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87)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KB 文档页数:6
一、从下列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程序中必须有一个main(函数,C程序是从main函数的第1条语句开始执行的 B.非主函数都是在执行主函数时,通过函数调用或嵌套调用而得以执行的 C.C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位置 D.C程序中的main(函数位置可以任意指定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程序中的一行可以写多条语句 B.C程序中的语句可以采用缩进格式书写 C.C程序中的每行只能写一条语句 D.C程序中可以用注释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6.04KB 文档页数:5
为了克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渗透性差、降解速度过慢、免疫原性较强等缺点,采用多种化学、生物与物理综合方法处理猪皮制备了一种新型天然胶原支架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以及体外降解时间、透水汽性、拉伸强度、孔隙率、收缩温度等的测定,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支架中的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组织纤维间质完全去除,胶原纤维得到了松散,并维持其原有的天然三维网络多孔结构;该材料透水汽性处于3000g·m-2·d-1左右,适合创面恢复;体外降解时间处于25~50h之间,并可根据需要调整工艺条件控制降解时间;拉伸强度介于10.20~11.50MPa之间,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收缩温度介于70~85℃之间.上述结果表明该材料已解决了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渗透性差、降解速度过慢的缺点,并且其透气性和拉伸强度高、降解性优良且可控,符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8.63KB 文档页数:6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提出开闭环迭代学习控制器,实现期望直线位置的跟踪控制.分析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2-D模型及迭代学习直线伺服系统的收敛性.通过减小系统输入误差协方差矩阵迹的方式得到优化的遗忘因子,来修正控制输入的迭代学习律,同时采用零相位FIR数字滤波器对前馈学习控制器中的误差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带有遗忘因子的滤波器型迭代学习控制器能够保证直线伺服系统在不断的迭代学习中提高性能,有效抑制端部推力波动,系统具有很好的学习收敛速度、动态响应及控制精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6MB 文档页数:200
一、学科平台课程 1《电工技术》 2《工程制图 D》 3《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二、专业课程 1《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2《环境学》 3《工程力学》 4《工程流体力学》 5《环境工程原理》 6《环境规划与管理》 7《环境微生物学》 8《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9《水污染控制工程》 10《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11《物理性污染控制》 12《环境工程化学》 13《环境监测》 14《环境监测实验》 1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1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17《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8《环境影响评价》 19《环境工程制图与 CAD》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室内空气污染监控技术》 2《环境专业英语》 3《环境化学》 4《产业生态学》 5《工程环境监理》 6《生态工程学》 7《创业实践与管理》 8《膜技术与应用》 9《工业水处理技术》 10《污染修复技术》 11《环境工程大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 12《环境学科研究进展与创新》 13《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14《环境工程概预算》 15《环境工程设备基础》 16《景观生态学》 17《环境数理统计》 四、专业实践环节 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2《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4《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程设计》 5《环境专业研究性设计性实验》 6《认识实习》 7《生产实习》 8《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6MB 文档页数:236
一 学科平台课程 1《电工技术》 2《工程制图 D》 3《工程力学》 4《机械设计基础》 二 专业课程 1《设计表达Ⅰ》 2《设计表达Ⅱ》 3《色彩基础》 4《创造性思维》 5《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Ⅰ》 6《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Ⅱ》 7《工业设计史》 8《视觉传达设计》 9《产品设计造型基础Ⅰ》 10《产品设计造型基础Ⅱ》 11《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12《工业设计专业英语》 13《设计调研》 14《设计心理学》 15《材料与加工技术》 16《模型设计与制作》 17《产品语意学》 18《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III》 19《产品形态设计》 20《人机工程学》 21《产品系统设计》 22《产品结构设计》 23《产品开发设计》 三 个性化发展课程 1《设计管理》 2《交互设计》 3《家具设计》 4《机电产品设计》 5《交通工具造型设计》 6《展示设计》 7《工业产品演示动画》 8《产品文化研究与设计》 9《汽车概论》 10《工业设计概论》 11《包装设计》 12《三维软件》 13《儿童产品设计》 14《服务设计》 15《设计前沿欣赏》 16《模具设计与制造》 17《老年人产品设计》 18《快速成型技术》 19《产品创新设计》 20《工业设计前沿及发展》 四 实践环节 1《工程训练 B》 2《Arduino 交互实践》 3《认识实习》 4《数位板设计训练》 5《产品概念设计实践》 6《工业产品创新实践》 7《产品拆装与分析实践》 8《专题设计》 9《生产实习》 10《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11
