产用中包流动情况良好,采用最佳参数后中间包钢液流动的死区将由现工况的4.80%减至4.37%,采用湍流抑制器后死区可进一步减至1.5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9.5KB 文档页数:22
在航空、机械及材料研究领域中,零件的强度是一个很重要问题。研究强度问题的途径之一便是实验应力分析。本课程设计便是利用实验应力分析中的电测法来测定弹性元件等强度悬臂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具体方法是通过在悬臂梁上粘贴三个应变片,它们均分布在悬臂梁的上表面上,其中一应变片位于纵向轴的中心线上,其余两个应变片分别位于轴中心线的两侧等距离处,且靠近变动端;然后通过增减砝码的个数改变所加的力,利用数字万用表记录、读取数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并对实验数据利用Excel进行了拟合,作出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值与载荷之间的关系图,再根据有关公式,最终得出在弹性限度内悬臂梁的应变与它所受到的外力大小成线性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151
一、专业课程 1《艺术概论》 2《乐理视唱 1-2》 3《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4《芭蕾舞基本训练 1-4》 5《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 1-2》 6《中外舞蹈史 1-2》 7《教学剧目 1-2》 8《舞蹈教学法 1》 9《舞蹈教学法 2》 10《舞蹈心理学》 11《舞美与灯光设计》 12《舞蹈编导 1-4》 13《现代舞 1-2》 14《舞蹈作品赏析 1-4》 15《民族民间舞 1-4》 16《舞蹈音乐曲式与欣赏 1-2》 17《中国古典舞创作素材 1-2》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1《舞蹈动作治疗》 2《化妆》 3《外国代表性舞蹈》 4《多媒体舞蹈编辑》 5《流行舞蹈 1-2》 6《舞美与服饰》 7《当代教育学》 8《美术精品赏析》 9《人体结构与体能训练》 三、实践环节 1《毕业论文》 2《舞台艺术实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1MB 文档页数:16
南华北盆地中牟区块页岩气是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典型代表,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储层参数对水平井开采页岩气的采收率、日产气量以及累计产气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设计与多指标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页岩气产能的主控因素,考虑各主控因素与页岩气产能的关系,建立了水平井压裂条件下的累计产气量和页岩气采收率方程。针对目标压裂层段,对比分析了不同压裂参数条件下的页岩气产能变化,指出水平井段长度和动用程度是决定产能大小的主要参数。在一定的压裂级数条件下,裂缝长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沟通裂缝,从而提高产能。以净现值大于0和收益率达到8%~12%作为经济评价指标,优选了3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压裂参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8.12KB 文档页数:6
为研究高柱支承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一V形支撑立面不规则体型高层钢框架结构进行了1/12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主要结构动力特性、基底反力、柱底反力为控制目标制作模型并测试了其振型、阻尼比及其在7度多遇、7度基本、7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模型总高4.65m,总质量59.2t,模拟地震波采用了ElCentro波和人工波.试验中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扭转效应,悬挑部分的位移反应较大;地震波三向输入时,扭转反应比单向输入时大.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推导、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对原型结构薄弱环节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10
针对纤维/基体间的界面脱黏决定能量吸收这一核心问题,采用一系列标准黏结力参数调整复合板界面黏合力,并通过层间黏性行为和损伤参数模拟界面分层过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Explicit分析模块建立陶瓷/纤维复合防弹板的高速冲击损伤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弹丸初始速度与剩余速度,研究复合防弹板的各组分结构参数、纤维指标、铺层设计对靶板及层合板抗侵彻行为的作用规律,并结合冯·米塞斯(Von-Mises)应力云图和基体损伤云图,探讨复合防弹板的受力与损伤形式。最后,利用弹道冲击实验成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由13 mm厚SiC陶瓷、5 mm厚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和17 mm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复合材料背板组成的复合防弹板可有效防御弹丸侵彻,对弹丸动能吸收和弹速衰减作用明显
首页上页9910010110210310410510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