对顶吹、中心底吹及复合吹三种工艺,在不同的气体流量条件下,用铝粉示踪法研究了熔池内的流谱,用频闪光照象法测定了涡环中的速度分布。流谱试验指出:熔池内形成一个封闭的涡环,三者都可当作轴对称二维流场。由测定结果计算出涡环中心的位置为(Z0)/H=0.57,(2R0)/D=0.83。还计算出不同的顶吹沈量和不同的底吹流量条件下的循环流量,回归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武为:Qc=0.659Qr+5.175QB-0.051QT2-4.975QB2-0.22QTQB。依此对熔池内的搅拌规律进行了分析。在试验的参数值范围内,循环流量与顶吹气体流量之间的关系为具有一极大值的曲线,循环流量和底吹气体流量之间的关系为一条逐渐变缓的上升曲线。复合吹炼的循环流量小于单纯顶吹和单纯底吹时间两者循环流量的代数和。附加底吹所增加的循环流量随顶吹量的增加而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8MB 文档页数:10
以有效解决钾盐矿尾盐和尾液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钾盐矿充填料流动度和强度为目的,利用钢渣水化反应缓慢持久的特点,制备了以钢渣为胶结剂的钾盐矿充填料,初步证明钢渣细度和养护温度对充填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充填料8 h内流动度保持在200 mm以上,28 d抗压强度可达2 MPa,满足充填料的性能要求.本文着重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其固化机理,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红外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钢渣粉与钾盐矿尾液水化反应的产物主要为C-S-H凝胶、水铝钙石(或称费里德尔盐)、类水滑石等,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化产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使体系结构的致密度和强度不断增长.在微观结构呈层状的水铝钙石和类水滑石中出现类质同象代替现象,Ca2+、Mg2+、Fe2+,Fe3+、Al3+和Si4+都可相互取代而使得OH-和Cl-参与其中,这对体系中的杂质离子起到固定作用,对充填料的稳定性有利.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钢渣具有充当钾盐矿充填料胶结剂的潜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7.15KB 文档页数:6
将齿轮的轧制成形与传统的楔横轧原理相结合,在轧制成形轴类零件的同时实现齿形部分的轧制成形,不仅可以实现齿轮轴零件的近净成形,而且可以提高齿的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在轧制齿形部分的过程中,对轧件的进给采用分段阶梯式进给方式,轧件在模具的带动下以自由分度方式进行轧制.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给出了轧制各阶段模具齿距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模具的齿形设计方法、模具对轧件首次分度时最小进给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轧制各阶段进给量的变化规律.用De-form-3D数值模拟仿真软件模拟轧制过程,在H630轧机上轧制出模数m=2,齿数z=20,压力角a'=20°的齿轮轴上的齿形,实验证明在楔横轧机上轧制齿轮轴上的齿形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3.65KB 文档页数:5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无铅压电陶瓷材料(1-x-y)Bi0.5Na0.5TiO3-xBi0.5K0.5Ti03-yBiCrO3(简写为BNT-BKT-BC-x/y).研究了该体系陶瓷微观结构、压电性能和退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x=0.18、y=0.025的组成析出第2相外,其他组成陶瓷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陶瓷三方、四方共存的准同型相界(MPB)成分范围为.x=0.18~0.21,y=0~0.02.在准同型相界成分附近该体系陶瓷压电性能达到最大值:d33=168pC·N-1,kp=0.326.采用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极化相位角θmax与温度的关系确定的退极化温度基本相同,陶瓷的退极化温度随BC含量的增加一直降低。随BKT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87MB 文档页数:8
为了研制一种连铸结晶器耐高温耐磨材料,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法在纯铜板上制备了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PSZ)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彩色3D激光显微镜和图形软件(Image-pro Plus3.0)对YPSZ涂层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销盘式磨损仪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耐磨性能及化学硬化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YPSZ涂层完全由t’-ZrO2相组成,其断口形貌由柱状晶和一定量的部分熔融颗粒组成,截面组织形态表现出较好的完整性,涂层孔隙率为1.2%,表面粗糙度为6.457μm.磨损实验表明化学硬化前YPSZ涂层与刚玉球对磨时的摩擦因数在0.5~0.6之间,平均磨痕宽度为3638.8μm,磨损体积为1.25508×10-2mm3,磨损机制为脆性断裂导致的磨粒磨损;化学硬化后YPSZ涂层的磨痕宽度和磨损体积均有大幅降低,脆断程度也更轻,其磨损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首页上页10010110210310410510610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8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